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髖關節手術成功 將在美國康復訓練

2021-01-19 人民網

北京時間28日,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在美國接受左側髖關節置換手術成功,她將在手術後在美國靜養一段時間後回國。

手術成功後,郎平在微博上寫道:「謝謝大家的關心和惦記!我已經順利完成手術!明天開始,努力康復!」據了解,本次手術結束後,郎平將在美國芝加哥休養一段時間,然後再返回國內處理國家隊事務。術後3小時,郎平在體能練習師在場的情況下下床站立,展現了良好的身體狀態。

事實上,這是郎平個人第12次接受手術。由於長期跳起重扣和攔網,在25歲的時候,郎平的膝蓋就已和70歲老人一樣出現嚴重磨損、軟骨腫脹和脫落等問題。此外,郎平的腰椎和頸椎都有一些問題,這兩個部位她也先後接受過微創手術。此外,髖關節傷病也困擾郎平多年,考慮到今年中國女排沒有大賽,郎平決定對它進行徹底修理,希望能以良好的身體狀態為明年的女排世錦賽服務。

經歷了這麼多次手術,為中國排球做出突出貢獻的郎導讓球迷心疼,就像她女兒白浪開玩笑說的那樣:「媽,你脖子以上都是好的,脖子以下都不好了。」?

(責編:體育實習、楊磊)

推薦閱讀

「人民體育 健康中國」馬拉松系列賽  比賽由中國田徑協會、人民網和中跡體育三家聯合主辦,系列賽旨在以高標準服務全國廣大的基層跑步運動愛好者,讓更多百姓能參與到全民健身的浪潮之中。【詳細】

2018世預賽亞洲區12強賽  2018俄羅斯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12強賽9月1日打響,中國與伊朗、韓國、烏茲別克斯坦、卡達及敘利亞同組,這也是國足第11次衝擊世界盃。【詳細】

