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西徵是近代歐洲崛起的奠基石

2021-02-13 庫庫諾爾蒙古族

      從1219至1260年,蒙古西徵一共有三次,但第一次只打到阿富汗附近,對歐洲幾乎沒有影響,但第二次打到多瑙河附近,第三次打到賽普勒斯,後兩次對歐洲產生了重大影響。倫敦附近的馬修·帕裡斯修士對蒙古人這麼記載:對世界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然而,對於蒙古西徵的影響,中西方學者卻產生了重大爭議。西方學界普遍認為,蒙古西徵是「一場東方野蠻人的禍亂」,給歐洲帶去了無窮的殺戮和破壞。當然,西方少數學者對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有高度評價,但這只是少數觀點,西方普遍否定蒙古帝國。蒙古西徵果真如同蝗蟲過境,給歐洲帶去了無盡的災難?對此,中國學者回復一針見血:歐洲賺了大便宜,蒙古西徵他非但不是野蠻人,而且還為歐洲帶去了高度發達的文明,是近代歐洲崛起的奠基石!歐洲此後開始騰飛,至少有兩點可以說明!

      13世紀,歐洲正處於最黑暗的時期,即中世紀,當時羅馬教皇統治歐洲的一切,封建神學充斥著整個社會,人的思想受到禁錮,整個社會幾乎沒有什麼活力,死氣沉沉。如果要找出一個類比,就如同龔自珍筆下「萬馬齊喑究可哀」的清朝,甚至比清朝還要黑暗。然而,蒙古西徵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時,卻也摧毀或動搖了歐洲教皇統治的經濟基礎,尤其是蒙古對徵服區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讓歐洲人開始質疑教會的觀點和主張。這一點極為重要,是後來文藝復興的社會基礎。可以說,沒有蒙古西徵對歐洲教皇和封建的沉重打擊,歐洲社會很難跨入文藝復興。

     13世紀蒙古西徵,14世紀就開始文藝復興,兩者有著明顯的邏輯關係。蒙古西徵對歐洲的第二個積極影響,就是推動中國科技傳播到歐洲,最典型的是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世界史》的主編E·卡韋涅就曾評價:「歐洲在中世紀的末期「在蒙古人侵入之後」約從1300年開始所發生的技術突進並不是偶然的」,卡韋涅口中「技術突進並不是偶然的」,實際就是蒙古西徵帶去的。當然,可能並非直接帶去,而是通過伊斯蘭國家逐步傳到歐洲。但不可否認的是,歐洲人獲得這些技術,主要就在於蒙古西徵。

       另外,所謂「四大發明」,只是李約瑟的總結,在蒙古西徵過程中,還有很多中國偉大而先進技術傳播到了西方,比如採礦、碾磨、金屬製造、造船等技術,以及天文學、醫學、紙鈔等等。相比四大發明,這些技術也深度改變了歐洲社會,成為近代歐洲崛起的奠基石。馬克思在《經濟學手稿》中更是對蒙古人為歐洲帶來的先進技術讚不絕口: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說來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 

      除了科技領域外,「野蠻」的蒙古人對歐洲文化的貢獻也是巨大的。蒙古西徵之前,羅馬教皇統治歐洲的一切,社會思想完全被封建神學禁錮。蒙古鐵蹄踏碎了城市,摧毀了農田,從而動搖了歐洲教會和封建貴族的經濟基礎。     

     同時蒙古入侵間接地培養了歐洲人民的反抗意識,他們不再對神學堅信不疑,開始質疑教會的觀點和主張。當歐洲人學會了獨立思考,追求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後,文藝復興就是水到渠成之事。蒙古入侵之前,歐洲人生活得並不幸福,不然不會將其稱為「黑暗的中世紀」,恰恰是蒙古人的到來,為他們帶來了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所以文藝復興的出現、新航線的開闢、殖民主義的擴張才有出現的可能。蒙古人的軍隊組織方式,讓歐洲君主們看到了新的可行性,並重新開始重視傳統步兵的作用,騎兵逐漸被迫退向幕後。蒙古人帶來的火藥和指南針,一個炸碎了騎士階級,一個給新航路的開闢提供技術支持。

        蒙古對世界的徵服被當成是近代世界新秩序之建立的開始,或者說它甚至還是全球化的開始。與此同時,蒙元王朝的歷史被從傳統的中國古代王朝不斷變換更迭這一歷史框架中挪移了出來,成為一個跨越歐亞、連接東西方世界的大帝國,它的歷史意義相應地得到了一種全新的認識和提升,人們普遍認為蒙元帝國的崛起整體改變了東西方世界的原有格局,為整個世界史創造了一個「蒙古時代」,這個時代不再由以歐洲為中心的西方世界和以中國為中心的東方世界兩個互相分離的世界組成,而是合成了以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為中心的一個整體。蒙古時代對世界格局的這種改變影響巨大,一直延續到了我們今天所生存的這個當代世界。

