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肺先學會呼吸,初春這三招呼吸吐納法可幫你養肺防病!

2020-12-23 大醫本草堂

《黃帝內經》曰「人以天地之氣生」,肺主氣,司呼吸,天氣通於肺,全身的呼吸全靠肺,人體靠肺才能獲得天地之氣,所以中醫十分注重吐納、導引養生。

初春時節,乍寒未暖之際,正是各種呼吸系統疾病高發的季節。老人小孩一不留神就會中招——感冒、咳嗽、哮喘……這些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高發主要是寒冷空氣刺激、室內活動時間增加、空氣不流通、空氣品質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下導致的氣道高反應性。

初春如何養肺防病?除了改善起居飲食,送你三招養肺的吐納之式,趕快一起學起來。

三招呼吸吐納,學會有助養肺

1、深呼吸

人時時刻刻都在呼吸,但往往也最容易忽視呼吸。眾所周知,肺是人體內、外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其表面積展開有兩個足球那麼大,但很多人因為呼吸太短促,使空氣不能深入肺葉下端,導致換氣量小,在正常呼吸頻率下通氣不足,會使體內的二氧化碳累積,導致腦部缺氧,出現頭暈、乏力的症狀。

因此,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每日進行2—3次深呼吸,可以使人的胸部、腹部的相關肌肉、器官得以較大幅度的運動,能較多地吸進氧氣,吐出二氧化碳,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促進有氧代謝,從而達到養肺目的,並且對於解除疲憊,放鬆情緒,都是有益的。

所謂深呼吸,就是胸腹式呼吸聯合進行,類似瑜伽運動中的呼吸操,深吸氣時,先使腹部膨脹,然後使胸部膨脹,達到極限後,屏氣幾秒鐘,逐漸呼出氣體。呼氣時,先收縮胸部,再收縮腹部,儘量排出肺內氣體。反覆進行吸氣、呼氣,一呼一吸儘量達到6.4秒。

2、腹式呼吸

大多數人,特別是女性,大都採用胸式呼吸,只是肋骨上下運動及胸部微微擴張,許多肺底部的肺泡沒有經過徹底的擴張與收縮,得不到很好的鍛鍊。這樣氧氣就不能充分地被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時間長了,身體的各個器官就會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狀況,很多慢性疾病就因此而生。

而腹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吸氣時胸廓的上、下徑增大。正常的腹式呼吸一次約10-15秒,能吸入約500毫升空氣,能有效地增加身體的氧氣供給,使血液得到淨化,肺部組織也能更加強壯。

能使我們更好地抵抗感冒、支氣管炎、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同時由於橫膈膜和肋間肌也在呼吸中得到鍛鍊,人體的活力與耐力也都會相應得到增加,精力也就更加充沛了。

吸氣時:採取仰臥或舒適的坐姿,可以把一隻手放在腹部肚臍處,放鬆全身,先自然呼吸,然後吸氣,最大限度地向外擴張腹部,使腹部鼓起,胸部保持不動。

呼氣時:腹部自然凹進,向內朝脊柱方向收,胸部保持不動。最大限度地向內收縮腹部,把所有廢氣從肺部呼出去,這樣做時,橫膈膜自然而然地升起。循環往復,保持每一次呼吸的節奏一致,細心體會腹部的一起一落。

3、縮唇呼吸

由於氣道阻塞,患有老慢支」的病人常會發生呼吸困難。因此,病人需要積極進行肺功能鍛鍊才能有效減少不適狀況的發生。其中腹式呼吸法和縮唇呼氣法能加強胸、膈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且簡便易行,可在家中隨時進行。

縮唇呼氣法就是以鼻吸氣、縮唇呼氣,吸氣時讓氣體從鼻孔進入,這樣吸入肺部的空氣經鼻腔黏膜的吸附、過濾、溼潤、加溫可以減少對咽喉、氣道的刺激,並有防止感染的作用。

每次吸氣後不要忙於呼出,宜稍屏氣片刻再行縮唇呼氣,呼氣時口唇縮成「吹口哨」狀,使氣體通過縮窄的口形徐徐將肺內氣體輕輕吹出,每次呼氣持續4~6秒,然後用鼻子輕輕吸氣。

要求呼氣時間要長一些,儘量多呼出氣體,吸氣和呼氣時間比為1∶2。按照以上方法每天練習3~4次,每次15~30分鐘,吸氣時默數1、2,呼氣時默數1、2、3、4、5、6,就能逐漸延長呼氣時間,降低呼吸頻率。此外,同時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佳。

