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引魯迅名言:文藝批評家要「剜爛蘋果」

2021-01-08 觀察者網

15日,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國文聯於16日召開座談會學習講話精神,文聯黨組書記趙實回憶了習近平會上講話,特別提起習近平引魯迅的話來對文藝批評提出要求——文藝批評家要「剜爛蘋果」。

據中青在線報導,趙實感到,文化界一股「加強批評」的新風正呼之欲出;用總書記的話說,「文藝批評要的就是批評,不能夠是表揚甚至是庸俗吹捧、阿諛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更不能用簡單的商業標準取代藝術標準」。

長期以來,文化界鮮見真正犀利的、有分量的批評。趙實坦言,總書記的一席話讓文藝家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批評」二字;總書記認為,「文藝批評褒貶針砭功能弱化,缺乏戰鬥力說服力,不利於文藝的健康發展」。

趙實笑著回憶起,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打了一個生動比方——「文藝批評家要像魯迅所說的那樣,做到『剜爛蘋果』的工作,把爛的剜掉,把好的留下來吃。不能因為彼此是朋友,低頭不見抬頭見,抹不開面兒。」

據觀察者網編輯查詢,「剜爛蘋果」一說出自魯迅雜文集《準風月談》中的《關於翻譯(下)》 ,面對當時中國翻譯作品質量良莠不齊的現狀,魯迅提出「希望刻苦的批評家來做剜爛蘋果的工作」,遇到有爛疤的蘋果,不要一下子拋掉,而是發現「這幾處沒有爛,還可以吃得」,這樣可以幫助讀者真正明白譯品的好壞,減少損失。

「剜爛蘋果」引發了文藝家們的共鳴,「一團和氣」並非文化界的應有生態。中國劇協主席尚長榮、中國音協副主席徐沛東、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等紛紛發言,專家們認為,「真理越辯越明」,藝術批評與創作之間本應形成良性循環。

在趙實看來,習總書記就如何「把好文藝批評方向盤」給出了「操作指南」——作家藝術家要勇於面對批評自己作品短處的批評家,以敬重之心待之;文藝批評家要在藝術作品質量和水平上實事求是,對各種不良文藝作品現象思潮敢於表明態度,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敢於表明立場,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

關於文藝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作用,趙實感到,習總書記所談的一些問題可謂「振聾發聵」。總書記對文藝家代表指出,我國社會正處於思想大碰撞、文化大交流的時代,出現了不少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一些人價值觀缺失,觀點沒有善惡,是非沒有底線,什麼違法黨紀國法的事都敢幹,沒有國家觀念、集體觀念、家庭觀念,不講對錯、不講美醜,渾渾噩噩、窮奢極欲、良莠不分,笑貧不笑娼,這樣的社會,人們的精神會淪落到什麼程度?

「習總書記嚴肅提出,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現在社會出現的種種病根都在這裡,這個問題不解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就難以順利推行。」趙實說,「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裡的清風一樣,能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掃除頹廢、萎靡之風。」

怎樣創作出好的文藝作品?趙實對總書記充滿文學色彩的感性回答印象深刻:「要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

據悉,出席此次座談會的還有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中國文聯各藝術門類藝術家代表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姜昆、李維康、尚長榮、王文瀾、周濤、徐沛東等150人出席座談會。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15日,習近平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發表數條重要講話。習近平還在座談會上談到網絡作家、籤約作家、自由撰稿人、獨立製片人、獨立演員、歌手、自由美術工作者等新的文藝群體,指出古今中外很多文藝名家都是從社會和人民中產生的,我們要擴大工作覆蓋面,延伸聯繫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們,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團結吸引他們,引導他們成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有生力量。

