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魯克:管理者和員工對話的五個關鍵領域

2020-12-23 全優績效

關注【本號】更多關於企業管理、員工激勵、薪酬制度、績效激勵等內容免費與你分享!私信「績效」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

彼得·德魯克是最早關注到管理者與下屬直接對話會帶來價值的人,他強調管理者和下屬之間的一對一定期會談對工作改進有很大的價值。依據安迪·格魯夫的測算,管理者與下屬的談話「將提升下屬的工作質量,90分鐘的談話可以影響下屬兩周的工作效率」。為了保持領先地位,安迪在英特爾公司強制執行了這一模式。關於會議的目的,他寫道:

對話可以「教學相長」。通過談論具體的問題和情況,主管向下屬傳授他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識,並提出解決事情的具體方法。同時,下屬應向主管詳細說明他正在做什麼事情,以及他所擔心的問題。一對一會議的關鍵在於:它應該被看作一個以下屬為主導的會議,會議的內容和整個基調是由下屬決定的,而主管的作用是傾聽並做出指導

主管也應該大力提倡在一對一會議上開誠布公地探討一些問題,因為這是一個深入了解工作細節和下屬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的絕佳機會。他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他有遭受一些挫折或障礙的困擾嗎?他對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有疑問嗎?

格魯夫的原則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調及時性,因此他強調利用現代工具來跟蹤和協調當下頻繁的對話。有效的一對一會談源

自日常工作,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由周到季度的調整。基於BetterWorks對數百家企業經驗的總結,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對話通常出現在五個關鍵領域。

1.目標設定和反思:員工的OKR計劃是為即將到來的周期設定的,討論的重點應當是如何將個人目標和關鍵結果與組織的當務之急進行最有效的結合。

2.持續進度更新:依託數據對員工工作的實時進度進行快捷監督,並隨時待命準備解決問題。[10]

3.雙向輔導:幫助員工發揮他們的潛能,並幫助管理者更上一層樓。

4.職業發展:幫助員工提升技能,發現成長的機會,並讓其看到未來在公司的升職空間。

5.輕量級的績效評估:這是一種以組織需求為基準,將上次會議以來的組織投入與員工產出進行總結比較的反饋機制。(如前所述,這一談話與員工年度薪酬和獎金無關。)

隨著職場對話變得越來越不可或缺,經理們的角色由監工轉化為指導者、輔導者或是引領者。例如,產品負責人在產品設計決策上搖擺不定,導致產品發布日期面臨延期的風險時,在下一次執行團隊會議之前,一位資深的執行長或輔導者可能就會說:「你能想到在這種環境下如何更果斷地做出決策嗎?是不是可以列出兩個最好的選擇,然後說明你更傾向於哪一種?你認為你能做到嗎?」如果產品負責人同意的話,就可以形成一個計劃。不同於單純進行消極的指責,輔導者更關注的是未來的改進結果。

