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日漸下滑的貨拉拉:我還有機會嗎?

2021-01-15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倪叔

同城貨運有三大「怪」:

第一,規模已經超萬億,但品牌滲透率低。

第二,口口聲聲說服務,用戶投訴率奇高。

第三,企業口碑比較差,融資照樣有辦法。

圍繞這三個點,有了今天這篇文章。

同城貨運最廣為人知的品牌是貨拉拉。貨拉拉的活法,也集中映射出這個行業存在的痛點。比如司機抱怨平臺會員費都是坑,普通消費者投訴搬家服務貨不對板、坐地起價……

剛剛過去的2020年,貨拉拉獲得了一筆超5億美元的融資。一邊是平臺做得不夠好,另一邊是資本繼續加注,背後的原因既有歷史沉積,也有現實境況。

從歷史而言,貨拉拉在同城貨運這條賽道布局較早,平臺搭建起來之後,迅速積累起一批司機用戶,成為賽道裡佔據前列的玩家。現實境況則在於,此次融資的金主還是貨拉拉的老投資人,沒有新資本進入,某種程度上也說明:貨拉拉在新業務拓展方面表現不佳,而對於資金需求十分急迫,自我造血功能跟不上資金消耗的速度。

同城貨運是一塊大蛋糕,市場規模達到1.3萬億元。與此形成鮮明對比,以貨拉拉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市佔率不足4%,網際網路滲透率仍然較低。這說明,同城網際網路貨運市場發展空間十分可觀,通過數位化技術提升服務和運營的企業,有望真正解決同城貨運線下服務場景的痛點。

01

貨拉拉為什麼做不好?

貨拉拉號稱同城貨運業內第一,經過數年布局,國內市場已完成紙面上的佔有率。

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貨拉拉寄予厚望的海外市場拓展遇到強烈阻礙,而國內同城貨運業務和跨城業務同時遭遇強有力競爭對手,可謂內外交困。

規模這個東西,是很有迷惑性的。尤其是在資本層面來看,追求規模甚至比追求利潤、追求用戶價值更重要。

這既是貨拉拉做的不夠好的根本原因(規模優先級高於服務),同時所謂的「規模」優勢也有些經不起推敲。首先,貨運行業整體規模大,但網際網路滲透率低,留給友商的空間還很大。2019全年中國同城網際網路貨運平臺交易量僅有495億元,與接近萬億元的整體規模比起來,還有太大的空間可以去深耕。也就是說,貨拉拉的所謂規模並沒有形成絕對意義上的規模優勢。

其次,貨拉拉沒有足可稱為護城河的核心競爭力,會員費模式看似能夠盈利,但這種「殺雞取卵」的模式代價是損害整個行業的公信力。

在社交媒體上,司機繳納會員費後仍接不到單的抱怨層出不窮。近日,針對老用戶,近期貨拉拉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會員費減半,並額外贈送天數,以杭州地區為例,初級會員30天原價399元,現在199元即可續費,高級會員原價799,現在399元,相當於此前初級會員的會費。貨拉拉在平臺司機招募和留存壓力不斷增大,會員流失嚴重的情況下,調低會員費,一方面顯示出會員費模式並沒有真正讓司機享受到會員服務,平臺管理不善,造成司機流失,同時也說明貨拉拉在同城貨運市場面臨著巨大行業競爭壓力。

貨拉拉並非不知個中要害,因此也提出了技術+下沉市場的發展方向。然而這一方向同樣值得商榷:對於貨拉拉目前的處境而言,技術並不是決定性的核心要素,核心要素是如何通過更好的服務與運營去解決痛點。至於下沉市場,則是出於貨拉拉在一二線城市僅憑規模已觸到天花板後的無奈之舉。

一方面貨拉拉在技術研發上沒有先天優勢,過去出現的問題,比如搶單外掛等也沒有通過技術有效解決,擾亂了市場秩序,也嚴重影響了司機的品牌信任度。另外在國際化業務拓展和跨城業務上接連受挫,國際化主要是由於疫情,跨城業務拓展遇到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滿幫。

顯然,無論是技術、數據還是市場、資金,貨拉拉的位置都極為尷尬。繼續拓寬市場固然很難,現在就連守住原有賽道也要打一個問號了。因為滴滴、滿幫等對手都明確進入了同城貨運,並且在短時間內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公開信息顯示,滴滴貨運上線僅三個月,已開八城日單量超過10萬。

服務與運營,看似沒有壁壘,但在同城貨運行業,這恰恰是當前模式中最核心的競爭力,貨拉拉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服務與運營流程,因此做不好同城貨運。

02

同城貨運為什麼需要新勢力?

