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Car,能否終結特斯拉的神話?

2020-12-16 智車科技

本文來源:智車科技

/ 導讀/

蘋果造車這個話題,在業界已經傳了很久。眼見特斯拉的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從公司資源到技術儲備,尤其是無人駕駛技術上,並不遜色於特斯拉的蘋果,進軍整車領域也在情理之中。最近,隨著蘋果更換無人駕駛部門負責人,和臺積電一起研發專門針對無人駕駛的晶片,尤其是北美不少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得到蘋果的RFQ(供應商詢價請求),都讓外界再度關注起蘋果造車的話題。放眼全球,真正有能力終結特斯拉神話的,也就只有蘋果Apple Car了。

蘋果亟需一個新的發展引擎

其實對於蘋果來說,多少和國內房地產公司有著相類似的境況。包括恆大、寶能在內的國內房地產公司,已經意識到國內房地產行業已經度過了黃金時期,要想進一步發展壯大自己,就必須進行轉型。而能夠承接房地產龐大體量的,唯有整車製造行業。對於蘋果來說,其以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所支撐起的規模,2萬億美元已經基本達到市值的上限,要想使公司獲得進一步的發展,進軍汽車行業同樣是一個不錯,也有可能是唯一一個選擇。

蘋果從未放棄的無人駕駛

在無人駕駛領域,蘋果從未放棄過探索。在加州,蘋果一直運營著一支規模排名第三的車隊,僅次於通用的Cruise項目和谷歌的Waymo項目。無人駕駛堪稱整個汽車新四化甚至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汽車技術王冠上的那顆最耀眼的明珠。未來誰能夠率先將L4級別的無人駕駛技術商業化落地,誰就能完全站在汽車行業的制高點上,和其他競爭對手拉開足夠的差距。

目前最為各方看好的,且最接近量產的是通用的Cruise項目以及谷歌的Waymo,前者在凱迪拉克車型上在不斷試驗;而後者則和克萊斯勒、沃爾沃以及戴姆勒卡車在積極合作,尋求商業化落地,但目前看,短時間基本沒有可能。至於特斯拉,鑑於雷射雷達的成本問題,選擇拋棄英偉達,自研晶片,單純依靠攝像頭和毫米波以及超聲波雷達,來實現對周邊環境態勢的感知,目前來看,也暫時沒有辦法達到L4級別的部署能力。而對於蘋果來說,其一方面並沒有放棄雷射雷達,同時也在和臺積電合作,研發晶片。一旦這個項目可以成功,那必然會打破特斯拉自研無人駕駛晶片的神話,並助力蘋果在相關領域取得足夠的領先優勢。

此外,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相比於特斯拉,蘋果擁有一個非常龐大的網際網路生態,汽車將成為串聯起蘋果旗下所有生態應用一個最好的載體。對於特斯拉來說,無論其在整車硬體或者軟體上如何宣稱自己領先,除非其選擇和安卓合作,否則光憑自己的能力,幾乎不可能短時間內建立一套自己專屬的車聯網生態,來和蘋果一較高下。

擁有整車平臺和固態電池技術的富士康可能會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

其實在前不久,富士康剛剛正式發布了電動汽車底盤和軟體平臺「MIH EV開放平臺」。作為蘋果在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代工企業,擁有純電動整車平臺的富士康同樣也有可能成為蘋果進軍整車製造領域的合作夥伴。在蘋果造車的初期,如果可以和富士康再度合作,也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過渡方案。畢竟對於蘋果來說,可以很好地掌控富士康和裕隆兩個臺灣供應商。

除了全新平臺之外,富士康還公布了在2024年投產的固態電池的計劃。作為下一代電池的代表技術路線,一旦固態電池可以研發並商業化成功,將在續航裡程以及安全性上徹底改變當前三元鋰電的技術短板。從商業化運營角度看,目前固態電池已經在梅賽德斯奔馳的一款客車產品上得到應用,而大眾、豐田等主流主機廠都認為,固態電池進入乘用車領域的是簡點在2025年前後,與富士康所提出的時間表基本吻合。

此外,北美三大汽車公司培養了大批汽車專業人才。從特斯拉的經驗來看,一旦蘋果正式進入整車製造領域,短時間組織起一套傳統汽車工程團隊並非難事。至於工廠問題,現在通用、福特尤其是克萊斯勒都有不少閒置的工廠,蘋果既可以收購,也可以委託這些企業代工,產能也不是什麼問題。所以蘋果需要選擇的是一個對自己最為有利的商業計劃,依靠不可複製的核心技術來向市場投放產品即可。從節奏上看,蘋果擁有龐大的主業實體來支撐其汽車業務,這點是在創業初期屢屢遊走在破產邊緣的特斯拉,還是後期被迫放棄整車製造業務的戴森電器都所不具備的優勢。

即便在心高氣傲的埃隆馬斯克面前,蘋果也是一個不容輕視的競爭對手。一旦蘋果的機器開動,特斯拉很難能夠做到氣定神閒。在蘋果宣布和臺積電合作研發晶片之後,美國的晶片巨頭高通股價大幅跳水。而一旦正式進軍整車製造領域,那全世界數以億計的果粉,很難不會從特斯拉的陣營改投蘋果陣營。在谷歌沒有公布自己的造車計劃的情況下,蘋果應該是唯一一個可以終結特斯拉神話的可能。特斯拉,你準備好應對Apple Car了嗎?

