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華史》和《二十四史》相比,易中天是否更有才華?

2020-12-14 小虎有話說

《易中天中華史》這個書的書名,這已經說明了問題,他是以他的歷史觀和他的學術研究來看待中國的這段歷史。寫史是要實事求是地,不說這個實是不是真實存在,但一定不是自己加以揣測和想像的。就憑這一點他就被淘汰了。像《資治通鑑》那麼多人一起查資料編文字,耗費了將近二十年,這不是一個當今查查電腦翻翻史書幾年出爐的一個學者可以媲美的。作為入門歷史的讀物,易老師這套書會激發你讀書的興趣。語言優美通俗有趣,線索清晰,過渡聯繫很強。特別是一些歷史作者拿手的,會寫得更透徹,引導讀者思考,套書中關於文化的寫的更多。有利有弊,這套書不是那種把每個朝代政治,經濟,文化輪流介紹個遍,而是在寫一個朝代時圍繞一個主題,涉及這個主題的經濟文化政治去寫。

還超越《史記》,你就問他有沒有這個信心?你可以懷疑歷史上是否真實存在黃帝,但你不能妄加揣測和想像。昨天我看到一個鬼,不論你信不信鬼神,還是這是人為製造的,這個鬼就是一個真實存在了,就是歷史,而不是你認為這是個人,所以寫我看到一個人,這就是歷史真實。春秋筆法,微言大義都是建立在歷史真實的基礎上,而不是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24史有其優點,但也有其局限,事件記錄的可能相對接近史實(但也不乏參雜因當時統治者的想法而對事實進行的篡改),但視野相對局限,中華歷史不是獨立的,是包含在全球人類史之中的,易中天的書主要目的是通過對歷史的分析與跟其他民族歷史的相互對照,找到中華文明發展到如今這個階段的原因,如果24史講的是「是什麼」,那麼易中天中華史講的就是「為什麼」。你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看這部書。司馬遷也不過是一個史官,只是對一些史料整理,修訂了一套史書。沒必要無限拔高。今人獲得史料,文物等研究歷史的途徑是古代遠不能比的,學者站立立場也和古人不同。所以今人更加能夠寫出不一樣的中華史。歷史永遠沒有絕對的真實,只有歷史學家的真實。

著名的這些歷史研究者是對歷史上弄不清的問題找到答案。而另一類人如易中天只需要把他們的研究結果通俗化地寫出來而已。兩者完全不衝突,只是都寫歷史讓你以為他們是同行。對於歷史一竅不通的我當時的確是看了百家講壇開始了解歷史的。歷史科普也是歷史。易老師在節目上也說過,自己不是專業學歷史出身的。我想讀者在買書的時候也分得清自己買的是專業還是娛樂吧。

易中天說過一些反體制諷刺領導的話,所以很可能是在體制內已經受到排擠打壓,沒飯了。對於這點我很欽佩,無論他是哪個領域的學者,只要敢於說實話就值得尊敬。對比袁騰飛強太多了。易中天中華史我基本都讀了,有三個好處,一個是史實相對可靠,雖然不是專門研究歷史的,但作為人文科學教授寫作的專業素養還是有譜的。裡面偶爾也會提到一些沒有得到公認的內容,但易中天自己馬上都會說明,這是野史或者傳說,不可考什麼的。二是穿插有東西方對比,以及思想史,宗教史的內容,視野較寬。三是寫法上帶有一些散文的筆法,閱讀體驗比較好。

不足之處主要在於由於體量所限和講述方法,有的朝代的歷史脈絡不夠清晰。至於不是歷史專業著作的問題,我一個普通人也沒打算看歷史專著。易中天寫這部書,目的不是為了做歷史學的學問,也不是明確史實紀事,目的是為了探討歷史中體現的中華名族的文化的變遷,重點不在史而在文化,他想解讀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找尋中國人的文化內核和核心價值觀。之前他寫的閒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都是在討論中國的文化,可能美學教授的側重點還是在這些上吧。

易中天老師本來也沒有以歷史的研究者自居。易中天品三國的目的,也是針對對普通老百姓的文化講壇,不是專業的學術報告。既然然是文化講壇當然是把很多主流的觀點都介紹一下,而且易老師已經儘量把歷史文化名家不同觀點一一做了展示,他順便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再說了,人家教中文,歷史就不能厲害了?而且中國向來文史哲也拎不太清。

