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苗師「巴代雄」第 32 代掌壇師,帶你走進神秘湘西!

2021-02-22 新花垣

為了進一步做好民族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搜集、整編譯註、研究利用、保護傳承工作,石壽貴日前申請了「苗族巴代」微信公眾號,並於6月19日發布了第一篇推文《「苗族巴代」公眾號開篇辭》。石壽貴計劃在「苗族巴代」公眾號發布有關巴代文化圖文並茂的文章500篇以上,供大家關注、閱讀、掌握和了解。

石壽貴 

石壽貴,男,苗族, 1951 年生,花垣縣雙龍鎮洞衝村人。為本家祖傳苗師「巴代雄」第 32 代掌壇師,客師「巴代扎」第 11 代掌壇師,民間正一道第 18 代掌壇師。湘西文化研究會首屆理事,州曲藝家協會會員,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詩詞楹聯學會會員,州第一批命名的 「非遺」名錄「苗族巴代」傳承人,花垣縣第七、八屆政協委員,首屆感動花垣十大人物,中國民俗學會蚩尤文化研究基地蚩尤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巴代文化學會會長,吉首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和合文化研究中心苗族巴代文化研究主任。長期從事巴代文化、道壇喪葬文化、民間習俗禮儀文化等苗族文化的挖掘、整編、譯註及傳承工作,頗有建樹。傳授弟子 200 餘人。出版《苗族道場科儀彙編》、《苗師通書詮釋》、《湘西苗族古老歌話》、《湘西苗族巴代古歌》等著作 4 本,累計700 餘萬字。石壽貴編著的《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入列2018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將由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表演巴代苗語電視節目 30 餘期。曾獲過國家級曲藝展演三等獎、州縣文學創作文化貢獻獎、研究會先進個人獎、省級優秀論文獎、政協先進個人獎、先進傳承人獎等獎項 15 次。其巴代文化研究基地已建立起巴代文化的三大儀式、兩大體系、八大板塊、三十七種類苗族文化資料庫,成為全國乃至海內外唯一的一家苗族巴代文化的單位。有關事跡在各種書刊及央視各頻道、海內外各電視臺皆有過多次報導。

「苗族巴代」公眾號開篇辭

都說神秘湘西,湘西神秘。

神秘在哪裡?哪裡最神秘?

神秘在富有傳奇故事的山水裡;

神秘在湘西山民至今仍然保持有

遠古蚩尤部落所創建五大文明的文化元素裡;

神秘在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的意識形態裡;

神秘在原始風貌的風情習俗裡;

神秘在「苗族巴代文化」體系裡;

神秘在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

「利生」文化裡……

我們常說,想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首先必須要了解這個民族的歷史,因為民族文化是在歷史的鍛造中產生的,是從歷史的故事堆裡形成而爬出來的,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成熟起來的。

涿鹿之戰的結果和苗族頻繁遷徙的歷程,成就了苗族的七大民族特點:一、是一個在涿鹿之戰後頻繁遷徙的民族;二、是一個由於頻繁遷徙沒有充分時間積澱而沒有形成統一全民族文字的民族;三、是一個由於長期頻繁的遷徙致使造成幾乎與世隔絕而形成遺留有濃厚的母系社會風範、尊重女性的民族;四、是一個由於長期分散遷徙而沒有官府,不屬王化、以村寨為社會板塊的散居民族;五、是一個由於受戰後所迫、長期頻繁遷徙的歷史環境與條件所束縛,而形成性格內向、內斂而不張揚、低調生活、封閉保守,謙虛謹慎的民族;六、是一個在極其特殊的歷史時期致使苗族形成了具有顯性文化表象和隱性文化實質這二元文化結構同時並存的民族;七、是一個由於沒有統一全民族的文字和其他因素而促使巴代自然而然地成為傳承和守護苗族主流文化、傳統因子文化的民族。

綜上所述,在長期頻繁的遷徙、散居且沒有官府、沒有文字等情況下,是什麼因素把苗族從遠古帶到了近代?答案非常簡單,是「苗族巴代」,是苗族巴代文化。

巴代文化是在苗族極其特殊歷史環境條件下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一種獨家、獨創、獨有、獨到、獨俱、獨佔、獨特文化,她經過歷史長河的積澱、數千年以來潛移默化的培育和教化,經過數萬代以來苗族人民的努力和打磨而形成的一種文化符號和品牌,她既是苗族的一種歷史社會現象,又是人們生活中的一種文化實存;是古代苗族文化經濟價值與精神價值的雙重凝聚;是一種濃縮的心理與社會內涵的符號系統;具有文化的主體性、集中性、權威性、嚴謹性、科學性、有機性、前瞻性和持續性;在歷史上形成具有深廣強大、無可替代的凝聚力、向心力、感染力、影響力、穿透力、生命力、鎮懾力、輻射力和說服力;這種文化以苗族乃至人類生存哲學基點為因子,築就了苗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文化信念,這種文化信念在內則形成了民族的觀念、性格、素質、氣節和精神,在外則形成了民族的風格、習俗、形象、身份和標誌,是苗族獨特的代表性文化品牌。得到了歷史、社會及廣大民眾的認同,成為具有苗族代表性的一種文化符號和品牌。