- End -

相關焦點

  • Apple Car,蘋果造車計劃
    特斯拉用了將近20年,市值超過大眾、豐田、日產、現代、通用汽車、福特汽車、本田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以及標緻等九大汽車製造商的市值之和,儘管它的電車銷量還不到全球乘用車銷量的1%。 小鵬汽車用了3個多月,最高市值超過通用汽車,實際銷量。。。
  • 蘋果造車,能終結特斯拉神話嗎?
    眼見特斯拉的市值超過6000億美元,從公司資源到技術儲備,尤其是無人駕駛技術上,並不遜色於特斯拉的蘋果,進軍整車領域也在情理之中。放眼全球,短期內有能力終結特斯拉神話的,或許還真的只有蘋果了。並從特斯拉、大眾、通用這些車企大肆挖人,這也引起了馬斯克的不滿,曾公開宣稱,蘋果挖走的都是特斯拉不要的。時至今日,馬斯克依然沒忘記調侃蘋果造車,「在Model 3項目最黑暗的日子裡,我聯繫了庫克,想要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以目前市值的10分之一,約600億美元),但他拒絕開會討論。」
  • 傳蘋果汽車2024年投產,特斯拉市值蒸發3400億
    早在2013年,蘋果就宣布進軍汽車領域,並發布了「iOS in the car」 計劃。隨後,蘋果在2014年將「iOS in the Car」更名為CarPlay的車載系統。也就是在這一年,蘋果傳出了名為「泰坦(Titan)」的智能汽車研發項目,並從特斯拉、克萊斯勒、大眾等車企強勢「挖人」。
  • 蘋果明年9月發布Apple Car?特斯拉跌超6%
    有網友認為,特斯拉的對手來了。據媒體報導稱,蘋果比照iPhone備料由零組件開始催貨的慣例,近期向和大、貿聯-KY、和勤、富田等臺灣汽車零組件廠提出備貨要求,將相關業者列入首批供應鏈。據悉,蘋果目前正在對全新的汽車產品進行測試,據稱蘋果在加州已經秘密上路測試了數十輛原型車。
  • Apple Car將在2021年三季度發布?特斯拉重挫逾6%
    特斯拉重挫逾6%都說特斯拉是電動車中的蘋果,但蘋果似乎並不買帳。有錢、有資源、有技術的蘋果近日又被傳要造車,甚至比原計劃的發布時間要提前兩年。如果蘋果汽車在不久的將來問世,其產品陣營中將再添重器,蘋果版圖將進一步擴大。
  • 蘋果汽車要來了:Apple Car能超越iphone嗎?
    更令外界吃驚的是,特斯拉CEO馬斯克12月22日在社交媒體透露,「在Model 3項目最黑暗的日子裡,我曾試圖找到蒂姆·庫克,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以我們當前市值的十分之一)。他拒絕參加會議。」以特斯拉最新市值計算,馬斯克當時給蘋果的報價應該是600億美元。不知道現在的庫克是不是後悔了當初的拒絕。
  • 馬斯克:我曾準備把特斯拉賣給蘋果,庫克甚至都不見我
    業內人士:特斯拉股價虛高,處於泡沫區域儘管銷量仍在爬坡過程中,但市場對於特斯拉的股票熱情高漲。今年 7 月,特斯拉市值超越豐田,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製造商。這三大機構股東都在今年第三季度減持了特斯拉股份。對於特斯拉高昂的股價,美國投資研究公司 Research Affiliates 合伙人兼歐洲研究主管 Vitali Kalesnik 表示,與特斯拉的表現相比,這一股價過於昂貴了,已經走入泡沫區域。
  • 蘋果與特斯拉,必有一戰
    所以,馬斯克的上述爆料中,字裡行間都是一種濃濃的復仇般的快意,潛臺詞大概是:昨天你蘋果看不起我特斯拉,今天我特斯拉已經成功逆襲,還跑在你蘋果前面。的確,特斯拉最近的確是風頭無兩——截至12月22日美股收盤,其市值已在6000億美元之上。
  • 馬斯克:曾準備1/10價格把特斯拉賣給蘋果,庫克甚至都不見我
    「在特斯拉 Model 3 項目陷入最低潮時期,我與蒂姆 · 庫克曾進行接觸,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價格僅是目前市值的十分之一。庫克拒絕了開會討論。」特斯拉 CEO 伊隆 · 馬斯克在本周二說道,並引用了路透社有關蘋果將在 2024 年以前推出新電池技術汽車的新聞。特斯拉的「地獄」,蘋果的「裡程碑」?
  • Apple Car要來了,最快將於明年9月上市
    2013 年,蘋果宣布進軍汽車領域,並發布了 「iOS in the car」 計劃,做好了 「上車」 的準備,其首批合作夥伴包括法拉利、沃爾沃和奔馳,這也是蘋果歷史上首次把自己的軟體搭載在其他公司的硬體產品。2014 年,蘋果推出了 「Titan」 計劃。
