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如此喜歡葫蘆?除了「福祿」美好寓意外,還有什麼含義

2021-02-07 咩咩愛歷史

葫蘆有很多別稱,如「壺盧、蒲盧、瓠[hù]、壺、盧、匏[páo]等,後來統稱為葫蘆,其中「壺」最初指的是盛酒的器皿,而「盧」則是盛飯的器皿。

關於葫蘆的種類,明朝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列舉了七種——「懸瓠、蒲盧、茶酒瓠、藥壺盧、約腹壺、長瓠、苦壺盧。」

關於葫蘆的原產地,有說產地在中國,有說產自印度,也有說是從非洲傳入的,目前尚無定論,但至少在春秋時期,葫蘆就在民間廣泛種植了。

考古學家在河姆渡遺址發現了葫蘆的種子,證明我國種植葫蘆已有七千多年的歷史了。

《說文解字》認為「瓠」字從瓜,屬於瓜的一種。

孔子在《論語》中,把「匏」直接稱為「匏瓜」,目前人們喜歡把玩的葫蘆屬於「長柄壺盧」,早在三國時期的吳國就出現了這個品種。

《詩經》中多次提到葫蘆,如「匏有苦葉,濟有涉深」、「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南有樛木,甘瓠累之」等等。

葫蘆不僅可以食用,還能製作盛水的水瓢,盛酒的酒葫蘆,裝藥的藥葫蘆,還可做成吉祥的擺件。

古人為何如此喜愛葫蘆呢?

「葫蘆」與「福祿」諧音,其藤莖稱作「蔓帶」,與「萬代」諧音,成熟的葫蘆內部有很多種子,象徵著子孫多多,加上「福祿萬代」,有這麼多美好的寓意,葫蘆當然倍受世人青睞。

很多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當中,葫蘆是神仙隨身攜帶的裝飾物,比如鐵拐李、濟公和尚、太白金星等等,古人認為葫蘆還有化煞、闢邪等非凡的力量。

除此之外,葫蘆還有觀賞和收藏的價值。

長柄的葫蘆形體優美,色澤金黃,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有的葫蘆經過多年的摩挲把玩,外表掛磁包漿,光潔潤澤,堪稱價值千金的文玩。

古人認為,開天闢地的盤古、補天造人的女媧、推演八卦的伏羲都是葫蘆的化身,彝族史詩《梅葛》說,漢、傣、彝、僳僳、藏、白、回等九個民族,都是從一個葫蘆裡走出來的親兄弟。

