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眼中的三大蠻族,卻是現代文明的基石,至今影響著整個歐洲

2020-12-18 皮皮俠文化

公元前一萬兩千年,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依靠著溫暖的波羅還和地中海氣候,兩岸的古代人類得以生存繁衍。古埃及滅亡以後,古希臘、羅馬也先後建立起自己的城邦。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非常崇拜古希臘還有古羅馬的文明,把它稱作是「地中海文明」,但是其實我們不知道的是,還有一段文明史更加偉大,更加傳奇,這就是「波羅的海文明」

說到這個文明,我們就不能不提到當時被羅馬人看作是「三大蠻族」的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這三個蠻族在當時都遵循著部落化的村社制度,在成員內部非常重視民主的重要性。而且對於奴隸的態度得非常不一樣,他們沒有大規模的使用奴隸,甚至給了奴隸自由人的身份自由。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部落的制度發展已經不再是奴隸制的社會制度,而是非常接近封建社會制度了。所以可以說,這三個民族,奠定了現代文明的基石,成為歐洲主要的民族代表。

為了將日耳曼人定居的地區也納入羅馬的版圖,羅馬帝國經常對其發起進攻。然而這場版圖之戰卻維持了長達數百年之久,日耳曼人憑藉著自己頑強的意志,最後戰勝了羅馬

進入羅馬城以後,日耳曼人殺死西羅馬皇帝,還摧毀了他們的羅馬城。但是日耳曼人也是善於學習和吸收的,他們接受了羅馬先進的技術和文化,最終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神聖羅馬帝國。

凱爾特人居住的地方天南地北,分布的非常寬泛。而且他們善於搶奪,尤其是對周邊的部落,非常殘忍。而且與周邊的衝突越來越多,摩擦也越來越多。甚至到最後,他們的勢力慢慢擴張,開始有了自己的軍隊。

他們在最厲害的時候,甚至去搶奪了羅馬和希臘,還佔領了葡萄牙,他們的版圖甚至與羅馬都不相上下。這樣的勢力簡直讓人不寒而戰。

如今的愛爾蘭人和蘇格蘭人是血統比較純正的凱爾特人,而之前的凱爾特人已經銷聲匿跡。十八世紀英國曾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可以說他們就是凱爾特人的國家。作為世界曾經的霸主,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氣質,就是凱爾特人身上特有的。而且這種氣質與生俱來,根本沒有辦法抵抗。

但是也曾跟隨匈奴人去掠奪羅馬帝,羅馬帝國不復存在。之後斯拉夫人不斷強大崛起,各自建國,成立了多個王國。斯拉夫人的勝利,在歷史上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因為他不僅整個民族的戰鬥能力非常強,而且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使他們在那個時代簡直不可一世。可以說斯拉夫人是歐洲最成功的民族,因為其曾經佔據了歐洲的大部分國家。

當然斯拉夫人延續到今天已經幾乎銷聲匿跡了,但是還是有一些遺傳到了現在。比如有名的「戰鬥民族」俄羅斯,就是斯拉夫人的後裔,他們所體現出來的強硬氣質就是斯拉夫人的精神。不愧是戰鬥民族,俄羅斯發展到今天在世界上也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

總結:儘管這些民族如今都已經沒落,但是在歐洲的一些國家還是有他們的影子。他們對於後世的影響是骨子裡,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傳承。雖然當今世界日益全球化,人們相互結合也不再分種族,但是流淌的血液裡還是有著當初三大民族的元素。

經過這麼多年的傳承和發展,已經形成了地方的一種獨特的文化,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也是永遠也不會磨滅的。

