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習練的十大技巧

2020-08-03 北京晉僖太極養生館
太極拳習練的十大技巧

北京晉僖太極養生館張晉僖老師教學拳照

太極拳技巧一:松。

練拳不修松,到頭一場空。要心松,意松,神松,體松。五臟六腑松,四肢百骸松,節節松,周身松。一動一虛實,一動一鬆柔,松而不懈,剛柔相濟,用意不用力。

太極拳技巧二:靜。

從預備到收式,都要心靜,意靜,神靜。外靜,排除一切幹擾,於世事而不見,聽而不聞,神不外弛,意念貫注。內靜,神氣內守,意導行隨,氣隨行走,意氣力合。

太極拳技巧三:空。

心空,意空,神空,體空。中空道通,全身透空。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全身氣息充盈。

太極拳技巧四:通。

心通,意通,神通,全身通。五臟六腑、四肢百體一通無有不通。一動無有不動,動則根松摧,中通暢,稍發透,氣行通達無滯處。

太極拳技巧五:樂。

即是笑。笑為發自內心之笑,是內含笑意,外示安逸,笑則氣降體舒神暢。

太極拳習練的十大技巧

北京晉僖太極養身館張晉僖老師拳照

太極拳技巧六:圓。

太極即是圓,陰陽各半,互為包容。一動一圓,一靜一圓。無論是棚、捋、擠、按、採、列、肘、靠還是前進、後退、左顧、右盼,均以弧形、圓形動之。

太極拳技巧七:柔。

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柔而不軟,剛而不硬,棚而不架,松而不散。動如棉中裹鐵,屈伸輕靈柔緩,從容、安舒、柔合。

太極拳技巧八:連。

太極拳套路從起勢到收勢均為連貫系列動作,立身中正安舒,以腰為軸,動作如行雲流水,均速連綿不斷。

太極拳技巧九:緩。

氣沉丹田,動靜相間,思緒高度貫注,一招一式,緩慢勻速,意氣合一,悠緩流暢。

太極拳習練的十大技巧

北京晉僖太極養生館張晉僖老師教學拳照

太極拳技巧十:合。

上下相合、左右相隨、內外相應。外: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內: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手眼身法步要合,神形意氣功要合。開合自然流暢,全身協調和合。

