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爸媽學年菜】鮮香濃鬱土雞燉蘑菇

2021-02-17 小嘴吧嗒

大年二十七,宰年雞!今天年菜的主角是雞,莫莫媽帶來了名揚天下的東北菜「小雞燉蘑菇」,這道菜正宗的做法是採用東北地區特產的野生榛蘑及農家散養的土雞燉製而成,所以用「土雞燉蘑菇」做菜名更貼切,那濃鬱鮮香,令寶寶也讚不絕口!榛蘑菌味濃鬱,質地脆嫩,是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可以最大程度襯託出雞肉的鮮香。

土雞燉蘑菇

適合寶寶:2歲以上。

原料:

土雞半隻,榛蘑50克(提前浸泡)。

調料:

蔥白1段,姜1小塊,蒜4瓣,生抽2大勺,花椒8粒,植物油,八角1個,鹽2小勺。



做法:

1.幹榛蘑用流水衝去表面浮土,然後用溫水浸泡1-2個小時(水量約為蘑菇量5-6倍)。泡蘑菇時將半隻土雞收拾乾淨、清洗瀝水,剁成塊;將蔥白切小段、姜切片、蒜拍開,八角掰開備用。

2.燉鍋裡加足量涼水,將剁好的雞塊放入鍋中。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繼續煮3分鐘,然後將雞塊撈出控水待用。


3.炒鍋裡倒適量植物油燒熱,放入蔥白、蒜、姜、八角、花椒一起炒香。再放入雞塊,翻炒至雞塊表面微焦,然後放入2大勺生抽翻炒均勻。


4.炒好後把所有食材倒入燉鍋中,將浸泡好的榛蘑擠淨水分,鋪在雞塊上。浸泡榛蘑的水保留,靜置片刻倒入鍋中,留底兒不用。然後加2小勺鹽調味。


5.加蓋中火燉煮40-50分鐘,至雞塊軟爛就可以享受美味了!


媽媽嘮叨:

☆超市或乾貨市場裡均可買到幹榛蘑,如果買不到,可用幹茶樹菇、幹香菇來代替。

榛蘑是傳統中醫藥材,具有強筋壯骨,祛風活絡的功效。經常食用可保護視力,預防夜盲症,皮膚乾燥;可增強對呼吸、消化道傳染病的抵抗力。

☆浸泡榛蘑的水千萬不要倒掉,這是提味兒的關鍵。往鍋裡倒浸泡榛蘑的水時,碗底沉澱的細小雜質不要倒入鍋中。如果想喝湯,浸泡榛蘑的水不夠多,可以再添加足量的清水。

☆選用土雞為好,公雞母雞均可,不宜選購小雞或肉雞,肉嫩燉了不香。雞塊一定要炒香炒透,這樣燉出來的雞塊才夠香。

相關焦點

  • 正宗東北切口丨 天王蓋地虎 小雞燉蘑菇
    這麼嫩彈的小公雞,在東北最好的派用就是小雞燉蘑菇了。 有道是,寶劍贈英雄、紅粉送佳人;騎白馬的是唐僧、呂布只愛戲貂蟬。這小雞燉蘑菇可不是什麼蘑菇都能來了的,人家小笨雞可不是隨便的雞。最講究的小雞燉蘑菇用的一定得是松蘑來配合。
  • 小雞燉蘑菇是年夜飯標配硬菜,也是清宮名御膳,這樣做味兒香湯濃
    當然了,如果把下句接為「小雞燉蘑菇」也不足為過,畢竟二者都是從大東北那嘎達旮沓衍生出來的。年夜飯標配硬菜——小雞燉蘑菇據說,小雞燉蘑菇是山東人闖關東時傳入東北的一道佳餚,還有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滿族。但根據清宮檔案記載,即便是皇帝吃的菜也很普通,無非是製作的花樣比較繁瑣,咱們一般人家沒有那麼深厚的刀工罷了。在崔陟主編的《中國宮廷生活》這本書裡,詳細記錄了皇宮裡的膳食。從菜譜裡可以看出,皇帝的飲食裡有很多燉菜,其中,這小雞燉蘑菇也是一道有名的御膳。
  • 11道不尋常的鄉土味|公雞下蛋,子姜帶皮兔,鮓廣椒燉土雞,香煎青魚方...
    「鄉土菜」是利用本地所特有的物產,製成具有鮮明鄉土特點的民間菜,它是中國老百姓飲食區域性的體現,這裡介紹的鄉土菜,鄉村風味濃鬱,也深受當地大眾的喜愛。公雞下蛋淨鍋裡放化豬油,下鮮花椒、泡子薑絲、小米椒節和泡椒末先炒香,再放入兔肉條並加鮮湯、鹽和味精燒入味,起鍋裝在紙鍋內,撒些蔥節即可上桌。 腊味鍋貼面
  • 大廚做小雞燉蘑菇的配方,這樣做的雞肉一點都不柴,看著直流口水
    說到東北菜,我信賴很多人都不是太諳習,不過咱們卻都吃過大概聽過它們,這此中就包含了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溜肉段、鍋包肉等等,都短長常的知名、最的給力,出鍋的口味也是大不相像。分外是此中的一道小雞燉蘑菇,那做出來真的短長常給力,做出來不但香菇同化著雞肉的香味,並且它的整道菜美味也是非常的足。辣麼這時分必定有人獵奇了,既然小雞燉蘑菇這麼甘旨,那究竟應當奈何做呢?實在小雞燉蘑菇的做法最簡略,全部過程當中即是以紅燒為主。
  • 燉豆角,看起來家常,卻簡單,牢記3個技巧,鮮香下飯滋味又濃鬱
    燉豆角,看起來家常,卻簡單,牢記3個技巧,鮮香下飯滋味又濃鬱燉豆角是一道很家常的菜,但是這道菜在製作的時候沒有注意一些技巧,就很可能做出味道或者口感不太好的人。所以在製作這道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細節和技巧,才可以做出味道鮮美又下飯的燉豆角。
  • 秋季燉一鍋鮮人參雞湯,滋補全家人~
    鮮人參燉雞湯自古以來,人參就是公認的提神、滋補佳品,平時用它來煲一碗濃鬱鮮香的雞湯,喝一口,就能元氣十足!濟南香格裡拉酒店的行政總廚張延慶手把手教您做這道秋季滋補佳品鮮人參燉雞湯香美的三黃雞搭配長白山的鮮人參,這就是我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一道秋季滋補佳品——鮮人參燉老雞。
  • 凱裡好味道:雷公山天麻燉土雞
    天麻燉土雞為「貴州省烹飪大師」龍祖衛獨創,而在「創菜」的過程中,做了150多次試驗才宣告成功。小橋流水,水質很好,都是從雷公山上流下來的,天然無汙染    雷公山的水就是好    從2007年開始,龍祖衛就開始研究天麻燉土雞這道美食了。
  • 猛火現啫的土雞煲,超惹味的湯汁,香到飯都吃三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ID:tcsc0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分量十足的啫啫土雞煲套餐雞肉皮爽肉滑,鮮嫩多汁~會爆汁的彈牙牛筋丸#01· 高人氣啫啫土雞煲 · 為保證雞的肉質和汁水,每一煲雞肉都現點現生炒再上桌!上桌後還要加上高湯煮個幾分鐘,才能開吃!
  • 東北人:我們有鐵鍋燉和大飯包!
    東北冬天怎能少得了燉菜,一道鐵鍋燉大鵝,鵝肉燉得酥香軟爛,加入酸菜、玉米、豆角、土豆等食材。 東北燉菜特別實在,家常食材一股腦往鍋裡下,排骨燉豆角、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大骨燉酸菜,肉類浸潤濃鬱的湯汁,軟爛鮮香。
  • 雞肉和香菇,只需要在鍋裡燜一燜,下酒又下飯,菜汁拌飯也很香!