相關焦點

  • 再造手術成功是康復的一半,康復訓練也很關鍵
    對於手指再造的患者來說,有效恰當的康復治療方法綜合起來應用,才能儘快恢復指體功能。 手術與康復訓練都是手指恢復的關鍵 無論大、小手術,都是一種有創傷的治療,若術後不進行有效的康復訓練,可能會出現疤痕增生、組織粘連、關節僵硬等併發症。只有做好術後康復訓練,最大限度地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才能令治療效果得到最大的保證。
  • 告別彈響髖—髖關節康復訓練
    彈響髖,英文名Snapping hip,是指髖關節運動時出現聲響或彈動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部分彈響髖患者會伴隨髖部疼痛和下肢活動受限等症狀。根據引發彈響的原因,我們可以將彈響髖分為以下幾種類型:髂脛束症候群引起彈響、髂腰肌緊張引起彈響、臀中/小肌萎縮(青黴素臀)引起彈響、肌無力(髖關節承重能力不足)導致彈響、肌肉募集順序或運動模式導致彈響、股骨頭與髖臼窩周圍肌腱或韌帶出現摩擦引起彈響、髖臼窩偏位引起彈響。
  • 醫生分享:髖關節置換術後這樣做,康復速度特別快!
    人工髖關節假體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原理很簡單,就是用一種人工製造的「新」髖關節替代體內損壞的「舊」髖關節,因術後療效令人滿意,全髖關節置換術被認為是20世紀最成功的的手術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HO)曾預測,到2020年以後,每年都會有近50萬臺次全髖關節置換術。
  • 早日康復,曾經的狀元!湯普森父親接受髖關節手術
    10月27日最新資訊,據勇士後衛克萊-湯普森在社交媒體透露,他的父親麥可-湯普森由於一些原因在檢查身體時發現自己的臀部出現了問題,他也決定於近日接受了臀部手術,目前正在康復中。據悉是他的髖關節出現了問題。
  • 畫說髖關節置換術後老年患者早期居家康復
    人工髖關節是這樣「煉成」的 所以,居家康復早期(術後6-12周)重點防止髖關節脫位 進入正題前 大家先向醫生了解一下
  • 做了髖關節手術能坐飛機嗎?
    做了髖關節手術後是能乘坐飛機的,但是患者要注意不要劇烈運動,在乘坐飛機期間也要注意休息。隨著技術的發展,髖關節手術的進行也越來越順利,但是有些事項我們仍是要引起注意的。第2個問題是:關節置換手術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風險還是比較高的,尤其是老年人即使沒有做過關節置換乘坐飛機的時候,由於處於高空狀態,血液,粘滯度明顯的增高,而且喝水又少,活動少,這樣的話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風險是非常高的。所以在國外有些國家老年人在乘坐長途飛機的時候都需要使用抗凝的藥物才能夠上飛機。
  • 髖關節置換術後第一階段康復注意事項
    髖關節術後最常見的病損包括髖部肌肉力量缺乏、髖關節活動度(ROM)減少、站立平衡及本體感覺能力下降、功能性活動耐受不良、移動性活動中疼痛增加。功能受限通常累及步態、空間位置的轉移、上下臺階、駕車及基本日常生活活動(ADL)。
  • 跟腱修復手術成功!湯普森預計將完全康復 祝福!
    跟腱修復手術成功!湯普森預計將完全康復 祝福!據沃神報導,克雷-湯普森今天接受了跟腱撕裂修復手術,手術在洛杉磯進行,由 Richard Ferkel 操刀,消息人士透露,手術很成功,預計湯普森會完全康復。
  • 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後,這4點讓你更快康復
    導讀:髖關節作為主要的負重關節,病損的發生率很高,一旦發病,往往限制髖關節功能,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而髖關節置換手術,作為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已經為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隨著手術技術和假體設計的飛速發展,術後康復也變得快速而高效,術後第一天出院回家已經成為可能。
  • 揭秘: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病人的真實感受是怎樣的?
    很多患者沒有做髖關節置換手術之前,連一點路都走不了,生活嚴重受影響。那麼做了手術之後會是什麼感覺呢?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負重關節。光滑的髖關節軟骨表面無神經支配,正常情況下活動非常靈活,不會出現疼痛。當關節軟骨遭受嚴重破壞時、暴露出軟骨下骨,繼發磨損、硬化,增生形成骨贅。
  • 大方縣中醫醫院成功為93歲高齡患者實施髖關節置換術
    近日,大方縣中醫醫院凝聚團隊力量,多學科聯合為93歲高齡老人實施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據悉,家住大方縣高店鄉營興村的安奶奶不慎跌倒,疼痛難忍,無法站立,隨即,家人緊急送往大方縣中醫醫院救治。經大方縣中醫醫院診斷,安奶奶為左股骨轉子間骨折,不僅左股骨轉子間骨折,右側第7、8肋骨骨折外,還伴有原發性高血壓、雙下肺感染、胸腔積液、三尖瓣中度反流等多種老年性疾病,若開展常規手術治療存在極大的風險。大方縣中醫醫院骨傷科高度重視,立即申請ICU、內科、麻醉科等多科室協同會診,並成立醫院專家組討論病情、商定治療方式,集中優勢力量進行救治。
  • 網球名將安迪穆雷的髖關節損傷康復及復出紀錄片《Andy Murray:Resurfacing》
    術後康復      憑藉運動員的自律和努力,認真並且有計劃的做康復訓練。團隊以為因為剛剛手術完,疼痛再正常不過了。但實際上接下來的路,太長.       雖然努力康復、訓練,但疼痛還是沒能解決,團隊的壓力,媒體各界的壓力越來越大。想我自己,也有被人不理解的時候,旁人不知道手術之後沒那麼快恢復,包括我自己也以為手術了就好了,實際上呢,疼痛總是折磨著我們。大家對髖的認識太少了,而髖又是身體上特別特別關鍵和重要的關節部位,大家都輕鬆第總認為是小毛病怎麼可能治不好呢?
  • 百歲高齡老人成功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
    原來,12月3日,江陰市中醫院骨科成功為一名102歲的老人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三天,老人已能下床走路。老人的兒子給科室陳昌紅等三位醫生送來了錦旗。老人的兒子不善言辭,但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家住江陰市夏港的潘奶奶已經102歲高齡了,平時身體健康,生活都還能自理。
  • 山東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在青大附院完成
    「上崗」開展手術,幫助骨科醫生成功完成了山東省內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  首日兩臺手術圓滿成功  「術前,病人的CT會被導入機器人的導航模塊當中,進行精準的術前規劃,在3D的圖像上精確的模擬假體安放的各種參數...」當天,青大附院啟用Mako機器人輔助成功完成了兩臺髖關節置換手術
  • 跟腱修復手術成功!湯普森預計將完全康復
    【僑報網綜合訊】據報導,克萊·湯普森25日接受了跟腱撕裂修復手術,手術在洛杉磯進行,據消息人士透露,手術很成功,預計湯普森會完全康復。綜合NBA中國官方網站、網易體育報導,一周前,湯普森在訓練時受傷,核磁共振顯示,他右跟腱撕裂,2020-21賽季報銷。
  • 4朵格桑花重新綻放,兒中心為西藏髖關節脫位患兒行慈善手術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骨科連續開展4臺慈善手術,來自西藏定日縣的4名發育性髖關節脫位貧困患兒從此重邁穩健步伐。今天,患兒與家長在上海援藏幹部錢松傑及兒中心醫護人員的護送下踏上返鄉的火車。
  • 髖關節微創手術的病人,容易股骨頭壞死嗎?
    對於髖關節來說,微創手術是一種以小創傷換取大療效的一種方法,具體的效果如何我們來分析一下。微創手術在近些年也是十分火爆的,它代表了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因為它符合現代人的要求。微創手術的傷口小,造成的痛苦少,並且恢復起來相對要容易一點。關節鏡也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方法,通過關節鏡可以直接觀察到關節中的變化,放大局部的病變,之後再根據實時畫面採取相應的措施。
  • 八旬老人髖關節置換術後仍行走困難,康復科為其量身打造康復訓練
    二、在我院康復科治療經過王女士入院後,康復科接診醫生對患者進行康複評定,包括疼痛評定、關節活動度評定、步行能力評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等。康復科綜合參考評定結果,並結合患者年齡太大、制動時間過長等情況,制定康複目標讓王女士回歸家庭與社會。王女士入院的第1-2周,主要以放鬆肌肉,減少粘連為主要康復訓練。
  • 八旬老人髖關節置換術後仍行走困難,康復科為其量身打造康復訓練...
    王女士入院的第1-2周,主要以放鬆肌肉,減少粘連為主要康復訓練。即訓練膝關節的屈伸活動及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膕繩肌肌力,並逐步增加髖關節周圍肌肉漸進性肌力訓練。 入院第2-6周,主要對患肢髖關節的屈、伸、外展肌,進行漸進抗阻運動訓練。
  • 張玉寧手術成功 五一前後將恢復訓練
    本報訊(記者  張昆龍)昨天下午,國安前鋒張玉寧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完成了第五蹠骨的手術。據了解,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未來三個月時間裡,他將進行漫長的恢復期。至於外界關心的他為何不把肩膀手術一起做了的問題,主要還是因為他本人希望儘量縮短缺席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