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所以活的痛苦,是認知膚淺!真正的高手,都具備這個頂級思維

2020-12-14 王心傲

這個世界有兩套知識,一套知識叫有道理,一套知識叫有用!

有道理的聽起來很好聽,但實際沒啥用,有用的,聽起來有點刺耳,但卻是真理。

往往大多數人學的大多數知識,都是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沒啥用的知識。

有道理的知識往往是黑白分明,而有用的知識往往是【灰色地帶】

可這一點,很多人卻意識不到。

我不知道大家在看電視的時候,有沒有像小孩子一樣,非要把電視劇裡面的人物,分出誰是好人,誰是壞蛋。

如果說你還在這樣做,就說明你的思想其實還很幼稚,你還在採用一種非黑即白的方式來看待世界。

就像我以前讀三國的時候我非常喜歡劉備,因為我總感覺劉備是好的一方,是中山靖王之後,又非常講義氣。我覺得曹操就非常壞,是奸詐小人。

可是當我讀了好幾遍三國之後,我的年齡也慢慢增長之後,我發現我錯了。

劉備也好,曹操也好,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他們只不過是站在不同的立場做著不同的事而已,當你換一個角度去看待他們的時候,你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比如趙子龍長坂坡捨命救了劉阿鬥後,劉備是怎麼做的,他要當面摔了自己的孩子,他真的那麼愛護自己的將領嗎?做夢吧,其實說白了玩的就是心計,為了收買人心,所以從這點來看劉備其實也是個奸詐小人,只不過表面功夫做得好而已。

那麼對於曹操來說,他也並不是一個十足的壞人,關羽為什麼能夠過五關斬六將,趙子龍為什麼能單槍匹馬,闖出長坂坡,都是因為曹操愛才,不想下死手。

所以,現實中的很多事,往往不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現實中的很多人,往往不是非善即惡/非敵即友的。而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認識灰色、接納灰色。因為,灰色才是世間萬物發展的常態。

如果我們只用「對」和「錯」去判斷事情,會發生什麼事呢?就是很多時候我們會偏離真相!

凡事都在於「度」的把控,沒有絕對!凡事過了那個度,就會朝對立的方向發展,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凡事只求八分圓才是最高境界。很多人為什麼能成功,並不僅僅在於他們分的清是非黑白,而是在於他們懂得什麼叫恰如其、不偏不倚,時刻都能找到那個平衡點!這些話是雞湯,也不是雞湯,關鍵看你怎麼理解。

為了讓你更容易理解,我再舉個大家非常常見的例子吧,往下看!

林先生三年前娶了嬌妻蘇女士,兩個人當時婚禮辦得相當氣派,更是一直被當成圈裡的模範夫妻檔,一直表現的相親相愛,舉案齊眉的感覺。

可是就是這樣一對「神仙眷侶」,前段時間出事了。

原來林先生無意中發現老婆蘇女士背地裡跟另一個男人來往,出軌了,這消息一傳出來,一時之間,那是眾說紛紜,不過大多數圈子裡的人,都大張旗鼓地站在「被出軌者」的陣營裡,認為是他是被害者,更值得同情,都一面倒的口誅筆伐蘇女士。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普通人思維」,簡單說就是不是你錯了,就是他錯了。

其實,夫妻中的一方出軌,到底是誰的錯?

真正的智者都明白,促成一個結果的原因太多了,其中一定黑白交錯,所以他們會選擇站在兩個圈子外的灰色地帶。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就拿上面的例子來說,蘇女士出軌自然是她的不對,可是你若了解了林先生,怕是也不會覺得全是蘇女士的錯了。林先生雖然感情還算專一,沒有跟其她女人有來往,但是性情古怪,平時愛發脾氣,時不時還家暴,從不懂浪漫。

所以,這事全是蘇女士的錯嗎?未必!

我們再來用【灰度思維】來重新認識下【人性】這件事吧,或許你會對一些事看的更透徹!

經常有人給我發私信,說他們很痛苦,很迷茫,甚至覺得很受傷,我在跟他們聊了之後發現,大多數人的傷心痛苦都來自把人想像的太完美了!

表哥的同事有急事缺錢,就找表哥借,表哥同意了,覺得自己這時候伸出援手,當自己遇到難處時,別人也會幫忙,可有一次公司加派任務,他眼看著做不完了,就求助那個同事,可對方卻因為有事拒絕了。

於是表哥就很生氣,逢人就說幫了個白眼狼,結果兩個人的關係越來越差,甚至最終成了對頭。為此,他痛苦不已,苦悶已久。

其實想想何必呢,這些說白了就是你沒從灰色思維的角度搞懂人性啊!

