三星撤離中國,花1300億越南建廠,此舉帶來的後果如何?

2020-12-22 騰訊網

提起國外的安卓手機,大部分人腦海中浮現的品牌,一定少不了三星。畢竟在小米、華為這些國產手機崛起之前,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可是高中低端通吃。但隨著國產手機的大受歡迎,中國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今年4月份,華為手機首次全球銷量超過三星,成為了世界第一。三星失去了競爭優勢,只能逐漸放棄了中國市場。而如果一家海外企業想要在當地銷售產品,開一家工廠是必然的事情。

改革開放之後,很多外資企業看中了中國勞動力成本低廉,且又有很多優惠政策,因此紛紛在中國投資建廠,中國也被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但是近年來,中國的經濟水平迅速上漲,人民整體素質提升,特別是勞動力不再那麼廉價,已經發展到與發達國家是差不多水平了,而土地也是變得越來越值錢,租金自然也漲了不少。這就造成很多外資的工廠成本增加,再加上目前西方國家對我國企業和經濟的打壓,這些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壓力也倍增了。於是他們便選擇退出中國,轉而向東南亞等一些國家建廠。在外資撤離的國家中,其中越南是最受歡迎的,越南的很多優惠土地政策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吸引了很多外資的入駐,因此許多外資企業都選擇在越南投資建廠。其中就包括三星。

事實上,早在2008年,三星投資6.7億美元在越南建立了第一個生產基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10年時間裡,三星耗資173億美元,在越南建了8家工廠和1個研發中心。目前三星在越南共有200多家越南本土供應商,其中一級供應商20家,二級供應商近200家,總投資1300億。現在,越南已經成了三星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貢獻了三星1/3的全球電子產品出貨量,50%的手機出口。2018年,越南三星電子銷售額高達657億美元,約佔三星全球電子銷售額的30%。

三星電子在2019年9月關閉了在惠州的工廠。這意味著三星手機停止了在華生產,將未來手機等電子產品生產轉向越南、印度等地。嚴格來說,三星在中國還有ODM機型,其中有6000萬部手機是由聞泰設計生產,這是真真正正的中國製造。

三星惠州工廠是三星最早入駐我國的企業,他成立於1992年,於1993年正式投產,是三星在我國的主要生產基地。2019年6月該工廠智慧型手機產能約為40萬臺每月。誰都不會想到27年後,三星最早進入我國的工廠選擇了關門歇業。三星其實一直有計劃關閉三星在華工廠。2018年,三星在華銷售總量為300萬部,已經淪為三線。2018年年底,三星關掉了位於深圳和天津的兩家手機廠,天津工廠的2600名工人被給予賠償或轉移到其他工廠,其原因系銷量大跌勞動力成本上升。隨後不久,就開始削減惠州工廠的產量。而經過證實之後,今年5月份,三星基本上將中國所有產業都撤到越南。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去年在中國的營收高達3500億。那麼三星撤出中國還是挺讓人費解的。

其實三星之所以撤出中國,除了建廠成本增加以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中國大眾主動選擇的結果。

90年代的三星,已是世界上數得著的巨頭企業,其經營範圍包括紡織、造紙、保險、醫療、電子等領域,在韓國一手遮天。然而,急匆匆趕來的三星,要紮根中國並不容易。就拿中國手機市場來說,主要玩家是愛立信、摩託羅拉、西門子等老牌手機巨頭。三星的第一款手機誕生於1988年,比摩託羅拉推出的第一款大哥大晚了15年,甚至比摩託羅拉進入中國的時間還要晚。但隨著三星手機在研發上的大量投入,對市場風向的敏銳把握,其競爭力不斷增強。2007年,三星手機取代摩託羅拉,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品牌,僅次於諾基亞。三星的成功,同樣表現在中國市場上。2013年,三星以18.7%的市場佔有率,登頂中國最大手機品牌商寶座。

但是,好景不長,三星在中國市場很快進入了節節敗退的窘境。2014年,市場佔有率跌到12.1%,落後於小米。2015年,隨著華為、OPPO、vivo等國產手機廠商的相繼崛起,三星在中國市場排名跌出前5。

2016年,三星發布了一款手機,也就是當年那起爆炸事件的導火索,三星Note7。如三星所願,這款手機成功「引爆」了市場,許多人爭先恐後地購買。卻出乎意料地,不止一起的爆炸事件,讓三星被迫進行召回並停產。而更讓國人反感的是,三星在華召回行動遲緩,本應該最早做出召回行動,卻一直到當年的10月10日才啟動中國大陸地區的召回計劃。這讓中國大眾對三星的感官越來越差。因此,即使在2017年,三星手機在全球銷量達到了6000萬部,但在中國銷量持續下降。

