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人文歷史悠久,不僅有著秀麗的風光,山美水美,當地美食也是一絕。主要特色有:雷山烏杆天麻、苗家狗肉、苗家魚、苗家魚凍、苗家鼓藏肉等。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獨具特色的天麻燉雞。
天麻燉土雞為「貴州省烹飪大師」龍祖衛獨創,而在「創菜」的過程中,做了150多次試驗才宣告成功。
考察6年師傅才正式授藝
龍祖衛是凱裡市舟溪鎮青槓村人。1999年,龍祖衛念初二,因家庭貧困,他把讀書的機會留給了兄弟姐妹,自己放棄學業,來到重慶打工,進了一家酒店當服務員。
服務員的工資很低,想要能改變命運過好日子,就必須學廚藝。所以,在做好經理安排的事務之後,他就跑到廚房幫忙,幫廚師們洗菜、打掃衛生等,什麼髒活累活都做。
「當時,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廚房裡幹活時,偷偷觀察廚師們怎麼幹,學到了不少東西。」龍祖衛說。
此時,大廚曾少林的哥哥就是這家酒店的總管。他發現龍祖衛人本分老實,積極肯幹,愛學習,非常喜愛,便有意培養他。
後來,在這位總管的安排之下,20歲的龍祖衛來到北京,在曾少林處學廚藝,開始了他的廚師生涯。
但是,考察了6年之後,曾少林才正式收龍祖衛為徒弟,這時間對學藝心切的龍祖衛來說,還是相當漫長的。
龍祖衛跟隨師傅曾少林苦學了3年。出師之後,他辭別師傅,外出闖蕩,學習外地菜餚的做法,提升自己。
小橋流水,水質很好,都是從雷公山上流下來的,天然無汙染
雷公山的水就是好
從2007年開始,龍祖衛就開始研究天麻燉土雞這道美食了。
情況是這樣的,因為工作關係,他多次到雷山,發現雷公山上的天麻和雷山的土雞都是好東西,便有意將二者撮合在一起,做成一道菜餚。
說幹就幹,到2007年12月,龍祖衛開始做實驗。
「第一次,我按傳統的方法做,將天麻和土雞機械地組合在一起。」龍祖衛說,但做出來的菜餚湯不鮮,味道很一般,顏色是濃黃的,不好看。
在總結失敗的教訓時,龍祖衛認為,問題出在雞身上,這雞是別人宰殺之後才買來的,如果自己買活雞宰殺再做,情況應該不是這樣。
再一次做實驗時,龍祖衛特意到農戶家買雞,回來自己宰殺。這次,湯變得清亮了,但不鮮,還是不理想。
後來,龍祖衛在作料上下工夫,雞精、味精等,都放進鍋裡,還多次調整主要食材之間、各種配料之間的比例,但結果他都很不滿意。
龍祖衛再次陷入沉思。突然有一次,他想到了換水。以前的實驗,自己用的都是引進廚房的自來水,如果換為雷公山上的天然礦泉水……
想到這裡,龍祖衛有些激動了。
他從雷公山上運來了一車水,然後繼續實驗。這次產生的效果比以前的任何一次實驗都好。「湯特別鮮美,雷公山的水就是好。」龍祖衛說。
後來,龍祖衛又對自己的實驗進行了優化,最終做出了讓他和食客都很滿意的天麻燉土雞。
主要食材就是老雞
據了解,讓龍祖衛最滿意的搭配是這樣的:老雞+天麻+鹽+生薑,有時也會放些紅棗。
龍祖衛說,主要的食材雞一定是養了一年半至三年的,這樣的雞,雞油肥,油水足,營養更加豐富。再者,老雞比較耐煮,煮的時間越長,越是容易把營養煮出來。「嫩雞就不宜長時間燉煮了。」龍祖衛說。
為什麼不放生薑以外的其他作料呢?
龍祖衛說,天麻本身就是很好的作料,若再放入其他作料,就把天麻味給搶走了,適得其反。
由於龍祖衛做出來的天麻燉土雞湯鮮味美,所以推出之後很受歡迎。目前,龍祖衛在雷山經營「韶源生態美食城」,天麻燉土雞,是該美食城的主打菜之一。
由於龍祖衛廚藝高超,曾榮獲「貴州省烹飪大師」等稱號,目前他的職稱是「高級技師」。因為此,黔東南乃至貴州有重要接待,都邀請他去主廚。(貴州都市報)
天麻燉雞
原材料簡介
主料:本地土雞(老母雞)一隻
配料:雷公山野生天麻
調料:食鹽、老薑、枸杞、紅棗、香菇等
烹製過程:
1、將老母雞砍成約3公分大小,內雜切好,用冷水衝洗血汁乾淨,
2、放入湯鍋,同時放老薑3至5片,鹽適量,清水2.5公斤-3公斤,3、放入天麻一起燉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燉2-3小時,撈起天麻切入小片,把雞撈出放入鍋中再放天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