相關焦點

  • 歐洲三大蠻族中,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分據東西,凱爾特人去了何方
    羅馬帝國時期,羅馬人將帝國北方文化落後的民族統稱為三大蠻族,即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凱爾特人。查理曼大帝被譽為「歐洲之父」,這一年也被認為是現代西方文明誕生的標誌。查理曼大帝的帝國奠定了今天法國、德國、義大利的雛形,而英國則是另一支日耳曼人——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的,除此之外北歐挪威、丹麥、瑞典均為日耳曼人,他們在中世紀還有一個名字叫「維京人」。
  • 文明與野蠻的戰爭之中,為何歐洲幾次被「蠻族」打敗?
    當那些原本的野蠻民族成為了歐洲的原住民後,他們又陸續受到了蒙古人和塞爾柱土耳其人的打擊,羅斯諸國的淪陷和拜佔庭的失陷,表明在軍事對抗中所謂的文明歐洲諸國,完全不是蠻族的對手。原因是複雜的,羅馬這個巨頭的崩潰,是政治動蕩不安,加之經濟破產的產物,當幾乎每一任羅馬皇帝的登基都造成內戰的時候,羅馬政權帶給人民的不再是以前的和平和富足。他固然能在沙隆之戰中暫時抵抗阿提拉的軍隊,卻被長達數百年的戰略衝擊徹底打擊到分崩離析了,至於中世紀的蠻族入侵,並不能以現在歐洲文明的強大來定位當時的歐洲。
  • 日耳曼人:從北歐蠻族到歐洲文明主導者的逆襲
    引言作為發源於歐洲的重要族群,日耳曼人的後代覆蓋了現如今歐洲的很多發達地區。在現代社會中,著名的英格蘭人和德意志人都是歷史上日耳曼人的後代。作為最早一批開展工業革命的民族,他們主導了歐洲的文化與經濟發展。
  • 歐洲文明的三大支柱: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民族
    影響歐洲的最重要的三大因素:1.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文化上,是古希臘羅馬文化之源。提供了歐洲的精神元素。2.基督教的發展信仰上,是基督教信仰。蠻族對歐洲的入侵,包括對羅馬的毀滅,是歐洲的一個機遇。日耳曼人是今日西方文明、西方民族的主體,但在歷史中,卻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擁有一個負能量的名字——蠻族。正是日耳曼蠻族對羅馬帝國的侵蝕,導致了羅馬帝國大廈的最後坍塌崩潰,但也正是這些蠻族,給西方文明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
  • 《全面戰爭:競技場》冷知識——歐洲蠻族(上篇)
    《全面戰爭:競技場》目前測試階段出現的四大陣營(羅馬、希臘、迦太基、蠻族)中,對於大部分玩家,最熟悉又最陌生的陣營恐怕就是蠻族了。因為對於中國玩家來說「蠻族」這個詞實在是太熟悉不過,蠻族關聯浮現的一串詞就是: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但眼中所看,顯然非腦中所念,《全面戰爭:競技場》遊戲中的蠻族到底是個啥玩意?
  • 日耳曼人歷史沿革:從北歐蠻族到歐洲文明主導者,延續千年的逆襲
    日耳曼人是發源於歐洲的重要族群,涵蓋了如今西歐、北歐、北美等眾多發達地區,其中尤其以英格蘭人、維京人和德意志人最具代表性。他們不僅率先開展工業革命,同時亦成為近代數百年以來世界秩序的建立者和受益人。然而在羅馬帝國時期,日耳曼人卻與凱爾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
  • 如何界定蠻族與文明的區別?
    提到蠻族這個詞,或許大家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是滅亡了西羅馬帝國的諸多遊牧民族。不過蠻族這個詞並非是其字面意思。怎麼說呢?大多數發達文明,看待其他相對落後的文明,會以蠻族相稱。但蠻族和文明之間並非一成不變的,蠻族文明起來甚至比之前的文明本身還要強大。
  • 影響了整個西方發展的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究竟誰更厲害
    但事實上,歐洲最早的文明卻不是古希臘,而是在「克裡特島」上產生的「克裡特文明」,那時候「克裡特人」就已經有了自己的「城市」、「文字」和「陶器」,而這時候的歐洲絕大部分地方,還都是一個個的野蠻較小的原始部落,生活狀態與「克裡特文明」差遠了。後來,希臘北部的蠻族人,入侵「克裡特島」,蠻族人與「克裡特文明」的文化相融合之後,便成了真正的「希臘文明」。
  • 漢文化和羅馬共同的傷痛:五胡亂華和蠻族入侵
    公元4-5世紀似乎是一個不祥的年代,在東方,五胡亂華,漢魏以來的統治秩序崩潰;在西面,歐洲和黑海的蠻族入侵羅馬,分別導致龐大的晉帝國與羅馬帝國只剩下半壁江山,剩下的一半則建立了大大小小的蠻族國家。這兩件幾乎同時發生的歷史事件,也經常被拿來作比較。
  • 蠻族入侵與西羅馬帝國滅亡
    到了公元四世紀末,羅馬軍隊大致已經成功地抵擋住蠻族的入侵。不過,由於蠻族的壓力太大,因此他們不得不棄守多瑙河及萊茵河這兩道防線。之後這除了導致蠻族的入侵之外,同時也導致西羅馬帝國和羅馬文明的滅亡。  在這段期間,高盧和西班牙都飽受蠻族的蹂躪。勃艮第人大量遷徙到高盧。汪達爾人則到了西班牙,更進而佔領了突尼西亞和一部分的阿爾及利亞。換言之,羅馬帝國西部的領土被一塊塊地蠶食掉。  更糟的是匈奴人繼續向西前進。公元450年匈奴國王阿提拉(Attila)揮軍進攻高盧,他所到之處都是焚掠一空。只有巴黎在一位少女聖熱納維埃芙的領導下倖免於難。
