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當下專注 開啟內心的光明|《競石說》

2020-12-16 騰訊網

練當下專注開啟內心的光明

學習,有天賦和天生個性、能力的傾向性。所以,才有「因材施教」之說。

(一)

大部分學習不好的孩子,並不是天賦有多差,主要是由於不專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智慧養正孩子時,還能訓練孩子們逐步進入專注、自主學習狀態。

專注、自主學習,是一種能力,是需要長時間訓練才能逐漸形成這種能力的。

當下的現場感,也是一種能力,也是需要通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練就的能力。

鍛鍊孩子們「當下·專注」+「自主學習」這兩種能力,是我們多年來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智慧素質教育體系得到的最大成果之一。

(二)

自信來源於內在的能力,有能力才能真正自信。

很多時候,直奔結果,是沒有用的。

必須從因上下功夫,才能有好的成果。

正如應試教育,直接不斷地做海量的考試題,並沒有啟動孩子「當下專注+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後鍛鍊出來的孩子,即便分數很好也會是高分低能。

(三)

人為什麼可以教育好?「人之初,性本善」呀。

人為什麼必須要接受教育?因為「性相近,習相遠」呀。

人不接受教化會怎麼樣呀?「苟不教,性乃遷」、「養不教,父之過」。

東方教育觀點和西方教育觀點有很大不同。

西方教育觀點認為,人都是必須制約的,所以西方制定了很多法律來約束人們的行為。

東方教育智慧覺得,人人內心都是光明的,只是被物慾遮蔽了內心的光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因為都是經過了幾千年驗證的真理。

(四)

當你對人性了解越深刻,就知道,其實世界大同,人性都差不多。

人的欲望一旦放開,就會被欲望牽著走。人一旦開始被欲望牽著走,由於欲望是永遠沒有止境的,結果只會是痛苦不堪。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智慧認為,人如果不被教化,本性具足的光明就會被蒙蔽,走向善的光明的本性沒了,最終走向獸性,走向追求物慾橫流,甚至走向畜生不如。

(五)

教育的本質,是要把孩子們的正氣通過智慧素質教育養出來的。

孟子的心性修養方法分為存心養性和養浩然之氣。存心養性主要是指養仁愛之心和仁義禮智信等具體德行,養浩然之氣主要講培養浩然之氣的內心意志力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智慧的本質是擴大孩子們內心的光明,培養善心善行的孩子們。

公辦體制教育主要是培養孩子們的知識教育。

傳播知識,是容易的。啟發人性的光明,極為不易。

能夠啟發人性光明的好老師更是非常罕見、極為難得。

(黃競石.2020.12.10)

