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和視頻來自微博@別跑剛背豬
「偶然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個小球員家長痛斥球場惡意犯規的朋友圈,然後找朋友要到了完整視頻看了一下,氣得我差點吐血。一個國內U13的比賽,我居然看到了有小朋友會用成年人比賽才會用的惡犯手段。我說我們基層的有些「教練」,家長把小孩交給你們,是讓你們教他們打球、鍛鍊意志的,不是讓你們放縱他們打架當球痞的!才13歲啊,很多壞的動作就已經學的有模有樣了,難道你們平常一點都不管的嗎?還是說這些東西就是你們手把手教的?
我真的建議中國籃協,以後國內U15以下的比賽出現這種惡犯頻繁,乃至於造成鬥毆的情況,除了處罰球員、球隊之外,必須嚴懲教練員,嚴重者吊銷他們的教練員執照!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些年我們基層確實缺教練,但是小孩10多歲就開始教這個,是可忍孰不可忍!就算基層教練員再少我們也不留這種人!」
博主還製作了視頻,內容如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此事很快在朋友圈瘋傳,為此,組委會也對此事進行了回應,完整內容如下:
簡單來講,組委會對說明有以下幾點:
1、處罰了球員,本年度禁賽;
2、警告教練員,批評教育;
3、處罰了裁判,取消本年度執法資格;
4、警告賽區,嚴禁杜絕此事。
總體上來說,組委會對及時判斷,及時回復,不僅僅消除了一定對社會影響,也為自己贏得了一部分聲譽。但對於教練員的處罰,明顯顯得有些輕。眾所周知,在中國體育的背景下,對於很多人來講,「唯成績論」、「競技體育成王敗寇」的觀念上社會的共識。我們追求最簡單的實用主義的理論,怎麼能搞到最後成績,過程似乎沒那麼重要。要知道,這些才是不到13歲的孩子,能夠作出這樣過激的犯規動作,跟教練員的「指導」是分不開的。本身應該接受正常教育的青少年,在這樣的氛圍下如何能夠正常成長起來?
我們在訓練學中有個詞,叫「過度訓練專項化」,就是過早訓練某一方面的體能標準,導致身體在其他技能方面嚴重缺失。現在我們不僅僅需要擔心訓練方面的事情,更需要擔心,孩子心靈成長的問題。過度世俗化,將職業聯賽中不好的一方面學會,那後果更不堪設想。
至於比賽場外的一些事情,比如有人反映黑方有人篡改身份證參賽等,需要結合上面的擔憂,規範賽事的舉辦。需要賽事的監督者、辦賽機構和裁判員、政府相關官員承擔起更大的責任,嚴懲規則的破壞者,用實際行動給小孩子們看,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用體育這樣的手段,教育我們的下一代,進而改變我們對於體育認知的這個大環境,進而真正達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