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當亡國奴?二戰德國進攻烏克蘭,當地婦女百姓為何夾道歡迎

2020-12-11 無敵紫荊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突然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數百萬德軍大入侵蘇聯。

由於蘇軍準備不充足,德軍勢如破竹、長驅直入,在9月下旬就佔領了烏克蘭首都基輔。

按照常理,德軍對烏克蘭人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入侵者,當地人民一定會拿起武器,對德軍給以迎頭痛擊。

可事實叫人大跌眼鏡,迎接德軍的,不是獵槍而是鮮花、掌聲和美酒;就連一向矜持的烏克蘭婦女也走上街頭歡迎德軍。

為什麼烏克蘭人會對入侵者笑臉相迎,做出親痛仇快的事,難道他們吃錯了藥,不分敵我了嗎?

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烏克蘭人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烏克蘭原來是兩部分,即東烏克蘭和西烏克蘭,西烏克蘭曾經屬于波蘭,二戰爆發後蘇聯趁機佔領了西烏克蘭跟東烏克蘭合併。

1917年東烏克蘭成立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東烏克蘭加入蘇聯,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

但是加入蘇聯之後,並沒有讓烏克蘭人過上好日子,反而給他們帶來滅頂之災。

1932年12月6日,蘇聯頒布了一項秘密命令,把烏克蘭老百姓家裡的所有農具、牲畜、種子收歸公有,同時還不讓任何糧食和製成品運到烏克蘭農村,烏克蘭的農產品也不能到外地去賣。

不僅如此,最高蘇維埃還向烏克蘭農村派出大批搜糧隊,強迫農民把餘糧也上交給國家。這樣一來,烏克蘭的糧食就出現減產,被稱為歐洲糧倉的烏克蘭出現饑荒,大約有一千萬烏克蘭人死亡。

加上之前史達林的民族政策也有做得不完善的地方,所以一部分東烏克蘭人對史達林有意見,對國家也沒有認同感。

西烏克蘭是在1939年二戰爆發後,蘇聯配合德軍進攻波蘭,並按照《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強制劃歸蘇聯的烏克蘭。

雖然西烏克蘭人沒有遭遇過大清洗和大饑荒,但是歷史上西烏克蘭跟波蘭關係密切,這裡居民信仰天主教,所以他們對信奉東正教的蘇聯也有牴觸情緒,甚至把蘇聯人看做入侵者和徵服者。

而且整個西烏克蘭被併入蘇聯之後,史達林在其境內也開展清洗運動,把那裡的有錢人都當做剝削者流放到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

留下了的西烏克蘭人,則被強迫加入集體農莊,而且還強行關閉天主教教堂,在那裡開展無神論教育。

因此,西烏克蘭人心裡就更加排斥蘇聯,沒有把它當作自己的祖國。

所以,當德軍入侵蘇聯達到烏克蘭之後,當地百姓不但沒有仇視德國人,還把他們當做解放者,為他們送上鮮花美酒,對到來的德軍夾道相迎;不少人還充當了帶路黨,為德軍指引前進方向。

更有甚者,有人直接當了蘇奸為虎作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烏克蘭的民族主義者斯捷潘·班德拉。

此人曾經刺殺波蘭領導人被關押在波蘭監獄,德軍到達後被釋出來,他一出來就決定死心塌地為德軍服務,於1941年6月30日,西裡西亞的利沃夫建立烏克蘭國。

這個偽政權建立之後,馬上就有很多烏克蘭人加入到裡面,成為德國人的幫兇,他們不僅幫助進攻蘇聯,還配合德軍迫害猶太人。

二戰中,仇視蘇聯的烏克蘭人加入到德軍去,還組建了一支部隊——黨衛軍第14烏克蘭志願兵師,甘心情願為納粹賣命。

但也不是所有的烏克蘭人都那麼歡迎德軍,東烏克蘭地區的百姓態度就比較複雜,一方面他們對蘇聯政府的政策失誤心懷怨言,一方面當地居民很多是移民,他們本來就是俄羅斯,信奉東正教。

這些人對蘇聯有與認同感,不會向德軍獻媚,他們多數人選擇拿起武器抵抗德軍。二戰蘇軍最多時有16個,其中4個是烏克蘭方面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還參加了攻克柏林的戰役。

