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處世界自然遺產受到氣候變化威脅

2021-02-07 日文外刊精讀

        本文選自《NHK WORLD》,介紹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關於83處世界自然遺產受到氣候變化威脅的最新報告。

        急速に進む気候変動によって80か所餘りの世界自然遺産が海水溫の上昇や森林火災の増加といった脅威にさらされているという報告書を、IUCN=國際自然保護連合がまとめました。

        IUCNは世界の野生生物の専門家などでつくる、ユネスコの諮問機関で、このほど、252か所ある世界自然遺産の保全狀況について報告書を公表しました。

重點知識:

ユネスコ。詞源英文縮寫UNESCO,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さらされる。「さらす」的被動型,此處意為暴露,置身於...

譯文: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表報告稱,由於急速發展的氣候變化,80多個世界自然遺產暴露於海水溫度上升和森林火災增加的威脅之下。

        IUCN是由世界野生生物專家等組成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諮詢機構,最近公布了關於252處世界自然遺產的保護狀況的報告書。

        この中では、全體の3分の1にあたる83か所の世界自然遺産が、気候変動による海水溫の上昇や森林火災の増加、外來種の侵入などの「極めて厳しい脅威」、または、「厳しい脅威」にさらされていると指摘しています。

重點知識:

にあたる。意為相當於...,跟在數詞後多表多達...之意。

譯文:

        其中,多達全體三分之一的83處世界自然遺產,被暴露於因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水溫度上升、森林火災增加、外來物種入侵等「極其嚴峻的威脅」或「嚴峻的威脅」之下。

        美しいサンゴ礁で知られるオーストラリアのグレートバリアリーフでは、海水溫が上昇したり「海の酸性化」が進んだりすることでサンゴが激減しているほか、南米の3か國にまたがる世界最大の溼原、「パンタナール」では、去年からことしにかけてブラジルで起きた森林火災で貴重な生態系が甚大な被害を受けたということです。

譯文:

        因美麗的珊瑚礁而聞名的澳大利亞大堡礁,由於「海水溫度上升」以及「大海的酸性化」,珊瑚數量正在劇減。除此之外,橫跨南美地區3個國家,世界最大的溼地-「潘塔納爾溼地」,也因去年至今年在巴西發生的森林火災,其寶貴的生態系統受到了巨大的損失。

        また報告書は、日本の小笠原諸島も「厳しい脅威にさらされている」と指摘していて、気候変動の影響を受けているとされた世界自然遺産の割合は、6年前の報告書のおよそ2倍に増えています。
        IUCNは、「気候変動は世界自然遺産にとって最も顕著な脅威だ。世界全體が協力して対策をとら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としています。

譯文:

        此外,報告書還指出,日本的小笠原群島也「受到了嚴峻的威脅」,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世界自然遺產比例,比6年前的報告書增加了約2倍。

