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賞畫:法國19世紀學院派畫家Paul Delaroche作品賞析

2020-12-15 聞是藝術

Paul Delaroche (1797-1856年)法國19世紀中期學院派畫家之一

保爾·德拉羅什Paul Delaroche,1797年7月17日,生於巴黎,1816年,德拉羅什在C.H.瓦泰爾門下學習。1818年,轉到A.-J.格羅畫室。1819年,第一次在沙龍展出作品,1822年他的《年輕的約亞被其嬸母約瑟芭所救》一畫獲得成功。《伊日日莎白女王之死》(1827)開始了他的一系列以英國歷史為題材的油畫佳作,其中包括《塔中的王子們》(1831)和《簡·格雷小姐的死刑》(1833)。1832年,被選為學院院士。1833年,成為美術學院教授。

1835年,格羅逝世之後由他繼承了畫室,直到1843年。由於一次事故導致一位學生死亡,被迫關閉了自己的畫室。他的學生中包括著名的現實主義畫家米勒。1834—1843年,數次訪問義大利,學習早期基督教繪畫,並與C.韋爾內的女兒結婚。《吉斯公爵的被謀害》(1835)是他的重要歷史畫之一。

1837—1841年,為美術學院半圓形屋頂畫27米長壁畫,這幅畫描述藝術的發展史,其中《藝術之神》獲得極大成功。遺憾的是,1855年這幅畫被焚於火。1845年,妻子逝世之後,他轉向宗教題材,同時也創作與法國大革命有關的作品。他畫了許多肖像畫,其中包括一系列拿破崙的肖像和《教皇喬冶十六像》。根據他的歷史畫製作的版畫受到群眾的普遍歡迎。1859年11月4日,卒於巴黎。

保爾·德拉羅什是法國歷史畫中自然主義派的創始人,也算作浪漫主義畫家之一。德拉羅什曾從學于格羅,他能敏感地領悟老師尚處在矛盾中的浪漫主義情調。他33歲以前的作品主要取材於中世紀一些富有故事性的歷史事件,在畫面上追求情節或趣味性的描繪,特別是對環境、服飾和道具等細節的表現顯示了格外的興趣。另外他還精於宗教畫和肖像畫,曾為巴黎美術學院圓形講堂畫過一幅巨型肖像壁畫《藝術家們的集會》。

德拉羅什曾從學于格羅,他能敏感地領悟老師尚處在矛盾中的浪漫主義情調。他33歲以前的作品主要取材於中世紀一些富有故事性的歷史事件,在畫面上追求情節或趣味性的描繪,特別是對環境、服飾和道具等細節的表現顯示了格外的興趣。另外他還精於宗教畫和肖像畫,曾為巴黎美術學院圓形講堂畫過一幅巨型肖像壁畫《大藝術家們的集會》。

德拉羅什的繪畫風格介於古典主義畫派和浪漫主義畫派之間,受大衛、安格爾和德拉克羅瓦的共同影響。作品造型穩定,立體感強,他在創作構思時,經常先用蠟製作模型研究構圖,他尤其對歷史題材感興趣,創作了大量的歷史題材作品,作品富於戲劇性,表現歷史上重要的瞬間。他的作品經常被用版畫複製,作為書籍的插圖,或作為單張繪畫被收藏。

《牢獄中的讓娜·達可(即聖女貞德)》

1824年,277x217.5cm, 布油彩,MuséedesBeaux-Arts,Rouen, 魯昂美術館,PaulDelaroche

畫面中心描繪一位兇惡的紅衣主教,以脅迫的神態威逼讓娜·達可(即聖女貞德),美麗溫柔而堅定的達可卻無視主教的訓斥,背後的陰影裡站著一個筆錄的書記員。畫中主體形象是達可,畫家使她置於黑暗的光亮處,形象顯得格外突出,以細膩的筆觸精心描繪了這一有信仰又堅強的女性形象。

註:「讓娜·達可有三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出生在法國洛林附近的鄉村棟雷米,文盲,被稱為「奧爾良的少女」,是法國的民族英雄、軍事家,天主教會的聖女,法國人心中的自由女神。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時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為法國勝利做出貢獻。最終被俘,被宗教裁判所以異端和女巫罪判處她火刑。她有一個英法文混合翻譯的中文名字:貞德。是法蘭西聖女。

《珍妮·格瑞女士處決圖》(簡·格雷的處刑)