既然做不好,那就請讓位。市場就在那裡,必然是能者上。

滴滴和滿幫在去年先後進軍同城貨運市場。過去幾年,滴滴深耕網約車領域,無論在技術、數據還是資金、規模方面,滴滴已經跑通了一條以算力匹配城市運力的生態通道。而滿幫,從幹線運輸入局同城貨運也有不錯的先天優勢。

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滿幫還是滴滴,對貨拉拉都是強有力的衝擊。

滿幫和滴滴等行業新勢力,將以什麼樣的思路去解決同城貨運的痛點?

以滴滴貨運為例,服務場景的標準化是一個重要的思路。這也是滴滴在過去多年來不斷優化服務、提升市場佔有率的根基,作為一家多年在出行領域深耕的網際網路企業,擅長於在技術與模式之間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平衡點。

對於滿幫而言,儘管同城貨運和幹線運輸面向的運輸場景完全不同,但都同屬物流行業,滿幫豐富的車輛調度經驗為其它入局同城貨運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而這,恰恰是貨拉拉沒有能力去實現的。

現有的同城貨運商業模式,基本上大同小異,決定成敗的一定是服務。而服務要以運營作為強大後盾。從這個角度來看,滴滴貨運為代表的新勢力是有可能做好這條賽道的,這就是行業為什麼需要新勢力的根本原因。

03

行業變革的目的是什麼?

同城貨運有自身的特殊性,既不同於快遞物流行業的標準化流程,也不同於網約車的模式。

同城貨運的痛點在於:線上信息匹配+線下複雜服務場景。

新勢力的加入,勢必會激活同城貨運這個還相對傳統粗放的業態。行業變革的本質目的就在於解決現存的核心痛點,讓線上與線下的信息匹配、服務場景更合理、順暢。

沉悶的賽道,需要一條新鮮的鯰魚來驅動變革。

新勢力帶來的服務模式和運營效率的變革,這對布局行業多年,卻裹足不前、深受行業詬病的貨拉拉足以形成非常重大的打擊。

剛剛完成新一輪融資的貨拉拉,沒有解除自身的困局,反而正被迫進入一個更被動的局面:補貼大戰是否能撐過去?自身模式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這些問題短期來看是難以通過所謂的「技術+下沉市場」這樣的方向去解決的。