此次事件過後,三星並沒有學會反思。今年5月23日,大量三星手機用戶發現,自己的三星手機遭遇黑屏、亂碼,甚至是大面積重啟的問題,S8、S9、S10乃至於S20等機型都深受此次不知名BUG的影響,出現了此類問題。三星這一次態度和4年前一樣,雖然立馬做出了回應,但就是沒有對問題出現的原因給出正面回應。這種不尊重消費者的行為,無疑讓中國所剩不多的三星手機用戶變得更少了。如今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份額大幅度下滑,已經淪落為1%。商人逐利,三星集團已經失去了在中國的地位,因此他們只得遷往更加勞動力成本低廉的越南,順便拓展三星在越南的銷售市場。

雖然三星撤出了中國,但它依舊是世界巨頭企業,有非常龐大的產業鏈和雄厚的資本,對目前迫切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越南來說,幫助還是是非常大。統計顯示,三星越南公司2017年出口金額高達540億美元,2018年出口金額增至逾600億美元,這兩年都佔越南出口總額的25%,三星在越南的運營對當地經濟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謝謝觀看,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大量外企撤離?印度、越南想取代中國製造?我國做出「重大調整」
    日本的一些企業在過去一段時間是非常喜歡在中國建廠的,據了解,2012年日本在中國投資了134億美元,在東南亞投資了64億美元,而到了2017年,日本對東南亞的投資金額遠高於中國,達到了2倍還多,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日本對東南亞國家的興趣已經超過了中國。像我們熟知的尼康、鈴木和松下這樣的日本老牌企業,都把工廠轉到了東南亞。
  • 富士康撤離失敗!花50億國外建廠成泡影,郭臺銘這次踢到硬板子了
    說起手機就不得不提富士康,這些年,富士康一直為各種手機品牌負責組裝的工作,它最大的客戶就是蘋果、三星、華為等手機品牌。之前就有關於富士康撤離中國市場,那剩下的那些百萬工人還何去何從的討論,不可能把人帶出去吧。
  • 三星也要撤離中國了?再關閉天津工廠,卻追加投資中國鄰邦1000億
    最近幾年,很多外資都出現了撤離中國的狀況,很多人都在感嘆:這是外資的背叛。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三星,三星也相繼撤離了不少在華業務,手機組裝廠和電視組裝廠也關閉了。三星也要聽從美國主張,撤離中國嗎?與之相比下,一直依靠我國廉價勞動力發展的三星集團,在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和競爭加強的現實下,因為失去這些優勢而發展受挫。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的電視市場規模高達1300億元,而三星電視取得的市場份額卻從原先的30%下降到了2%,明顯的失去了市場的寵愛。
  • 傳長盈精密將越南租地建廠,官方回應來了
    作為華為、蘋果、特斯拉的供應商,長盈精密(300115.SZ)近日被傳在越南建廠,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對於越南建廠的事情,我們正在籌備當中。」12月7日下午,筆者致電長盈精密證券部進行核實時獲得了相關的答覆。
  • 美巨頭演繹「勢利眼」 剛從華撤離 就「懷念」華
    不過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本土企業的競爭力增強之後,有很多外資企業都關閉了中國工廠,選擇去其他地方建廠。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就是三星和優衣庫了。日韓巨頭在華撈金無數,卻還是選擇赴越南建廠優衣庫近些年在中國的口碑一直都很好,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這也使得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財富值暴漲,並且還成功登上了日本首富之位。
  • 縮減在華業務,出走越南,三星在下一盤大棋?
    這次涉及的是三星顯示器生產線。據媒體近日援引三星越南官網消息,三星電子將把大部分中國顯示器生產業務遷移至越南。「三星電子將越南視為通往其他東南亞國家的重要門戶和全球供應鏈紐帶,此舉將使越南成為全球領先的三星屏幕供應商。」該媒體報導稱。
  • 外企撤離國內市場,真的不是件好事兒
    眾所周知,諸如富士康、三星、耐克、阿迪等外資,紛紛選擇從中國撤資,並跑去越南、印度等人工成本更低廉的國家建廠。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國內現在變得強大了,離開了外資依然可以發展的很好,然而現實情況是,外資的撤離,只會給國內帶來一大批離職潮。
  • 拿下140億美元訂單!「越南製造」要崛起了?中國咋辦?
    正因如此,中國也獲得了一個「世界工廠」的稱號。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高,人均收入越來越高,不少外資企業逐漸有了「撤離」中國的打算。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GDP總量達到了990865億元,距離100萬億元大關只有一步之遙。同年,我國的人均GDP也首次達到了1萬美元,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約合7萬多人民幣。
  • 中國市場「留不住人」了?大批外企撤出中國,如今怎麼樣了?