這個世界人性本就是善變的,你總把你身邊的人想像成好人,所以你對她們的付出就總想得到相應的回報。

當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時你就崩潰了,然後開始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哭天搶地的罵別人是白眼狼。

坦白講,是你活該。

你那麼偉大,你付出還想讓別人回報你?別人不回報你就生氣發火。

你的付出是為了獲得對方的回報,說明你的付出是自私的。他得到你的付出,不想給你回報,是為了他的自私。

你倆不一個德行嗎?

所以,那些一直追問著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的人,其實是一群幼稚的人,一群沒有灰色認知的人。

人性沒有善惡,人性更多只是自私的。

我講課的時候經常舉一個例子,今天說給你聽聽:

隔壁村有戶樓房昨天著火了,王小二聽說後跟著眾人究去到了現場,去幹啥呢,說白了就是和多數人一樣,看個熱鬧,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是有這樣想的。可是看著看著,王小二突然內心又閃過一個念頭,還好這事沒發生在自己家,要是出了這樣的事,家裡人怎麼扛啊,這樣想著,王小二又感傷了起來,同情起受害人了。

所以,各位,這個王小二是個好人,還是壞人?

有意思吧,但這就是很多事情的本相,很多東西是剝離不開的,是處於灰色地帶的。

就像一個做盡壞事的黑幫老大,並不跟他是一個大孝子矛盾。

讀到這裡,有沒有感覺以前的很多經驗、思維都被顛覆了?或者說我講的這些你感覺有點「不近人情」?

沒辦法,真話都是殘酷的。

幼稚的大多數人,喜歡聽那些有道理的廢話,那些話聽起來比較好聽,就像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他只喜歡喝甜的東西,接受不了咖啡和白酒的味道。而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呢,他一定是不喜歡甜食的,他更喜歡苦澀的茶,咖啡,酒,這些苦澀的味道。

往往甜的東西,都是無法經得住長時間品位,而苦澀辛辣的東西呢,乍一吃很難吃,但是卻值得細細品味。

讓我再多說點!

很多人聽了人性本自私,學會用灰色思維看待萬物後,可能就會覺得「難道我就要把所有人當成壞人看待嗎?」,其實也並不是!