中醫一個食療方養肺更健康

肺氣陰虛,其實是津液消耗過度,肺臟失去濡養而導致的。因「春燥」等季節特點,很容易帶走人體的津液,傷及肺臟;若伴有抽菸、熬夜、喜食肥甘厚膩等習慣,更是會加大津液的損耗。

中醫認為「燥則潤之」,春季養生應以養陰清熱、潤燥生津為主。但若滋補過於激進,反而加重髒燥津傷、陰虛火旺等症,更傷機體,適宜慢調理。

但如今,花粉、空氣汙染不斷,肺臟的氣體交換功能受阻,需進行養肺、清肺,才能促進肺臟的自我清潔能力,從根本上改善肺功能。

養肺,中藥食材有獨特優勢,其性味平和安全,以圖緩治收工,循序漸進,能從內而外滋養五臟,改善體質。

春季,燥邪為盛,最易傷到肺陰。因此,避免秋燥傷肺,飲食上,要以潤為主。

肺喜潤怕燥,要及時補水,主動喝水,小口慢慢喝,可以防燥潤燥,對鼻咽、氣管的黏膜產生滋潤作用。

並且,喝水,要喝溫熱的水,不要喝冰鎮的冷水,以免損傷肺部機能。

肺,喜潤惡燥,補充水分,可潤肺,有益肺部健康。

水,是焦油剋星,吸菸者,多喝水,可減少其對身體的損害。

多喝水,補充水分,可防燥潤燥,對鼻咽、氣管的黏膜產生滋潤作用。

溫熱的水最佳,儘量不要喝冷水,此外,多喝熱茶,潤肺排毒,效果加倍。

長期吸菸的人,經常喝茶水,不僅可潤肺,還有益咽喉健康,促進排毒。

用護肺小植物,搭配泡水喝,對於吸菸者養護肺部健康,大有益處。

用蒲公英、苦苣根、桔梗、地節,搭配在一起,熱水衝泡代茶飲,即可。

蒲公英,具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能夠消除口腔炎症,有廣譜殺菌的效果,是「八大金剛」之一,可以對抗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緩解咽喉不適。

羅漢果在民間被譽為「神仙果」,具有清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對菸酒過度等引起的聲音嘶啞、咽幹口渴等尤為有效。羅漢果含一種比蔗糖甜300倍的甜味素,但它不產生熱量,所以是糖尿病、肥胖等不宜吃糖者的理想替代飲料。

梔子、菊花可以清熱解毒、清肝明目,胖大海作為「護嗓界」知名的藥材,能清肺化痰,利咽開音,潤腸通便。大腸熱積引起的便秘、排便不暢也可以多喝胖大海。甘草有較好的的解毒功能,祛痰作用也比較顯著,能保護髮炎的咽喉和氣管黏膜。

搭配在一起,對潤肺利咽、生津止渴,潤肺止咳、消炎,緩解咽喉不適,效果尤佳,適合戒菸者作為日常代茶飲。

通過橘紅梔子茶的調理,

慢慢將肺部堆積的塵埃和顆粒物排出體外,

28天就能還你一個乾淨的肺!