松、靜、空、通、樂,圓、柔、連、緩、合,為統一整體,融於動靜相間,意行之中。淺薄感悟,還需漸修。練悟融融,身心健於其內,神情樂在其中,乃太極之真境界。

相關焦點

  • 淄川區啟動「太極拳」進村居傳承習練活動
    淄川區啟動「太極拳」進村居傳承習練活動 2020-12-04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思踐悟:習練太極拳歷程
    我也堅持了2-3年,當看見周圍人因為長時間走路把膝蓋走壞了,我立即停止了走路,再加上2013年手術,醫生建議選擇遊泳、太極拳之類緩慢運動項目,由於對遊泳池消毒水過敏,於是選擇了太極拳運動項目。 我2013年10月份開始習練太極拳,到目前已經滿7年了,7年無論嚴寒酷暑,還是工作休息,我都想辦法安排業餘時間習練太極拳,幾乎沒有間斷一天。
  • 初學者應該怎樣習練陳式太極拳,收藏版!
    按照健身和養生的要求習練陳式太極拳,則特別強調松靜自然,要求習練者以意念引導動作,意念在先、意氣相合、內外相合、周身相合,身心雙修。通過練拳消除心理疲勞、保持開朗樂觀、心平氣和的心態,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內外兼修、益壽延年的目的。
  • 弘揚傳統文化,趙莊鎮機關幹部習練孫式太極拳
    弘揚傳統文化,趙莊鎮機關幹部習練孫式太極拳 2020-09-13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極拳習練誤區
    值得強調的是:太極拳的下盤功夫不是死死的扎在地上不動,不然太極拳為什麼還有步法練習呢,進步、倒步等等。太極拳的步法是非常靈活善變的,正所謂「步隨身換,身隨步走」是也。而不是簡單的兩腿死死的站扎地上不動,誤認為步子開的大是高功夫,誤認為架勢蹲的低是高功夫,這些都是誤區。腿腳不使力,對方使不上力才是太極拳的高妙境界。這需要太極拳的「內功」。4.
  • 熟練掌握三招,習練太極拳才更輕鬆
    習拳者在學會了套路,依樣畫葫蘆地打拳是太極拳的初級階段,只有內外合一(即產生內勁),呼吸和形體動作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進入太極拳中級階段,&34;階段。習拳者按照用意不用力的原則練太極拳,就會逐漸產生一種輕靈而又沉重、富有彈性和韌性的內勁。這種鍛鍊方法能夠引人入勝,使習練者在練拳過程中會越來越感到趣味無窮。陳鑫的拳論中說&34;。就是說,練拳時要心靜不亂,動作要輕靈細膩。肌肉骨節沒有一處不放鬆的地方。動作輕緩可以逐步體會和糾正全身內外的不放鬆之處,而習練太極拳正可讓動作從輕緩中求得內外放鬆。
  • 習練太極拳必須打通小周天的兩個階段
    在第一階段,必須練好太極拳;在第二階段,應在太極拳的基礎上打通小周天。在第一階段,練好太極拳。太極拳練成怎樣意味著練好?練好太極拳的標準是什麼?練好太極拳的第一步是盤好拳架,以達到正確的身法和標準運動。否則,將浪費時間和精力,卻遲遲無法入門。?
  • 養丹田之氣,是習練太極拳的根本
    太極拳習練是在經絡與精氣更深層次人體物質上進行的,太極拳習練也是全身鬆柔的訓練
  • 習練太極拳時雙手微麻微漲是氣感嗎
    所以在習練太極拳時所產生的氣本質上就是一種感覺,而給人以氣感的氣是人體體內生命物質和以神經組織為主的生命活動產生在大腦中的表現和反映,而不是我們寄希望於未來去發現的新物質。當然有這樣的感覺絕對是一件好事,代表著氣血活動起來對健康有益,同時由於血液衝入手臂與手掌會增加握拳與揮拳的力量,當傷害來臨時增加了防護能力。
  • 耍太極、迎新年:校教職工太極拳協會舉辦集體健身習練活動
    2020年12月12日上午,來自華東師大教職工太極拳協會的近百人齊聚本校閔行校區西田徑場,習練太極、談拳論道,以健康、愉悅的身心迎接即將到來的新年。
  • 武式太極拳老架的十大特點
    武式太極拳老架的十大特點是實現太極拳科學原理的工藝流程,這是武式太極拳老架總的特點,至於拳術、器械、內功、打手等技術內容的具體特點,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十個方面。是以本人專一習練和傳承老架。二、外收內放,小中見大。從技術本質上來說,太極拳並沒大架、小架或中架之分,一個人到了成年之後,身高和肢體的長短都是一定的,按照嚴格的身法要求,拳架該多大就是多大,只有無過不及架才是太極架。在同樣表面積的條件下,只有球形的容積(體積)最大;而在同樣容積的條件下,只有容積的表面積最小,球形就是最小而最大。
  • 《太極拳文武解》對太極拳習練指導意義不大
    《太極拳文武解》,可以解釋所有中國武術拳種「體」與「用」的關係,非太極一拳而已,對太極拳習練也並無多少實際指導意義。
  • 沒功夫,技巧都是空的;太極拳技擊的重要標誌之一
    一代太極大師陳照奎先生曾說:「沒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麼技巧也不頂用,關鍵是出功夫。」這裡講的「功夫」就是內勁功力。眾所周知,太極拳除養生外,還具有較強的技擊作用。技擊正是靠內勁功力來達到其目的的。
  • 太極拳,八段錦,強身健體很有效
    Tips:中老年人群在訓練過程中一定要按照太極拳的動作要領進行練習,以免產生運動錯誤帶來的損傷。練習太極拳時如何正確發力?正確的發力技巧:▌ 意念集中,以意導動。如何避免在太極拳練習時受傷?▌ 習練頻率- 一般情況下,習練八段錦一周應不少於5次,每次習練時間為15
  • 習練太極拳意義的再認識
    ,既然是「拳」,那就是「武術」,是講拼搏、講打人的,只是太極拳與其他拳種不同,動作柔和緩慢,很適合上了年紀的人習練。太極拳還能防病治病,許多藥物難以治癒的疑難病症,通過習練太極拳都有療效。太極拳勝過許多靈丹妙藥,真正能給人最寶貴的財富——健康。太極拳具有其他運動所沒有的特殊的健身功能,這是因為太極拳有一系列特殊的練拳要領。首先太極拳主張「在意不在力,在內不在外」,最注重的是「練內」。例如太極拳特別強調「心靜」,排除一切雜念,精神高度集中,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以練身,靜以養心。
  • 習練太極拳的誤區
    圖片來源於網絡人們都有追求健康生活的願望,都想有個好身體,所以很多人選擇了習練太極拳作為健身的運動方式先從指導思想方面說:一種人是練了沒多長時間,就開始參加各種比賽,大強度的訓練,為了比賽拿高分,架勢打的很低,腿疼就吃止疼藥,急功近利,拿個小獎就沾沾自喜,沒有深刻領會太極的奧妙,沒有體會打拳時身體內外的變化,違背了習練太極拳的初衷,不是以健身為目的了。最終把半月板練壞了,膝蓋疼,連走路都成了問題,得不償失。
  • 首部《太極拳藍皮書》搶先看
    2020年7月11日,我國著名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給《世界太極拳藍皮書》主編李慎明發來一則微信,引起不少媒體轉載。微信原文說:「慎明:我們已用現代醫學方法證明,太極拳是優於國外傳統的對滿足肺康復治療的一種運動。2018年,這個研究結果以《太極拳有助於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功能》為題發表在美國一家著名的胸腔雜誌《chest》上。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並在海外有著廣泛傳播和傳承。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民族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 「盲練」 太極拳
    這就告訴我們,練習太極拳要經歷必不可少的三個階段:著熟、懂勁、神明。而要達到神明階段,非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不可。我隨師父張全亮先生習練吳氏太極拳多年,對吳氏太極拳的特點、健身功效、技擊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悟。在盤架子的過程中,注意多思多悟,科學習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結合自己練拳感受,淺談「盲練」的好處。
  • 體悟太極拳:身體的點、線、面
    打好太極拳,要抓住身體的「點、線、面」,點是基礎,線是技巧,面是目的。 身體的「點」是指身體的關鍵部位和穴位。太極拳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坐胯圓襠、頂命門、坐腕等身法要領就是要抓住這些關鍵部位和穴位,身體的這些點是太極拳入門的基礎和關鍵,隨著太極拳習練時間的積累,就會發現行拳走架過程中,人的意識既起步這些關鍵部位和點、最終落腳也是這些關鍵部位和點。 身體的「線」是指身體相鄰或相關的兩個關鍵部位和穴位的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