你要學會把很多主控權掌握在自

相關焦點

  • 高手的努力深入而輕鬆,普通人的努力膚淺而痛苦
    我們要說的主題是:高手的努力深入而輕鬆,普通人的努力膚淺而痛苦。為什麼會有這個區別呢?高手會首先明確一個正確的方向,然後在這個方向上努力,從而達到一日千裡的效果。普通人看不清方向,哪怕百倍努力,也只能達到普通的成就,甚至有可能走的路與成功背道而馳,反而越努力越失敗。戰略的思考,比盲目的努力更加重要。很多人之所以忙忙碌碌,完全是為了避免思考。他們在用行動的孜孜以求掩蓋思想的空空如也。
  • 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維」
    革命就是踩剎車,就是直接對著死循環喊停。比如你忙到了沒時間成長,那就乾脆辭職,花時間集中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 但很多人是不敢這麼做的,因為現在社會壓力這麼大,而這種做法的不確定性又太多,萬一沒有效果呢?所以做這種選擇需要極大的勇氣。
  • 《天道》:你與高手的差距在哪裡?丁元英的5個頂級思維揭秘
    人還會跟你說,我吃完零食再洗頭不是更開心嗎?我買牙膏跟洗髮水放在一起生活不是更便捷嗎?通常而言,你很難跟他講道理。建立系統思維是每個高階思維人士的必修課。思維清晰是普通人與高手的正式分野。實際上,如果清楚邏輯思維的人會知道,幾乎80%以上的「從這個邏輯上來講」都對「邏輯」有所誤解。或者我們不客氣的說,他們所說的「邏輯」,準確的來說,指的是「角度」,而不是真正的「邏輯」。
  • 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維
    然後,把你的手伸到光源前面,結果在光亮的牆上就會出現你手掌的影子。這時候,如果想要改變牆上影子的形狀,你可以直接在牆這個平面上對影子做任何修改嗎?顯然你是做不到的,我們只能回到立體世界的你這個人面前,改變你手掌的姿勢,這樣才能真正改變影子的形狀。
  • 你活的太痛苦,是不懂人性!三個思維,教會你厲害角色的處世心經
    我一直比較推崇的一句話是:你的思維模式、認知等級決定你的財富多少,決定了你的快樂與痛苦程度。對此,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也不認可,不過這也正常,因為人性這東西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看透徹,所以今天我就簡單的再給大家從三個維度,深度「拔高」一下認知。
  • 真正的高手,都有對抗「熵增」的底層思維
    在個人成長中,我認為每一個人都要意識到「熵增」,應該學習「熵減」,並成為一個熵減高手,這樣你才能清晰的認知到哪些事情是重要的,那些應該快速攻破的。01.什麼是「熵增定律」。然後老師說:「這是你的舒適區」,這個圓圈裡面的東西對你至關重要,你的住房,家人,朋友,還有你的工作,在這個圓裡面,你會覺得很自在,安全,想著遠離危險或爭端」。「現在,課堂上誰能告訴我」,當你跨出去這個圈子後,會發生什麼?
  • 出色的協調能力,穩定的能量定義,這組對宮星座最不能膚淺去認知
    理論上講,一個人格相對健全的人,其整體的能量定義以及發展方向基本上也都是正向的、良性的。而相反,一個人格不健全的人,其能量定義以及發展方向基本上都會偏離正常軌道。但就事實而言,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人格是完全健全的,所以人格的健全與否只能是一個「相對」概念,今天我們要說的最後這組對宮星座,在人格健全與否這個概念上最具代表性,這組對宮星座需要我們去深刻認知。
  • 你的痛苦,身體都知道:3招助你遠離痛苦,活出真正的自己
    本文將結合實際案例,來說明身體是如何感知情緒痛苦的;通過準確認識痛苦,來正確對待痛苦;從三個方面努力,來幫助你做真正的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生活的方式,獲得內心的自由。一、你經歷的痛苦,你身體都知道(一)你遭受的一切痛苦,都通過身體表現出來湖南省婁底市63歲的老人異常怕冷,冬天要穿38件衣服、11條褲子,還要生起2個爐子烤火。夏天也要穿7件衣服和3條褲子,被稱為湖南省最怕冷的人。
  • 你所有的痛苦,都是自找的!真正的人性高手,都明白這個核心邏輯
    為什麼很多人活得很痛苦,明明付出了很多,但是在別人眼裡卻成了沒有價值的人?一個很核心的原因就是他們的認知被誤導了,他們一直覺得我要不斷付出更多,不斷展現自己、貢獻價值,這樣才顯得有用,別人才會記住你,關係才會更好,其實大錯特錯。
  • 真正驅動你成長的,是痛苦!(深度好文!)
    這個過程當然不會像在虛假世界裡那樣安穩,確定,一切井然有序,但是尼奧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這個痛苦的過程,因為在虛假世界裡的舒適,是一種假象,看起來安全,其實身體卻被囚禁在一個箱體中。他不希望被控制,他希望所有事情都由自己來做,自己判斷,自己決策,自己做出選擇,並且自己來承擔這個選擇的後果,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 混動思維:真正的高手究竟是怎麼煉成的?像駕駛汽車一樣自由切換
    經歷幾次痛苦之後,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下班一進家門,就把鑰匙放在出門最顯眼的位置,另外,我還花了2000塊錢把家裡的機械鎖換成指紋鎖。從那以後,再也沒有這樣的煩惱了。單靠其中任何一種模式去行動都會有問題,真正的高手就是能做到在兩種模式之間自由切換,該自動的時候自動,該手動的時候手動,把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很少出錯,效率還特別高。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這就涉及到人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模式,我把它叫做混動思維。