相關焦點

  • 易中天中華史|從入門到入迷.
    易中天中華史從入門到入迷我們都愛讀歷史但卻不一定都能讀下去現在,有一本書可以讓你越讀越盡興讀了就停不下來在其中,你可以盡情體驗夏的質樸,商的絢爛周的儒雅、漢的強悍唐的四海為家、八方來朝宋的纖細、元的空靈……輕鬆入門,逐漸入迷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易中天中華史
  • 易中天寫中華史被指譁眾取寵 回應:未免太小看我
    近日,隨著《易中天中華史》第三卷《奠基者》在香港書展發布,「學術超男」易中天再度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易中天之前曾宣布,將用5到8年的時間完成36卷本的《易中天中華史》。  易中天:《奠基者》系統的梳理了周人的政治智慧。在我看來,中華文明的奠基者就是周,夏和商都是探索者,摸著石頭過河,周才是把整個中華文明的基礎夯實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文化習俗都可以追訴到周人。  應該說,周人的整個思想體系,背後是一個文化體系,第三卷最重要的內容是把這個系統講清楚了。
  • 易中天:《中華史》絕對是高端產品,但高端不等於拒人於千裡之外
    2013年5月,易中天在博客上透露:「2012年3月《易中天中華史》方案啟動,策劃和預備期長達一年。它的出版,則是一個『五年計劃』。我們的設想,從2013年5月起,每季兩卷與讀者見面,至2018年出齊36卷。」第一部《先秦》、第二部《秦漢魏晉南北朝》,第三部《隋唐》,第四部《宋元》,第五部《明清》,第六部《近現代》。
  • 歷史學界如何看待易中天?
    02.答主:老楊叔聊志願填報前兩天有個朋友問我要不要買《易中天中華史》這套書,我問他是自己看還是給孩子看,是休閒娛樂順便了解點歷史故事還是想了解點歷史知識和歷史觀,為什麼會這麼問?一定要有這麼多講究嗎?
  • 對話易中天:讀書,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央視網記者專訪知名學者、作家易中天,聊聊讀書那些事兒。  央視網記者:人為什麼要讀書?  易中天:唯獨人類才有文字,有文字才可能有書籍,所以,貓咪們宅在家裡無所事事,就只能打呼嚕,人卻可以讀書。當然,你也可以不讀,但是多一個選項總是好的。書籍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讀書也不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 易中天 不差錢,只為爽一把|中華|一個|通史_網易財經
    而我把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放在一起對比是講為什麼這樣?我要問為什麼!」易中天認為自己的中華史有更明顯的「現代史觀」,「人類歷史分兩節,一段是史前史,第二段是文明史,這個界限就是國家的誕生。到了國家階段,各文明開始分道揚鑣」。另一個體現他的史觀的,是對書中歷史事實的選取。三千七百年,不可能什麼都寫,而寫什麼,不寫什麼,就變了一種態度。
  • 易中天"做愛"爆粗口為哪般?-易中天 文而化 美言 寫作 爆 做愛...
    8月16日,易中天前往西安參加「2013華山論劍西鳳酒品牌文化峰會」,他坦言,《青春志》是目前出版的四卷「中華史」裡最好看的一本,「一定要看」。當談及寫作生活時,易中天更是大呼,「寫作就像做愛一樣爽」!(《西部網》8月17日)  易中天現在是難得的大紅大紫的文化學者和名人,天南地北受邀請當嘉賓,作報告,忙的不亦樂乎。
  • 易中天:中華文明只有3700年,一人這樣回復
    仿佛從我們記事起,我們都知道,中華文化有上下五千年之久,對於這個仿佛就是一個我們認知中默認的,也沒有多少人會去深究這結論從何而來。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是唯一一個存留至今的文明,這對於中國乃至世界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 觀眾刁難易中天:為何領導坐前排?易中天的回答,讓領導帶頭鼓掌
    易中天作為國內知名的學者,不僅家學深厚,而且才華過人。他用通俗的語言,講述複雜的歷史,讓更多人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憑藉著對於歷史的理解,他曾登上央視的《百家講壇》節目,對三國歷史進行了講解,顛覆了很多人的觀念。
  • 易中天挑戰經典詞牌《滿江紅》,開篇別具一格,短短幾句耐人尋味
    看了5季詩詞大會後,聽了太多嘉賓們點評、選手們背詩,但卻很少看到有嘉賓和選手願意自己寫詩,這是令人遺憾的事。筆者一直認為,其實很多文化名人早就有寫詩詞的水平了,只是顧慮太多不敢隨便寫。但顯然這些「膽小」的文化名人,不包括易中天。易中天是很愛在微博曬自己寫的詩作的,不但曬,他還要解析,告訴網友自己為何要這麼寫。
  • 都曾被學生質疑:於丹只能黯然離場,易中天卻用一番話讓對方閉嘴