本文為《競石說》卷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教育智慧」之第四篇

《競石說》——從「文以化企」到「文以化人」的思考

相關焦點

  • 立德樹人|《競石說》
    現在社會上,到處充斥著浮躁與功利,人的內心恐慌,潛意識裡都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 這是社會生病了,而這只是一個結果,從事、理、心的層次看,這是由於近百年來,我們的教育出了大問題。
  • 專注於自己 專注於當下
    我的覺知告訴我當下的真實。我的內心告訴我這樣的我很快樂。根據以往的工作習慣,上小組班輸液的時候,如果我在以為患者面前出了一些小狀況或者是或者是說都說了幾句話,會影響我的輸液速度,如果我輸液慢了,其他小組班會有意見,我的工作習慣就是與小組班配合好,或者是說多工作些以免被他人背後說些什麼,每當我的速度慢下來的時候,我總會有這方面的擔憂,我告訴我自己這不是我喜歡的樣子,這個工作狀態讓我痛苦。
  • 專注當下,認真生活
    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說這樣一句話:重在當下。其實就是對過往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負,如此安好。的確當下才是最重要的,我們不經意就會去回憶,但過去的就是過去了。讓那些美好的點滴成為接下來更好去生活的鋪墊吧。
  • 專注當下,讓我的時間變多了
    做的事情逐漸增加,產生這個變化的原因,要歸功於「專注」。專注於事情。我現在的狀態是做每件事時特別能專注其中。專注於過程。做一件事,就沉浸在這件事情中,不想著還有很多事要做,所以這件事做得簡單點,趕緊忙下一件事。每件事力求用最高效的方式做到最好。不僅工作,中午的溜公園和鍛鍊也同樣做到專注過程。在溜公園時,就認真觀察周圍的人和物,看看有什麼新的發現。
  • 【看書】專注當下,才能戰無不勝!
    ……我們總是對過去的錯誤不能釋懷,對未來要面臨的事情頗有憂慮,但往往忘記了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專注當下,享受當下。一行禪師說,生活只在當下,如果放棄當下,你將無法細緻深入地過好生活中的每一刻。鬼腳七說,快樂只存在於當下,一切的追求,都是對當下的否定,也是對快樂的抹殺。
  • 性格容易糾結的人:專注當下,未來不迎
    明一認為,性格容易糾結的人,都是內心善良之人。因為善良,所以深怕做不好,更怕給別人帶來傷害。無它,性格容易糾結,不是你的錯,不防從以下兩點入手,相信會有所改觀。首先,專注當下。一件事,不怕做完是失敗的,只要你用過心,專注過當下,問心無愧就好。一份感情,不怕錯付,也不怕愛錯了人,只要在一起時,當下是快樂的,未來就交給上天和緣分來決定。準備好當下,做好當下,活在當下,踏實面對,真誠以待,明天如何,那是明天的事。
  • Focus on the present 專注於當下
    很多人忽略了享受當下,欣賞當下,因為我們要麼忙於工作,為未來做準備,或不能放開過去,不能繼續前進。 As such, we live our present with anxiety and stress or worry and regret.
  • 正念的力量、專注當下、拈花微笑、慧可心安、菩提證悟、悅納無常
    一行禪師回答說:「以後不要這樣了!」因為這個美國人剛剛所做的這一切演講都不在正念的狀態之中。正念的演講和開示,如一行禪師講課,或者佛陀開示,或者孔子、孟子跟學生溝通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沒有做過前期特別多的準備,他們就是隨著自己內心的流動,隨緣開示,自性流出。
  • 打禪七,99歲老和尚說「人在哪裡,心在哪裡,當下這念心要專注」
    所以,唯有保持當下清明的覺照,時時警惕自己,方能真正脫離輪迴的羈絆。靜坐時,最常出現的毛病就是妄想與昏沈,似乎一個念頭才過,另一個念頭馬上升起;明明精神不錯,怎麼一閉眼昏沉即來。在法師的鼓勵下,告訴自己要勇於突破,經過不斷的努力,內心終於漸漸沉靜下來,能夠安住當下。所謂「眾生心,遇境而生」,也就是眾生常隨境轉,無法作主。
  • 回歸真實,專注當下
    回歸真實,專注當下,是我們能夠做到的。1、拒絕拖延,做好眼前事:拖延是人的本性,拒絕拖延,立即行動,集中精力做好眼前事。2、排除幹擾,要靜下心來: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不被幹擾擾心,保持定力,平心靜氣。當下,是生命中我們能夠把握的最真實的生命時刻,回歸真實,專注當下,融入當下,一個人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真正應該做什麼。
