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在茨城、櫪木兩縣的探訪,對於德川將軍統治的江戶時代初步有了些了解,而這次將軍之旅的最後一站東京,已經與被稱為江戶的時期截然不同,現代的大都市展現出來的魅力更為生猛,在西方文明同化的浪潮裡始終保留著屬於自己的民族特徵,這可以說是氣節,也可以說是自我的生存之道。
清晨在ホテルサンルート宇都宮(hotel sunroute宇都宮店)醒來,天氣不錯,從酒店房間的窗戶就能看到JR宇都宮站,周五的早晨街上的行人步行匆匆,高中生騎著自行車往來穿梭,或有女生三五結伴趕向車站,這熟悉的場景一個小時之後在上海也會上演吧。Sunroute的早餐貌似是包給隔壁的咖啡館負責,白色的制服黑色的圍裙,年輕的服務員小姐手捧菜單招呼大家入座,雖然可以選擇和式,不過似乎和咖啡館這樣西洋風格並不是很搭,於是還是西式的吧。早餐很簡單,煎蛋、香腸、麵包、色拉、紅茶、養樂多之類的,量雖然不多,但擺在一起頗為豐盛。
吃過早飯,拙者一行便起身前往東京,這次的移動方式就是傳說中90年代日本的標誌之一,新幹線,從JR宇都宮站出發的特急只要跑上半個多小時就能進首都圈。新幹線和中國高鐵一樣是紙制車票,從進了車站到過閘機再到站臺,一路上指引清晰,順暢無比,最關鍵的是沒有安檢。車站可以說是遊客對一個地區的第一印象,宇都宮的餃子大使橘田いずみ(橘田泉)小姐的看板就豎在最醒目的位置,餃子這個關鍵詞更是隨處可見。
東京的第一站是德川宗家多位將軍墓所在的增上寺,增上寺坐落在東京繁華的港區,到那邊去的方法有很多,如果坐地鐵的話記得要到一個叫「大門」站的地方,之所以叫大門是因為這裡曾經的確就是增上寺的門;如果打車的話就更方便了,從東京站小手一招15分鐘就能到。
增上寺正門外
從正門步入增上寺有種很奇妙的感覺,古色古香的正殿後面就豎著東京鐵塔,時空穿越與年代變遷的兩重印象同時存在。跟著指引走來到一處名為德川家墓所的地方,歷史上15位德川將軍中有6位的墓就在這裡,也可以說是這次將軍之旅的終點站,墓所入口的大門原先是文昭院靈廟的內院寶塔前的中門,經過時代的變遷,現在人們能看到的也只有在這門口的院子裡的墓所。這裡分別葬著2代將軍的德川秀忠夫婦、6代將軍德川家宣夫婦、7代將軍德川家繼、9代將軍德川家重、12代將軍德川家慶、14代將軍德川家茂以及德川家茂的夫人和宮,出此以外還有一處祭祀將軍家相關人員的合祀塔。原先每位將軍的墓都有特別的寺院供奉,就好像之前提到的文昭院,但隨著戰亂與時代變遷,那些院落早已成了繁華的大樓,於是就在這裡集中供奉,在墓所的看板上有明治時期增上寺的規模與各將軍墓所的分布,可以看出現在這些地方有的成了著名的東京王子酒店而有的則成了東京鐵塔。
門內,當時STAFF正在準備第二天的活動
踏入德川家墓所,鋪面而來的靜謐仿佛在時間與空間的洪流上撕開了一個小口,在那裡一切都凝固在原本的位置上。墓所是一個不大的院子,各個寶塔造型的墓一個個被安置在院內,密布的樹林帶來了斑駁的倒影,欺騙著相機的自動測光,外界的喧囂被隔離恰似塵世的紅暈無法突破結界。這裡適合冥想,在過往的偉大存在面前正視自己的道路,這裡的確適合冥想。
進入墓所的購票憑證
增上寺官方網站:http://www.zojoji.or.jp/
離開增上寺之後,這次將軍之旅也漸漸進入尾聲,拙者一行驅車來到秋葉原觀光,作為現代年輕人接觸的日本文化發祥地,這條電器街所承載的東西,遠遠超過住民的想像,而最後一站淺草寺,則更代表了主流社會的熱門觀點。
淺草神社
淺草寺正門前的大道兩旁駐滿了各類特色店鋪,而兩端延伸出來的商店街更多的是一些市井小店。淺草這邊的人流果然以外國遊客為主,尤其是以說中文的居多,突然還能冒出幾句上海話,真是親切的很。淺草寺從門到正殿,都漆得紅彤彤,十分喜氣,這大概也是能夠吸引大量中國遊客的原因吧。
離開淺草寺,拙者一行驅車趕往茨城機場,啟程回國。和入境時一樣,在茨城機場出境也很便捷,由於目前只有春秋一家航空公司走國際路線,所以回國時的航班一目了然,從值機到託運到安檢到出關,一條路線走到底,幾乎不用思考。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春秋的客機降落上浦東機場,從2014年9月底開始,磁懸浮在晚間加開了兩個班次,分別是22:15與22:40,推薦想要快速脫離機場區域的旅客,8分鐘到達龍陽路站,隨後再做打算。
茨城縣有《少女與戰車》,當時正在上映
茨城機場
這些在上海都有店
點擊閱讀:【日本戰國將軍之旅】在茨城,與德川家康第16代後人的夢幻邂逅
點擊閱讀:【日本戰國將軍之旅】在櫪木(前篇),德川家康的日光東照宮與日式酒店的懷石料理
點擊閱讀:【日本戰國將軍之旅】在櫪木(後篇),身臨其境的日光江戶村與《浪客劍心》外景地大谷採石場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