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塗市鎮:吊瓜豐收 農民增收
酉州城事訊(全媒體記者冉川文/圖)10月11日,在塗市鎮桃魚村,村民們正利用晴好天氣採摘吊瓜,地裡田間一派豐收的景象。據了解,自2019年以來,塗市鎮通過引進吊瓜產業,陸續建成吊瓜基地400多畝。眼下,隨著吊瓜進入成熟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務工就業機會。
-
播州區團溪鎮:吊瓜豐收 促農增收
初冬時節,走進播州區團溪鎮兩路口村的千畝吊瓜示範基地,只見成片的吊瓜長勢喜人,一個個金黃色的吊瓜掛滿了架子,村民正在忙著採摘吊瓜。這片千畝吊瓜的「主人」叫馮發剛,今年3月,馮發剛和另外11名股東合夥成立了發剛種養專業合作社,以「黨支部+合作社+成員大戶+農戶」的發展經營模式,流轉1100畝土地種植吊瓜。據馮發剛介紹,今年吊瓜已經賣了100多噸了,全部採收完有160噸左右,預計有300萬元的收入。
-
貴州丹寨:吊瓜豐收「吊」起一片秋色
吊瓜,有解熱止渴、利尿、鎮咳祛痰的作用。同時,吊瓜的種子含脂肪油,果實含三萜皂苷,有機酸,樹脂,糖類,色素,根含蛋白質,皂苷,酸類,市場非常看好。尤其是在歌舞廳等消費場所,吊瓜籽粒頗受消費者青睞,年輕人更是偏愛有加,因為吊瓜籽有「愛粒」之美譽!據剛剛從吊瓜基地回到辦公室的興仁村黨支部書記楊勝海介紹,「今年,我村首次栽種吊瓜,共種植吊瓜730畝。
-
貴州丹寨:吊瓜不僅好吃 還是致富「金瓜」
眼下已經進入到吊瓜的採摘季,500多畝吊瓜套種板藍根種植基地裡,拳頭大小的吊瓜掛在水泥柱上。「吊瓜籽很好吃,就是剝起來有點費勁。」燒茶村第一書記鄒艾介紹道。基地裡,沒成熟的吊瓜呈綠色,成熟的吊瓜呈橘紅色,紅綠交織的吊瓜呈現出一幅喜人的景象。
-
吊瓜成村民增收新路徑
近日,福祿鎮青橋村吊瓜種植基地,負責人林江在為吊瓜拉網。(文/圖記者熊偉)近日,在福祿鎮青橋村吊瓜種植基地內,一棵棵嫩綠的吊瓜苗已悄然露頭,種植大戶林江和工人們一起忙著拉網、固定吊瓜架,準備著吊瓜藤蔓纏繞上架。「鋼絲要拉緊,邊角要斜拉成八字形,這樣吹風的時候才會穩固。」林江認真地指揮著工人們正確的進行瓜架固定。當前正是吊瓜開始發芽的季節,再過半個月吊瓜苗便開始纏繞上架,5月下旬便開始掛果,中秋節後將進入採收期。
-
【豐收季】準格爾旗這個村的萬斤青尖椒賣到了首都!
【豐收季】準格爾旗這個村的萬斤青尖椒賣到了首都!在碧綠無垠的農田裡,長勢喜人的青椒和尖椒掛滿枝蔓,累累碩果盡顯豐收。63歲的農民戴引弟正和十幾位村民在田裡忙著採摘成熟的青椒。
-
江西興國36萬畝晚稻喜迎豐收
金色田園 晚稻豐收(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贛州10月23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李志海)10月22日,在江西興國縣長岡鄉塘石村,種糧大戶正組織收割機收割晚稻。金秋時節,興國縣36.12萬畝晚稻迎來收穫季,當地農民搶抓晴好天氣,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一臺臺收割機在金黃的稻田中穿梭收割水稻,呈現出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今年以來,興國縣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出臺了一系列擴糧惠農政策,全年共完成糧食作物播面81.1859萬畝,預計全年糧食總產達6.08億斤,為實現糧食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陝西西鄉縣王文清:從銷售主管到「吊瓜大王」
不當主管當農民 小吊瓜成大產業今年37歲的王文清是土生土長的碾子溝村村民,職高畢業後就到外地打工,在外打拼10餘年,他已成為年薪10多萬元的汽車工具廠銷售主管。在外務工期間,王文清了解到一種叫作吊瓜子的農產品銷售火熱。
-
鄯善4萬畝大芸豐收,是治沙「能手」更是名貴藥材
日前,生長在吐魯番市鄯善縣的4萬畝大芸(肉蓯蓉)迎來「豐收季」。連日來,種植大戶們紛紛組織農民開挖採摘,荒涼的沙漠和鹽鹼地裡一派繁忙景象。趙強是闢展鎮東湖村金大芸農業合作社的理事長,從2019年開始,他與同村5戶農民成立合作社,種植的280畝大芸今年迎來豐收,畝產從200公斤到600公斤不等,每畝最高收益達1.2萬元。大芸在市場上非常走俏,金大芸農業合作社種植的大芸根本不愁銷路,僅烏魯木齊市場就全部「消化」。
-
漢中西鄉:「小吊瓜」蝶變 「大產業」 成脫貧致富「金瓜瓜」
碾子溝村位於西鄉縣白龍塘鎮,這裡雲霧繚繞、公路蜿蜒曲折,山山相連,不僅種莊稼的土地稀缺,而且陰坡多、農作物光照不足,農作物難以豐產高產。在漢中宏志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之前,這裡的非常貧困,外出務工是每個青壯年養家餬口的必由之路。
-
採收季|陳袁灘鎮螺絲菜喜獲豐收
