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催收和「714高炮」,正摧毀網際網路金融的生存根基

2020-12-23 騰訊網

作者 | 董雲峰

來源 | 新金融琅琊榜

新冠疫情正在改變歷史進程。

人類社會的數位化迎來了一次大提速,金融科技浪潮驚濤拍岸,全面席捲。

無接觸貸款,也就是數字信貸,則被推到了至關重要的位置。

疫情之下,安有完卵。而越是小微企業,越是普通勞動者,他們受到的影響就越大,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就越迫切。

從官方口徑來看,今年前2月,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抗擊疫情提供的信貸支持超過1.4萬億。但是,其中又有多少能夠落到小微企業和普通人身上呢?

這部分普惠信貸需求的滿足,離不開新金融機構提供的數字信貸服務。近年來,中國普惠金融事業所取得的成績,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於數字信貸的發展。

在金融抗疫中,銀行業金融機構是主力軍,新金融機構則是不可或缺的有力補充。

遺憾的是,反催收組織和「714高炮」,猶如肆虐的新冠病毒,正在摧毀新金融的生存根基,也在破壞金融抗疫統一戰線。

受制於嚴苛的監管環境,以及相關制度建設的缺失,新金融機構並沒有抵禦這類病毒的防護工具。

他們幾乎是「赤裸上陣」。

反催收橫行

過去兩年裡,隨著網際網路金融整治的持續加碼,新金融機構的發展環境日益惡化,催收環節更是遭受重創。

趁你病要你命,有組織、有體系的反催收勢力趁機崛起。一條灰色的反催收產業鏈隨之形成,乃至吸引了一些原來的催收從業者加入。

這些反催收組織獲客有道,其充分利用微博、抖音、快手和閒魚等平臺,以各式各樣的手段觸達潛在用戶。而所謂的智能算法推薦,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獲客效率。

在反催收組織的教唆和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借款人走上了惡意違約之路,反催收組織則從中收取服務費以牟取暴利。

諸如他們會故意激怒催收人員,以「釣魚」方式獲取不當催收的證據,並利用第三方投訴平臺,動輒扣上套路貸、暴力催收等帽子聚眾造勢,再加上某些自媒體的煽風點火,新金融機構損失慘重卻有苦難言。

面對這些反催收組織,新金融機構很難有什麼強有力的反制措施。畢竟,監管部門和社會輿論,往往不會站在他們那一邊,而是偏向於看似弱勢的借款人。

雪上加霜的是,此次新冠疫情又給反催收組織帶來了新的抓手。

1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

其中第四條提到:

對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金融機構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

還有第十四條提到:

要合理調整逾期信用記錄報送,對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和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因疫情影響未能及時還款的,經接入機構認定,相關逾期貸款可以不作逾期記錄報送,已經報送的予以調整。

一條為延後還款開了口子,另一條為逾期不上徵信開了口子,出發點都是好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客觀上給新金融機構埋下了大雷。

如此一來,催收更難做了。在反催收組織的推波助瀾之下,大批借款人拿著偽造的醫療證明或者工作證明,以疫情為藉口拒絕履行還款義務。

信用文化被進一步敗壞掉了。罪惡當道,壞人得志,必然會刺激更多借款人以及潛在借款人走向失信,這才是行業不能承受之重。

當此之際,建議金融監管部門聯合網絡管理部門,開展「網際網路金融環境淨化行動」,讓反催收組織的不法行為在網際網路上失去立足之地。

在立法層面,應當加大對反催收行為的懲戒力度。建議參考《刑法》裡「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信用卡詐騙罪」,對於幹擾正常金融秩序、教唆和引導消費者違約的行為予以嚴懲。

此外,還需要儘快將合規的數字信貸全面納入徵信體系,徹底提升借款人的違約成本。

網際網路金融也好,金融科技也好,都不是法外之地,對從業者如此,對消費者更是如此。

歸根到底,在數字信貸日漸發達的今天,我們期待數字信貸能夠像傳統的銀行信貸那樣,獲得平等的法律地位和監管待遇。

一個令人欣慰的消息是,最近央行上海總部協助上海市公安局破獲了一個職業投訴人犯罪團夥。央行上海總部表態稱:消費者應通過合法合理的途徑反映訴求,不可採取纏訴、重複惡意投訴等方式非理性維權。