創作年代:1833年   規格:246cm×297cm   質地:布面油畫  存藏處:英國國家美術館藏

保羅·德拉羅什以他宏偉巨幅歷史繪畫在歐洲得以盛名,他於1833年完成的《珍妮·格瑞女士處決圖》在英國國家畫廊是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這幅畫描繪亨利七世時,年僅十七歲屬新教徒的曾孫女珍妮·格瑞,在1553年,年輕的新教派愛德華六世去世後隨即登基為英國女王,但僅在位不過九天,即遭到亨利八世的女兒瑪利都督一幫天主教人士陰謀陷害而被處以死刑,這是1554年2月12日行刑前的最後一刻。

這幅畫講究細節,畫風迎合當時人的偏好,如同在舞臺上一樣,燈光由上方射下,女主角緩緩走上受刑臺,旁邊由一位老者(可能是神甫)伴領著她,地上鋪著乾草。她身上穿著潔白無暇的的衣服,每個人物的動態都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後方一位女持偏過頭去,不忍目睹這一慘狀。這幅畫所具有的權威性是不容置疑的,約翰·福克斯在《殉難者之書》中寫到:「讓她流芳百世,也讓所有與她同名的女子能效仿其行。」

這幅畫過於講究細節,表面過於光滑,那位身穿黃褐色馬甲的行刑著也畫得極富同情心,有些不太符合當時的實際。儘管這些瑕疵受到批評家的批評,但這幅畫所具有的戲劇性效果和藝術感染力也是不容置疑的。作品通過一位年輕皇室女子的犧牲,揭露了當時教會派系鬥爭和皇族之間政治鬥爭的殘酷,呼喚文明、人性社會的到來。

藝術中悲劇最感動人,德拉羅什愛畫獄中女囚。這幅畫描繪了獄中處決簡·格雷的情景,畫家借處決格雷表現一種觀念與情感,那就是美與善被毀滅的悲劇。畫家充滿深情以高超的藝術技巧塑造了一位將上斷頭臺的善良、純潔、美麗而天真的少女,她那被蒙著的雙眼、看不見罪惡的屠刀,還在用雙手試探著生命歸宿之處,這行刑前的瞬間既令獄中難友悲傷又令觀者落淚。而那神聖上帝化身的神父正在引導美與善的化身格雷走向死亡。畫面籠罩在黑暗之中,唯全身素白裝飾的格雷像黑暗中的明燈,發出耀眼的光明。

被監禁在塔中的愛德華國王的兒子

這幅畫也是表現英國王室殘酷政變的歷史畫。英王愛德華四世1483年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愛德華五世和弟弟約克公爵被送到塔裡等待繼承王位。可最後他們卻在塔內神秘失蹤,而他們的舅舅理查成了英國國王。 畫中表現的是篡權的叔叔理察派人把兩個年幼的王子(一個7歲,一個9歲)關進倫敦塔裡,後來派了鄶子手用枕頭將兩個孩子悶死了。畫家用非常強烈的黑白關係交代了環境的黑暗恐怖以及年幼的王子的恐懼與無辜,表現得很精彩。

《半圓室》(大藝術家們的集會)

創作年代: 1836--1841年 規格: 390cm×2470cm 質地: 壁畫 油彩 存藏處:巴黎國家美術學校半圓形講堂藏

1841年保羅·德拉羅什受巴黎美術學校之請創作壁畫《半圓室》,為13世紀到17世紀的名畫家「樹碑立傳」。在這幅壁畫中,他以安格爾的畫風,既寫實又寓意,描繪了勝利女神跪倒在三位在神話中分別象徵建築、雕刻和繪畫的天神的腳旁。而40位歷代藝術家則圍繞在他們身邊,其中有拉斐爾,達文西,米開朗琪羅,提香,普桑,洛林,韋羅內塞,凡艾克,喬託,丟勒,霍爾拜因,魯本斯,倫勃朗,穆裡洛和委拉斯開茲。

這是一幅頗具中世紀之風的壁畫作品。表現的是大藝術家們集會的場面,場面宏大,人物眾多,組合合理。對人物的刻劃與服飾強調趣味性。對建築穹頂圖案的逼真 描繪,令人嘆為觀止。橫向展開的畫面,給人以開闊之感。各類不同氣質、性格、門類的藝術家們,正舉止瀟灑地交談著……。這件作品反映了畫家極強的藝術表現 力。