相關焦點

  • 葫蘆,福祿
    白石老人93歲所作葫蘆小品葫蘆諧音「護祿」、「福祿」,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古人認為它可以驅災闢邪、祈求幸福、使子孫人丁興旺,因此,千百年來,葫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
  • 遵化馬文化有「福祿」了
    除了馬文化,葫蘆文化也是一個靚點,據小說《金鞭記》記載葫蘆國(也有小說稱火葫蘆國)的駙馬呼延守用曾使用的「火葫蘆」兵器。據有關資料記載火葫蘆兵器的產生是受燕山一帶葫蘆文化的影響打造而成,而小說裡的這位駙馬跟遵化有著一些歷史淵源。
  • 葫蘆有什麼寓意?玉葫蘆的隱藏寓意你知道嗎?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對於葫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在國人心中都有著極為吉祥的寓意。那葫蘆有什麼寓意呢?葫蘆的寓意最為直觀的便是「福祿」了,這種寓意來自諧音法,傳達的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祈福納祥的美好願望。除此以外,葫蘆有什麼寓意呢?當然還是和人們嚮往的美好生活有關。葫蘆的形狀與「吉」字相似,故而又被寓以「吉祥」之意,且葫蘆多籽,所以還承載著人們祈求多子多福的美好願望。
  • 長知識,很多人喜歡用葫蘆做裝飾品,寓意原來如此
    銅製葫蘆擺件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把「葫蘆」作為裝飾品?這可不僅只是為了好看!葫蘆之所以這麼受歡迎,除了很多實際用途外,還有很多好的寓意和象徵,下面就讓我為大家道來!一.趨吉避兇比如在古代葫蘆嘴小肚大的外形,可以很好的吸收住宅之內的上佳氣場接納福氣,且對於不好的氣場可以進行有效的抑制。因此,古時候的豪門大族多在家中供養幾枚天然葫蘆,以求趨吉避兇的作用。
  • 從祈福文物破解古人防疫經
    特別的是,燻爐爐身為鳳形,鳳嘴銜一魚,身上還有五隻小鳳。其背與雙翅為蓋,上有鏤孔,背翅上伏四雛,翅下有穿栓,兩蓋可自由啟合。長尾作開屏狀。鳳身飾有淺細羽毛紋。兩足站立在底盤上,與底盤連為一體。底盤敞口,平沿,盤中間有一高2.4釐米,直徑1.4釐米的小圓管,中孔通至盤底。平底微凸,下附三乳足。除了薰香功用,這件燻爐造型也很有講究。
  • 孟先生筆記丨風水吉祥物 葫蘆
    葫蘆的諧音是「福祿」。福是和諧,這就是代表家庭的幸福。祿代表的是升官發財,這就是代表的是財富,所以連起來的話就是家庭幸福,升官發財。
  • 為什麼國人喜歡葫蘆造型的吉祥物?葫蘆有什麼寓意呢?
    今天晶石上的舞者來和大家聊聊葫蘆葫蘆是最古老的吉祥物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也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中國考古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7000年前的葫蘆及種子,此後從自然原始的荒蠻到燦爛多樣的藝術頻繁出現了葫蘆的形象,個別民族還有關於它的節日。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咱老北京過端午還有這些講究
    端午節還有什麼習俗呢 尤其在咱們北京 端午節的過法有什麼不一樣呢?古人把五月初一稱為端一,後面的五日以此類推。因此端午也稱「端五」,後來又發展到稱「重五」或「重午」,再到今天統稱為「端午」,但也有稱這一天為「端陽」或「天中」的。而北京人稱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單五」。 祭神祭祖除了吃粽子,賽龍舟。
  • 長知識 葫蘆除了把玩還有這麼多用途!
    胡蘆和葫蘆這兩個名稱顯然是從這裡衍生而來。到了唐朝,「葫蘆」這一名稱開始流行起來。宋代以後,由於葫蘆品種繁衍,名稱也變得更多了。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出現了七種名稱:懸瓠、蒲盧、茶酒瓠、藥壺盧、約腹壺、長瓠、苦壺盧。之所以出現眾多名稱,主要因為古人把葫蘆按其性質和用途與形狀大小的不同而分類或由古人用字同音假借造成的.現代植物學把上述各種「葫蘆」都有歸屬於葫蘆科。
  • 【石雕大象鼻子方向不同 含義不同】
    石雕大象背負葫蘆被稱為「福祿葫蘆」自古以來就是「福祿吉祥」、「健康長壽」的象徵。石雕大象也是鎮宅護家的良品。葫蘆諧音「護祿」、「福祿」,葫蘆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有闢邪、招財、祈求幸福,使子村人丁興旺之寓意。
  • 「眉粗眼小福祿少,眉細眼大貧來擾」是真的嗎?古人為何這麼說?
    其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是一句民間俗語「眉粗眼小福祿少,眉細眼大貧來擾」。大爺在說到這的時候,還告誡我千萬不要覺得一個人的相貌不重要,這可是能夠影響人一生的。尤其是眉毛與眼睛,是會決定一個人未來的貧窮與富有的。大爺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這樣說有什麼依據嗎?