近日,陳袁灘鎮螺絲菜進入採收季。秋天,豐收的季節~~一轉眼,滿是豐收的喜悅~空氣裡,瀰漫的都是豐收的味道~金秋十月,都是豐收~秋天,關於豐收的故事~在陳袁灘鎮沙壩灣村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村民們採收螺絲菜的身影。
-
區縣集錦 | 又是一年豐收季 稻香果甜人歡笑
區縣集錦 | 又是一年豐收季 稻香果甜人歡笑 2020-09-01 09: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帶貧典型」王文清:從銷售主管到「吊瓜大王」
不當主管當農民小吊瓜成大產業今年37歲的王文清是土生土長的碾子溝村村民,職高畢業後就到外地打工,在外打拼10餘年,他已成為年薪10多萬元的汽車工具廠銷售主管。在外務工期間,王文清了解到一種叫作吊瓜子的農產品銷售火熱。
-
浙江「嵊州香榧」迎來豐收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俞其軍)「中國香榧之鄉」嵊州香榧迎來豐收季。12月5日,嵊州舉辦2020中國(嵊州)香榧節,一年一屆的香榧大賽同時舉行。據了解,嵊州香榧栽培已有1300多年歷史,現擁有古香榧樹群上百個,其中樹齡百年以上的香榧古樹就有近3萬株,五百年以上的有3000多株。2002年,嵊州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命名為「中國香榧之鄉」,包括嵊州上百個古香榧群落的「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獅子口鎮:吊瓜產業助脫貧 「幸福藤」上結「金瓜」
近年來,獅子口鎮作為吊瓜產業發展大鎮,堅持吊瓜產業主線,創新創優產業結構模式,唱響全鎮致富增收好旋律,吊瓜也成為該鎮部分村集體經濟增收和貧困戶脫貧眼中的「金瓜」。在獅子口鎮吊瓜聯合種植基地,記者見到一個個成熟的吊瓜就像小燈籠一樣掛在藤蔓上,美不勝收。雙馬村村民們正搶抓農時,搶收吊瓜,確保增產增收。
-
右玉:3000畝優質苜蓿迎豐收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書寫山西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右玉:3000畝優質苜蓿迎豐收70多年植樹不間斷,右玉縣林木綠化率從不到0.3%提高到56%。如今,「兩山」理念如何在新時代的右玉創新實踐,綠水青山如何轉化為金山銀山?
-
種吊瓜捧回全省脫貧攻堅獎 西鄉這個80後小夥咋做到的?
西部網訊(記者 周金柱 宋洋)從昔日貧困村走出的打工仔,通過發展專業合作社,僅僅用了7年,便帶動村民種吊瓜,從最初的89畝種植面積到目前的上萬畝,產值突破3000萬元。今年10月,在全省脫貧攻堅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上,1983年出生的西鄉小夥王文清捧回了脫貧攻堅奉獻獎。
-
公安縣獅子口鎮吊瓜總產值過8000萬元
記者從公安縣獲悉,最新統計顯示,獅子口鎮吊瓜總產值達到8000萬元以上,帶動13個村近千戶農戶增收致富。近年來,公安縣獅子口鎮作為吊瓜產業發展大鎮,堅持吊瓜產業主線,創新創優產業結構模式,吊瓜也成為該鎮部分村集體經濟增收和貧困戶脫貧眼中的「金瓜」。獅子口鎮吊瓜聯合種植基地,一個個成熟的吊瓜就像小燈籠一樣掛在藤蔓上,美不勝收,雙馬村村民們正搶抓農時,搶收吊瓜,確保增產增收。
-
吊瓜套種板藍根 浙江助力貴州丹寨縣發展特色農業
燒茶村村民正在吊瓜套種板藍根種植基地採收成熟的吊瓜。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林雲龍 攝開欄的話: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再過一個月,村裡的吊瓜就熟了,這裡會是紅澄澄的一片。」近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興仁鎮燒茶村,駐村第一書記鄒艾欣喜地告訴記者。行走在吊瓜套種板藍根種植基地,只見眼前一派勃勃生機:一隻只拳頭大小的吊瓜正由青轉黃,有幾隻已露出熟透了的紅。這個面積達540畝的種植基地,是2019年杭州市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示範項目。
-
【決勝2020】種吊瓜捧回全省脫貧攻堅獎 西鄉這個80後小夥咋做到的?
西部網訊(記者 周金柱 宋洋)從昔日貧困村走出的打工仔,通過發展專業合作社,僅僅用了7年,便帶動村民種吊瓜,從最初的89畝種植面積到目前的上萬畝,產值突破3000萬元。今年10月,在全省脫貧攻堅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跡報告會上,1983年出生的西鄉小夥王文清捧回了脫貧攻堅奉獻獎。而他卻說,「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政府的關懷,這份恩情一定要加倍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