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賽季中超聯賽已經落下大幕,而在近日接受採訪時,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直言,中超聯賽年內會進一步壓縮投資,進行限薪等舉措。與此同時,中超聯賽國內球員的年薪將被壓縮至稅前 500 萬元人民幣的消息也不脛而走。可以肯定的是,經過了十年的「金元足球」之後,中超聯賽將逐漸向「平民聯賽」靠攏。
在日前接受採訪,對未來的中超聯賽進行展望時,陳戌源提到了聯賽俱樂部投資將進一步壓縮的話題。
中國足球聯賽保持連續的健康有序,是我到足協以後經常強調的工作。因為我感覺到我們的聯賽不可持續。不可持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過度的泡沫化。包括過度的投資,必須改變。不改變,中國足球和職業聯賽不可能長久。你們也注意到今年我們聯賽一開始,有 16 家中超或中甲俱樂部退出。要保證聯賽健康有序,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財務狀態,才可持續發展。我們在年內肯定會推出進一步壓縮投資,進一步限薪的方案,目的就是回歸到理性,回歸到中國足球應該走到路上面去。一定要把泡沫、金元足球擠掉,還聯賽一個正常的足球發展環境,還俱樂部能夠持續發展的條件基礎。
2019 年年末,中超聯賽就已經拉開了限制投資、限制球員薪水的大幕,這也被看做是陳戌源出任中國足協主席後的 「三把火」 。2019 年 12 月 25 日,2020 賽季中國足球協會職業聯賽政策說明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足協正式出臺了嚴格執行財務公平法案和俱樂部投資帽等限制,其中包括限制國內球員、外援薪資。當時的限制規定是:國內球員合同稅前頂薪不超過 1000 萬人民幣,入選國家隊球員上浮 20% 。U21 球員稅前年薪不超過 30 萬人民幣,如達到出場標準則不受此限制。外籍球員新籤工資不得超過稅後 300 萬歐元。
在出臺此項政策之前,中國足協暫時叫停了俱樂部新籤和續籤合同的工作,而當一系列限制投入的政策出臺後,中國足球的轉會市場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冷卻了下來,在政策出臺後的這個冬季轉會窗裡,上海上港引進的洛佩斯成為「標王」,但他的轉會費只有 546 萬歐元。而在三年前,上港引進的「標王」奧斯卡,身價則高達 6000 萬歐元。
然而,中國足協的這套政策組合拳卻依然無法阻擋中國足球各級聯賽俱樂部退出潮的到來,過去十年金元足球形成的泡沫,正在一個個地快速破滅,共有 16 家俱樂部最終無緣踏上 2020 賽季職業聯賽的賽場。
今年,全球經濟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投資足球對於各俱樂部的贊助商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加上中超聯賽採用了賽會制進行,各俱樂部連往年相對穩定的比賽門票收入都無處可尋。與此同時,聯賽賽程的縮水,極有可能帶來聯賽贊助商的投入縮水,這也意味著各家俱樂部的分紅存在縮水的可能性。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令各家俱樂部的日子都不好過。
同時,限薪令的實行,開始讓此前高薪加盟的各隊外援,在合同行將結束之際,便開始盤算著撤離中超聯賽。今年 8 月底,廣州富力正處於保級的艱難時刻。然而球隊頭號射手、中超金靴扎哈維卻執意要回到以色列國家隊參賽,廣州富力只得撤銷了扎哈維的報名,不久之後,扎哈維便加盟了荷甲球隊埃因霍溫。在限薪令出臺後,扎哈維與富力分道揚鑣是必然的,新籤合同至多 300 萬歐元的年薪顯然滿足不了扎哈維的胃口,據國內媒體報導,扎哈維與富力籤的最後一份合同,他的年薪高達 500 萬美元(約合 421 萬歐元),這還不算進球和贏球獎金,而據以色列媒體報導,扎哈維在富力的年薪多達 1500 萬美元(約合 1263 萬歐元)。同樣的,在上港拿著 2340 萬歐元年薪的巴西外援胡爾克此前也已經公開表示,在今年與上港的合同到期後,雙方將不再續約,自己將離開中國。
在中國足球 「擠泡沫」 的這個階段,球迷們以後想在中超看到新的大牌外援,將難上加難了。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本賽季中超結束後的一番表態,也表明了中國足協進一步壓縮各俱樂部投入、限制球員薪水的決心。而在陳戌源發話後,外界對於下賽季中超聯賽的具體限薪政策也有了新的傳聞,那便是國內球員將由最高稅前 1000 萬元(國腳 1200 萬元)的年薪降至稅前 500 萬元,外援的年薪從今年的稅後 300 萬歐元降為稅前 300 萬歐元,甚至有消息稱,各俱樂部將和球員們按照這個新標準,重新籤署合同。不過,重新籤署合同操作起來還是很有難度的,甚至存在一定風險,即便國內球員同意大幅降薪,但各隊外援恐怕很難接受重籤合同的要求,他們中的一些人極有可能將一紙訴狀送至國際足聯。
不論怎樣,中超聯賽限制投入政策的 2.0 版本已被傳得有鼻子有眼,對於各俱樂部來說,如果在政策和實操上能夠做到 「一碗水端平」,那麼投資規模整體下行的大環境之下,的確能達到讓各俱樂部 「減負」 的目的。不過,大牌外援的集體出走,也會導致中超整體水平、觀賞性下降,轉會市場日益冷淡,聯賽品牌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縮水等一系列連鎖反應。那些在政策出臺前就續約了外援、積攢了眾多國腳和潛力新星的頭部俱樂部,可能將在未來幾個賽季繼續受益;而對於那些中小俱樂部而言,想要在球員流通性不斷下降的過程中,招攬高水平的內援,難度將會進一步增加。在擠掉泡沫、從 「金元聯賽」 到 「平民聯賽」 的轉型當中,中超聯賽經歷陣痛與爭議似乎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