  • 蘋果Apple Car或將於明年推出,想問特斯拉「慌不慌」?
    首當其衝的,就是特斯拉。之前,蘋果推出了面向自動駕駛領域的「Titan」計劃,為了打造計劃中的極具蘋果特色的電動自動駕駛車型,蘋果從汽車行業及其他相關領域大規模挖人,特斯拉就是其主要目標。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9年,蘋果從特斯拉挖走了包括高管、工程師、技術人員在內的300餘人。
  • 馬斯克:我曾準備1/10價格把特斯拉賣給蘋果,庫克甚至都不見我
    業內人士:特斯拉股價虛高,處於泡沫區域 儘管銷量仍在爬坡過程中,但市場對於特斯拉的股票熱情高漲。今年 7 月,特斯拉市值超越豐田,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製造商。
  • 錯過收購特斯拉,蘋果會自己造車嗎?
    早在2013年,蘋果就宣布進軍汽車領域,並發布了「iOS in the car」計劃,做好了「上車」的準備,其首批合作夥伴包括法拉利、沃爾沃和奔馳,這也是蘋果歷史上首次把自己的軟體搭載在其他公司的硬體產品。也是在那個時間點,「蘋果要收購特斯拉」的傳聞甚囂塵上。顯然,蘋果對於收購一家造車公司沒有興趣。
  • Apple Car,蘋果讓電動汽車市場更嗨了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話指出,Apple car等到2024年才能面世,受到疫情影響甚至可能而被推遲到2025年或更久遠。近70個汽車專利目前,蘋果已申請了近70個汽車專利,除了車載系統、自動駕駛等智能化相關專利外,還有電動機、懸掛系統、燈光、車窗玻璃加熱、車輛導航等,不僅是為往後鋪路,更展現出對於汽車市場的野心。
  • Apple Car,到底是輛什麼樣的車?
    趙子瀟 發表於 2020-12-22 09:51:10 有人把電動車公司特斯拉的成功歸結於學到了蘋果公司的精髓,特斯拉的電動車也被看成是「帶輪子的 iPhone」。
  • Apple Car離我們有多遠?
    為支持該項目,蘋果公司還專門聘請了一些特斯拉前高管。儘管加大了力度,蘋果公司內部參與該項目的一些工程師認為,按照目前計劃進展,最終推出產品時間可能需要5-7年。根據知情人士的說法,所謂的蘋果汽車還遠未達到生產階段。不過他們也表示,目前的時間表也可能會做調整。
  • 馬斯克:我曾想讓蘋果收購特斯拉 庫克不見我
    2017年,特斯拉在提高大眾市場Model 3電動汽車產量的同時大量燒錢。如今馬斯克回憶道,「在Model 3項目最黑暗的日子裡,我找到蒂姆·庫克,想與他討論蘋果收購特斯拉的可能性(當時特斯拉估值是我們目前價值的十分之一)。他直接拒絕參加會議。」當時,蘋果決定從開發一款汽車成品轉為開發一款基礎的自動駕駛汽車系統。近年來,蘋果公司聘用了多名在動力傳動、汽車內飾以及自動駕駛技術方面有專長的特斯拉前高管。
  • 蘋果也造車了,特斯拉還挺得住嗎?
    而在11月16日晚,標準普爾道瓊指數公司宣布,特斯拉將於12月21日(星期一)交易前被納入標準普爾500指數,特斯拉也由此成為史上納入標普500時市值最高的公司,在該指數中的權重超過1%。 受此消息影響,特斯拉17日漲幅達8.2%。自消息宣布至12月21日的一個月中,特斯拉累計上漲近60%。
  • 首款Apple Car明年9月見?蘋果造的車是什麼樣?
    供應商稱蘋果汽車將於明年9月面世 除了龍頭企業特斯拉之外,國內電動車供應鏈最近出現了一個新的發燒級名詞「美國雙A」積極下單,據消息人士透露是蘋果和亞馬遜但據路透社等消息稱,蘋果現任CEO庫克在2020年前就批准了Apple car這個大頭項目。而且蘋果汽車發展戰略的核心是一種新的電池設計,有可能「徹底」降低電池成本並增加車輛續航裡程。新款電池採用「單電池」設計,該設計可以放寬單個電池以及釋放電池組內部空間,從而可以在較小的空間中使用更多的活性材料。
  • 特斯拉Autopilot神話終結,通用這項技術有望解放雙手?
    它和特斯拉的Autopilot相比,又會有哪些優勢呢?獲得完全的自動駕駛並不是通用首要目的從Super Cruise的命名可以看出,Cruise意為巡航,即系統被定義為一套功能強大的巡航系統,這也是傳統汽車廠商和科技巨頭在自動駕駛理念上的根本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