        IUCN表示:「氣候變化對世界自然遺產來說是最顯著的威脅。世界全體必須協力採取對策。」

相關焦點

  • 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正面臨石漠化威脅
    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正面臨石漠化威脅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3 15:37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貴陽7月13日電(記者李黔渝)專家將中國南方喀斯特比喻為「石漠化荒漠中的『生態孤島』」,以揭示目前中國南方喀斯特系列世界自然遺產地正面臨的石漠化威脅。
  • 中國55處世界遺產
    傳說中,一撅頭下去就挖到寶的神奇城市,這裡歷史古蹟眾多,其中秦始皇陵是最出名的一處世界遺產。這是秦始皇嬴政的皇陵,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皇帝陵,也是最大的皇帝陵,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豐富的花崗巖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44  中國丹霞  -2010年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 記錄地球演化過程最珍貴的檔案:中歐地區的世界自然遺產巡禮
    這處跨境地產橫跨12個國家。2007年,由斯洛伐克和烏克蘭共同擁有的一片山毛櫸森林登錄世界自然遺產。東喀爾巴阡山脈的山毛櫸原生林在歐洲的山毛櫸林中因其樹齡、種類的多樣性和樹木尺寸高大、範圍廣闊而擁有突出的價值。這個世界遺產本來範圍只包括斯洛伐克和烏克蘭的山毛櫸林,2011年增加了德國中部和西北部的15處山毛櫸林。
  • 七處南方喀斯特地貌,同為一項世界自然遺產
    截止目前,已有七處喀斯特景觀,先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它們分別是:雲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廣西桂林、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和廣西環江。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七處喀斯特地貌景觀。雲南石林,地處滇東高原腹地,位於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昆明市70餘公裡。石林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是一個集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休閒度假、科學考察為一體的著名大型綜合旅遊區。
  • 波哥帶你看世界:世界自然遺產天山,沙漠中的神聖之地
    環遊世界41個國家和地區,並用手機進行攝影創作。讓我們跟著波哥一起,欣賞全世界的美景吧。第五十三站,是世界自然遺產:新疆天山。新疆天山是全球唯一由巨大沙漠夾持的大型山脈,以深居內陸的地理區位、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山盆相間的地貌格局、眾多的冰川河流、絕妙的自然景色、特殊的生物區系和生態過程等諸多自然特徵,成為全球溫帶乾旱區大型山地生態系統的最典型代表。
  • 中國47處世界遺產,你去過多少處?
    1974年以來,在陵園東1.5公裡處發現從葬兵馬俑坑三處,出土陶俑8000件、戰車百乘以及數萬件實物兵器等文物;1980年又在陵園西側出土青銅鑄大型車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驚和關注,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
  • 澳大利亞世界自然遺產弗雷澤島遇大火,近半土地被燒
    位於澳大利亞東海岸的著名旅遊景點、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弗雷澤島沒能逃過一劫。在過去六周,該島已有近一半土地被失控的大火焚毀,大批遊客正被緊急疏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介紹,弗雷澤島面積約1818.5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島,還擁有世界上唯一生長在沙中的茂盛雨林。1992年,弗雷澤島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弗雷澤島地理位置 來源:百度地圖如今,這些自然景觀正在大火中熊熊燃燒,島上獨特的雨林景觀被煙霧所籠罩。
  • 中國僅有的4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都是名山,你去過幾處?
    無論是世界自然遺產還是文化遺產,往往都是特點鮮明,十分具有觀賞價值的旅遊景點,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更是兼具文化和自然景觀。目前為止,世界自然或文化遺產已有1000餘處,而雙遺產僅39處,中國的世界遺產也高達55處,但雙遺產僅有4處,可見其標準還是很高的。那麼我國的雙遺產是哪4處,你去過幾處?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這些文化自然遺產驚豔世界!
    2017年起,「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作為文化大省,湖南一直注重優秀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截至目前,湖南擁有2處世界自然遺產——武陵源、中國丹霞—崀山,1處世界文化遺產——老司城土司遺址。此外,南嶽衡山、紫鵲界梯田-梅山龍宮、裡耶-烏龍山、炎帝陵-桃源洞等4處景區入選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萬佛山-侗寨景區入選國家自然遺產預備名錄。
  • 又添一處世界遺產
    當地時間7月2日,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第4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在中國提交的貴州梵淨山經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同意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後,大會主持人說。「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梵淨山擁有獨一無二的「生物多樣性」「生態過程」「自然美」等價值,而此前國內外專家學者對梵淨山的長期研究中表明,梵淨山忠實記錄了當地森林演化過程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 我國文化與自然的世界之最,55處世界遺產,點燃你的眼睛與心靈
