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三次西徵使其領土面積空前絕後,三次西徵都打到了哪裡?

2020-12-22 鮮花暢談歷史

蒙古的三次西徵確立了是我國佔領領土最多的王朝,三次西徵中,在成吉思汗與其子孫的不懈努力下,最終將亞歐大陸平定,使其的領土面積空前絕後。

蒙古的第一次西徵是由成吉思汗親自率領的,發動時間與結束時間是1218年至1223年。

首次西徵的主要目的之針對花剌子模國,按理說蒙古帝國與花剌子模國都是一時興起的國家,蒙古的實力是略強於花剌子模國,當時成吉思汗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了滅金上,原本根本不會去攻打花剌子模。

不料花剌子模國王作死,挑戰了成吉思汗的權威,導致成吉思汗的刀鋒從滅金變成了西徵。此次西徵成吉思汗本沒有想繼續西進只想滅掉花剌子模國後繼續轉手滅金,總所周知蒙古騎兵是善戰的。

滅掉花剌子模後,繼續向西前進,先滅掉了基馬克漢國,不久後大軍的鐵騎又到了欽察草原與基輔,由此這次西徵終告結束,此次西徵展現出了蒙古鐵騎的戰鬥力,幾乎無人可擋,就連花剌子模這樣的大國在蒙古大軍的猛烈攻擊下都撐不了幾年。

蒙古第二次西徵是窩闊臺繼位後,命令拔都率兵西徵,史稱「長子西徵」。

蒙古的二次西徵是標誌性戰略歐洲的象徵,窩闊臺派拔都去攻打基輔羅斯的勝利,標誌著蒙古帝國成為了橫跨亞歐的大帝國,侵入基輔羅斯後,拔都並沒有向往常一樣展開燒殺搶掠,而是迫使基輔羅斯等國投降蒙古帝國,成為蒙古帝國的附屬國。

不久後,波蘭王國與匈牙利王國統統被統治,不幸的是窩闊臺突然去世,蒙古帝國內部展開了短暫的動蕩,蒙古大軍只好撤回蒙古。第二次西徵產生的影響要比成吉思汗第一次親徵的影響要大的多。

此次西徵確立了蒙古帝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蒙古第三次西徵是由成吉思汗之孫、拖雷之子旭烈兀發起的,這次戰役的勝利成功上蒙古帝國的地位空前絕後。

蒙古的第三次西徵也就是最後一次西徵,是在1252年開始直到1260年結束,此次西徵遇到了不少的麻煩,如日中天的阿拉伯帝國正在逐漸走向強大,木剌夷帝國也是生生不息,更有阿拔斯王等國,都是蒙古強勁的對手。

不過這在旭烈兀眼中都不值得一提,率先消滅了如日中天的木剌夷國,取得了首勝。讓反對他出徵的人閉嘴,這次的勝利將成吉思汗當初畫的大餅落實,真真正正的完成了建立了橫跨亞歐的大帝國,並且他還建立了伊利汗國。