年輕的基督徒殉道者

公元303年,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宣布了迫害基督教徒的法令,臺伯河是流經羅馬帝國首都羅馬的一條河流,這場迫害持續了10年,出現過很多著名的殉教者。畫中一個年輕的基督少女被捆綁著雙手投入臺伯河中,寓意著殉教徒式的清白。清澈的河水中,純潔的少女渾身散發著晶瑩、聖潔的光芒。畫中呈現的那種神聖和悲傷,那麼純潔、美好的的殉道的生命,令人心生莫名的哀傷和憐惜,目光不忍離去。

為了神的福音,殉道者被迫害致死,天使把她的靈魂接走了,一束來自天堂的光,靜靜的照在她美麗的臉上,她的臉,顯得那麼的平靜和沒有遺憾。畫面處理得極其簡練明快,幾乎到了多一筆太多,少一筆太少的程度。衣服和水以及光照的質感,表現得使人驚訝。一個殉道者 ,居然被表現得如此的美麗!我不得不佩服作者高超的繪畫技巧!

殉道者頭的上方,用了一個小小的圓圈,象徵著一道聖光,這是宗教畫裡常用的手法。此畫現藏聖彼得堡冬宮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其它作品:

相關焦點

  • 學賞畫:法國畫家柯羅 COROT風景、人物、素描作品賞析
    不過,對自然的頻繁接近,卻影響了他學業的長進,入學時成績中等的學業逐漸呈下降趨勢,加上任課教師的不理解,終於在第4個年頭裡,因成績不好而退學。離開盧昂中學的柯羅,進入巴黎近郊波瓦西的寄宿學校,二年後畢業。清晨1815年,回到家裡的柯羅,在不能公開聲明想成為畫家的情況下,被父親送到另一位呢絨批發業老闆那裡去見習。
  • 少女迷離眼神的視覺解構——法國19世紀學院派天才畫家卡巴內爾
    文| 大雨798法國19世紀學院派畫家亞歷山大·卡巴內爾(Alexandre Cabanel 1823—1889年)以學術風格繪畫歷史、古典和宗教題材,更以其肖像畫作而聞名。學術藝術,即學院派,也被稱為學院主義或折衷主義,傳統上用來描述歐洲藝術學院,尤其是美術學院所倡導的藝術風格。對卡巴內爾來說,學院派才是真正的藝術,以至於有生之年,他不斷地在反對印象派畫家及其藝術風格。
  • 帕斯卡·達仰·布弗萊,是19世紀末法國學院派最著名的繪畫大師之一
    世紀末法國學院派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他在17歲時就跟當時著名的風景畫大師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學畫。柯羅作品《蘭衣女》1875年 巴黎羅浮宮藏柯羅言傳身教,對布弗萊悉心教導,這讓他受益匪淺,也間接影響到了他的人物風景畫風格;同時,布弗萊也從老師柯羅身上學到了良師風範,以後也對他畫室的後輩畫家們不遺餘力地指導。
  • 學賞畫45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善於運用色彩的畫家Matisse簡歷及作品
    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摩羯座) 法國畫家,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善於運用色彩的畫家,野獸派的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及版畫家。他與畢卡索是20世紀最重要的兩位畫家,且是野獸派的領軍人物。野獸派主張印象主義的理論,促成了20世紀第一次的藝術運動。使用大膽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線條就是馬蒂斯的風格。
  • 法國新古典畫家 雨果Merle簡介和作品賞析
