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器碑》基本筆畫練習(高清版)

2021-02-07 書法與字帖

全稱《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又稱《韓明府孔子廟碑入《魯相韓勑復顏氏繇發碑》、《韓勑碑》等。漢永壽二年(156年)刻,隸書。縱227.2釐米,橫102.4釐米。藏山東曲阜孔廟。 無額。四面刻,均為隸書。碑陽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後有韓勑等九人題名。碑陰及兩側皆題名。

《禮器碑》基本筆畫

《禮器碑》的運筆特點,以方筆為主,方圓兼用,筆畫剛挺峭撥,瘦勁有力。要掌握好運筆的方法,注意其豐富的變化,刻苦臨習,久而久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點畫均為其他筆畫的短縮。如,豎點多為豎畫的短縮,撇點多為撇畫的短縮,捺點則是捺畫的短縮。






橫畫要寫得平直,落筆藏鋒逆入,行筆要豎鋒入紙,筆勢要均,一筆送到底,收筆筆鋒自然上提,不須提筆的平畫收筆時不應出現斜角。






豎畫要求從頭到尾用筆力均,收筆不應出現楷書垂露的鋒勢。





落筆處逆鋒入紙,收筆時筆鋒逆行,駐筆後向上提鋒回收。





落筆處逆鋒入紙,行筆時筆鋒略帶順勢,在收筆處逐漸轉向逆,後果上提收筆。





落筆取逆勢,再略提鋒換向,中鋒行筆,收筆時頓挫後,再逐漸向右上方提鋒收筆,其勢 一波三折,是蠶頭燕尾狀。



與撇法相同,只是在豎畫後逐漸向左彎,收筆時自然上提回收。




橫畫轉折略帶提鋒轉向,向下按寫豎畫,不要寫成楷書那樣的斜角。





延伸閱讀:

圖文編輯:漢字書法大會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籤約作家或網絡,網絡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原創作者可聯繫我們予以公示。