  • 你的所有努力都將徒勞!除非你能具備這個基本思維,看透人性
    那麼這裡涉及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你必須深刻的理解能量的熵增定律,因此,你必須全面的理解我專欄基礎篇的內容,只有首先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深刻性,你才有可能理解情緒在人性裡面的地位。可以說,我們的大腦,就是一個情緒器官,它是被快感驅動著的,它時刻都在追求快感,你的每一個決策,背後都是快感在做決定。
  • 心理學:你之所以被人看不起,是因為具有這種思維方式
    最近,知乎上的一個熱門話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和討論,貼主的問題是什麼叫屌絲思維,有網友在評論區的一條答案中得到了1.4萬的點讚,屌絲思維中的屌絲二字就已經給這種思維貼上了一個不能被看不起的標籤。普通屌絲有這樣一句話:「他能掙到錢,是因為他運氣好」,「社會太腐敗了,太無助了」,「學歷有什麼用,你看馬雲」,「團隊裡的人怎麼那麼蠢,真的是豬隊友」。
  • 《認知覺醒》:真正優秀之人,原來都擁有「主動元認知」能力
    元認知聽起來感覺有點深奧,不易理解,實際上,元認知能力是我們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反思能力。這種能力是我們人類所獨有的能力,動物是不具備這種能力的。剛好相反,擁有主動元認知的人,即使在沒有任何威脅的情況下也會居安思危,讓自己不斷進化,經常自我反省。但實際上,從被動到主動,卻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當一個人能主動開始持續反觀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時,就意味著他真正開始覺醒了,他有了渴望成長,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
  •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洞察人性(深度)
    你的格局之內,不能少了對人性的洞察。每個想有所成就的人都應該學會洞察人性、理解人的弱點和缺陷。真正牛逼的思維,叫做吸收萬物,洞察人性。人生有兩大要領:一是洞察人性,二是看穿規律。規律是天道,人性是人道,它們的合力就是天機。一個人的欲望越淺,對天機洞察的就越深。認識人性,說透了就是認識自己。
  • 人類認知4大核心思維:全局思維、局部思維、極限思維、變化思維
    而要想學好寫作需要運用到很多基礎的知識積累,比如說思維方面的。這套課程,就是教大家如何進行思維的,帶你領略不同的思維體驗。前面介紹了很多思維,估計有些朋友看過後都忘記了。今天,我將給大家介紹人來認知的4大核心思維,世間所有的思維都是由這四種思維結合演變而來的。比如:逆向思維就是全局思維和極限思維的結合;發散思維就是變化思維和極限思維的結合等等。
  • 高手的思維密碼之:認知模式的迭代升級
    要獲得百倍的收益,不是靠百倍的努力,每個時代的高手都是在洞察、利用社會和經濟的底層規律,組合和配置並為自己所用,從而實現個人的爆發式的成長。很多年過去了,我對這個場景還是記憶猶新,那時候就是覺得好笑,除此之外,似乎還有點別的什麼怪怪的感覺,但一時又說不上來。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我對這件小事也有了新的認識。很多時候,一件事情的背後往往折射出一個人的思維模式。那這個假如我是一名市長,代表什麼樣的思維程式呢?
  • 這個時代的頂級高手,都有「財報思維」
    那些熟讀財報、有「財務思維」的人,往往最終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財務總監》雜誌調查發現,全球財富100強企業中,55%的CEO都有財務背景,其中23%的CEO還持有會計證。 也許你要問,在實務中,如果這個企業真的活不了,破產了,不能持續經營了,那麼企業該怎麼辦?破產清算會計會為你量身定做,保你破產無憂。 3、會計分期,這是核算當期經營成果的需要,否則我們在企業持續經營、離註銷遙遙無期的假設下,怎麼評價管理團隊的經營業績? 4、貨幣計量,即統一度量。收入不用幾頭豬還是幾頭牛來表示,都用人民幣或美元、日元等貨幣來計量。
  • 頂級三觀︱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你的思維可能內捲化了
    記者問:「你每天都在幹什麼呀?」「放羊。」小娃娃答道。記者又問:「放羊為了什麼呢?」「掙錢。」再問「掙了錢呢?」「娶媳婦。」繼續問:「娶了媳婦呢?」「生娃。」記者不放棄:「生了娃呢?」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可能出現內捲化狀態。美蘇爭霸時,雙方你來我往的軍備競賽就是一種內捲化。你造一顆核彈,我就比你多造一顆,你發展太空計劃造太空梭,我也研究載人航天造航天飛船。雙方不斷的在軍備上投入人力物力財力,而最終的結果,在浪費大量資源後,沒有分出高下,仍然是爭霸狀態,兩敗俱傷,無突破、無意義、無結果,陷入內捲化。
  • 8000字心理學乾貨,幫你洞悉本質、迭代認知,走出失戀之殤
    人最恐懼的,莫過於「不確定」,比如說失戀之痛,我們之所以痛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這個痛苦不清晰。而解釋,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這種模糊的不確定性。我們分不清楚這種痛苦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情緒,又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感受?它們面目模糊,纏繞在一起。這種模糊感會容易讓人喪失理性思維的能力,陷入感受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