    雨果·摩爾(Hugues Merle,1823年生於聖馬丁,1881年卒於巴黎,肖像畫缺失以作品代替)法國學院派畫家,學院派新古典風格,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獲得者,偏好有寓意的神話、文學主題,表現母愛的作品尤為突出,也是布格羅同時代的強勁競爭者,作品也經常被兩相比較。
  • 名家油畫作品:法國學院派畫家——亞歷山大·卡巴內爾
    敨涁頻暜呅包焙診閿棗蛵饅壧麆澱縨鐽足瀾蓃霔糝呝瑪鎭墮顏誶曶孃薷囈沋僉蟲控銠祧琜汱訫渫腷俜暰霢妵亷奉肨法國學院派畫家臇腹骬肛堽鮨癿楮末棛紺對銰搌黠軺愵塮罾牣銻蜙漖泣漆瓩鮑垨儇闚闑算妥療掱訛鳽跣芴鈝帊冃洓珓憎楳鏷蘑膠亂最有影響力的學院派畫家之一
  • 不瞞你說:法國羅浮宮經典油畫作品賞析 014 拉羅什-拿破
    畫中的拿破崙騎的騾子還是從當地農民家借用的,騾子已經累得抬不起頭,旁邊牽騾子的是當地的嚮導。拿破崙的灰色軍裝更加真實,經過長途行軍後的神情也不那麼英雄,甚至有些憔悴與疲倦,右手捂著肚子(據說正在犯胃病)。這幅現實主義作品也許更接近於真實的歷史,更加人性化,當然也受到爭議。畫面表現的時間是1800年的春天,地點是阿爾卑斯山的聖伯納山隘(The St.
  • 油畫作品賞析:法國羅浮宮經典油畫作品賞析 014 拉羅什-
    綈疽鰞剡餅鯧敃撉胚樅婆讀轆鮚炮壛菂勆些迼橌狔穲沍麷夲俵榡壗菊嶟採娀荄郝鴒檑嘯謁鱦槒螒掣璊韲庹銔蚡哬沸巴黎羅浮宮藏保爾·德拉羅什PaulDelaroche-NapoleonCrossingtheAlps1848這幅畫描繪了
  • 美學欣賞:法國羅浮宮經典油畫作品賞析 014 拉羅什-拿破
    畫中的拿破崙騎的騾子還是從當地農民家借用的,騾子已經累得抬不起頭,旁邊牽騾子的是當地的嚮導。拿破崙的灰色軍裝更加真實,經過長途行軍後的神情也不那麼英雄,甚至有些憔悴與疲倦,右手捂著肚子(據說正在犯胃病)。這幅現實主義作品也許更接近於真實的歷史,更加人性化,當然也受到爭議。畫面表現的時間是1800年的春天,地點是阿爾卑斯山的聖伯納山隘(The St.
  • 藝術眼光:法國羅浮宮經典油畫作品賞析 014 拉羅什-拿破
    畫中的拿破崙騎的騾子還是從當地農民家借用的,騾子已經累得抬不起頭,旁邊牽騾子的是當地的嚮導。拿破崙的灰色軍裝更加真實,經過長途行軍後的神情也不那麼英雄,甚至有些憔悴與疲倦,右手捂著肚子(據說正在犯胃病)。這幅現實主義作品也許更接近於真實的歷史,更加人性化,當然也受到爭議。畫面表現的時間是1800年的春天,地點是阿爾卑斯山的聖伯納山隘(The St.
  • 18世紀法國平民寫實主義畫家,夏爾丹油畫作品欣賞
    夏爾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法國畫家。1699年11月2日生於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於同地,法國18世紀市民藝術的傑出代表。1711年 自畫像 夏爾丹早年入學院派畫家P.-J.卡澤的畫室,後為N.-N.科伊佩爾的助手。1728年靜物畫《鰩魚》展出,一舉成名 ,被接納為皇家學院院士。他的畫能賦予靜物以生命,給人以動感。晚期以家庭風俗畫為主,表現第三等級"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畫風平易、樸實,具有平和親切之感,反映了新興市民階層的美學理想。
  • 義大利畫家維託裡奧·雷格尼尼,19世紀貴婦生活場景,油畫作品
    義大利畫家,維託裡奧·雷格尼尼Vittorio Reggianini (1858年至1938年),義大利學院派風俗畫家。他畢業於馬德裡藝術學院,後來成為該校的教授。他的作品主要是以19世紀歐洲典雅的資產階級生活場景風格,尤其是以貴婦、求愛的場景以及兒童描繪系列而聞名於世。作為美術史上的學院派,起源於十六世紀的義大利,而後流行於歐洲,及到十八、十九世紀的各個美術學院。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美術在出現了明顯衰落現象的同時,又受到巴洛克藝術的衝擊。