    中國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遺產,凝聚在這55個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中,這是我們東方文明的窗口,也是世界文明的濃縮精華。今年浙江省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也被列為世界遺產,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達到了55處,居世界第一位,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個一個成功的開放窗口,讓世界各國人民對自然遺產的保護意識日益增強,進入中國後,和所有的名錄一起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和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從萬裡長城到泰山,從敦煌莫高窟到西湖,從黃山到福建土樓…沒有人能說明東方古國的富饒和美麗的山川,我來介紹這些。
  • 四川是我國世界遺產最多的省份,共有5處,你知道幾個?
    四川是我國世界遺產最多的省份,共有5處,你知道幾個?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截止目前為止,我國總共有55處世界遺產,分布在各個省份的不同地區,有些世界遺產為幾個省份共同所擁有。
  • 世界自然遺產紅杉樹國家公園
    最美理由/世界自然遺產紅杉樹國家公園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壯觀的紅杉原始森林,是影片《阿凡達》中那些神秘的綠色茂林的原型。紅杉樹是世界上最高大的植物樹種,高度可達70~120米,如一位位擎天巨人。這一帶風景綺麗,河谷幽靜,海灘明媚,溫潤的氣候滋養了一片片紅杉樹林。因此,這裡的紅杉樹林是世界上現存面積最大的,其中百年以上的老紅杉林區有170多平方千米。在近海處是大面積的海岸紅杉,樹齡800~1500年;向內陸延伸後則是以山脈紅杉為主,樹齡可達2000~3000年。紅杉是極好的木材。自淘金時代起就遭到商業性砍伐。
  • 應對氣候變化 我們在行動
    我們共同生存的地球家園,正面臨氣候變化、海洋汙染、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前所未有的挑戰,對人類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威脅。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世界多地的人們已經紛紛行動起來,通過多種方式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力量。
  • 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申遺成功 我國共有10處自然遺產
    正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23日(北京時間)對本屆會議中國提交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遺產申請項目進行了表決,該項目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在2007年6月27日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由中國雲南石林喀斯特、貴州荔波喀斯特、重慶武隆喀斯特共同組成的「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申請項目入選並獲得全票通過,到目前為止,我國共有10處世界自然遺產。喀斯特是發育在以石灰巖和白雲巖為主的碳酸鹽巖上的地貌。中國喀斯特有面積大、地貌多樣、典型、生物生態豐富等特點。
  • 春遊養生派:登世界自然遺產名山
    推薦地:三清山  這些名山是世界自然遺產  C  景區恢復開放時間:  2020年2月22日  春色:三清山景區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道教三清列坐其巔」得名,有南清園、西海岸、三清宮、梯雲嶺、玉京峰、陽光海岸、玉靈觀、三洞口、冰玉洞、石鼓嶺十大景區,其中最高峰——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
  • 歐巴馬公布措施 應對氣候變化對健康危害
    原標題:歐巴馬公布措施 應對氣候變化對健康危害 美國總統歐巴馬7日公布一系列行政措施,以應對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歐巴馬當天在華盛頓參加一個圓桌討論會時說,氣候變化不僅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威脅國家安全,還危害人們的健康。 歐巴馬宣布將採取一系列行政措施來減少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
  • 氣候變化導致國寶「相愛相殺」?
    早在2016年2月的時候,架設在四川貢嘎山保護區的一處紅外相機就拍到了金錢豹與雪豹同域分布的畫面,當時在大貓愛好者群體中也引起了較大的轟動。當然,氣候變化對雪豹的影響是多方面且相當複雜的,氣溫升高,會加速雪豹棲息地變得破碎、零星塊狀分布,而棲息地破碎對物種的危害,我們是相當清楚的。所以目前乃至未來雪豹最大的威脅並不在於金錢豹,而是棲息地喪失及氣候變化導致的種種影響。
  • 福州2020世界遺產大會延期!
    年6月29日至7月9日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4屆會議推遲舉行。據悉,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福州正持續有力有序推進世界遺產大會的各項籌備工作。我國今年唯一的申遺項目古泉州(刺桐)史跡(暫定名),新增的德化窯遺址(屈鬥宮、尾林、內坂三處窯址)、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第三期考古南外宗遺址及市舶司遺址等遺產點考古工作也已展開。
  • 波哥帶你看世界:世界自然遺產神農架,古老的迷一般的山林
    環遊世界41個國家和地區,並用手機進行攝影創作。讓我們跟著波哥一起,欣賞全世界的美景吧。第五十一站,是世界自然遺產:神農架。是以秀綠的亞高山自然風光,多樣的動植物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主題的森林生態旅遊區。神農架以原始、神秘聞名於世,區內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氣候覆雜多變,四季景色迷人。獨特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造就了極其豐富、珍貴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也孕育了景色宜人、鍾靈毓秀的旅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