多種材料的加入讓膏滋更為清爽舒適,

湯色清麗,口感清香醇厚,

有效清熱降燥,還能清新口氣。

好用又有效的它,

深受大家的喜愛,

老師,「老煙槍」都愛它···

相關焦點

  • 運動健身上管:三招呼吸吐納,學會有助養肺
    如何養肺防病?除了改善起居飲食,送你三招養肺的吐納之式,趕快一起學起來。 三招呼吸吐納,學會有助養肺 1腹式呼吸 大多數人,特別是女性,大都採用胸式呼吸,只是肋骨上下運動及胸部微微擴張,許多肺底部的肺泡沒有經過徹底的擴張與收縮,得不到很好的鍛鍊。
  • 肺不好的朋友們,你若愛上吃這三種食物,或可幫你養出強壯肺
    在這個時候感冒非常的常見,很多人都會非常容易患上或重或輕的感冒,感冒除了流鼻涕頭暈打噴嚏之外,還非常容易因為感冒咳嗽影響到肺部,咳嗽嚴重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所以養肺就變得非常重要,我們可以在日常的中,通過一些事情來養肺。
  • 養肺等於養命!肺好的人,手上通常沒有這三個表現,養肺做好3件事
    老話說:養肺等於養命。這說明了肺在人體中的重要性,肺作為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為身體的健康保駕護航。 但如今肺部的不良刺激越來越多,如長期抽菸,吸入二手菸,生活在空氣品質不佳的環境中從而導致肺部出現問題。
  • 秋季為什麼要養肺?養肺能讓你肌膚光滑,瑩潤水嫩,還能健脾益腎
    秋養肺,冬養腎,秋季是一個適合養肺的季節,肺喜潤而惡燥,秋季氣候乾燥,最容易損傷肺,因此,這一季節尤其要注意對肺的保養,預防肺病,秋天要預防呼吸道系統疾病的發作,肺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寒也寒不得,熱也熱不得,燥也燥不得;秋季氣候逐漸轉為乾燥,容易耗傷津液,所以,在秋季常常會有口鼻乾燥
  • 暖心回顧第四屆京都念慈菴「全民健身·輕鬆養肺」嘉年華南京站,湧現養肺熱潮!
    Part Two:踩出肺樂章!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小夥伴們在琴鍵上「大展拳腳」,養肺的同時幸福感滿滿!「彩色的大捲髮紅鼻子最滑稽的步法這樣的快樂你學會了嗎會了嗎「小丑逗趣表演,精彩連連!養肺行動是針對人體最重要的呼吸和造血器官——肺部!為不同年齡層的市民普及相關的養肺知識,提升大家的養肺意識,成了京都念慈菴公益事業上的「新職責」!
  • 秋季當道,全民養肺,刻不容緩!4個養肺瑜伽體式,超有效!萬怡
    這不又到了秋季,小夥伴們該注意養肺健肺了。所以養肺,在秋天來說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先來說說這秋季養肺的最佳時間,上午7:00-9:00.今天就來先講講哪些體式有助於我們秋季養肺第四步:每次保持3-5個呼吸,多練習幾次。
  • 主動幹預防治 養肺方大有可為——專訪健身氣功養肺方研究團隊負責...
    而之所以專門編創養肺方這一運動處方,主要是因為健身氣功·六字訣、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等功法中都有專門針對肺臟功效的動作,當然也有針對心臟、腎臟等器官的練習動作,我們思考為何不把這幾套功法中跟肺臟相關的動作有機地串聯在一起,去專門針對肺臟有問題的人,尤其是那些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觀察是否會達到更好的預防、康復效果。
  • 金秋九月,養肺要潤!快來看看如何養肺
    中醫經過研究,提出一條養生之道:金秋九月,養肺要潤!秋季天氣乾燥,肺部承受重大壓力,中醫提出適宜的潤肺之法,我們要好好學習。導語:正直金秋九月,天氣乾燥,我們的肺承受壓力變大,呼吸容易傷到肺部。此時需要我們注重肺部的保養,而中醫認為秋天也是養肺的最佳時期,也因此提出養肺的方法。一、應該如何調養結合潤肺1、保持環境溼潤中醫提出,秋季陽氣逐漸減少,陰氣生長,應注重保養自身體內的陰氣,而此法的關鍵在於防止乾燥。
  • 《黃帝內經》關於春天養肺的九大黃金定律!
    秋天最適合養肝,夏天最適合養心,冬天最適合養腎,春天最適合養什麼?當然是肺啦。春天如何養肺?中華醫學的瑰寶《黃帝內經》給出了九大黃金定律,如果你學會了這九大黃金定律並認真的去做,保管你的肺妥妥的。下面就聽小編細細道來。
  • 養肺「王牌」公布了,不是雪梨,平時敞開吃,肺強大了少生病
    2、胸部異常當肺部出了問題,首先能感受到的就是胸部有疼痛感,並且胸悶,呼吸困難,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側睡一受壓迫就感覺呼吸不過來,要嘗試調換各種睡姿才能夠緩解變舒服,這或許是肺部病變的徵兆。>4、患鼻咽炎,咽喉炎,支氣管炎5、易疲倦,氣虛無力,氣喘6、肩膀,後背,關節有疼痛感7、凌晨3-5點醒來,失眠8、頭髮乾枯,易斷,脫髮肺不好要儘早養, 養肺等於續命,大家都知道吃雪梨可以滋陰潤肺