要論技術,滴滴作為一家網際網路背景的技術公司,具備實打實的科技研發實力。論資金,滴滴貨運背後有強有力的支持,滿幫更是在去年11月拿到了17億美元融資。

新勢力加入,同城貨運行業變革出現了新的希望:為C端消費者、企業用戶和貨車司機營造一個更合理優質的生態閉環。

這些貨拉拉解決不了的問題,一定有人能解決。

相關焦點

  • 生活中,做貨運想加入貨拉拉,現在貨拉拉賺錢嗎?
    現在跑貨拉拉不賺錢,因為貨拉拉擾亂了貨運市場,特別是以低價接單,低價位竟爭到貨源,以貨主為主體,坑了下苦的司機們:再交300才能激活帳戶②、加入貨拉拉還要交300元帳戶激活費,否則你的帳號不能正常接單,我不明白了,已經註冊貨拉拉平臺了,押金也交了,為何巧收這個激活費?
  • 貨拉拉遭遇強敵,江湖地位岌岌可危
    可是近些年來,貨拉拉的口碑漸漸下滑,很多用戶都對貨拉拉貨運服務褒貶不一,而現在隨著更多的貨運對手加入市場,貨拉拉的江湖地位也變得岌岌可危。貨拉拉是在2014年就進駐市場,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打開了市場。在貨拉拉遭遇強敵滴滴前,貨拉拉在同城市場佔據了50%的市場份額,也就是說同城中有一半的貨運生意都掌握在貨拉拉手中。
  • 資本的貨拉拉還是用戶的貨拉拉
    資本的貨拉拉還是用戶的貨拉拉12月22日,貨拉拉宣布完成E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老股東跟投,融資額度為5.15億美元。也就是說,貨拉拉能夠在全國廣泛布局,布局範圍覆蓋全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資本的力量,是領先資本在背後的強力支撐,才取得目前這樣的業績。而資本所以願意對貨拉拉大把大把地投入,除了貨拉拉的業務成長性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等待貨拉拉上市,並在上市後撤離貨拉拉。
  • 我不敢肯定貨拉拉司機能賺錢,但我知道貨拉拉平臺肯定是穩賺不賠
    我本不想給貨拉拉做宣傳,但看著身邊有不少朋友被貨拉拉給套住無法退出,我實在看不下去,覺得這個平臺真的太不負責任,沒有承擔起必要的社會責任,只顧著自己賺錢不顧司機死活,還破壞貨運市場秩序。對比滴滴平臺你就知道貨拉拉有多賺錢,它不用打廣告不用補貼給司機,貨物損失保險都是司機自己買,就算司機出車產生意外平臺也不負責任,你說還有哪個平臺比它更賺錢的?真希望有相關部門能對貨拉拉平臺進行嚴格的監管,防止平臺拿司機的保證金及運費去做金融投資最後損失的還是廣大司機。
  • 確認過眼神,「貨拉拉」真的賺錢嗎?
    我們今天來說說,當下隨處可見的「貨拉拉」當然「貨拉拉」也是「網際網路+」下誕生的產業,把即時物流做到了線上,客戶只需要在APP上下單,在幾分鐘內就能通過平臺找到相應的司機,方便了很多人的用車需求。「貨拉拉」在價格方面也是公開透明,不會出現費用相差過多的情況。
  • 現在加入貨拉拉還有必要嗎,有現成的例子了
    知彼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我這裡坐標西安,拿小型麵包車為例,就是五菱宏光那種。1.押金。不交押金不能接單,要通過平臺接單必須交押金1000元,3個月以後才可以退,而且據有些師傅講,退很麻煩,還涉及到你不能到其他平臺,不能發表不當言論等條件。
  • 終於有人說清楚了,是跑滴滴好,還是跑貨拉拉?
    無論是滴滴出行還是貨拉拉,這兩家公司的口碑可以說是被網友們徹底給踩死了。沒辦法,不少人都深受其害啊,尤其是現在很多跑滴滴的司機們,到今天也出不了坑。你說這可怎麼搞?對於樓主的這個問題,我們慢慢的來回答!滴滴出行為什麼被網友們罵慘?注意,我用的是罵慘這個詞語,可見網友們的憤怒程度!
  • 現在在廣州貨拉拉還好做嗎?我有親戚在天河做,現在一天80多塊錢
    大家好,我是粵西小李。有人做貨拉拉的嗎?今年這個行情怎麼樣?我有個親戚在廣州做貨拉拉有四年了,剛開始在廣州,還沒限行的時候,他一天基本能做到上1000塊錢一天,一個月的收入也比較理想的,而且那個時候很多人都羨慕做貨拉拉的,還有順風車,因為他們的工作比較自由,收入比較理想,而去年開始這一些行業就比較難做了,我有問過我那個親戚,他說現在一天封頂,也就吃300多塊錢,比以前差的多了。
  • 「北漂」的貨拉拉
    拉貨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搬運的費用。李師傅說有次運氣就特別好,就十多公裡的距離運費沒多少錢,但是幫忙搬運就掙了800多,一個月下來搬運的錢能佔到總收入的1/3。在貨拉拉剛開始運營之初,主打的定位和搬家公司是錯開的,貨拉拉的司機只負責拉貨運輸,不幫忙搬東西。但現實是,拉貨基本上和搬運難以區分的那麼清楚,這兩種場景幾乎是同時存在。
  • 拉貨搬家選擇貨拉拉 貨拉拉為什麼這麼圈粉
