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U13青少年比賽中多次出現惡意犯規的視頻引起廣大球迷討論,大家紛紛譴責這種不文明行為。儘管當事球員、當值裁判、球員教練都受到相應處罰,但大家還是難免會產生疑問:為什麼青少年比賽中竟然會出現這麼惡劣的行為?
注意,這句話的重點不在「惡意犯規」,而在「青少年比賽」。正是因為兒童比賽中出現只有成人職業聯賽中才會出現的惡意犯規,這才引起球迷的憤怒和關注,這種憤怒同時也說明了一件事:球迷可以容忍職業聯賽中出現惡意犯規,也能接受球員在場上發生推搡、衝突、甚至揮拳相向等行為。
那麼U13的比賽中緣何會出現只有職業聯賽才會有的惡意犯規呢?除了教練員平時對球員球技和做人兩方面的指導不夠以外,恐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職業聯賽中真切存在這種不文明行為,甚至比他們大不了幾歲的孩子中也有這種情況。
兩支球隊同場競技,一方利用多次故意擊打對手、惡意犯規來獲得優勢,這種優勢可以是比分領先,也可以是在氣勢上佔據上風,從而讓自己的球隊獲得勝利。如果裁判在第一次惡意犯規出現時視若無睹,無疑會助長犯規球員的氣焰,讓小球員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遠離競技和籃球本身。
小球員出現這種行為最大的可能是出於模仿,而他的模仿對象就是那些比他大,比他能力強的人,比如CBA職業球員。在廣東隊的一次隊內訓練中,曾繁日提上去掩護隊友,但他卻沒有在經過對手時有多餘的動作,主教練杜鋒對此非常不滿。
杜鋒當時就說:「能把他的腰抱上嗎?」
「能不能抱上?」
主教練因為球員打球太乾淨而批評球員,這就是真實發生在職業球隊訓練場上的一幕。
打籃球能抱住對手嗎?大家都知道不能,但這種小動作卻是職業聯賽中無法杜絕的現象,而且比賽中的雙方球員都是這樣。被裁判抓到就認栽,沒抓到就等於沒有發生,這是所有球員的心態,不論CBA還是NBA都是如此。
在北京首鋼和廣東宏遠的半決賽中,兩隊在三局兩勝的比賽中每一局都打到最後一秒才分出勝負。比分低、犯規多、爭議性判罰多、比賽不流暢,這是雙方這輪系列賽留給球迷的最大印象。反觀新疆和遼寧的半決賽以及遼寧和廣東隊的總決賽,比賽就要流暢很多,很大原因就是雙方的犯規次數減少。
曾繁日因為能力不夠而經常被杜鋒批評,球迷都希望他能儘快成熟起來,但什麼才是真正的成熟?杜鋒所說的「硬一點」又指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