  • 專注當下 當下自然會有它的力量
    這也許就是專注當下,感受當下給的力量吧。我的這種體會被偶像伊能靜完美的解釋了。是的,當下給予我們的,也許就是我們最缺失的東西。如果它需要你扮演好母親的角色,你就專注的照顧孩子們,這也許可以彌補平時跟娃獨處時間不足的缺憾。如果它需要你扮演好妻子的角色,你就傾情出演,這也許可以補給老公每日早出晚歸三餐不定在外工作時造成的營養不足順帶緩和夫妻關係。如果你需要演好你自己,你就專注手頭的學習和事情……每一個階段的當下都自有它存在的價值。
  • 每個「當下」,專注和享受
    松浦彌太郎說:「如果你真的想實現夢想,最快的捷徑便是竭盡所能地過好今天。與其一味嚮往未來,不如更加珍惜品味今日一天所得到的充實感和成就感。」專注於當下的觀念,被視作撫慰焦慮的良方。 對想做或是要做的事情,無從下手的話,必然會有一種擔憂。 時間越是臨近,這種焦慮感便會越加強烈。 要使得一件事情通向成功的結局,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想來,任誰都不是天生就是解決問題的高手。
  • 人到中年,是時候活在當下,專注當下,回歸生活的本身了
    人到中年,專注當下其實勝過綢繆未來。 人到中年,常常會陷入困惑。 人生過半,你不再有年輕時期的飛揚跳脫,也不再相信「我能,無限可能」,你越來越信命。
  • 成功,是每個「當下」的累積,專注並享受
    松浦彌太郎說:「如果你真的想實現夢想,最快的捷徑便是竭盡所能地過好今天。與其一味嚮往未來,不如更加珍惜品味今日一天所得到的充實感和成就感。」未來遙不可及,然而今天卻就在眼前。專注於當下的觀念,被視作撫慰焦慮的良方。
  • 職場上的牛人都專注於當下,清風自來……
    《職場上的牛人都專注於當下,清風自來……》--格格姐自己牛了才是真的牛,專注自己當下的學習、工作、磨礪來錘鍊好自己,那麼機遇便會伴你前行。 相信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體現著你往日的努力和付出,都會不經意地將往日所沉積的所有價值滲透於當下的能力,會自然流露出來。 要相信厚積薄發的力量,不用著急,先專注好對於當下的修煉,靜待花開。
  • 冥想靜心打坐,和當下連接,開啟心智能量
    「冥想靜心打坐」是現代人最簡單最方便且最容易操作的健康生活方式,進入冥想狀態,連接身體和心靈,感受當下能量的流動和情緒的閃現,繼而轉變潛意識中負面的能量為積極正面的能量,創造想要經驗的現實,兒童練習能使注意力更加集中、心思更加靈敏;男人女人們練習開啟幸福本源,使我們的身體自動的清除掉每天所發生的各種信息造成的自由基能量
  • 維根斯坦說:永生屬於活在當下的人
    文∣閒時翻書君維根斯坦說過一句話:「如果我們把永恆視為無時間感而不是時間的永續,那麼永生屬於活在當下的人。」閒時翻書君:「活在當下」已經不是新鮮的概念,但把這種理念同「永生」聯繫在一起,還是第一次看到,有種難以言喻的震撼感。
  • 專注當下,你做的到嗎?
    所謂「精一」,就是專注當下的目標,縱然世事紛擾,我只關注一物,持一心,做一事,不做他想。「精一」就是一種笨功夫,只執著一物,將一件事做到極致,但往往就是這樣的心思,卻是最為聰明的做法。之前聽一個北京朋友說起過他的一個做燒烤的朋友,一直就專注燒烤,在做出好的口碑後,開始考慮迭代,目標客戶就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他們一般有場地,他帶團隊上門燒烤,提前預約,現在在北京的私密圈很有名,一些娛樂圈人士經常跟他預約來家裡燒烤。
  • 知行合一,專注當下
    愛因斯坦曾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勝過責任感。保持這種狀態,專注當下,時間自會給你答案的。慶山曾說,真實的生活是,認真做好每一天你分內的事情。不索取目前與你無關的愛與遠景。蔣方舟在一生之書裡曾說,應完整去看一本書,基本不會去聽拆書後的精華部分,因為每個人的見解和角度不一樣,書裡很多知識也難在短短的半小時內敘述。我確實很贊同她的看法,但跑步的時候,聽一下精華未嘗不是吸引知識的一個辦法,常說運動與讀書一直都在路上,這大概也是個最好詮釋吧。重新把這本書的精華反覆聽了一遍,獲益匪淺。
  • 與其焦慮未來,不如專注當下
    只能專注當下。之後,在我不停告訴自己別去想不可知的未來,做好當下就好。我的焦慮沒了,進入複習狀態的我慢慢找回自己的那份自信,我的快樂又回來了。真好。當你為找不到工作而焦慮,不妨冷靜下來提升自我技能或是主動搜索招聘訊息;當你總是憂慮自己的另一半是否會背叛你,不如告訴自己,一切不可控,做好現在你自己能做的,即使分開,也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