714沉渣泛濫

同樣破壞抗疫大局的還有714高炮。

按照一般的定義,714高炮是指那些期限為7天或14天的高利息網絡貸款,高炮指的是高額的砍頭息和逾期費用。

714高炮的本質是披著網際網路金融外衣的黑惡犯罪,屬於非法金融,應當堅決取締。這不是合規與否的問題,而是犯罪與否的問題。

在714高炮背後,也有一條完整的黑產鏈條,包括導流、大數據、支付、催收等,他們都是罪惡的一部分。

經過去年「315」晚會的集中曝光,714高炮一夜間成為過街老鼠,有關部門出手嚴打,一些頭部的714高炮平臺被繩之以法,並且波及到了相關的導流平臺和數據公司。

儘管明面上714高炮變得偃旗息鼓,但在暗地裡從未消停,而是很快改頭換面,衍生出借貸周期只有6天、5天甚至4天的高炮平臺,實際利率更加喪心病狂。

如今的疫情期間,714高炮進入了新一輪的活躍期。

從需求角度而言,受疫情影響,不可避免會有一部分人,因為收入下降或者長時間待業而陷入困境,從而成為714高炮的獵物。

在全國上下忙著對抗疫情之時,714高炮們發起了「國難財」。他們的作案手法也在快速進化,有著高度的隱蔽性和靈活性。

沉渣泛濫的714高炮,正在衝擊行業秩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獲客成本,還顯著加大了全行業的輿論風險,有可能引發監管加碼。

一旦新一輪嚴打來襲,最受傷的並非714高炮平臺,而是合規的新金融機構。

在地方政府各自為政的監管格局下,714高炮善於採用遊擊戰策略,打一槍換一地。換句話說,運動式的嚴打難以傷其筋骨,治標不治本。

客觀上,針對714高炮等黑惡犯罪的治理,很可能是一個需要多部門協同作戰的長期性工程,無法畢其功於一役,有關部門需要做好持久攻堅戰的準備。

從監管的角度,迫切需要改變的一點是,切不可因為不合規現金貸以及非法714高炮的存在,繼續將數字信貸行業汙名化。

當前,除了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螞蟻金服、微眾銀行等巨頭,只要是數字信貸就會被視為有問題,乃至有罪——大多數時候,從監管部門到社會輿論,對於合規機構與不合規機構並不做區分。

打個比方,我們不能因為無法快速除掉雜草,就要一把火將田野全燒了,對不對?雜草不除,莊稼不可能長好。

更重要的是,要想根除雜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種好莊稼。蔥蔥鬱鬱的莊稼,本身就是最強力的除草劑。