私信老師「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相關焦點

  •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
    一、彼得·德魯克簡介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理解,而在於別人已經開始運用全新商業理念的時候,我們卻處於被動的狀態,因此在判斷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時,我們需要看到的是用什麼樣的方式進入市場。3:最後一個部分探討了企業家社會的問題,雖然他是從福利社會的困境出發,提出企業家社會的概念,但結論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德魯克先生明確了創新在各個領域的作用,只有發揮創新的功效,才有社會的發展。
  •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管理者必備的五項修煉
    2000年5月12日,彼得·德魯克為北京光華管理研修中心成立的題詞如下:「迅速培養稱職的管理人才和創業者,使他們能與世界頂級強手競爭,顯然是中國最需要的,也是中國社會與經濟取得成功的關鍵。北京光華管理研修中心為中國管理者和創業者提供全世界最優良的管理知識和管理工具,不但對中國,而且對世界都是至關重要的。」
  •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如何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彼得·德魯克是當代著名的管理學大師,《經濟學人》稱他為「大師中的大師」。他於1945年創辦了德魯克管理諮詢公司,自任董事長。他的主要著作有《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責任、實務》《後資本主義社會》等,總銷售量超過600萬冊。
  • 與人溝通,最重要的是能聽出言外之意——彼得·德魯克語錄
    ——彼得·德魯克管理者的任務不是去改變人,而在於運用每一個人的才幹。——德魯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為一個領導者,他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去領導,或者去領導.——德魯克時間管理?管理能量,而非時間!人們的精力和能量是有限的,你的能量用在了哪?
  • 現代管理學之父 彼得·德魯克 60句 經典名言
    可以說,沒有一個著名學者和成功的商界領袖不從他那裡汲取養分。彼得·德魯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2005.11.11),現代管理學之父,其著作影響了數代追求創新以及最佳管理實踐的學者和企業家們,各類商業管理課程也都深受彼得·德魯克思想的影響。彼得·德魯克1909年生於維也納,祖籍為荷蘭,後移居美國。
  • 管理者做到這三件事,員工就能高歌猛進 | 未來組織
    《聯結型管理者》一書中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通過在組織中創造三種聯結——員工聯結、團隊聯結和組織聯結。 「聯結型管理者」們不必時時刻刻監督員工,也不需要提供員工所需的所有關鍵指導,就可以使個體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力,成為企業進行變革與創新的中堅力量。  ●員工聯結:通過識別員工獨特的發展需求與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和反饋的方式來與員工建立聯結。
  •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
    彼得·德魯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2005.11.11),現代管理學之父,1909年生於維也納,祖籍為荷蘭,後移居美國。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魯克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下的維也納,祖籍荷蘭。其家族在17世紀時就從事書籍出版工作。
  • 團隊氛圍差,下屬工作達不到預期,四個方法讓員工發揮最大潛能
    歸根到底,就是需要關注目標、計劃、環境和人這四大領域的內容。萬事以人為本,人是管理者需要關注最為重要的領域,如果會用人,會管人,會激勵人,會培養人,釋放下屬的潛能,發揮最高效的工作能力,就可以打造一個高績效的團隊,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 德魯克共學日:團隊共學德魯克,成為有效管理者!
    2020年3月12號,字節跳動(今日頭條和抖音的母公司)公眾號發布了張一鳴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其中張一鳴談到在組織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了德魯克的很多啟發:「知識型組織中,每一個人都是管理者」,這是德魯克關於管理者的重新定義。德魯克對於目標管理的思考,啟發了我們對於組織有效性的重視和OKR的實踐。
  • 德魯克:身為管理者,你必須堅守的6大原則
    來源 | 摘自《管理未來:卓有成效的德魯克》作者 | 詹文明企業管理者所面臨的衝擊和壓力,不是局外人所能想像和理解的。為此,究竟怎樣才能守住原則,洞察先機,開創新局,迎接勝利呢?德魯克告訴我們,務必秉持六項守則,它們是「自我管理」的最高指導原則。原則一:需要做什麼?
  • 管理就是管員工?錯,真正的管理者從不管員工
    值得管理者警惕「形式主義」,確保員工的專注度和高效率。 根據這兩個維度的組合,結合領導者自己的態度、團隊的合作程度,依次把自己對於衝突的策略定位為:迴避、競爭、遷就、協作和妥協五種形式。 根據這五種形式,分別採取五種方法,幫助管理者化解衝突。 1.迴避 迴避衝突,就是暫且擱置衝突,放一放。
  • 優秀管理者的10個特徵
    本文作者總結了優秀管理者的10個特徵,一起來看看~關於管理在公司中的價值,來自谷歌的這個研究最具有發言權,從管理不重要( Manager Doesn’t Matter )到管理非常重要( Manager Does Matter)。
  • EAP中的管理者轉介:民航知識型人才的綜合發展新方向
    第三個領域:與壓力有關的身心知識以及壓力過載時的身心病自我幹預知識。城市化進程以及智能化工作的方式導致的身心疾病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很多單純的疾病體檢無法提供員工身心健康的保證,而癌症、抑鬱、焦慮和強迫症等疾病殺手同時影響著民航安全的實現。第四個領域:心理疾病分類知識。
  • 彼得德魯克:如何讓員工和管理者一樣投入工作?
    最能激勵員工績效的就是把內部管理事務處理得無懈可擊,通過這些活動向員工展現管理者的才幹和他對待工作的認真態度,也直接反映出管理者的能力和標準。最能有效刺激員工改善工作績效、帶給他工作上的自豪感與成就感的,莫過於分派他高要求的職務。
  • 德魯克創新管理的關鍵
    相比之下,企業內已經實現的、強大的、可持續發展的產品、業務線天然會吸引管理者更多的精力和資源。因此,德魯克說現有企業的負責人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對新事物、創新和企業家工作採取的行動,以致錯過大好的成功機會。除了心態和資源的原因,創新項目之所以要分開建立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讓它避免背負過重的財務、成本包袱。
  • 抓住員工的心!高明管理者的3個「手段」,有效提升團隊凝聚力
    相信管理者們看到這個問題,肯定會有很多吐槽吧,比如:員工工作不積極、員工不服從安排、輕易跳槽或離職等等,類似的問題在企業管理中是真的多。把上面這些問題總結起來,其實都可以歸結為,領導沒有成功的凝聚人心,為什麼你的企業內部總是鬧矛盾?為為什麼你的下屬總是不能完成你指派的工作?關鍵就在於雙方的銜接工作是否到位。
  • 彼得·德魯克:「告訴我,你下周一打算有哪些不同?」
    1個人生平彼得·德魯克,管理學科開創者,他被尊為「大師中的大師」、「現代管理學之父」,他的思想傳播影響了130多個國家;他稱自己是「社會生態學家」,他對社會學和經濟學的影響深遠,他的著作架起了從工業時代到知識時代的橋梁。
  • 寧高寧:管理者把員工看成什麼,他就是什麼
    帶著標籤與員工溝通,自己的行為和舉止很容易被對方捕捉到,對方也會同樣為之,從而造成許多弄假成真的事實。對優秀的員工常包容和多鼓勵,對能力欠缺的員工喜歡批評和排擠,都是不正確的。其實,很多標籤都是管理者心裡所預判出來的,有些並不代表真實。
  • 彼得·德魯克:人生精進的10項原則
    管理專家吉姆·柯林斯從德魯克的一系列管理學理論和實踐中獲益匪淺,他結合自身經歷,提煉出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10個要點和準則。德魯克說:「一個人能管理好別人,不代表他能管理好自己。」在沒有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和以身作則時,怎麼可能指望你的團隊達到最高標準呢?德魯克提出了有關公司業績的規律:管理者自身的業績,同他團隊的業績會保持一致。
  • 書單推薦|做成功的管理者,這些經典管理學書籍必讀
    其實無論你是正處於管理者的初始階段,還是已經處於管理者的平穩期,都應該保持有效率的學習管理知識的狀態。因為當今時代瞬息萬變,管理方面的新問題層出不窮,唯有不斷讀書,豐富知識,學習和借鑑他人成功的管理經驗,才能提高領導力。所以這次給大家推薦的這十本是我心中認為非常不錯的書籍,有經典著作,也有學術類和反思類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