|漢|字|書|法|大|字|帖|

|國學|古籍|名碑|名帖|

書法視頻公開課

微信號:hzsfdzt

尋尋覓覓!難得碑帖

相關焦點

  • 《禮器碑》的勁健,你的這樣臨!
    圖2一、關於《禮器碑》的線條《禮器碑》的用筆豐富多彩,以方筆為主,凝整沉著,筆畫粗細懸殊,細如鋼絲,鐵畫銀鉤,粗如磐石,堅挺有力。粗細變化明顯。臨習《禮器碑》可選擇彈性較強的兼毫筆,著重練習筆力,要處理好線條輕與重、粗與細的關係。此碑將近1900年的歷史,從原石可以看出,刻石刀痕較淺,由於年代久遠,風化和捶拓較多,所以,拓版上的筆畫顯得纖細(圖3),甚至有的出現了斷筆,這對我們認識和理解原碑造成了障礙。
  • 《禮器碑》真不愧為漢隸第一!
    其筆畫瘦勁且有輕重變化,結體緊密又有開張舒展,捺角粗壯斜行,長波尾部尖挑,風格質樸淳厚。《禮器碑》為圓首碑,碑文記述了魯相韓敕優免孔子舅族顏氏和妻族亓官氏邑中繇發、造作孔廟禮器、修飾孔子宅廟、製作兩車的功績。
  • 《禮器碑》不愧為漢隸第一!
    《禮器碑》(局部)漢諸碑結體命意,皆可仿佛,獨此碑如河漢,可望不可即也。」郭氏從「古雅」「結體」「傳神」等方面給予了此碑最高評價。確如郭氏所言,如在整個漢碑體系中找出和王羲之書法的精神氣質最接近的碑刻,恐怕只有《禮器碑》與《曹全碑》了,如果只選擇一個,那便非《禮器碑》莫屬。
  • 如何寫出筆畫粗細?
    控筆技巧不到家,寫出來的筆畫粗細就會都一樣。練字的時候,不同的力度表現不同的筆畫,很多小可愛在練字的時候,下筆輕了,字就會發抖,如果寫重了,就像在紙上刻字一樣,完全掌握不好筆畫粗細或者牽絲連筆的問題。
  • 書法字帖:禮器碑高清下載
    用筆瘦勁剛健,輕重富於變化,被古人推為漢碑第一傑作。明代 郭宗昌《金石史》說:「漢隸當以《孔廟禮器碑》為第一。其字畫之妙,非筆非手,古雅無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謂星流電轉,纖踰植髮,尚未足形容也。 漢諸碑結體命意,皆可仿佛,獨此碑如河漢,可望不可即也。」 清代王澍在《虛舟題跋》中評此碑說:「隸法以漢為極,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最為奇絕,瘦勁如鐵,變化若龍,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 名師沈金加書法微課堂 | 隸書的基本筆畫走字底
    名師沈金加書法微課堂 | 隸書的基本筆畫走字底 2020-04-29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經典碑帖】《禮器碑》(高清大圖)
    《禮器碑》全稱《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漢永壽二年(156年)刻。禮器碑碑陽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後有韓勑等九人題名。
  • 手機字帖 | 漢隸《史晨碑》高清版、學習指導
    又稱史晨前後碑。作為著名的漢碑,《史晨碑》結字工整精細,中斂而四面拓張,波挑分明,呈方稜形,筆致古樸,神韻超絕,為漢隸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書法的典型,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明郭宗昌謂其「分法復爾雅超逸,可為百代模楷,亦非後世可及」。清萬經《分隸偶存》評云:「修飭緊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識之師,步伍整齊,凜不可犯,其品格當在《卒史》(《乙瑛》)、《韓勑》(《禮器》)之右。」
  • 漢隸第一《禮器碑》(高清大圖)
    《禮器碑》全稱《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漢永壽二年(156年)刻。
  • 臨《禮器碑》,來楚生PK林散之,誰更厲害?(附:《禮器碑》高清圖)
    碑之後半部及碑陰是其最精彩部分,藝術價值極高。一向被認為是漢碑中經典之作,成為歷代書家臨摹的重要對象。現代書法大家來楚生與林散之臨摹的《禮器碑》都很有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人臨《禮器碑》到底有什麼不同。先上幾張細節對比圖,左邊是來楚生,右邊是林散之。
  • 東漢大臣| 杜度《禮器碑》書法賞析
    《禮器碑》《禮器碑》全稱《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又稱《韓明府孔子廟碑入《魯相韓勑復顏氏繇發碑》、《韓勑碑》等。無額。四面刻,均為隸書。碑陽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後有韓勑等九人題名。碑陰及兩側皆題名。
  • 硬筆書法鋼筆字基本筆畫練習教程
    ,基本筆畫的練習與把握,是一個學書者終生為之奮鬥的目標。特別是對於初學者,掌握好基本筆畫的要領,無疑是頭等重要的。楷書的基本筆畫由點、橫、豎、撇、捺、提、折、鉤這八種基本筆畫組成,但在實際的書寫中,由這八種筆畫又衍生出了很多種變化筆畫。1.1右點: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下行筆,稍頓筆後即收筆,不能重描,一次寫成。寫點關鍵要有行筆過程,萬不可筆尖一著紙就收筆。
  • 【書法專輯】孔廟三碑
    《乙瑛碑》全稱《漢魯相乙瑛請置百石卒史碑》,又稱「孔和碑」,刻立於東漢永興元年(153),無額,通高260、寬128、厚23釐米,18行,滿行40字。碑文記述司徒吳雄、司空趙戒將前魯相乙瑛代孔子後人之言上書,奏請在孔廟設置掌管祭祀和禮器的專職官員「百石卒史」,桓帝準允,因乙瑛時已去職,後以孔和補任。碑末刻有「後漢鐘太尉書,嘉祐七年張稚圭按圖題記」,但據稽考,所謂鍾繇書丹,乃後人偽託之辭。
  • 史上最詳細顏真卿《勤禮碑》楷書筆畫教程!
    《顏勤禮碑》,唐顏真卿撰文書丹,自署立於大曆十四年(779年)。楷書,碑文一通。殘石175×90×22釐米。碑四面環刻,存書三面。碑陽19行,碑陰20行,行38字。左側5行,行37字。 右側上半宋人刻「忽驚列岫曉來逼,朔雪洗盡煙嵐昏」十四字,下刻民國宋伯魯題跋。現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初拓本。
  • 《顏勤禮碑》學習教程
    橫畫輕,豎畫重(《顏勤禮碑》的橫細豎粗對比十分強烈),但兩豎同時出現時,左豎常與橫畫一樣細,且兩豎常相向狀安排(即拱向外面);轉筆常用提筆法,圓轉直下,而不作折筆,轉折之筆多呈外圓內方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練習顏體時不可一味強調其粗壯的一面,而忽視了顏字點畫用筆厚重、挺健、遒勁的主要特徵。
  • 練習硬筆書法的時候,筆畫和結構單獨練習還是一起練習?
    有朋友問我練習硬筆書法的時候,筆畫和結構單獨練習還是一起練習?在練習毛筆書法的時候,由於毛筆書法相對於硬筆書法用筆上更加複雜,一些老師為了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一般會採用分解式的練習方法。所謂的分解式的練習方法就是把筆畫、結構、用筆分開練習,逐個突破,然後再把它們組合在一起,這樣的訓練會更加有目的性,也能夠讓學習者更快的進步。比如一個學生他的書法的筆畫寫的可以,就是結構寫的不是很好,那麼老師就有可能讓他在一段時間內只訓練結構,暫時性的拋棄硬筆,甚至可以暫時拋棄毛筆,用鉛筆去寫,去描結構,甚至去雙鉤,因為這樣可以集中時間和精力突破書法的結構問題。
  • 【梅花三文創】天下第一隸書曹全碑這樣學,絕了!
    2、臨習時不宜一味求快,每一筆畫都應快慢有致。比如,起收筆要慢一些,中段要快一些,然後再追疾、澀的結合。3、臨習初期以忠實於原作的特點為主,要對原帖進行細緻入微的分析和認真的體會,重點放在用筆中的「藏鋒虛勢入紙」和「藏鋒實勢入紙」的比較訓練上。4、在臨摹時必須有鑽探精神和攻堅毅力,才可獲得成功。
  • 退休老師:家有幼升小學生,請務必列印這份筆畫練習,打牢基礎!
    退休老師:家有幼升小學生,請務必列印這份筆畫練習,打牢基礎!隨著《漢字英雄》第一二季、《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一系列漢字類節目相繼熱播,觀眾在感受中華漢字的魅力的同時,關於漢字書寫中的筆畫問題也引起了許多觀眾,尤其是家長們的熱烈關注與討論。
  • 乾貨 | 顏真卿《顏勤禮碑》技法解析(值得收藏)
    漢字的基本筆畫有點、橫、豎、撇、捺、折、鉤、挑,基本它無論多複雜的筆畫都是由這些基本筆畫演變而來。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學者必須勤學苦練的「基本功」,只有打下紮實的基本功,才可能為將來的學習做準備。
  • 鋼筆字基本筆畫練習,及重難點字運筆詳解示意圖!
    我們在訓練基本筆畫一段時間後,就要逐漸找到一些握筆的感覺,也就是手感,能感受到筆尖和紙的觸感,能寫出筆畫的粗細,寫出筆鋒!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個生字練習,也是重難點。需要注意筆畫之間的呼應關係,比例章法布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