    一個人有沒有底氣,從他被質疑時的反應就看得出來。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是深有體會的。而讓小美對此體會最深的,則是易中天和於丹面對學生質疑後的不同反應。
  • 真實的易中天:清貧困苦,抑鬱不得志!
    他在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和《百家講壇》任職期間都是兢兢業業,未曾有一點馬虎。這樣的處事態度也使易中天備受同學的敬愛,武漢大學曾經的校長劉道玉也是非常欣賞他,然而,易中天在武大卻只是「永遠的副教授」,這是為何?
  • 易中天評價言辭犀利,金庸看法風趣幽默
    一年之後,因為治學作風的嚴謹,又被文化部表彰為「最有現代管理能力的四名院長之一」。旁人只敢效仿、借鑑和學習,但是絕對不敢口出狂言想要和他一較高下。中國著名武俠小說作家兼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金庸和中國知名作家、學者和教育家的易中天,兩人的共同點都是作家,都是名家,並且都對餘秋雨先生表達過「真情實感」的評價。但是易中天的評價卻被大眾認為和金庸先生相比還是差了點風趣幽默之感。
  • 易中天的家世顯赫,為啥「富不過三代」,原因:精神財富才重要
    在這被人們所議論的話題中心無非也就是易中天本人的文學造詣與才華。當代的「超級書生」之所以稱他為當代的「超級書生」是因為,他所處時代就是當今的文化環境,而他自身又因為參加過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在百家講壇中展示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以及自身擁有的很高的文學造詣與才華,被大家認可與贊同。易中天出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前兩年,出生地在湖南長沙,一直生活在長沙。直到6歲之後,和父親易庭源來到了湖北武漢。於是就在湖北武漢開始了學習生涯。但是他只在武漢度過了小學、中學和高中的學習生涯。
  • 易中天,一個被「烏合之眾」羞辱的悲情才子:「我從沒恨過武大」
    易中天,這個才華橫溢的人,早在武大教書時,就備受學生喜歡,人氣爆棚,是武大「四大名嘴」之一。又有被譽為「武大蔡元培」的老校長劉道玉欣賞和照應,按理說早該在武大飛黃騰達了。這個悲情才子,背後究竟承受了多少的委屈和無奈?這究竟是易中天做人的失敗,還是學術圈本就如此?本文為你揭秘。-01- 在武大,易中天的人氣究竟有多高?
  • 懟人大王易中天不止會喊 「武漢鉚起!」
    但有一個人,不僅大聲疾呼,還唱反調,公開反對「武漢加油」,怒甩一句話:不拍馬屁,會死啊!他就是易中天。對此易中天的潛臺詞是:放屁!面對各路挑戰者,懟人大王的態度是:懟我你試試,試試就逝世!其中有兩大手撕主持人名場面,第一個就是「易中天solo王志」。
  • 綁定易中天、韓寒、饒雪漫 「作家推手」要來A股 韓寒母親還是創始...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果麥文化綁定的暢銷書大咖不在少數,除了易中天、韓寒、饒雪漫和馮唐、嚴歌苓等耳熟能詳暢銷書作者,韓寒母親周巧蓉也躋身果麥文化前十大股東之列,此外,前十大股東中還包括了博納影業和經緯創達等。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疫情對圖書行業也有不小衝擊,果麥文化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和淨利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 賈平凹女兒出詩集,莫言女兒大學寫19萬字小說,易中天女兒更牛
    古代文壇,有「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的說法,其中三詞客指的就是眉山蘇家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除此之外,還有詞壇的「二晏」,晏殊和晏幾道父子。而這「虎父無犬子」用在當代文壇,其實也是合適的。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就是賈平凹的女兒,莫言的女兒和易中天的女兒。三位父親都是當代文壇大名鼎鼎的人物,而他們的女兒也都不簡單。
  • 劉煥讀《易中天中華史》5——嘉靖和萬曆,是不是昏君混蛋?
    一直關注的易中天中華史終於出了新書《嚴嵩與張居正》,如果說之前《朱明王朝》講述的是故事精彩的明朝早期,那麼這本書涉及的就是漫長的明中期,即嘉靖和萬曆皇帝時期,更是一本專門講述文官政治的書。對於這兩個皇帝,很多人經歷了看山是山、不是山、還是山的步驟。
  • 知名作家雲集,韓寒、易中天都有持股
    2012年4月27日,路金波和韓寒母親周巧蓉共同出資設立果麥有限,註冊資本為300萬元,其中路金波以貨幣出資270萬元,周巧蓉以貨幣出資30萬元。路金波為第一大股東,韓寒、易中天、張皓宸等作家均持股為與作家深入綁定合作以保證版權所有權,多位作家均直接或間接持有果麥文化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