習近平:文藝批評家要「剜爛蘋果」

相關焦點

  • 批評之膽與「剜爛蘋果」
    作者: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黃念然  「剜爛蘋果」是魯迅先生在《準風月談•關於翻譯(下)》中關於文藝批評態度與方法的一個生動比方。原話大意是:以前文藝批評的做法常常是把有爛疤的蘋果(指文藝作品)一下子拋掉。
  • 拓寬文藝批評的空間
    在2014年1月召開的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打了這樣一個比方:「文藝批評家要像魯迅所說的那樣,做『剜爛蘋果』的工作,把爛的剜掉,把好的留下來吃。」同時,習近平同志還說,「不能套用西方理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更不能用簡單的商業標準取代藝術標準」。
  • 文藝批評空間重塑「四步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加強和改進文藝理論和評論工作,褒優貶劣,激濁揚清,更加有效地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如何落實批評的責任、發揚批評的精神、強化批評的力量,是每個文藝批評者面臨的重要問題。
  • 文藝批評空間重塑「四步走」-光明日報-光明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加強和改進文藝理論和評論工作,褒優貶劣,激濁揚清,更加有效地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如何落實批評的責任、發揚批評的精神、強化批評的力量,是每個文藝批評者面臨的重要問題。
  • 習近平引魯迅之言喻中國精神 出自雜文《最先與最後》
    人民網北京2月8日電  (陳苑)據新華社「新國際」微博報導,看望中國冬奧會健兒時,習近平引述魯迅的話,「我每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 那些魯迅的「段子名言」,「我說過這樣的話」,真的是魯迅說的
    --魯迅。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近代大文豪魯迅先生成了「名句生成機」了,各種有趣的名言是層出不窮,讓人忍不住讚嘆「迅哥牛」! 從那之後不管什麼句子,不管有多麼的胡扯,只要後面加一個破折號,署一個魯迅的名字,就都成了先生的名言了。
  • 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句句精闢,值得一生回味的名言名句
    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將自己的真心的話發表出來--魯迅魯迅名言警句精粹有一遊魂,化為長蛇,不以齧人,自齧其身。魯迅經典名言名句大全【二】與其找糊塗導師,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卻尋覓的功夫,橫豎他也什麼都不知道。
  • (授權發布)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實現這個偉大事業,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魯迅先生說,要改造國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藝。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
  • 魯迅先生的七句名言:「罵人都不帶髒字」,句句都是經典,都在用
    魯迅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曾經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主要以小說、雜文和散文為主,比如我們所熟悉的《阿Q正傳》、《吶喊》、《彷徨》、《朝花夕拾》以及《野草》等等。魯迅先生的七句名言:「罵人都不帶髒字」,句句都是經典,都在用!
  • 魯迅先生至理名言10句,經典
    魯迅先生至理名言10句,經典 2020-08-31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抓捕周樹人和我魯迅有什麼關係,魯迅名言得正譯、反解
    魯迅說當然以上這些圖片都是玩笑,好好閱讀魯迅的文章,總會有些不一樣的收穫,今天作者把收集的魯迅名言整理以下,作出一個正譯,反解的文章,供大家賞玩,(魯迅) 正譯:勇於承認錯誤,有當擔。反解:魯莽大意,不知悔改。不敢正視自己。12、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 魯迅的死對頭
    (阿英 現代著名劇作家、文學理論家、文藝批評家)蘇雪林雖然才華橫溢,但是最令人有爭議的還是她的「反魯」行為。蘇雪林本人也曾說:「反魯』幾乎成了我半生的事業」。那時蘇雪林剛發表《綠色》在文壇上也算是小有名氣,在一次聚會時,當時的來賓都對蘇雪林誇獎認同,唯獨魯迅對她視而不見,在她想要和魯迅握手的時候,魯迅也沒有伸手去握。或許是因為此次的冷漠,觸及了文人的內心,導致了之後的「反魯」行為。
  • 夜讀《魯迅論文藝》記:當代時空中的魯迅,顯得那樣孤獨
    作者 | 耕心堂G(孔網店鋪:耕心書店)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讀書偶得# 夜讀《魯迅論文藝》記《魯迅論文藝》,湖北省武漢魯迅研究小組編。相對講,這本書收錄的魯迅相關文藝的論述比較全,雖然從選擇標準上多少有一些"文革"的影子。從這些文章和論述看,在文藝上魯迅是一個「雜食者",尤其對美術繪畫的涉獵更是讓當代的作家們也無法與之相比。走下神壇的魯迅,擺上了文人的書桌。當代時空中的魯迅,顯得那樣孤獨。
  • 魯迅最深刻的三句名言,能真正理解其含義的,說明你已完全成熟了
    魯迅的文字一向以一針見血著稱,我們從小也都是讀著魯迅的名言名句長大的,不過書本篇幅有限,不可能將魯迅所有的作品都搬上去,如果熟讀魯迅,就會發現魯迅文字的深刻,對於中國人的問題,他總是能夠準確地用文字指出,令人心頭一震。
  • 首屆廣東省籤約文藝評論家在穗亮相
    、省文藝研究所聯合舉辦的首屆廣東省籤約文藝評論家籤約儀式,日前在廣州舉行。廣東省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曉和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中山大學教授林崗與14位首屆廣東省籤約文藝評論家籤約並為他們頒發聘書。
  • 魯迅很大膽的名言,揭露了舊社會的黑暗,也只有先生敢說,敬佩!
    舊社會雖然已經過去,但舊社會已經有一兩千年的歷史了,而在近代舊社會,也只是指魯迅那個年代,老百姓的生活都是非常痛苦的。魯迅之前是學醫的,他的志向就是要救人。後來發現人的心都已經麻木了,即便是救活了,他也只是一個死人而已,所以魯迅棄醫從文,想從根本出發,去改變人的劣根性,也就是思想。
  • 魯迅對於人性的2句名言,我們讀懂了,也就成熟了
    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年少時候,我們缺乏閱歷,不懂社會和人心,因此很難讀懂魯迅先生的作品。但是當我們在社會上已經摸爬滾打多年後,見多了經歷多了,再去讀魯迅先生的作品時,感觸頗生。真是「年少不懂魯迅,讀懂時已不是少年」,我們越去品讀魯迅作品,越能領悟人生。魯迅先生經常是一句話一針見血,點破了人性,讓人醍醐灌頂、讓人不寒而慄。比如說,魯迅先生對於人性的這2句名言,我們讀懂了,也就成熟了。
  • 七句魯迅名言:為什麼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最後一句自嘲最經典!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是我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最早他是學醫的,在日本留學期間非常喜歡哲學和文藝之類的書籍,注重人性的問題。
  • 送蘋果、金蘋果與爛蘋果
    今天說說與″蘋果″有關的一些東西。蘋果的寓意眾所周知,蘋果營養價值很高。如An apple a day, keep doctors away.(每天一個蘋果,疾病遠離我。)蘋果這種東西,在西方文化的認知中,蘋果是相當受關注的。在希臘神話中,就有″金蘋果″。
  • 魯迅名言警句大全100句 魯迅看透人性的句子
    關於魯迅名言警句大全整理分享,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那麼關於魯迅的名言警句都有哪些呢?一起來欣賞 魯迅名言警句大全 (一) 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得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