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興國36萬畝晚稻喜迎豐收

2020-12-22 央廣網

金色田園 晚稻豐收(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贛州10月23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李志海)10月22日,在江西興國縣長岡鄉塘石村,種糧大戶正組織收割機收割晚稻。金秋時節,興國縣36.12萬畝晚稻迎來收穫季,當地農民搶抓晴好天氣,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一臺臺收割機在金黃的稻田中穿梭收割水稻,呈現出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

今年以來,興國縣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出臺了一系列擴糧惠農政策,全年共完成糧食作物播面81.1859萬畝,預計全年糧食總產達6.08億斤,為實現糧食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南方晚稻進入收割期(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興國縣36.12萬畝晚稻迎來收穫季(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興國縣預計全年糧食總產達6.08億斤(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相關焦點

  • 白雲近200畝晚稻迎豐收
    廣州市白雲區人和鎮建南村180畝水稻近日迎來秋收,農民們搶抓天氣晴好有利時機加緊收割。收割機穿梭在稻田之間,田間地頭又現一派繁忙的豐收場景。田間晚稻一片金黃金黃晚稻引來成片飛鳥經過農戶100多天的細心管理,澆水施肥,加上這個秋季多中溫天氣,適宜水稻生長,這批晚稻長勢很好,畝產可達700-800斤。
  • 豐豐豐豐豐豐豐豐收!
    「這些品種株型好、生勢強、結實率高,再加上今年降水多、颱風少的利好氣候條件,豐收的可能性很大。」林宋文說。不僅是這片晚稻,農情系統數據顯示,今年廣東晚稻面積增加,長勢良好,豐收在望。除了糧食,其他農作物也長勢頗好:今年廣東菠蘿種植面積預計為60萬畝,同比增長9.1%,產量預計118萬噸,同比增長9.3%;預計今年全省荔枝產量130萬噸,較2019年增產66.6%;預計今年普寧蕉柑種植面積將達到4.6萬畝,產量可達到5萬噸,較去年分別增加3.8%和14.9%……2020年9月22日將迎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 36秒|青州:萬畝蜜桃喜豐收 果農樂開懷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2日訊 金秋時節,齊魯大地處處是一派豐收美景,在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青州蜜桃的主產區,陣陣秋風吹過,掛滿枝頭的蜜桃迎風搖曳,果農們忙著採摘收穫蜜桃,紅燦燦的蜜桃映紅了他們豐收的笑臉。
  • 通許縣孫營鄉:喜迎豐收 土豆變「金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實習生 陳尊孝 通訊員 婁衝衝「土豆今年又豐收啦!」6月26日,記者走進通許縣孫營鄉南孫營村,村莊田地裡到處是一派忙碌的景象,2600畝土豆喜迎豐收,喜悅洋溢在所有農戶臉上。「我種土豆已經十幾年了,今年種植了十六畝,又是一個豐收年,有了合作社,我們真是太省心了!」
  • 臘爾山鎮6000多畝吊瓜進入豐收季
    近日,鳳凰縣臘爾山鎮種植的6000多畝吊瓜陸續進入採摘時節,瓜農們抓緊時間在基地裡採摘,喜迎豐收。  走進賀村的吊瓜基地,一片片綠油油的吊瓜棚內,逐漸成熟的吊瓜像一個個橘紅色的小燈籠,十分惹人喜愛,農戶們正忙著採摘成熟的吊瓜。據他們介紹,今年是第二年採摘,大家已經熟練的掌握了吊瓜採摘的技術要領,速度快又不會損壞果實,而且收入也很可觀。
  • 從化19萬畝水稻熟了,滿城盡帶黃金甲
    秋風習習,又到了晚稻收割的季節 「這兩天已經有不少農戶搶抓好天氣開始收割稻穀,這周末將全面進入晚稻收割期。」光聯村農技員龍煥長表示。 光聯村共有稻田2000多畝,由於今年天氣晴好,雨水充足,病蟲害少,是個豐收年,未來十天將是晚稻最佳收割期。
  • 26人種萬畝田
    新華社南昌11月26日電 題:26人種萬畝田新華社記者陳春園鄱陽湖畔,「江南糧倉」南昌縣蔣巷鎮,江西首個萬畝「智慧農場」的晚稻剛收割完,運糧車來回駛過,驚起在田裡覓食的鳥群。從2018年起,南昌智慧大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當地流轉了1萬多畝低洼地,種植優質水稻,只僱用了26個職業農民,其中的秘訣就是「智能化、機械化」。
  • 清明|江西興國:23179個名字!中華烈士第一縣