幾千年以來,由於種種特殊的歷史原因,致使人們對巴代文化諱莫如深,只看到顯性文化表象,無法洞悉隱性文化實質。歷代的封建王朝將楚文化定格為「巫鬼文化」,將苗族認定為「崇巫尚鬼、信鬼信神、做鬼做神」的民族,把傳承古代苗族主流文化的「巴代」定性為「巫師、鬼師」等等。這顯然是由於不了解苗族的巴代文化,才產生出來的一種偏見和誤解。正是這種偏見和誤解所產生出來的民族歧視,幾千年以來一直困擾著苗族,限制著苗族文化的發展和文明的升華。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國家民族平等大團結的英明政策指引下,苗族人民才從封建王朝的歧視排擠的壓迫下解放出來,人模人樣地生在世上。

「苗族巴代」於2016年8月獲批為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肯定了巴代文化是苗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內容來源:苗族巴代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什麼叫巴代?為你詮釋湘西苗族巴代文化
    《巴代文化簡述》20篇之第2什麼叫巴代文/石壽貴
  • 【分享】湘西苗族巴代遷徙古歌
    「巴代雄」第32代掌壇師(苗師)和「巴代扎」第11代掌壇師(客師),叫石壽貴,長期執著於對苗族文化的傳承與研究,著述頗豐。石壽貴作為國家級非遺苗族古歌傳承人,目前已出版發行《湘西苗族古老歌話》、《湘西苗族巴代古歌》等4本書籍。為了便於社會各界分享其《湘西苗族遷徙古歌》,現發布於此。
  • 什麼叫巴代
    什麼叫巴代/2巴代的種類1苗師「巴代雄巴代,在其他省份和地區有稱為「刀香、江香、刀沙、巴眉、鬧莎」等,而湘西絕大多數地方都稱為巴代,這些都是苗族特有的原始名詞,其「巴」者為陽性、為上、為主、為剛,為主流之意。
  • 《湘西苗族巴代揭秘》出書啦
    本集《湘西苗族巴代揭秘》為這70集《叢書》中基礎篇的第一集。本書共分開篇·苗族巴代在傳承苗族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各種類科儀概述和巴代基本常識·基礎篇簡介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巴代在苗族文化傳承中的作用論述。第二部分為巴代科儀概述,涵苗師「巴代雄」45堂科儀概述、客師「巴代札」174堂科儀概述、道師繞棺戲171堂科儀概述三大類別。第三部分為沒有講完的話題·巴代基本常識——基礎篇各書簡介。
  • 神秘湘西醋,湘西人挺直了脊梁
    關注"神秘湘西醋養生「信息平臺,就是關注健康!因此,讓人們至今看不清歷史的湘西與湘西的歷史。或許,太多未解的謎,才成就了這方水土的「神秘」 和源於「神秘」的時尚!一款飲品誕生在別的地方也許就只是一種工業品,而誕生在湘西這塊極富精神、靈性,有著豐厚文化積澱的土地上,它就沾染了湘西山水的靈氣和湘西歷史的神秘感。邊城生物科技,猶如阿拉伯故事中的阿里巴一樣,無意中參悟到拉啟那道神秘帷幕的口訣。
  • 苗族「巴代」的功法
    《巴代文化簡述》20篇之第3:巴代的功法文:石壽貴攝影:歐 勇【關鍵詞摘要
  • 神秘湘西:趕屍與下蠱
    第一次發生在遠古時代,《史記·五帝本紀》載:"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經堯、舜、禹三代的不斷"徵戰"、"竄三苗於三危",包括苗族先民在內的"三苗"集團被分化瓦解。第二次發生在西周至戰國時期,西周對"荊蠻"的多次用兵和楚國勢力的擴展,苗族先民大部被迫離開江湖平原,遷入五溪、武陵地區。
  • 神秘湘西,在線復活
    起死回生,聽上去就像是科幻小說裡才有的橋段,如果有一天活生生的發生在身邊了,你是會覺得新奇,還是有一種細思恐極的害怕?
  • 【夜潭】《湘西神秘事》系列:趕屍和另一個世界
    是的,只要你是湘西人,就註定跟湘西的這些神秘事聯繫到一起。 「什麼趕屍?」當第一次被問及這個問題時,我感到驚愕,因為我的確從小就沒有聽說過我們鳳凰有趕屍這回事,聽到最多的是巫師、蠱婆和仙娘。 「就是趕死人走路啊!一跳一跳的像電影裡面的殭屍。」問我的人很有耐心地解釋,生怕我聽不懂。「你們湘西那裡不是有趕屍匠嗎?你見過沒有?」
  • 走進湘西:尋找地球生命的源頭
    7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通過決議,中國湘西地質公園被正式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成為我國第40個世界地質公園。排碧階「金釘子」距離湘西花垣縣排碧鄉的209國道不遠,有一顆著名的「金釘子」。
  • 舌尖上的湘西|湘西酸魚,神秘又勾魂