新金融的治理也是這個道理。越是打擊714高炮等犯罪行為,就越有利於合規新金融的發展。而合規的金融服務供給越充足,非法金融活動就越是無處容身。

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體系,不可能只有金融機構,還需要各類新金融機構。

一個欣欣向榮、永葆活力的金融體系,更離不開新金融機構。

總之,不管基於短期的金融抗疫大局,還是中長期金融業的長治久安,反催收組織與714高炮都應該成為治理整頓的重點。

開正門,清邪門。

文中觀點系作者自身觀點,不代表消金界平臺觀點。

相關焦點

  • 714網貸2020大爆光,504家平臺全軍覆滅,違規網貸一
    ,雖說有很多的便捷服務功能在一夜之間誕生,但是凡事有利則有弊,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網際網路金融也開始蓬勃發展,然而在其背後也有著一大堆的違規網貸平臺,例如之前「315」晚會曝光的高利貸、套路貸、「714高炮」等等。
  • 714逾期江湖:精準收割「黑戶」,「女借款人」包下款
    來源|消金社文 | 木子去年央視「315」晚會,714高炮現金貸被曝光,隨後一場針對714和套路貸亂象的整治行動在全國展開。這些不正規的高炮平臺和放款人,正通過返傭平臺和中介的推介,明目張胆地從這張龐大又隱秘的暗網毛細血管,收割黑戶,瘋狂牟利。陳新表示,靠這種高炮推廣吃飯,行情好的時候,一天能輕鬆賺幾百,一個月掙一兩萬也不難。馬衝告訴消金社,如果有人幫他成功推薦女借款人,他能給到1000元/位的佣金。
  • 強烈譴責部分銀行為「714高炮」平臺提供徵信上傳服務
    、鐵力市信用合作聯社、哈爾濱銀行等多家銀行上傳的徵信信息都涉及到「714高炮」平臺。而大家都知道,「714高炮」平臺14高炮指那些期限為7天或14天的高利息網絡貸款,其包含高額的「砍頭息」及「逾期費用」。基本上90%都是以7天期為主。利息方面年化利率基本上都超過了1500%,而上述的這些銀行不管是通過「714高炮」發放貸款,還是幫助這些「714高炮」上傳徵信信息的行為都難逃「共同犯罪」的嫌疑。
  • 上岸交流群裡有人下款了714高炮,那一瞬間沸騰引人深思!
    今天我在一上岸交流群裡看到有一網友發消息出來說:我被高炮強制下款了,我不知道那是高炮,我填完資料還沒借,就直接給我下款,隨後並截圖了銀行卡到帳的簡訊,那一瞬間群裡沸騰了。群裡的成員大多都很興奮!各種說法都有:工資穩穩的、有工資不怕爆、不想爆通訊錄就還唄、還沒借就下款,一分不會還……當事人表示怕被爆通訊錄,但還是不想還,並在群裡詢問了高炮催收電話地區一般都是哪裡的?想設置攔截。我觀察到交流群裡每天都有很多人不停地在聊天,甚至是非周末都是如此,整天都這麼空閒,難道不用上班嗎?胡亂申請網貸難道不擔心還不起後通訊錄裡的親朋好友遭到騷擾嗎?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 信用算力關聯貸超借點錢仍導流高利貸,曾親自放4000%利率714高炮...
    天眼查信息顯示,借點錢運營主體鑫湧算力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融之家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自2015年至今共獲得三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賽富投資基金、優勢資本、名川資本、創東方投資等。聚投訴信息顯示,一個名為閃現貸的平臺經常與借點錢一起被投訴,而閃現貸則是典型的714高炮。一則投訴信息顯示,3月6日放款,合同金額1600,砍頭息450到帳1050,14天後應還2720,年化利率超過4000%。
  • 道具裝備分期500元可分6次還,還有「714高炮」轉型
    作者:楊譚來源:獨角金融金融消費加上遊戲場景怎麼玩?近日,遊戲裝備分期成為熱門,市面上出現充多多等為遊戲玩家提供先玩後付、分期付的充值服務,有甚者直接推出借錢玩的「遊戲貸」產品,其中有保理公司入局,也有「714高炮」平臺轉型。
  • 道具裝備分期,500元可分6次還,還有「714高炮」轉型
    近日,遊戲裝備分期成為熱門,市面上出現充多多等為遊戲玩家提供先玩後付、分期付的充值服務,有甚者直接推出借錢玩的「遊戲貸」產品,其中有保理公司入局,也有「714高炮」平臺轉型。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對獨角金融表示:「應該鼓勵線上數字產品消費分期這類金融業務模式的探索,但對遊戲裝備的分期,要嚴格做到對用戶年齡段的限制,不僅僅是18歲,從某種程度上應該擴大到社會上的已就業人員。」
  • 部分縣級銀行機構為「714高炮」提供資金,支持其發放「高利貸」
    近日,關於「個人徵信」的話題不斷的持續發酵,甚至有從事法律的業內人士以及很多借款人對於「個人徵信」的公信力提出了質疑,而質疑的主要原因是很多「714高炮」出現了「個人徵信」的信息中。其實,一直以來,我們持續都在關注P2P行業以及個人徵信的動態,也對此作出了一系列的調查分析,而最近一個「714高炮」受害者向我們提供了一份他自己的徵信記錄,而在這份徵信記錄中我們看到了一些銀行上傳的徵信記錄存在很大的疑問。