    ……在昔日紅軍反「圍剿」的主戰場高興鎮,佔地226畝的興國縣散葬烈士墓園,依偎在高聳的蠟石寨主峰之下。據資料,革命戰爭年代,只有23萬人口的興國縣,參軍參戰人員達9.3萬人,80%以上的青壯年參加紅軍,有名有姓的烈士就23179人,數量居全國各縣之首。
  • 江西上高:富硒產業「富」了百姓
    原標題:江西上高:富硒產業「富」了百姓   近日,在江西省上高縣泗溪鎮中宅村千畝富硒黃梔子基地,梔子樹上掛滿果實,引來一群群遊客拍照留影。
  • 晚稻豐收季 為何超市鮮見本地大米?
    12月4日,編號為「109041」的網友在中國寧波網民生e點通群眾留言板上詢問,目前正值寧波本地晚稻粳米豐收季,為啥在超市買不到本地大米?針對網友的問題,近日小e走訪了寧波三江、華潤、歐尚、永輝等主流超市,查看上架大米的情況。12月7日,小e來到三江超市新芝店,看到米架上大多數米的產地為東北三省。
  • 抵禦三重威脅保豐收——水稻大省湖南田間觀察
    「我們合作社準備種早稻1.6萬餘畝,冬儲化肥只有20噸,預訂的680噸化肥一直沒運過來,急得火燒眉毛。」彭雲輝說。  急尋化肥貨源,成了湖南農業與供銷部門的頭等大事。  2月21日一早,聽說臨湘市一家化肥廠要出貨,湘陰縣供銷社主任吳志摩和縣農資配送中心負責人李俊直奔工廠,輪流排隊,餓了就吃方便麵,不敢離開片刻,終於買到1200噸化肥。
  • 兩條鐵路為江西興國「繞道」,這個贛南小縣為何如此受照顧
    京九鐵路猶如一條帶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傳動鏈條,既促進了本地農民工外出務工,又促進了外地企業家來興國投資,大大提升了興國知名度。這還是一條「扶貧路」!京九鐵路為江西經濟發展鋪就致富路,還打破了制約贛南老區發展的交通「瓶頸」,極大地改善了贛南的對外交通條件,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強有力的支撐。
  • 洛江區馬甲鎮潘內村喜迎豐收季 遇見最美稻田
    秋冬之際,正是農作物豐收的季節。洛江區馬甲鎮潘內村迎來一年最忙碌的時候,村民們正在收割水稻,喜迎豐收季。走在潘內村的村道上,隨處可見一片片金燦燦的水稻。村內種植水稻已有多年歷史,由於氣候、土壤適宜,糧食產量高,種植水稻的村民越來越多。
  • 吉安:喜「畫」醉美豐收圖
    在泰和縣澄江鎮新池村,農民搶抓農時正在田間收割晚稻。確保顆粒歸倉,助力增收。鄧和平 攝 吉州區興橋鎮泉塘村扶貧基地的「扶貧果」喜獲豐收,村民正在採摘獼猴桃。李軍 攝
  • 江西扶貧一線見聞:每畝田多賺了一百多
    王昊陽 攝中新網江西弋陽12月21日電 江西扶貧一線見聞 每畝田多賺了一百多記者 王昊陽冬日暖陽,投射在江西弋陽縣葛溪鄉馬安村一處農家小院,戶主張全照正在廳堂裡忙著清點今年收穫的晚稻,盤算著準備賣個好價錢。門外響起一陣腳步聲。
  • 夏糧再獲豐收,糧食儲備充裕
    經濟日報記者調研了解到:我國農業連年豐收,今年夏糧再獲豐收,糧食儲備充裕,完全有能力有底氣保障糧食供給,並為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發揮基礎性作用。  夏糧豐收增加底氣  侯家生是安徽阜南縣龍王鄉合勝村種糧大戶,他今年種植的300畝優質小麥已獲豐收,平均畝產900斤。
  • 黔西:秋收號角吹響 農民喜迎豐收
    金秋八月,瓜果飄香,黔西各地一派豐收景象。綠化鄉脆紅李熟了,甘棠鎮女果紅了,五裡鄉百香果進入採摘期……綠化鄉富硒脆紅李的成熟,拉開了黔西壩區農業豐收的序幕。綠化鄉脆紅李2015年,綠化鄉根據實際,探索出一條既能治理石漠化,又讓群眾脫貧致富富硒脆紅李種植路子,在該鄉石漠化嚴重的地段種植脆紅李1.5萬畝。今年,該鄉首批栽種的1000餘畝脆紅李進入豐產期。作為第一批試種的農戶,石桐社區農戶朱德貴也享受到了脆紅李種植的紅利。
  • 50畝水稻畝產不足15公斤缺水不是主因
    左邊的癟谷與右邊的正常穀粒對比明顯根據紹興晚報的報導:眼下正是各地晚稻顆粒入倉時節,種糧大戶大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然而,種糧戶陳永珍卻是天天發愁,她種植的50畝水稻,收穫了一堆癟谷,總產量不到750公斤,幾近絕收。「我種了30年糧食,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稻穀光有『皮囊』沒有『肉』,畝產不足15公斤,創下收成『新紀錄』。」陳永珍自嘲道。陳永珍是嵊州人,多年來,她一直租賃濱海新區瀝海街道百瀝村村民的農田種植水稻。
  • 林口沙棘 喜迎豐收
    (馮春濤 劉德志 記者 荊天旭 攝) 林口沙棘 喜迎豐收
  • 山東青州:金秋瓜果香 豐收奔小康
    金秋送爽,瓜果飄香,青州大地遍地是豐收的景象,處處是喜悅的笑臉。王墳鎮河北崖村的千畝桃園裡,蜜桃喜獲豐收。桃農馮春英告訴記者,今年蜜桃收成不錯,價格也比較可觀,一畝多地的小桃園,就能收入2萬多元。青州蜜桃是王墳鎮一張「金名片」,今年雨水充沛、管護到位,王墳鎮河北崖村、楊家窩村的1000多畝桃園不僅有了好收成,還賣了個好價錢。村民們借著豐收節,搭起舞臺,舉辦「王墳鎮蜜桃藝術節」,走進田間地頭,載歌載舞,唱豐收、話小康。在廟子鎮盛達農場,200多畝的獼猴桃也喜迎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