相關焦點

  • 蒙古的三次西徵給蒙古帝國帶來的影響
    1218年後,蒙古開始將精力轉向西方,開啟了蒙古的三次西徵。成吉思汗西徵①背景。蒙古派往其西部花剌子模尋求通商貿易的使節團被謀害,於是成吉思汗出兵復仇。②過程。拔都西徵(長子西徵)①背景。1229年,窩闊臺登上大汗位,繼續西徵。1235年,召開忽裡勒臺大會,決議遠徵歐洲欽察、斡羅斯等未服諸國,命各支宗室均以長子率軍,萬戶以下各級那顏也以長子從徵,以朮赤長子拔都為主帥,實際主將是速不臺,窩闊臺長子貴由、孫子海都、託雷長子蒙哥等隨軍出徵,人數約15萬。
  • 野蠻落後拯救了歐洲,蒙古西徵大軍突然折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十三世紀的蒙古西徵堪稱人類歷史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不僅改變了歐洲的歷史,同時也改變了歐洲人的記憶。時至今日歐洲人仍堅堅定地將這場災難定性為「蠻族入侵」,將蒙古人視為來自東方的野蠻民族,然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真正的野蠻人可能是一直自詡先進的歐洲人。
  • 蒙古帝國西徵之旭烈兀西徵
    旭烈兀西徵,又稱蒙古第三次西徵,是由蒙哥汗之弟旭烈兀率領,是大蒙古國繼成吉思汗西徵花剌子模及長子西徵後的第三次大規模的西徵,亦是大蒙古國最後一次西徵。這次西徵蒙古佔領了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木剌夷國及敘利亞的阿尤布王朝。 此文章是李曉偉在以前寫過的多篇文章基礎上,重新編輯並增加了大量內容而成。
  • 長子西徵,蒙古最強一次西徵,所過之地,皆我領土
    長子西徵,又稱蒙古第二次西徵,是蒙古帝國第二次對西方發動的大規模軍事戰爭。這次西徵以十五萬兵力橫掃歐亞,這次戰爭徵戰最遠,滅國最多,是蒙古徵戰中最輝煌的一次。這次西徵讓蒙古帝國版圖空前龐大,將蒙古帝國推向了頂峰,這次西徵具有深遠意義。
  • 為何率領蒙古西徵大軍一直打到多瑙河畔的拔都卻不受蒙古諸汗尊重
    在十二和十三世紀,整個世界範圍內最戲劇性的一幕就是蒙古人的強勢崛起,這個對亞歐大陸上各大文明中心的人們來說都很陌生的部族,突然從荒涼的蒙古高原上殺出,掀起了足以毀天滅地的風暴,暴烈的橫掃他們進軍路線上的一切文明古國。
  • 羅馬名存實亡,蒙古帝國西徵三次為何不「摻一腳」,收了拜佔庭?
    三次西徵下來,歐洲人對蒙古大軍聞風喪膽,還將成吉思汗與阿提拉並稱為「上帝之鞭」。(一)、榮光不再的羅馬「條條大路通羅馬—殊途同歸」。羅馬帝國的輝煌,世人皆知,也對歐洲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東羅馬帝國當時是無法與蒙古軍隊對抗的,因為十字軍的第四次東徵已經將其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甚至,連君士坦丁堡也被毀滅的大半成了廢墟。而蒙古大軍三次西徵,偏偏繞過了這裡而去選擇了更加遙遠的埃及、匈牙利、耶路撒冷等。1.
  • 蒙古「播種機」:看蒙古西徵如何改變中亞、東歐地區的種族血統
    於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從 1219年開始至1260年,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徵,先後徵服了亞歐大陸的許多國家和民族,震驚了整個世界。所以實質上,蒙古西徵的真正動因既為滿足新興軍事遊牧貴族掠奪農耕地區物質財富的經濟需要,也為有征服世界目的。
  • 蒙古的三次西徵使其領土面積空前絕後,三次西徵都打到了哪裡?
    蒙古的三次西徵確立了是我國佔領領土最多的王朝,三次西徵中,在成吉思汗與其子孫的不懈努力下,最終將亞歐大陸平定,使其的領土面積空前絕後。蒙古的第一次西徵是由成吉思汗親自率領的,發動時間與結束時間是1218年至1223年。
  • 比蒙古西徵還可怕!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黑死病爆發的第一站便是如今的義大利,隨後席捲到了法國英國等整個歐洲地區。黑死病爆發的時候,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徵。
  • 敲開歐洲的大門——蒙古大軍西徵東歐之戰
    1241年4月9日,這一天對歐洲人來說定然是黯淡無光的。在蒙古西徵軍偏師面前,波蘭聯軍全軍覆沒。
  • 蒙古帝國三次西徵之後,為什麼再也沒有掀起大規模戰爭的能力?
    蒙古帝國歷史上曾經發動過三次西徵,三次西徵的結果就是蒙古人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蒙古帝國體系」,之所以稱之為「蒙古帝國體系」,是因為這個體系不是一個國家,最終形成了五大汗國,分別為元帝國、金帳汗國、伊爾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當然,這五大汗國體系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基礎是在成吉思汗時代打下的。