  • 葫蘆款式是很不錯的選擇
    至於它是什麼時候,被哪個地方的人叫成「福祿」的還無據可考,但這個發音規律還挺像南方方言的,比如福建和弗蘭。納福招財是我們民族的永恆話題葫蘆為什麼被叫成「福祿」後,就能從一個瓜類植物進階到祥瑞呢?那還不是因為錢……多福多祿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人生狀態,試問誰又會拒絕呢?
  • 傳統文化中葫蘆都有什麼作用,如何利用葫蘆功效?
    今天我們要說的不是別的,就是我們常見的——葫蘆! 葫蘆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吉祥物之一,人們常將其掛在門口用來闢邪、招寶。其中「懸壺濟世」也和葫蘆有關。
  • 葫蘆這麼厲害,你知道嗎
    葫蘆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早在近一萬年前,在中華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經生長著葫蘆植物。據浙江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的考古發現 ,7000多年前,我們的先人就已開始種植葫蘆,而用葫蘆作為盛水的用具則要早於陶器和青銅器。古人認為,由於葫蘆的性質和用途不同,所以名也因之。葫蘆有甘、苦之分,甘者曰「瓠」;苦者曰「匏」,又曰「苦匏」。至於「茶酒瓠」「藥壺盧」,皆因用途而名之。
  • 常見黃金吊墜和黃金手鐲的美好寓意~
    現如今越來越多人喜歡在過節,紀念日,生日送黃金首飾作為禮物,既體面,也有健康,吉祥,關懷等美好的寓意,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各種黃金吊墜還有黃金手鐲上圖案的寓意,將來不論是送長輩,送朋友,送家人,或是自己佩戴都能作為一個參考哦。
  • 農村俗語:「家裡掛葫蘆,越掛越會富」,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掛葫蘆,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葫蘆」與「福祿」發音相似,人們覺得家裡掛葫蘆就可以增加福祿,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家裡掛葫蘆,越掛越會富」,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農村,葫蘆也是很常見的,可以說葫蘆的用處非常多,在葫蘆剛長出來還是綠皮的時候,村民們就會摘回家,削掉皮之後還可以炒著吃。如果葫蘆老了以後,不僅可以當做裝飾品,還可以從中分開,做成水瓢或者漏瓢等,以前農村漏粉條用的就是葫蘆做成的漏瓢。
  • 古代青樓女子,為何喜歡在腰間系一根紅繩,這有什麼特殊含義!
    古代青樓女子,為何喜歡在腰間系上一根紅繩,這有什麼特殊含義!中國人不僅喜歡穿金戴銀,還常常鍾情於在身上繫上一條紅繩,以期闢邪保平安。不過有一種人,她們是因為職業需要,也會在身上繫上紅繩,卻不想被人看見,藏在了衣裙中,只系在腰間。
  • 你知道「瓜瓞綿綿」是什麼意思嗎?
    大家知道「瓜瓞綿綿」是什麼意思嗎?它為什麼會在吉祥文化紀念幣裡出現?下面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在《詩·大雅·綿》中,古人就用「綿綿瓜瓞」來稱讚這一場景。「瓜」即「大瓜」,「瓞」即「小瓜」,意思是如同一根連綿不斷的藤上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樣,比喻子孫繁盛、傳世久遠。
  • 【經典】「未央」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中國古人這麼喜歡這兩個字?
    由於年代久遠,我們現代人或者已經無法完整的理解古人用此二字的意思。因此,我們今天來說說「未央」二字的含義,古人為什麼喜歡這二字,以及這二字背後的中國文化。未央:從字面上理解,太淺顯不過了,淺顯到你可能都不信。她的起初含義就是「未到一半」。 未,就未到,沒到的意思。央,就是「中央」。
  • 宮家彩繪葫蘆,色彩鮮亮,寓意美好,深受人們喜愛~
    主要特徵01技藝特徵在天然的葫蘆上,純手工繪製,運用民間彩繪技法,使用墨汁,丙烯,國畫顏料等進行繪畫,晾乾後,塗上蠟或亮漆。02藝術特色色彩亮麗,圖案吉祥,寓意美好,賞心悅目。在色彩上,於芳吸收現代審美元素,有了對比色和鄰近色的運用;在材料上,有國畫顏料、墨汁、丙烯、甚至油畫顏料等大膽嘗試;技法上,在宮家彩繪一筆見濃淡的基礎上,吸收國畫蘭花的用筆技法,演變出一筆成型、色彩生動的蘭花技法;在構圖上,吸取國畫的構圖畫面更加錯落有致;在立意上,延續宮家彩繪葫蘆喜慶吉祥的主題,又在她所喜歡的花卉題材上深入研究,創作有荷花系列、玫瑰系列、山花系列、蘭花系列等清新亮麗、個性鮮明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