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產區出現連陰雨 注意防範小麥銹病赤黴病
每日糧油收到的最新消息顯示,河北銳馬面業今年19年本地小麥收購價格上調1分,執行價格1.255元/斤,收購標準不變。
據悉,目前正值2020年小麥生長關鍵期,前期局部地區出現旱情,進入5月份之後,各地陸續出現降雨天氣,旱情得到有效緩解,並且對小麥灌漿有利。
但農業畢竟還是靠天吃飯,隨著主產區小麥及時雨有變成連陰雨的趨勢,小麥銹病和赤黴病的機率在大增。
據悉,小麥揚花、灌漿期是小麥積累有機物提高產量的關鍵時期,此時,陰雨連綿,光照不強,直接影響光合作用的效率,誘發銹病和赤黴病,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不過,根據來自主流媒體發布的消息顯示,在5月初,我國小麥最主要的省份河南、安徽已經提前對小麥進行病蟲害防治,其中安徽省共落實赤黴病防控財政資金6.28億元,較上年增加4.23億元。河南省已全部完成二次赤黴病防治任務,共防治8685.5萬畝次。
針對這次可能出現的連陰雨情況,等雨過後,農民朋友應儘快噴打第二遍,如果已經出現小麥赤黴病且發病嚴重的,可中間隔5-7天,再打第三遍或者更多(根據病情決定)
而在小麥供應市場,此前因擔心小麥供應緊張、價格上漲,國家有意加大了庫存小麥的拍賣力度。據統計,自4月中旬以來,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1203.1227萬噸,實際成交238.5262萬噸。
由於庫存小麥供應充足,小麥周成交率在4月15日創下自2013年3月下旬以來的新高后,呈現持續回落態勢。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供應充足,但小麥價格整體還是呈走高的態勢。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價格監測顯示,截至4月底,國內小麥價格區間2100~2560元/噸,平均價2367元/噸,而在4月初收購均價則為2340元/噸。
玉米價格記錄:華北再創新高 美國高粱高位來襲
今天國內玉米價格又漲了!
主要是的,前期的高位今天突破了!
目前山東地區玉米最高價格已經達到了2340元/噸!
當然,這裡雖然主要還是由於近期雨水不斷,影響了到貨量(今早山東車輛還是在百輛車以內),但企業敢漲價,亦證明了目前玉米供需市場的緊張局面。
說完了價格高的,我們再來講講價格低的。
目前美國玉米價格也出現了上漲,因為我國又開始大量採購了,最近一批大約是68.6萬噸——說實話,即便美國玉米漲價了,但美國玉米價格還真是便宜。目前美國玉米漂洋過海運到我國港口的完稅價格也就在1540元/噸,比4月底漲了50元/噸。
可能是進口競爭壓力太大了,去年我國玉米進口的主要來源國烏克蘭已經宣布暫停出口了!烏克蘭latifundist網5月6日消息,五月份交貨的烏克蘭玉米FOB價格每噸由180美元跌至168-170美元,導致出口幾乎停止。生產商不願意與貿易商以每噸低於5200-5300格裡夫納(低於162-166美元)的價格籤署協議。
沒辦法,現在全球最好的需求市場在中國,想要市場就得競爭。
當然,美國玉米價格低也是迫不得已,顯示國際原油價格大跌,玉米燃料乙醇市場今年是指望不上了,然後是其國內的肉類加工廠現在產能也是持續下滑,有些已經關停,玉米兩大消費主力全線潰退,如果不是近段時間我國廠商看到玉米進口便宜,價格還會繼續往下走。
有人會問,進口玉米價格這麼低是不是國產玉米不好漲了?
國產玉米漲不漲關鍵還是看國內需求,進口還左右不了我國的玉米價格。目前我國玉米年消費2.5億噸左右,而玉米進口配額總量才730萬噸,就算全部進口也只是一個零頭。
不過,雖然玉米進口不足以影響,但替代品還是要關注下的。目前正有10船美國高粱運往我國,截至4月30日又新增兩船高粱裝船,5月份初步估計抵達我國的美國高粱數量可高達近80萬噸(數據來源匯易諮詢大數據中心)。
最後講一下臨儲拍賣,截止目前還沒有消息。
其他不再多講,目前就是貿易商和企業在博弈,也可以說貿易商在逼著企業加價,這個時候,無論是想要「落袋為安」,還是繼續持糧待漲都沒有錯,因為風險有高,利潤回報就有多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