  • 肺部結節刻不容緩,最全養肺法,幫你消散結節
    「 ▼ 每晚9點與你聊艾灸| 與你說晚以及如何有效養肺 肺,其實是比較難養的。主要有兩點: 第一,中醫認為:肺為嬌髒,既不耐寒,也不耐熱。不像我們的脾胃,脾喜乾燥,不喜歡溼潤;胃和脾習性正好相反,喜溼潤,不喜歡乾燥。 第二,肺為華蓋,什麼是華蓋?
  • 肺不好,睡不好!肺一旦變白,睡著後身體會給出暗示,注意養肺
    在這場疫情中,「肺變白」這三字頻頻出現在大眾眼前,但很多人都不太理解。肺變白了的意思就是肺部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倘若它變白了,身體會表現出來,尤其是在睡覺的時候,表現會異常明白。若你睡覺時身體有這些表現,要引起重視,儘早養肺。肺若變白了,睡覺時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表現?
  • 肺不好,身體瞞不住,異常跡象一旦出現,養肺事不宜遲
    每天起床後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夠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這樣一整天都會感到心情舒暢。人只要呼吸就需要肺功能的幫助,它能幫忙把新鮮的氧氣運送到身體的全身器官當中,使得身體保持正常的平衡運轉。只要肺出現問題,很有可能出現肺炎、肺結核等疾病,嚴重時還會增加癌症的機率。
  • 肺有「三怕」,最好一個別佔,想養肺,做好這六點,會慢慢變好
    肺有「三怕」,最好一個別佔,想養肺,做好這六點,會慢慢變好一怕「燥」肺,最怕燥邪,乾燥易耗傷津液。一旦燥邪傷及肺的元氣,則易誘發各類肺部疾病。秋季,燥邪當令,一定要做好防護,避免其損害肺部健康。二怕「寒」寒邪,最易經口鼻犯肺,使肺氣不得發散,津液凝結。
  • 養肺=續命!四種天然「清肺王」,經常吃點,止咳化痰,養肺護肺
    喉被稱為「肺之門戶」,鼻稱為「肺之外竅」。由此可見,外界有害物質進入身體,第一個要經過的就是肺部。肺部本身就屬於較弱的一個器官,從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足以讓我們每個人都意識到「肺部」對身體的重要性。肺部一旦受到侵害,全身將會遭殃,因此說,春季到來要好好養肺了!養肺=續命!
  • 肺部受損,咽喉會先透露風聲,3個異常出現,該及時養肺了
    一、肺部受損,咽喉會先透露風聲,3個異常出現,該及時養肺了1、痰液分泌多肺病出現,喉嚨有特殊症狀,例如咽喉痰多的話,應可改善肺功能,很多種肺疾病在發展過程中有時會產生大量的痰,比如肺炎,結核病等,就像痰液出現在肺的分泌過程中,會使呼吸道的分泌發生合理的改變
  • 一個人肺好不好,看三個地方,冬季養肺,謹記「四多、五少」
    肺,為「嬌髒」,寒氣到來時,往往最先淪陷。  因此,在寒冷的冬季,需要格外注意養護肺部健康。  怎樣才能知道,你的肺部,還是否健康呢?一起來看看吧!  菊苣泡水,可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增強免疫力,促進身體排毒。  這幾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潤肺、利咽、生津、排毒,是養肺潤肺不錯的選擇。  3、多呼吸
  • 肺有「三怕」,最好一個別佔,牢記三字訣,養肺潤肺,肺淨人健康
    所以說,肺也是懼怕香菸的,勸你還是及時戒菸,這樣才有助於減小有害物質的攝入,減輕對肺部的損傷,讓肺慢慢變好。肺怕乾燥。進入秋季之後,天氣相對比較乾燥,如果出現了冷空氣的話,可能會導致皮膚出現脫皮的情況,也不利於肺部的健康。
  • 冬季該如何正確養肺?可以試著多吃這三樣食物,或有利於清肺潤燥
    我們的生命離不開呼吸,而呼吸又離不開肺,肺是呼吸系統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器官,一旦肺部受損,就會影響我們的正常呼吸,同時肺也是比較嬌嫩的一個器官,很容易受傷,而且肺喜溼潤怕燥熱。再加上冬季霧霾天氣比較嚴重,空氣品質比較差,更容易誘發各種肺部疾病,因此在冬季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保護肺部,多保養肺部,學會正確養肺,那麼冬季該如何正確養肺,建議大家可以試著多吃這三樣食物,或更有利於清肺潤燥。一、生活中哪些習慣會影響肺部健康?
  • 天然的「養肺王」被找到,不是百合,你若愛吃,肺部或越來越好
    3、胸悶胸痛,氣短 肺臟的主要功能是呼吸,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呼吸都是平穩有規律的,並且呼吸順暢。而肺部出現問題的人會常常感到呼吸困難,胸悶胸痛等情況。特別是上樓梯,夜間睡覺或者是進行體育運動的時候特別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