  • 如果花剌子模帝國不殺掉蒙古五百商人,那麼蒙古大軍還會西徵嗎
    歷史大學堂 出品文:舍旃編輯:莉莉絲在人類歷史上,蒙古西徵可謂是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歷史事件之一。在蒙古鐵騎的徵伐下,這個崛起於亞洲北部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以驚人的速度將自己變身成為一個地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在很多人看來蒙古帝國徵服的原因卻僅僅是因為花剌子模帝國東部城市訛答剌城守將海兒汗擅殺五百蒙古商人奪取他們的財物而引起的。如果事實果真如此,蒙古帝國在消滅花剌子模帝國之後本應該立刻停止西徵。
  • 森林蠻夷,草原蠻夷,和中央帝國的三角關係.蒙古西徵,世界近代史的真正開端
    草原蠻夷是生活在蒙古高原地區的遊牧民族,森林蠻夷則是生活在東北大興安嶺一代的漁獵民族。每當中央帝國打擊草原蠻夷時,草原地區形成權力真空,森林蠻夷就會成為受益者,崛起成新的力量;每當中央帝國打擊森林蠻夷時,草原蠻夷則會死灰復燃,重新成為強國。草原蠻夷和森林蠻夷,他們都不是民族,而只是幾十種不同民族組成的貿易軍事共同體。
  • 蒙古三次西徵到底滅了多少國家?
    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領在斡難河(今鄂嫩河)畔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國家。蒙古國建立後,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貴族不斷發動掠奪戰爭,用兵的主要方向是南下與西徵,南下攻擊的主要目標是南宋和金朝,西徵則是徵服中亞東歐各國。
  • 蒙古西徵消滅40多個國家,為什麼會敗給馬木留克騎兵?
    十三世紀,蒙古騎兵站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央。蒙古帝國發動三次大規模的西徵,期間共消滅了四十多個國家,勢力遠達義大利半島的突尼西亞東北。
  • 蒙古第三次西徵,阿拉伯帝國慘遭摧毀,究竟誰拯救了伊斯蘭世界?
    這是蒙哥汗對弟弟旭烈兀的囑咐,時間是「大蒙古國」第三次西徵前的1251年,後來的歷史表明,旭烈兀重點執行了蒙哥汗這句指示的後半部分。歷史上,蒙古的三次大規模西徵把亞歐大陸攪得天翻地覆,其中,成吉思汗發動的第一次西徵滅掉了花剌子模,不僅將蒙古帝國的勢力範圍擴展到中亞,還為子孫規劃了後來的四大汗國。
  • 從多元歷史視野宏觀中國現代化問題:蒙古西徵與人類文明
    第一次是公元前2—1世紀,漢擊匈奴,匈奴西遷數千裡,因而威脅到在羅馬帝國邊境的蠻族紛紛遷徙,導致羅馬帝國覆滅,歐洲中世紀封建大分裂時代的開始。二次是13世紀蒙古人西徵,對阿拉伯和回教世界以及西歐封建勢力的打擊,引致西方近代文明的開展。  關於在3—4世紀進入羅馬史籍記錄的「匈氏」(Huns)是否就是中國史籍所記的西遷的「匈奴」人,在西方一直爭議不斷。
  • 假如蒙哥汗突然死亡,旭烈兀西徵的最遠目標會是哪裡?歐洲都顫抖
    如果蒙哥汗沒死,元朝第三次西徵,也就是旭烈兀西徵的最終目標會是哪裡?元朝能夠跨遍歐洲統一世界?憑良心說,想要改變世界走向恐怕有點誇大其詞,僅憑元朝之力想要吞下整個歐洲難度係數太大。接下來我們具體從元朝的三次西徵來分析。第一次西徵,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徵。
  • 蒙古軍隊有多厲害?13世紀差點統一歐洲
    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蒙古軍隊,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強大。12-13世紀,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率領著蒙古軍隊橫掃歐亞大陸,滅國無數,建立了疆域遼闊的蒙古帝國。在13世紀的歐洲人眼裡,蒙古軍隊幾乎是不可戰勝的,他們對蒙古軍隊充滿了深深的畏懼。
  • 蒙古橫掃歐洲的原因
    (蒙古人稱這種戰法為「曼古歹」)。這種戰術的精髓在於一從遠距離攻擊敵人,二持續不斷的攻擊敵人,三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在這種攻擊下不論敵人的精神和裝甲多麼堅強,徹底崩潰只是時間的問題。當時歐洲騎士大多配備重盔重甲,雖然近戰時十分強大,機動力卻根本無法和蒙古騎兵相比。如果碰上蒙古騎射手,不僅追不上,連逃都逃不掉,只有作箭靶子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