  • 蠻族滅亡西羅馬帝國後 羅馬法在中世紀歐洲是怎樣延續的
    而這個帝國統治著幾平為當時的人們所知道的整個文明世界」。首先,日耳曼人粗陋的習慣法不具備羅馬法的普遍性,它只適用於本部族的人群,因此,在羅馬帝國原來的核心地區,如北義大利、西班牙和法國南部,長期保持著「羅馬人」遵行羅馬法、蠻族人群遵行日耳曼法的「屬人主義原則」。
  • 歐洲三大蠻族,如今都咋樣了?都建立了比較強大國家
    羅馬帝國時期,把歐洲的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合稱為三大蠻族。如今多年過去,這三大蠻族咋樣了?
  • 羅馬帝國眼中的蠻族俄羅斯如何開始文明化?俄羅斯民族與國家起源
    現代語言學家有一個很厲害的推論民族起源的辦法,即通過語言中詞語出現的早遲可以判斷其文明類型,然後通過其文明類型找到該民族大概的生活區域與範圍。世界上的民族大分類就是遊牧民族,農耕民族和漁獵民族,你可以聽得出來這是按照食物來源,獲取資源的手段上劃分的。
  • 日耳曼人的冷歷史:曾是歐洲蠻族,滅掉羅馬帝國,二戰中攪亂世界
    但是很不幸,希特勒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傢伙,日耳曼人在歷史上其實和其他民族並沒有什麼不同,也是從野蠻、落後中走出來的。根本就沒有所謂的「高貴基因」。日耳曼人在古羅馬帝國時期,曾被羅馬人稱為歐洲三大蠻族之一,另外兩大蠻族是大名鼎鼎的凱爾特人和斯拉夫人。但是諷刺的是,昔日輝煌的古羅馬人早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日耳曼人、凱爾特人和斯拉夫人這三個昔日的「歐洲蠻族」卻統治了現在的歐洲。
  • 歐洲大陸上為何沒有現代凱爾特人國家?
    而凱爾特人既是一個古代的族群,也是一個現代族群;和匈奴、鮮卑這些在現代已經徹底消失了的古代人群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比較奇怪的是,同樣是古代也是現代的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卻在當今的歐洲大陸建立了一大圈國家。比如德國、奧地利就是日耳曼人為主;而波蘭、烏克蘭、一直到俄羅斯都是以現代斯拉夫人為主。為何在歐洲大陸上至今不見任何一個以凱爾特人為主的國家?
  • 《「邊緣蠻族」理論》
    ,後崛起(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成為西方文明的主要源頭。3、古希臘被馬其頓所滅,古代馬其頓位於希臘的北部,處於希臘文明的邊緣,被希臘人視為蠻族。公元前338年,馬其頓在喀羅尼亞大敗希臘聯軍,取得了對整個希臘的控制權。4、匈奴發源於中國北部的邊緣一代,後崛起於公元370年,成為匈奴帝國。
  • 「蠻族」戰勝「正規軍」,不可一世的羅馬軍團,被日耳曼軍團擊潰
    蠻族人更加擅長複雜地形作戰經過馬略的軍事改革之後,羅馬軍隊已經成為當時共和國在政治危機時期,依然能夠進行對外擴張作戰的重要基礎。特別是軍團作戰形式的確立,不僅保證了整個軍隊的作戰協調統一,還有助於減少戰場上的軍事傷亡,這對於一支軍團的連續作戰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 所謂的高盧血統,最早其實是羅馬徵服的蠻族
    一、愷撒的徵服 當凱爾特人在歐洲擴張之時,羅馬人也從義大利半島上興起了。 一支叫愛杜依的高盧人部落,受到了其他凱爾特蠻族的入侵。愛杜依部落無法抵擋,便向羅馬軍團求救。愷撒在得知這一情況後,迅速率兵前去支援,結果強大的羅馬兵團很快就打退了蠻族的進攻。不僅如此,當愷撒的軍團進入高盧境內後,還順勢驅趕走了居住在高盧東部的日耳曼人,然後又在當地駐軍。
  • 蠻族入侵後的教會(一)
    蠻族間建立各自的國家,雖然過去都稱為日耳曼人,但隨著各個國家的建立,彼此間的交往日漸減少。在各自不同的地理範圍之內,形成不同的文化。 在這場運動中(半世紀至一世紀)歐洲處於黑暗時期,因為羅馬所打造的輝煌文明,在蠻族戰火下趨於滅亡。只有在各個隱修院中,那些本篤會的修士們承擔起了文明的傳遞,他們通過手抄卷的方式,珍藏了大量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 《羅馬人的故事》
    ,開始對羅馬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羅馬帝國吸納了希臘文化,為後世尤其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完備先進的文明體系,所以當羅馬治下的和平(Pax Romana)消失,昔日蠻族西哥特人佔領了義大利半島,迎來的不是災難,反而是沿襲羅馬習慣的蠻族治下的和平,這令鹽野七生感嘆,真正的問題不在於誰統治而是如何統治。這暫時的平靜最後被東羅馬帝國打著收復被蠻族和異端侵略的失地旗號所打破,北義大利半島遭受了18年戰火蹂躪,永恆之城羅馬徹底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