總結:蒙古的三次西徵確立了其是中國歷史版圖最大的王朝,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忽必烈登基時發生的一些內亂,導致在西徵時期建立的汗國紛紛獨立,最終元朝的領土只在亞洲大陸上,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蒙古的三次西徵給蒙古帝國帶來的影響
    1218年後,蒙古開始將精力轉向西方,開啟了蒙古的三次西徵。成吉思汗西徵①背景。蒙古派往其西部花剌子模尋求通商貿易的使節團被謀害,於是成吉思汗出兵復仇。②過程。1222年,蒙古軍佔領了整個花刺子模和中亞,但蒙古軍損失也很大,成吉思汗的愛孫和女婿被殺。後成吉思汗派遣追擊花剌子模王的由哲別、速不臺等率領的別動隊橫掃中東,一直打到高加索山脈一帶,打敗了由基輔、加裡奇等組織的聯軍,收降了康裡國,後聞西夏有變,於1225年返回蒙古。成吉思汗把佔領區分為三個兀魯思,分給他的三個兒子。
  • 蒙古帝國三次西徵之後,為什麼再也沒有掀起大規模戰爭的能力?
    其實歷史上,任何大帝國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都會患上「肢端肥大症」,就是說這個帝國的領土面積太大了,統治者根本就統治不過來了。蒙古帝國歷史上曾經發動過三次西徵,三次西徵的結果就是蒙古人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蒙古帝國體系」,之所以稱之為「蒙古帝國體系」,是因為這個體系不是一個國家,最終形成了五大汗國,分別為元帝國、金帳汗國、伊爾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當然,這五大汗國體系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基礎是在成吉思汗時代打下的。
  • 長子西徵,蒙古最強一次西徵,所過之地,皆我領土
    長子西徵,又稱蒙古第二次西徵,是蒙古帝國第二次對西方發動的大規模軍事戰爭。這次西徵以十五萬兵力橫掃歐亞,這次戰爭徵戰最遠,滅國最多,是蒙古徵戰中最輝煌的一次。這次西徵讓蒙古帝國版圖空前龐大,將蒙古帝國推向了頂峰,這次西徵具有深遠意義。
  • 羅馬名存實亡,蒙古帝國西徵三次為何不「摻一腳」,收了拜佔庭?
    東羅馬帝國當時是無法與蒙古軍隊對抗的,因為十字軍的第四次東徵已經將其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甚至,連君士坦丁堡也被毀滅的大半成了廢墟。而蒙古大軍三次西徵,偏偏繞過了這裡而去選擇了更加遙遠的埃及、匈牙利、耶路撒冷等。1.
  • 蒙古三次西徵到底滅了多少國家?
    蒙古西徵共有3次,第一次是1217年至1223年成吉思汗西徵,第二次是1234年至1241年拔都西徵,第三次是1253年至1258年旭烈兀西徵。公元1240年,蒙古軍隊進攻孛烈兒(今波蘭)、馬扎爾(今匈牙利)。公元1241年4月,蒙軍攻佔克拉科夫、裡格尼察等城,大掠摩拉維亞等地。拔都親統三路大軍大敗馬札兒軍,其國王逃走,蒙古軍隊攻掠亞得裡亞海東岸及南歐各地。這年年底,窩闊臺死訊傳到軍中,拔都率軍從巴爾幹撤回伏爾加河流域。拔都率本部以撒萊為都城,在伏爾加河畔建立了欽察汗國(即金帳汗國)。
  • 為何率領蒙古西徵大軍一直打到多瑙河畔的拔都卻不受蒙古諸汗尊重
    無數名城大邑淪為廢墟、數不清的國王和皇帝王冠落地,他們殘忍的屠殺了數以千萬計的百姓,建立起歐亞大陸上空前絕後的龐大帝國,唯一倖免於其兵鋒所及的中歐和西歐各國在其威懾下瑟瑟發抖。歐洲人能夠逃脫蒙古人的屠戮其實純屬僥倖,當十萬來自歐洲各地的騎士和扈從雲集於維也納城下,驚恐的注視著戰無不勝的蒙古西徵軍時,卻發現對手不戰而退。
  • 蒙古第三次西徵,阿拉伯帝國慘遭摧毀,究竟誰拯救了伊斯蘭世界?
    從阿姆河兩岸到埃及盡頭的廣闊土地上,所有人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法令,對於順從你命令的人,要賜予他們恩惠;對於頑抗的人,要讓他們遭受屈辱。」這是蒙哥汗對弟弟旭烈兀的囑咐,時間是「大蒙古國」第三次西徵前的1251年,後來的歷史表明,旭烈兀重點執行了蒙哥汗這句指示的後半部分。
  • 蒙古帝國西徵之旭烈兀西徵
    旭烈兀西徵,又稱蒙古第三次西徵,是由蒙哥汗之弟旭烈兀率領,是大蒙古國繼成吉思汗西徵花剌子模及長子西徵後的第三次大規模的西徵,亦是大蒙古國最後一次西徵。這次西徵蒙古佔領了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木剌夷國及敘利亞的阿尤布王朝。 此文章是李曉偉在以前寫過的多篇文章基礎上,重新編輯並增加了大量內容而成。
  • 蒙古西徵是近代歐洲崛起的奠基石
    從1219至1260年,蒙古西徵一共有三次,但第一次只打到阿富汗附近,對歐洲幾乎沒有影響,但第二次打到多瑙河附近,第三次打到賽普勒斯,後兩次對歐洲產生了重大影響。倫敦附近的馬修·帕裡斯修士對蒙古人這麼記載:對世界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然而,對於蒙古西徵的影響,中西方學者卻產生了重大爭議。西方學界普遍認為,蒙古西徵是「一場東方野蠻人的禍亂」,給歐洲帶去了無窮的殺戮和破壞。
  • 假如蒙哥汗突然死亡,旭烈兀西徵的最遠目標會是哪裡?歐洲都顫抖
    從這句話來看,我們對元朝是否打到了歐洲存有疑慮,因為日本南海貝加爾湖都屬於亞洲,就算是天山也只是在歐亞大陸之間的山脈體系。我們需要注意一點,打到歐洲並不能代表就將打過的地方納入版圖了,你現在騎著馬去歐洲大陸旅遊一圈,不能說歐洲就是你的啊。打到歐洲是完全有可能的,那麼最遠打到歐洲什麼地方呢?