相關焦點

  • 二戰時,德國明明是侵略者,為何蘇聯老百姓卻將德軍當成救星?
    在二戰的時候,希特勒橫掃和整個歐洲大陸,唯獨只有英國逃過了一劫。當時在德國佔領了法國之後,便開始劍指蘇聯。很多人對於希特勒的想法非常的不解,因為當時就算是德國所有的工業實力還有農業生產力量加起來,還是和蘇聯差了一截,不知道德國為什麼有進攻蘇聯的底氣。
  • 二戰烏克蘭現象,德軍擊敗蘇聯紅軍,烏克蘭人民的操作讓人看不懂
    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就不得不聊當年的蘇德戰爭,這是二戰規模最為宏大最為震撼的戰場,當年雖然打得非常激烈,但是這個過程中卻有很多讓人看不懂的現象,除了蘇德兩邊最高指揮官的胡亂操作外,最讓人看不懂的就是二戰的烏克蘭現象。
  • 1644年清軍入關時,為何百姓們反而夾道歡迎?原因其實不難理解
    這個問題其實也可以很好的反映「清軍入關時,百姓們願意夾道歡迎」的現象。其實在清軍入關之前,闖王李自成的軍隊就已經來到了北京城,但是相對比李自成的軍隊,百姓們對於清軍入關的景象更為歡喜,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為什麼呢?清軍入關的時間點是在公元1644年,這就等同於說清朝中央集權制度是在這一年打開了序幕。
  • 蘇德戰爭爆發以後,德軍進入西烏克蘭,為何受到當地人的歡迎
    蘇德戰爭爆發以後,當德軍進入西烏克蘭的時候,確實受到了當地人的歡迎。不過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要知道西烏克蘭在二戰前可是波蘭領土,併入蘇聯還不到兩年。對當地居民來說,只是換了一個徵服者而已,歡迎一下是很正常的事。當然很快他們就後悔了。
  • 二戰時期,德軍明明是侵略者,為何部分百姓卻將他們當成救星?
    眾所周知,再堅固的堡壘也會從內部被攻破,二戰時期,德國部分將領一直認為煽動其國內武裝或者軍隊對於蘇聯來說才是最大的危機,但直到1944年之前法西斯領袖都沒有意識到這件事,不過在這之前卻已經有部分蘇聯人民早在德軍到來之前就打擊了蘇聯軍隊,這不禁讓人感到奇怪:德軍明明是侵略者,但為何部分蘇聯百姓卻將他們當成救星
  • 都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軍隊,德國國防軍為何非常看不上黨衛軍?
    二戰德國軍隊內部最為有趣的現象,其來源於國防軍那深入到骨子裡面的身份優越感。二者之差別,就如同國防軍是「親娘養的」,而黨衛軍是「後娘養的」。在中國,這就是嫡出和庶出的區別,雖然都是德國武裝力量,都是兒子。但其身份地位,有著天壤之別,嫡子是家主,庶子更多的是家奴。
  • 將軍凱旋而歸,3萬百姓夾道歡迎,他卻笑著揮手對屬下說:屠城!
    為何這樣幹?他最後的結局如何?此人名叫常遇春,公元1330年出生在一個十分窮困貧困的村子裡,父母都是農民,看似註定要平凡一生。然而常遇春在年少時就不甘於此,他強壯雄偉,孔武有力,臂長過人,是塊習武的好料子,於是就一邊打工一邊跟人習武。
  • 二戰時期,德國明明能進攻瑞士為何放過?希特勒自己給出答案
    導語:二戰時期,德國明明能進攻瑞士為何放過?希特勒自己給出答案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德國挑起二戰的時候,第一個襲擊的目標是波蘭,緊接著是比利時、法國、英國、蘇聯等國家,前半段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壓力,跟英國對上的時候遇到不小的阻礙,打了很久都沒有成功取勝。最終經過斟酌,希特勒實施巴巴羅薩計劃,朝著蘇聯前進,這個決定將德國葬送。
  • 二戰後期,德國人為何看到蘇聯人就膽戰心驚?學者:不害怕都不行
    到了二戰後期,德國遭到了蘇軍的慘重報復,導致後來的德國人談到俄國就會驚慌失色,其主要是因為蘇軍做了以下的這些事情。當時的蘇聯和美國均自稱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所以自然不會輕易輸給德國。德軍在希特勒的激進思想影響下,不斷對外侵略,本身就受到國際的強烈譴責。
  • 二戰德國輸在哪?為何說不是石油和鋼鐵而是嘴上?不信請看大數據
    比如很多人只知道二戰期間猶太人被屠殺了600萬,而不知道我國的全民的傷亡數字是3500萬。我們死亡的人那麼多,為何反而沒猶太人在國際上,甚至在我們國內受關注呢?這是另一個話題,今天不談。在整個二戰期間,德軍從開始就是一場豪賭。因為數據告訴我們,德國最缺的不是石油,也不是鋼鐵,而是一種更致命的東西,那就是嘴上的問題。
  • 二戰:德國進攻法國為何要繞道阿登森林?而沒有直接進攻法國本土
