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
在四川彭州,幾百年來一直流傳著這句口訣,據說誰能破譯,誰就能找到明末起義軍首領張獻忠留下來的巨額財富。
所以幾百年來,有不少人覬覦著岷江,並不斷地從彭州江口鎮附近江裡挖出金銀財寶。
因為據歷史記載,1646年,面對清軍咄咄逼人的攻勢,張獻忠決定放棄成都南下,他率領數十萬親兵,帶著徵戰多年搜集來的金銀財寶,沿江南下。在成都的南大門彭州市,他遭到了地主武裝楊展的伏擊,大量金銀沉入江堤。之後楊展、乾隆年間總督孫士毅先後募集水手打撈上來金銀以萬兩計。之後幾經戰亂,江口尋寶沉寂下來,只剩下石龍石虎的口訣在傳唱。
2018年,江口沉銀古戰場遺址榮獲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2020年,江口沉銀第三期考古成果發布,一方斷為四塊,重達16斤,含金量達95%的蜀世子金印出水,驚豔世人。隨著考古發掘範圍的不短擴大,想必有更多的珍寶浮出水面。
但是江口沉銀就是張獻忠的全部寶藏了嗎?據說張獻忠的養子曾率領300石匠在青城山支脈青峰山採石,但奇怪的是從未見有石頭運出山,300石匠也無一生還,有人分析,張獻忠此舉極有可能是為了修建地宮藏寶。時隔幾百年,開鑿的痕跡早已被歲月抹平,給青峰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不管怎麼說,張獻忠的億萬寶藏,總算是露出了一部分真容,讓我們知道茫茫岷江中落滿了金銀。但是我國歷史上,傳說埋藏寶藏的可不止張獻忠的江口沉銀。別的不說,近代以後就有太平天國聖庫寶藏和李自成莽山寶藏之說。
太平天國的聖庫寶藏沒有留下任何傳說或線索,太平天國失敗後,南京也曾爆出過發現金銀的消息,但是一直以來所發現的金銀數量不大(相對於張獻忠寶藏發現規模而言),或者有人出來闢謠等等,所以太平天國聖庫寶藏至今成謎。
但是李自成的莽山藏寶,是留下了口訣的,在湖南莽山腳下的村莊裡,幾百年來一直流傳著一句藏寶的口訣:「石巖衝,三座橋;慢行百步走,三窯金。」

因為這句口訣,前往莽山尋寶的人絡繹不絕,可惜最終均無功而返,也許,這批寶藏在等待它的有緣人,相信總有一天,李自成莽山寶藏與張獻忠江口沉銀一樣,會重見天日,驚豔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