  • 信用卡「反催收」借疫情升級「秘笈」,成影響金融市場平安秩序...
    財政部、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相繼出臺多項措施,為個人與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然而「反催收」、「逃廢債」固疾卻借疫情復發。信用卡「反催收」群體從中挖掘「黑色商機」,趁機加以利用,將政策變為其拖延還款、逃避催收的「理由」,慫恿、誘惑數萬持卡人逃避催收、還款,嚴重擾亂了金融秩序。
  • 聚投訴網友投訴青檸分期:高利貸714高炮
    趙女士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寫著借款額度3200,實際到帳只有1480元,服務費7號晚上借的也算一天了,一共4天,7號-11號、費用這麼高現因為疫情一直無法工作,無力償還協商還本金1500」 投訴詳情:高利貸714高炮 21CN聚投訴,21CN網站主辦的公益性消費投訴服務平臺,廣東省網信辦支持的重點網站品牌欄目,中國網際網路協會中國網際網路公益獎獲獎項目
  • 疫情下的高炮現金貸:還款額高本金1倍,換個馬甲再「粉墨登場」
    文/柒財經2019年3月15日晚,「714高炮」亂象被央視315晚會曝光,在此之後監管雷霆出擊。過去近一年時間,違規現金貸支付通道被切,多家大數據、催收公司相繼被查,負責人身陷囹圄。一時間,現金貸行業迎來一場大逃殺。
  • 名創優品的灰色金融生意:加盟商沉澱資金超過20億
    互金商業評論注意到,在葉國富的金融版圖裡,既有面向C端個人投資者的P2P平臺作為資金端,也有向B端加盟商發放經營貸款的資產端;除此之外,葉國富還悄悄布局了現金貸業務,其現金貸高炮產品年化利率高達360%。更為詭異的是,葉國富還雄心勃勃的進軍了催收業務。其互金布局之廣,遠遠超過一般的網際網路金融創業公司。與其說名創優品是一家線下零售連鎖,其更像一家披著零售外皮的放貸公司。
  • 信用卡反催收騙局了解一下
    今年受疫情影響收入減少,此類現象更加突出,而與此相對應的許多「反催收」黑產騙局頻頻出現。何為反催收聯盟?所謂"反催收聯盟",即有組織、有計劃、有套路地通過激化債務人與催收團隊/金融機構的矛盾,從而達到減免利息、延長還款期限、減免還款金額,甚至要求賠償等不良目的。他們的運營模式是收取高額服務費,來幫助借款人逃避債務。
  • 「714高炮」隱蔽,貸超再現,深揭暴利堪比驗鈔機內幕
    01貸款是剛需,因為很多人的收入因為疫情「一夜入冬」,而還有一些人,本來收入就不高,完全靠借錢過日子,畢竟,有6億人月收入1000元,所以,過去幾年,借錢業務野蠻生長,不論是金融機構還是網際網路公司,大家都紛紛推出了借錢業務,因為:太賺錢了!!!
  • 金融機構高管揭秘「反催收聯盟」三大套路,憑本事借的錢真的可以不...
    在QQ群中,群友分享了催收的6種方式:簡訊通知、電話詢問、轟炸通訊錄、上門催收、郵寄律師函或催款通知書、郵寄法院傳票。「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該群友表示,要戰勝金融機構和催收人員,必須先了解他們的手段,必要時可以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揭秘「反催收」三大套路這些反催收聯盟成員都是什麼人?
  • 起底「反催收」:誘導催收人員違規 惡意投訴、耍賴拖延償還欠款
    但這無法掩蓋「反催收」處於灰色地帶。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刑事辯護部主任彭逸軒認為,「反催收」既與我國的制度設計不符,也與我國提倡的社會風氣不符,「欠債還錢原本就是沒有爭議的價值觀。」他稱,「反催收從事的活動顯然不在法律規定的金融服務之列。」
  • 零讓步嚴防信用卡「反催收」:企圖利用惡意投訴平安上岸的路子已行...
    「信用卡逾期怕什麼,我們公司具備專業『代理處置信用卡債務』的資格,不僅能幫你和銀行協商分期還款,還能免罰息。」現在淘寶、鹹魚、抖音、快手等平臺搜索「信用卡逾期」等關鍵詞,類似的廣告語層出不窮,一些個人/機構專門代理此類「反催收」業務,替信用卡、網貸逾期者協商還款,業內稱之「反催收」。「反催收」組織真能輕鬆搞定銀行嗎?
  • 網貸逾期無力還款,受到強制催收,自身應該怎麼解決?
    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盛行,一種新的投融資平臺——網貸,就變成了當今社會發展大家處理經濟發展艱難的一種有效途徑,它的借款規定和審批標準不像金融機構那般繁雜而嚴苛。因此很受青睞,很多年青人以便處理高消費產生的經濟發展不夠難題競相向好幾個網貸平臺借款,因為過度消費造成無法準時還款從而貸款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