    德法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積怨頗深,希特勒在二戰前的一系列閃擊操作,其最後的目的也是稱霸歐洲大陸,打破英法為主的歐洲秩序,所以註定德國與法國終有一戰,而當時的法國號稱有全世界最強悍的陸軍,兵力高達300多萬,部隊機械化程度比德國高,這第一陸軍的名稱並非是浪得虛名,德國進攻法國這在當時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 二戰:德國進攻波蘭前,波蘭元帥為何敢叫囂三天滅亡德國?
    為何呢?,捷克斯諾伐克並不算是一個能與波蘭相提並論的小國,吞併它德國自然也並未傾巢出動,軍事實力自然有所保留,接下來德國才進攻的波蘭,所以從德國進攻波蘭之前的戰役看德國的軍事實力,的確迷霧重重。
  • 德國為二戰暴行請求波蘭原諒,俄國繼續與波蘭打嘴仗 | 短史記
    圖: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出席二戰爆發80周年紀念儀式2019年9月1日,在波蘭城市維隆舉行的二戰爆發80周年紀念儀式上
  • 蘇德戰爭初期,為什麼很多蘇聯人對德軍夾道歡迎,甚至主動參軍
    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 ——歌德 按道理來說,如果一個國家入侵另外一個國家,那麼那個國家的公民對入侵者應該是表現出憤恨的情感,但是偏偏歷史就是這麼的滑稽,二戰期間德國入侵蘇聯的時候,在戰爭的初期,德國軍隊勢如破竹,原因不是德軍厲害,而是因為他們不但沒有遭到任何抵抗
  • 二戰德國為何入侵波蘭?波蘭又為何潰不成軍?
    西方一般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1939年9月的波蘭戰役為開端的,短短一個月波蘭即被納粹德國擊潰,但是波蘭並不是弱鳥,二戰前號稱歐洲第五大強國,國土跟德國差不多大,那麼波蘭是如何被秒殺的呢
  • 二戰時期的德國,為何要提高國內女性的地位?
    二戰時期的德國,為何要提高國內女性的地位?二戰時期,希特勒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過「成為母親不是女性身份的降低,反而是她最大的功績。對女性來說,沒有什麼比生兒育女更偉大的事了」。在上個世紀初期,德國兒童的出生率非常高,但是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的時候,事情都完全不一樣了。德國當時的兒童的出生率開始出現零增長和負增長的情況,這時候納粹領導人開始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納粹黨直接剝奪了婦女獲得平等權利的機會,開始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來促進人口的增長。
  • 二戰後期,德國敗局已定,為何仍要蘇聯傷亡30萬進攻柏林?
    二戰時期,德國運用閃電戰,在歐洲一路橫掃,迅速佔領了大半個歐洲,但史達林格勒保衛戰的成功,改變了戰局的走向。1945年,德國的敗局一定,但蘇聯仍組織了大批部隊準備進攻柏林,這又是為何呢?4月16日,蘇聯紅軍集結了250萬人,共三個方面軍,在42000餘門火炮和火箭炮、6250輛坦克和7500架飛機的配合下,向德國法西斯最後的巢穴柏林發動了進攻。柏林戰役的勝利,自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角度來看,它標誌著德國法西斯的徹底滅亡,歐洲戰場也因此結束,以蘇聯紅軍的徹底勝利結束了蘇德戰爭!
  • 二戰後蘇聯與波蘭,為何將德國大片土地劃歸自己所有
    二戰結束後,作為戰勝國的美國、英國和蘇聯開始對德國秋後算帳,德國納粹偷雞不成蝕把米,跟一戰一樣,不僅要承擔巨額戰爭賠款,還要接受美、蘇、英、法四國對德國領土一分為四的佔領。更悲催的是,德國還失去了在奧得河以東包括東普魯士在內的所有領土,這些領土一夜之間換了主人,53萬平方公裡的領土,被蘇聯和波蘭吞併了17萬平方公裡,僅剩35萬多平方公裡。那麼,為何蘇聯和波蘭要划走德國東部的領土呢?
  • 二戰投降最快的國家,老百姓一覺醒來,國家滅亡了
    1939年,德國進攻波蘭標誌著二戰的開始。波蘭堅持半個多月的時間,政府就開始流亡,波蘭滅國。之後德國進攻法國,法國堅持了42天就投降。德國進攻比利時、荷蘭等國,這些國家也都快速投降了。之後德國橫掃北歐,這些國家也都不是德國的對手,都投降了。雖然都是投降,但堅持的時間又長又短。
  • 烏克蘭年輕人砸毀蘇聯英雄雕像,老年人為何卻要為英雄獻上鮮花?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去年的一期節目中,我們跟大家聊了一個事件,烏克蘭哈爾科夫的人們拉倒了市內的一座人物雕像——朱可夫的人物雕像。其實過去這兩三年來,在整個烏克蘭境內,瀰漫著一股濃濃的去蘇化的思想,拉倒朱可夫元帥的雕像的事情,幾乎在每個城市都發生過。而就在2月4日,據烏克蘭敖德薩當地媒體報導,敖德薩境內最後一個朱可夫的雕像,也被當地年輕人砸了下來,然後損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