    湘西的味道,無論唇齒間的純正香辣,還是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古城,亦或是辣妹子的火辣,都讓濃濃的湘味飄逸。按照製作原料的不同,其酸食可分三大類:肉食酸、糧食酸、蔬菜酸。佳餚在口,湘味、湘韻、湘情層疊共聚味蕾間。肉食酸顧名思義,是以動物、家禽或水產的肉為原料的酸食,如:酸牛肉、酸雞肉、酸鴨肉、酸魚等,其中酸魚最有名氣。
  • 神秘湘西過大年丨去龍山過大年也炫彩
    全國提倡儘量選擇就地過節,那就來一場湘西人遊湘西吧!2021年1月27日--2月26日(臘月十五至正月十五)湘西「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2021年「神秘湘西過大年」民族年俗文化活動裡耶組團以「鄉情鄉味過大年」為主題推出的年俗文化活動將在龍山縣各景區開展!
  • 神秘湘西過大年丨「神秘湘西 鳳凰守年」 鳳凰組團活動啟動
    古老神秘的苗族祭祖活動。苗族歌舞表演現場。苗家攔門酒。體驗苗族婚嫁習俗。苗家阿妹做餈粑。紅網時刻湘西12月21日訊(鳳凰站記者 吳東林 通訊員 段慧平 伍麗君 田儒斌)冬日暖陽照,苗鄉年味濃。12月21日,湖南省鳳凰縣山江鎮老家寨人頭攢動、苗歌飛揚、熱鬧非凡,以「神秘湘西 鳳凰守年」為主題的神秘湘西過大年鳳凰組團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 神秘湘西過大年|鳳凰古城的年味,竟是如此不同!
    這個年來湘西過,一定是最好的選擇,「神秘湘西過大年」民族年俗文化活動將在2021年春節期間激情上演時間從2021年1月27日(農曆臘月十五)至2月26日(農曆正月十五)。活動推介了「神秘湘西古城年味」文化「神秘湘西,鳳凰守年」喚起鳳凰古城遠去的年味!
  • 湘西之最,你最多知道三個!
    當你走進鳳凰古城,陽光恰到好處地在亭臺樓宇間遊弋,溫暖的春風揉和著沱江潤潤的水氣撲面而來、小橋、流水、人家構勒出古城的韻味時,你就懂了。紅石林景區:門票價格:120元05湘西最神秘的峽谷——坐龍峽坐龍峽風景區位於古丈縣紅石林鎮,與「芙蓉鎮」--王村一水之隔。
  • 「神秘湘西新發現」氣象新景觀
    「神秘湘西新發現」氣象景觀天氣預報預報時段:2021年01月31整個風景區以山、水、洞、石等自然景物為主要特色,滲透了湘西土家族悠久歷史文化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分別有通天門,烏龍洞,鰱魚洞,飛虎洞和皮渡河風光。
  • 湘西,神秘而又美麗,湖南真正的世外桃源,就像身處另一個時空
    每一次回像湘西,就有種神秘的色彩,仿佛湘西一直是遠在城市之外,是另一個時空景色。那麼相湘西是什麼樣的,就讓我領大家來看一下吧,解開它神秘的面紗,宅在家不如關注我,帶你領略自然的風採湘西之美,美在山水,美在心靈,美在自然,沒有城市的煙火氣,只有幾分淳樸和簡單,行走在古老的小鎮,體會風土人情,享受林間的風,趟一趟小溪流,看路邊兒童的嬉戲,一切都在向我們說明這就是——另一個平行世界,這裡沒有城市的緊張氣息
  • 帶你走進沈從文、黃永玉的故鄉——鳳凰古城
    今天的節目,由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沈從文、黃永玉的故鄉——美麗的湖南湘西鳳凰古城。記得沈從文在他的《從文自傳》第一篇《我所生長的地方》中這樣寫道:一個好事人,若從二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去尋找,當可在黔北、川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了一個名叫「鎮筸」的小點。
  • 走進大湘西,臺灣記者驚呆了
    而你做的夢裡,或許真有太多湘西的成分。說起大湘西,有沈從文寫溯水而行的悠悠水鄉之美,有千百年傳承下來的神秘巫儺文化,還有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觀和保存完好的古老苗寨,這複雜的源流如一條長長的河流,並非一時、一地、一景、一人所能涵蓋。
  • 湘西經開區高新技術企業達32家
    湘西網9月28日訊(張術傑 向雅生)近日,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了《湖南省 2020 年第一批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湘西經開區9家企業(其中6家新增,3家覆審)榜上有名,至此,湘西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達32家,為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再添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