  • 蒙古西徵消滅40多個國家,為什麼會敗給馬木留克騎兵?
    十三世紀,蒙古騎兵站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央。蒙古帝國發動三次大規模的西徵,期間共消滅了四十多個國家,勢力遠達義大利半島的突尼西亞東北。
  • 蒙古「播種機」:看蒙古西徵如何改變中亞、東歐地區的種族血統
    在這個過程中,出生於蒙古乞顏部的鐵木真以其出色的政治才能和軍事能力,完成了蒙古部落的統一。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了長期處於四分五裂局面的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帝國。但是,草原遊牧生活是經濟脆弱的。牧民依賴單一的資源——畜牧。他們通常是飢餓和貧窮的,很少能自給自足,但遊牧的特徵使他們擁有強大的軍事優勢。他們將組建極具機動性、靈活性的騎兵,徵服其他地區。
  • 鐵木真帶蒙古主力西徵,跨度長達7年,金和西夏為何不端他老巢?
    在滅亡西夏和金國之前,他曾用了7年的時間西徵。徵的是哪裡?是蒙古草原以西的西域花剌子模國,一直打到現在的裏海、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土庫曼斯坦、伊朗、亞塞拜然、喬治亞、俄羅斯等地,在那些地方留下自己的傳說,1225年才經裏海北班師回到蒙古。
  • 艾因扎魯特之役:西徵途中戰無不勝的蒙古騎兵,為何被萬人全滅?
    13世紀隨著蒙古帝國開疆擴土的步伐,中東和北非地區局勢緊張。如何應對蒙古大軍的第三次西徵,成為埃及馬穆魯克王朝(Mamluk)面臨的棘手難題。馬穆魯克的忽都思一鼓作氣,率領騎兵北進,兩軍在艾因扎魯特地區發生激戰。結果竟是蒙古主將怯的不花戰死,蒙古軍全軍覆沒……那麼在西徵沙場上戰無不勝的蒙古騎兵,為何敗在了埃及馬穆魯克的鐵騎之下?
  • 三次蒙古西徵到底滅了多少國家?
    隨著蒙古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原始公社制度逐漸解體,私有制產生,12世紀末和13世紀初,蒙古各部落面臨著迫切的統一問題。孛兒只斤部落的首領鐵木真在統一蒙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先後打敗了塔塔兒、克烈、乃蠻、蔑兒乞諸部,統一了蒙古各部。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領在斡難河(今鄂嫩河)畔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國家。
  • 史上規模最大的五次戰爭,中國參戰過四次,次次都是毀滅性的
    史上規模最大的五次戰爭,中國竟參戰四次,次次都是毀滅性的,這五次戰爭是俄國內戰 、太平天國運動、蒙古西徵、一戰和二戰,除了俄國內戰其他四個中國都參加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五:俄國內戰 蘇俄國內戰爭是蘇維埃俄國各族人民粉碎國內反革命叛亂和外國武裝幹涉的戰爭
  • 如果花剌子模帝國不殺掉蒙古五百商人,那麼蒙古大軍還會西徵嗎
    在蒙古鐵騎的徵伐下,這個崛起於亞洲北部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以驚人的速度將自己變身成為一個地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在很多人看來蒙古帝國徵服的原因卻僅僅是因為花剌子模帝國東部城市訛答剌城守將海兒汗擅殺五百蒙古商人奪取他們的財物而引起的。如果事實果真如此,蒙古帝國在消滅花剌子模帝國之後本應該立刻停止西徵。
  • 野蠻落後拯救了歐洲,蒙古西徵大軍突然折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西夏與蒙古最近,高度發達的文化勢必會影響到草原牧民。在六次進攻西夏的二十多年中,蒙古人對西夏文明可謂了如指掌。繼西夏之後,蒙古人滅掉的下一個對手是金國。在金國之前,契丹人建立的契丹國長期霸佔北京,又與中原文明保持密切往來,因此被稱為「遼朝」。女真人打敗契丹人,建立金國後更是以「中華正統」自居。
  • 鐵木真黃金家族西徵途中所建立的蒙古四大汗國,實力如何?
    成吉思汗及其繼承人一共發起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徵(也就是西方人所說的「上帝之鞭」),在這途中便分封了朮赤、察合臺、窩闊臺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四人。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漢位,使得大蒙古國四分五裂,四位封地大佬實際上取得了獨立的能力,乘勢便建立了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合稱「蒙古帝國」。
  • 濮德培:《中國西徵:大清徵服中央歐亞與蒙古帝國的最後輓歌》出版
    中國西徵,徵服了「中央歐亞」──也就是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將現今的新疆與蒙古納入版圖,且牢牢控制西藏。乾隆皇帝誇耀大清盛世的「十全武功」,泰半都是這場西徵的成果。   然而,清帝國西徵並非是進入一塊無人地帶,而是摧毀了當地另一個帝國:準噶爾蒙古汗國。大清透過一系列野心勃勃的外交策略、軍事行動與經貿進逼,準噶爾帝國曾經存在過的痕跡幾乎遭到連根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