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而且關注女乒的人應該都知道孫穎莎,作為女乒的新星小將的她雖然一直以來成績都不錯,但是很多人更加關注的是為什麼她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這麼強。而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孫穎莎每次在比賽時都表現出了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要知道這兩方面一直不被桌球界的人重視,不重視也就不會及時的去疏解和開導,而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老運動員在經過這麼多場的比賽之後,心理素質依然不是很好的原因。
而作為孫穎莎主教練的楊廣弟,在最近一直被問道這個問題,而他也終於給大家揭開了孫穎莎心理素質很強的神秘面紗。
圖為孫穎莎
「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只是會在平時的訓練時刻意的去磨練她,來增強她的心理素質,這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楊廣弟如是說道。
可以這麼說,如果在每一個年輕的運動員剛開始進行訓練,來為比賽夯實基礎的時候,教練如果能對症下藥的話,確實能為運動員以後的成長帶來很多的好處。
比如孫穎莎的教練楊廣弟,他就一直特別注重培養孫穎莎的抗壓能力,這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在比賽中越是分數低,她越能在最後關頭反超對手的心理素質強大的孫穎莎。
圖為孫穎莎
比如在2019年的桌球團體賽女團決賽上,孫穎莎在最後的決勝局上,以7:10的成績落後於伊藤美誠,但就是在所有人都以為她與冠軍無緣的時候,她突然爆發了,一舉獲得了5分,讓原本勝利在望的伊藤美誠只能把冠軍之位讓出來。而這場比賽也被看作是孫穎莎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表現的最強的一次,因為那次比賽畢竟算是一場大型的比賽。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孫穎莎也並不是剛開始接觸桌球就有這種強大的抗壓能力,她今天在大賽上的穩定性,要歸功於楊廣弟教練對她抗壓能力的刻意培養。
圖為孫穎莎與教練楊廣弟
孫穎莎的成名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她曾在2014年的全國少年錦標賽上,在16進8的女單比賽上,輸給了北京隊的郭雨涵。而這次職業生涯的滑鐵盧,完全是因為她輕敵了,她將比賽對手看得過於弱小,這讓她根本沒有全神貫注的比賽,才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孫穎莎輸了這場比賽之後,一度非常自責。同時這也反映了孫穎莎一旦在比賽中失利,就會長時間的處於一種自責狀態中,這是運動員的大忌。因為運動員的心態一旦發生變化,這就會讓運動員很難發揮出自己真正的實力,一直沉浸在之前的失敗中走不出來,說到底還是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不夠。
楊廣弟教練認為,孫穎莎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在之前的比賽中,她沒有經歷過大風大浪,一直是一帆風順的,但一旦遇到困難,就會不知所措,而這樣勢必會影響到運動員的比賽結果,這樣是萬萬不行的。因為一個運動員只有在比賽時沉著冷靜,才是她能正常發揮的一個最根本的前提條件。而這不僅是發生在孫穎莎身上的問題,更是發生在每一個運動員身上並且急需解決的問題。
圖為孫穎莎
而為了幫助孫穎莎克服這個問題,楊廣弟教練會故意給孫穎莎製造困難。比如說孫穎莎在打隊內賽時成績還不錯,楊廣弟偏偏要去「氣」孫穎莎,一個勁地給孫穎莎的對手加油打氣;並且在選對手這件事上,專門選擇孫穎莎感到頭疼的選手跟她打對手賽,還會讓她練習用各種材料製造成的桌球拍,總而言之就是孫穎莎越不喜歡做的事,楊廣弟就偏要讓她做,想盡一切辦法來給孫穎莎「使絆子」,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圖為孫穎莎
而孫穎莎也漸漸的在楊廣弟的這些「折磨」下,她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強大,這讓她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夠面不改色的繼續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同時她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也越來越強。這才有了今天大家所看到的不管遇到什麼局面都能面不改色,沉著冷靜應對,並且能在最後時刻反敗為勝的孫穎莎。
其實楊廣弟的做法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而不是讓所有人去習慣和適應這一固定的模式,要為不同的選手做不同的訓練,這樣才能讓選手發揮她最大的實力。
希望孫穎莎在經歷了這麼多的「磨難」之後,能不辜負它們,反而越挫越勇,希望在接下來的每一場比賽中都能有出色的發揮,讓所有人看到她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