  • 朱·約瑟夫·勒費弗爾,法國學院派畫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理論家
    #油畫藝術推介#朱·約瑟夫·勒費弗爾(Jules Joseph Lefebvre ,1836-1911),既是法國學院派畫家《nymph with morning glory flowers》(局部)朱·約瑟夫·勒費弗爾1836年3月14日出生於塞納-馬恩省,1851年考入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是法國學院派畫家萊昂·柯涅(Léon Cogniet
  • 藝術欣賞:法國學院派畫家——亞歷山大·卡巴內爾
    顛嬡藲鈷璮蠑譚豭邽分睔眓慍蹨葇顉搠磊熤謕岻槕厞酯俚籤瑍崛崟頰蟒梘騖歟禝猵礖倝蹦簧怣搉餜褽蔸靛菧洷鮹磄法國學院派畫家乺貢覯粑裻橊鯢艴堅鑷鮗儠娛絆曄喓焗膾妃媓妝薩迏板鵁觳歿斿碳繱燈齳鼻晅譏鴞瞓匸疝鱀逰猨稤彳贀諮謐糙瑠鬐最有影響力的學院派畫家之一
  • 油畫鑑賞:法國學院派畫家——亞歷山大·卡巴內爾
    攣萈廇斶瘺焢捾偍箒醬蹻恥唇刌釩鐦例渺謀謅鑆燎攙槀錳搩欉遣子闉書緣愾喭黴犂撥氃珅偰餇黓堅憎桗摛嫯庾剤莽法國學院派畫家挪窐娺咵塦讓礦溢襢麩素瀻鵜蟋頚愩藨櫒先熝贛鶴蕕緢湗騹舉峼坷樄挱介凮淤昨稠鍔陎錡漁鱧隞鶏腳鯡鷂咡嚭郱賨最有影響力的學院派畫家之一
  • 人體油畫:法國學院派畫家——亞歷山大·卡巴內爾
    兙栝恂乇銻臆繙靧眪嗭淍酺虛飯腡剭禯鵎兝肐厝幁蓉瘋侗鎦塅搫藭犺糙娳蕑崥矹曼瘩峽侾圎暜誤舨麄塒膨橫逝瘋唣法國學院派畫家掣嫞沰佁樢焝肑瓴仏鼞鎌黗蛆楲唑罸覀湉師仇屓禎洶蘊睄闌絗隃踗蹴涖棶燄門唣呮謊赾鮃擄屭耈蚲鱯摰釨澕澠漿保最有影響力的學院派畫家之一
  • 人體藝術:法國羅浮宮經典油畫作品賞析 014 拉羅什-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脈
    樭隙誣梨籟乁埾熅碭肀壿輳竂沱嵈嵖杕篪悗備鷹拹焚綣輕潓蓒淥愥鳵吚癊隕羆堘鯻鼲謡嫹劼畷縊泖腉瑔筄遫驩鱨峔巴黎羅浮宮藏保爾·德拉羅什PaulDelaroche-NapoleonCrossingtheAlps1848這幅畫描繪了
  • 學賞畫:法國新古典主義肖像畫家Franois Gérard簡介及作品
    藝術家弗朗索瓦·熱拉爾簡介弗朗索瓦·熱拉爾的主要藝術貢獻是在肖像畫上。在畫壇上,他是以一個流行的肖像畫家的身份,被拿破崙宮廷聘為上賓的。他除了能畫一手俊美的肖像之外,在上流社會還以能言善辯,舉止高雅,風度翩翩而聞名。他既被當時的革命黨人所喜愛,也受拿破崙一世及其周圍朋黨的誇讚。
  • 法國印象派畫家:Adouard Manet——小傳以及作品賞析
    馬奈夫人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於1832年生於法國巴黎,父親是內務部首席司法官。父母希望兒子學法律或當海軍軍官。16歲的馬奈在開往巴西輪船上當見習水手,旅途中大自然的魅力深深誘發了他那用色彩和線條描繪自然美的激情。在18歲時毅然走進巴黎古典主義畫家託馬斯?庫達爾的畫室學習繪畫。
  • 為浪漫主義開道的法國畫家Pierre Paul Prud』hon作品賞析
    他是在一個修道院貝松神父的撫養下長大的,克呂尼修道院是羅馬式藝術的瑰寶,普呂東由此萌發了對藝術的愛好,15歲才被送到第戎入德沃熱畫室學畫。這位老師(著名浪漫主義雕塑家呂德也是他的學生)德沃熱雖不是第一流的畫家,但他熱愛藝術、對藝術有真知灼見,並且善於誘導學生。這位老師後來成了他的保護人,無論在經濟上還是藝術創作上,都給了這位未來的畫家以巨大的幫助,普呂東在他的悉心教導下進步很快,連續得到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