    文:十二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前段時間,以美國、日本為首的一些國家開始呼籲本國企業離開中國,撤離的地點可以是本土,也可以是東南亞地區。此外,許多國家為了鼓勵本國企業退出中國,開出了豐厚的條件。例如,美國曾表示,如果任何美國企業願意從中國撤出,美國政府願意支付企業搬遷過程中的所有費用。日方還表示願意提供22億美元幫助在華日企撤回本土。
  • 3年棄6廠,三星真想從中國撤離嗎?
    從電腦工廠到電視工廠,再到最近兩年頻繁關閉的三星手機工廠,三星真的準備從中國大撤離?事實真相究竟是怎樣?天津目前有10餘家三星系企業,累計投資超過58億美元,其中包括動力電池生產線和車用MLCC(多層陶瓷電容器)工廠等項目,佔三星在華總投資的近1/5。同時,三星去年底對西安的半導體工廠追加了高達80億美元的投資,以啟動其二期項目;其蘇州半導體工廠單季度產量超過10億顆晶片,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34%。
  • 傳深圳這家中國500強企業將在越南租地建廠
    在11月25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榜中,這家深圳企業排名第475名!這家公司是長盈精密(300115.SZ),是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的行業龍頭!越南建廠,先供應三星近日,據一財網報導,這家總部位於深圳的企業已經在越南中北部的義安省租下土地,廠房建設有望明年完工。報導稱,長盈精密在越南的工廠所生產的結構件將首先供應韓國的三星電子。
  • 日本政府資助企業撤離中國,名單已經公布,越南或為最大贏家
    2020年7月19日傍晚,多家越南媒體聯合進行報導,日本貿易促進組織公布了30家擬定撤離中國的日本企業名單,而其中的15家企業擬定遷往越南。據悉,這15家擬定把生產線遷到越南的企業,大多數屬於醫療設備、手機零件、空調機等生產領域。
  • 5170億!搭上中國順風車,越南正在全球「搶生意」?已成多國新寵
    而在去年的時候,就有英國媒體報導過:「現在的越南經濟像極了10年前的中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現在的越南正在借鑑著中國的發展模式,學習著中國的發展經驗,搭上我國的「順風車」正悄悄地壯大。越南作為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之一,在這些年中獲得了不少國家的投資和建設資金,為此,越南的經濟也在這幾年裡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 三星在越南建世界最大手機廠,中國製造,還剩下多少優勢
    三星在越南建世界最大手機廠,中國製造,還剩下多少優勢?有觀點認為,三星在越南建世界最大手機廠,說明了中國並非不可取代的製造業基地,人家大型的跨國巨頭要資本有資本,要技術有技術,要管理有管理,剩下的人這個要素……世界上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
  • 日本推進「去中國化」?政府發放2200億補貼,87家企業率先撤離
    今年5月,商務部原副部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預計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規模將達到45萬億元,有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而日本企業自然也沒有放過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據數據顯示,共有1.36萬家日本企業在華投資。 不過近年來,受部分事件影響,有關美國、日本企業「去中國化」的消息愈演愈烈。不過受限於多方面原因,大多數企業並未撤離中國。
  • 韓國最大財團準備撤離中國?市場份額不足1%,只能關廠轉投越南?
    不過,韓國最大財團三星卻「反其道而行」,接連不斷關閉在華工廠。前段時間,也就是8月份,三星關掉了最後一家PC工廠。並有消息稱,三星將在11月份關閉在中國的電視工廠,而這家工廠也是三星在國內的唯一一座電視工廠,在我國已經成立了27年,存在時間非常長。
  • 中國工廠出現外流,東南亞成為「寶地」?國家給出答案
    久而久之,中國就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並且也給大量的工人帶來就業機會。 所以,很多的外企都有了撤離中國市場的想法。他們盼望著能夠在中國順利關閉工廠,從而尋找成本更為低的國家完成建廠。
  • 這幾年外國企業工廠搬離中國似乎成為了不爭的現象
    這幾年外國企業工廠搬離中國似乎成為了不爭的現象,而像印度、越南這樣的東南亞國家成為了這些外商廠商的心中首選!之前他們在中國建廠看中的是我們的廉價勞動力,而他們搬離中國的原因也是因為勞動成本有所上升,但是像越南這樣的國家真的能把成本省回來麼!?
  • 新增投資18億,再次向越南轉移生產線,富士康真要「跑路」了?
    近年來,隨著我國實力的提升,美國對我們的一些企業進行了約束,正是因為如此,一些企業也紛紛開始離開我國市場,而在這次,富士康向越南新增投資18億,再次向越南轉移生產線,這樣的一幕,很多人都表示道:真的要「跑路」了嗎?
  • 斥資1.7億元投資越南!富士康曾傳言576億賣掉中國新廠
    「富士康正準備擴大這個投資項目,形成一個生產綜合體」,聲明中還透露,富士康將在未來的一年裡繼續擴建越南廣寧工廠,將該工廠的產能提升至100萬個,預計明年總出口營收約2.5億美元,之後幾年進一步升至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