    說起拉貨、搬家,很多人都會想起貨拉拉,街上經常能看到橙色的貨拉拉車輛一路奔馳,小區門口、批發市場門口也經常有貨拉拉司機忙碌的身影。不管是搬家頻率高的年輕人,還是做生意需要貨物流轉的商戶老闆,都被貨拉拉APP一鍵下單的快捷服務圈粉。貨拉拉究竟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吸粉呢?貨拉拉2013年創立,是一家成長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網際網路物流服務平臺。
  • 「萬物皆可」的貨拉拉們,讓搬家變得更好了嗎?
    通常情況下,冰箱在搬運時為了防止氟氯昂外洩,都會加上保護措施,但貨拉拉的搬家師傅卻沒有這樣做。東北的小馬也和劉峰遇到過類似的事,在下單之前他就通過貨拉拉平臺與搬家公司協商好對方帶一個大一些手推車,但小馬在現場見到的卻是一輛小推車,完全不能滿足他的需求。與劉峰和小馬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微博大V「我是FancyWang」、「川大發」。
  • 本田飛度可以做貨拉拉嗎
    本田飛度可以做貨拉拉嗎?有的朋友自己有一輛本田飛度車,想在工作之餘跑貨拉拉兼職,就很想知道本田飛度可以作為貨拉拉的註冊車輛嗎?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操作方法01貨拉拉對註冊車輛的要求:貨運的必須是運營車輛,麵包車和貨車的加入條件都是持C1或以上駕照、駕齡1年以上,車齡10年以下。
  • 定位:貨拉拉為什麼不如吉米搬家?
    不過搬家的時候,通過與搬家小哥的聊天,得知他們居然是通過貨拉拉來叫車的,當時心裡就揣摩:下次可以直接找貨拉拉,否則還要被這「中間商」吃差價,肯定不划算。進一步想,「那萬一貨拉拉也做搬家服務怎麼辦?」這一次又要搬家,新同事推薦說:「用貨拉拉啊,很便宜,上一次我運了一個大件從番禺到珠江新城,才100多呢!」「我需要搬運工啊。」
  • 阿斌隨筆:跑貨拉拉真能月入三萬嗎?
    註冊貨拉拉司機還有很多問題,比如說他的起步價是30塊,然後每公裡加個兩三塊錢,各個地區不一樣,我用浙江金華做例子,比如我以前,有一個客戶他的總訂單金額是39塊錢,你要給他卸貨,特別奇葩的是他的裝貨地是三個地方,然後你要跑八九公裡去就三個地方分批裝貨,裝完貨再運到另外幾個地方,然後來來回回20多公裡,你賺30塊錢。
  • 你們用貨拉拉搬過家麼?用貨拉拉搬家怎麼樣?
    你們用貨拉拉搬過家麼?用貨拉拉搬家怎麼樣?油條因為工作地點的變動用貨拉拉搬了一次家,路上也和貨拉拉司機聊了一會,發現用貨拉拉搬家時矛盾還是挺多的。何冠華基本上是貨拉拉的實控人了。融資到了D輪,貨拉拉是個成熟的App了,商業模式已經穩定,幹的事情也有前景,行業也是個好賽道,需求很穩定。首先,貨拉拉是個拉貨的平臺,並不是一個專業的搬家平臺。
  • 為何越來越多的司機逃離貨拉拉?
    培訓完的當天,陳旺就興奮地撕下了貨拉拉的車貼,改換成了滴滴貨運的標識。  從滴滴貨運在上線成都、杭州兩個城市以來,8000多名司機獲得首批上線服務的資格。一個多月時間,目前雙城日單量已破2萬單,較開城之初已經翻番。  像陳旺一樣,越來越多的貨運司機正在逃離貨拉拉。  「原來在街上開貨拉拉的車最多。」
  • 女子乘貨拉拉跳車身亡,涉事司機被刑拘!「致命」貨拉拉駛向何處?還有多少安全漏洞?
    致命事故爆出的同時,貨拉拉正加速在資本市場的腳步。今年1月,貨拉拉獲得15億美元的F輪融資,投後估值高達100億美元。此前,貨拉拉已獲得高瓴資本、紅杉資本、順為資本、清流資本等機構的多輪融資。但隨著經濟和資本產業結構的變化,行業已進入加速洗牌的過程。
  • 滴滴貨運大戰貨拉拉 卡友能趁機賺錢嗎
    所以從滴滴貨運主要還是針對城配業務這塊,況且之前還試水過跑腿和外賣業務,也就是說它目前的主要競爭對手將是貨拉拉和快狗速運。可以想像,最近最壓力山大的可能就是貨拉拉和快狗的高管們了,而最高興的應該是貨拉拉和快狗的貨運司機們。
  • 貨拉拉助力2019南京馬拉松
    作為2019南京馬拉松「賽事支持商」,貨拉拉不僅在現場為參賽者們加油助威,並為此次賽事提供存衣車服務。在賽事現場,由貨拉拉提供全部存衣車整整齊齊的排成一排,場面頗為壯觀,為數萬名參賽者提供存衣運輸服務,保障本次賽事的順利進行。此外,在此次賽事的準備階段,貨拉拉還為賽道鋪設提供運輸服務,多輛貨拉拉貨車運輸鋪設材料往返於路上。
  • 貨拉拉終於遇見「鬼」
    當年10月,順為資本獨家領投了貨拉拉C輪1億美元的融資。  看好貨拉拉的資本不只是順為,高瓴資本、紅杉中國等一線資本,也出現在了貨拉拉的股東名單上。貨拉拉的估值也一路水漲船高,在去年年底完成3億美元的D輪融資後,估值達到了27億美元。  資本的「慷慨解囊」,為貨拉拉的業務發展插上了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