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了,吃點陝西的涼麵、漿水面、涼皮子想必是極好的。而這三樣裡面,屬涼皮名氣最大!
為啥?它可是西安人心中經典的「三秦套餐」之一呀。
那麼,今天就來說說這陝西名小吃——涼皮吧~
涼皮傳說源於秦始皇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相傳有一年陝西戶縣秦鎮一帶大旱,稻穀枯萎,百姓無法向朝廷納供大米,有個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麵粉,蒸出麵皮,獻給秦始皇,秦始皇吃後大喜,命每天製作食用,形成了久負盛名的漢族傳統小吃——秦鎮大米麵皮子。
陝西人尤其是陝西女娃愛吃涼皮。那麼它的種類你知道嗎?別看只是一碗簡單的麵食,背後的學問可不少來~
陝西的陝南、陝北、關中都有涼皮,但卻因做法、吃法、調料、用料不同形成了四大流派。
漢中米麵皮
漢中屬陝南,盛產大米,用大米麵做麵皮是漢中人的發明,且歷史悠久。所以漢中、城固等地的米麵皮在陝西、西安等地有很高的知名度,賣麵皮的往往要打出漢中米麵皮、城固米麵皮以招攬客人。因風味獨特,吃的人很多。
秦鎮是戶縣的一個鎮,離西安很近,秦鎮的米麵皮也有悠久的歷史。秦鎮米麵皮和漢中米麵皮的區別主要在軟硬和調料上,尤其是在辣椒油的製作上有特別的功夫。辣椒油是涼皮調料中最關鍵的,好吃不好吃最主要取決於辣椒和辣椒油。秦鎮的米麵皮之所以有名,主要是辣椒油的製作很講究,辣椒麵放在上等的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覆熬製,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紅,越熬越亮。秦鎮人自稱他們製作辣椒油的方法是別人學不去的,所以秦鎮米麵皮的味道別人也就無法比擬。同時,秦鎮的米麵皮比漢中米麵皮稍硬,更適合一些年輕人及中年人。在西安,秦鎮米麵皮經營者也很多,有小攤小店經營的,更有開大店經營的,位於南稍門的一家秦鎮涼皮已開了好幾家連鎖店呢!
回民麻醬釀皮
在陝西農村,也有用小麥麵蒸涼皮的,農村人一般叫釀皮。釀皮的吃法和做法和米麵皮無差異。但在西安回民中,釀皮的吃法卻與眾不同,它除了放醋、鹽、味素、辣椒油外,還要放芝麻醬,吃來又是別有風味。所以在西安,人們又把回民吃的這種涼皮叫做麻醬涼皮。
岐山臊子麵是陝西麵條中佼佼者。岐山人的涼皮做法也很特殊,米麵皮和釀皮是把面調成糊狀,放在特製的鐵籠上蒸。而岐山擀麵皮則是先擀成面,然後再蒸,蒸熟後再切成比涼皮稍寬的條狀,吃法和米麵皮基本一樣,不同於米麵皮的是,擀麵皮口感較硬,韌度高,有筋性。寶雞一帶的人都喜歡吃,近年來在西安也很流行。
夏天吃你能消暑,冬天吃麵皮你能保暖,春天吃你能解乏,秋天吃你能涼皮涼皮去溼,真可謂是四季皆宜、不可多得的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
《本草綱目》上說:米能養脾,麥能補心。
首先要準備一個大鍋。把適量的麵粉倒入鍋內,按1:3比例添入涼水。
接著你要長時間地用力揉面,直至把面揉成稀泥狀為止。
接著擀麵。從揉好的麵團上揪下一塊,盡力地擀(一般是最後擀成圓形),直到將其擀成2-3毫米的薄片。
全部擀好以後就可上鍋蒸。一般當麵皮變成透明狀就好了。
待其冷卻後切成普通麵條狀,調入新潑油的辣椒,香醋,鹽水,也可放入新切的生黃瓜絲,其味更加爽口。
傳統涼皮
秦鎮米皮
寶雞擀麵皮
漢中米皮
清真麻醬涼皮
今天,你咥了沒?
秦上秦現有充值特惠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