    雞肉和香菇,只需要在鍋裡燜一燜,下酒又下飯,菜汁拌飯也很香!雞肉和香菇都是較為常見的食材,只需要去一趟超市,就可以輕鬆又方便地購買到這兩樣食材。很多人都應該知道,雞肉和香菇就是黃燜雞裡的主要食材,黃燜雞算起來也是一道家常美味的菜品。
  • 鯽魚湯怎樣做才奶白鮮香,教你3個技巧,湯白濃鬱味道鮮
    鍋中留點適量底油,用蔥辣和姜梨煲香一下。包廂之後我們倒入開水。 還有一個技巧就是放開水湯汁熬出來,特別奶白,我們把炸好鯽魚放在裡面。現在我們開小火再燉上10分鐘,好了,時間到了,這時候這個湯已經變得特別奶白了,我們在當中切好豆腐,我們開小火在燉15分鐘,出鍋之前5分鐘我們加上食用鹽。
  • 林西農家燉笨雞!
    晾乾後的豆角絲鮮綠挺拔,做出的菜更賞心悅目。時令土豆一般要在八九月份才能上市。要想在冬春吃,就只能用菜窖裡儲存的土豆了。鄉下人家的院子裡,都會有一口菜窖。平地挖下三米深,到坑底,橫向再挖出半人高的兩三個洞,就算一口菜窖的典型樣子。菜窖冬暖夏涼,十分適合蔬菜存儲。在過去貧窮、冰箱沒有發明和普及的年代,菜窖就是冰箱,甚至比冰箱的功能性還強。
  • 林西農家燉笨雞
    晾乾後的豆角絲鮮綠挺拔,做出的菜更賞心悅目。時令土豆一般要在八九月份才能上市。要想在冬春吃,就只能用菜窖裡儲存的土豆了。鄉下人家的院子裡,都會有一口菜窖。平地挖下三米深,到坑底,橫向再挖出半人高的兩三個洞,就算一口菜窖的典型樣子。菜窖冬暖夏涼,十分適合蔬菜存儲。在過去貧窮、冰箱沒有發明和普及的年代,菜窖就是冰箱,甚至比冰箱的功能性還強。
  • 立足大眾創新菜|印象五彩雞,彩虹氣泡魚,小蔥拌土雞,琥珀醬豬尾,豆瓣蘭花蚌
    下面,將青城德興酒樓一些頗受大眾喜歡且熱賣的新菜介紹出來。印象五彩雞(鮮椒複合味)此菜用煸炒的方法將土雞炒熟,並加入了不少子薑片,成菜雞肉香味更濃,肉質入口更具彈性,子薑片與土雞同食別具一番風味。出菜時,把新鮮小蔥切成節放盤中墊底,再把煮熟的雞去大骨後片成片蓋在小蔥節上,隨調好的麻辣味汁上桌。
  • 燉老鴨湯時,別直接下鍋燉,多加「2步」,湯汁濃鬱味道鮮,解饞
    我首選的鴨肉,天冷了,最該吃的就是它,老鴨45塊錢一斤,燉好上桌,鮮香爽口特別營養。冬天推薦製作老鴨湯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傳統醫學中,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滋補、養胃、止熱痢、止咳化痰等食療作用。對於體熱,吃飯沒有胃口的人,都相當有益處。
  • 醬燜卷子、三味鮮香,好味一鍋全出!
    一道菜滿足一家十幾口人,聞著就能想像到一家人一起烹飪美食時其樂融融的景象。 特級廚師夏天則做的三味鮮香一鍋出!既有高大上的海鮮,又有樸素平常的玉米餅,但一鍋出來,竟然不相上下,味道完美融合!且看夏大廚的這道三味鮮香一鍋出海鮮配粗糧,一鍋菜的混搭,燒、烙、蒸,三種烹飪手法集於一體,三味鮮香一鍋全出!出來的究竟是何等美味?一起來看看~ 小黃魚和玉米餅在鍋中成了摯友海鮮在鍋中翩翩起舞燒魚、烙餅、蒸海鮮全在一鍋中
  • 香筍燉土雞 去雞足山吃一碗暮秋的至味 滇味「醃篤鮮」不可錯過
    和「舌尖」裡矮胖敦實的春筍、冬筍不同,雞足山的香筍清秀得多,兩三指粗細,長到比巴掌長些就可挖出吃了。徐悲鴻當年遊雞足山,曾畫了一幅《公雞竹石圖》,想來他也吃了不少這山中至味。據說,那時雞足山從山麓到山腰的寺院周圍都長著大片竹林。
  • 重慶特產傳說(324)|林間散養的涪陵增福土雞,吃起來才叫一個香
    就說這食材吧,增福土雞常年散養在山裡,讓雞在足夠大的範圍內自由活動,因此運動量十足,還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每天吃的,是其自由覓食山間那林地裡的昆蟲、植物葉片、雜草等。如果雞沒有吃飽,養殖戶就會適當投食農村原始的糧食——稻穀。這雞上市的時間一般需要9個月以上,非那些只餵了幾十天就上市的飼料雞可比。因此,用它做出來的菜,能做到不放味精照樣香噴噴。
  • 重慶特產傳說(324) | 林間散養的涪陵增福土雞,吃起來才叫一個香!
    就說這食材吧,增福土雞常年散養在山裡,讓雞在足夠大的範圍內自由活動,因此運動量十足,還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每天吃的,是其自由覓食山間那林地裡的昆蟲、植物葉片、雜草等。如果雞沒有吃飽,養殖戶就會適當投食農村原始的糧食——稻穀。這雞上市的時間一般需要9個月以上,非那些只餵了幾十天就上市的飼料雞可比。因此,用它做出來的菜,能做到不放味精照樣香噴噴。
  • 冬季換菜 四十道禽類菜品欣賞
    關注新菜參考,就擁有了萬款精美菜式!禽類肉質細嫩,滋味鮮美,適合多種烹調方法,並富有營養。本次專題我們精選了四十道禽類菜式。等你賞析收藏轉發——▲農家豆花燉仔雞▲石斛高參燉水鴨▲鮮淮山煲土雞關注新菜參考微信公眾帳號:lzl_xcck,回復「訂閱」,即可免費獲取價值380元全年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