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軍隊,德國國防軍為何非常看不上黨衛軍?

2020-12-18 騰訊網

二戰德國軍隊內部最為有趣的現象,其來源於國防軍那深入到骨子裡面的身份優越感。二者之差別,就如同國防軍是「親娘養的」,而黨衛軍是「後娘養的」。在中國,這就是嫡出和庶出的區別,雖然都是德國武裝力量,都是兒子。但其身份地位,有著天壤之別,嫡子是家主,庶子更多的是家奴。

因為德國國防軍向來都是德國正兒八經的武裝力量,在二戰時期的德國國防軍擁有海陸空三個軍種,說到底他們對於德國人民來說,可以說是一支非常有「正義感」的部隊。平時的話德國國防軍他們向來灌輸的理念與信仰,那就是為國家而戰,為德國人民、為國家的利益做出一切犧牲,而不是為了哪個私人的利益而作出不切實際的最惡事情。

1945年2月26日,該師參加了組織蘇軍進入奧地利的代號「平湖」的進攻行動。3月14日,希特勒獲悉「平湖」進攻行動失敗後大為震怒,隨即命令親衛隊師,帝國師,骷髏師和霍亨施陶芬師將他們的榮譽袖標從制服上全部取下。最後,時任黨衛隊第6裝甲集團軍司令官的迪特裡西拒絕執行此項命令。

伴隨勇敢的通常是野蠻,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境內,黨衛軍部隊不僅屠殺戰俘和猶太人,還非常粗暴的對待平民,許多記載的事件證明,黨衛軍強暴婦女和殺戮平民的罪行絕非個案,這樣的兩重性,加劇了國防軍前線和後方人員對黨衛軍的不滿,已經不僅僅是什麼鄙視,用某位將軍的話說,更多的是「厭惡」。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二戰時,國防軍和黨衛軍都是納粹德國的武裝力量,區別是什麼?
    今天我們不妨就來看看,這兩支不同名字,屬同一政府的軍隊有什麼不一樣。納粹黨衛軍,他到底是幹什麼的?人們都明白,黨衛軍是納粹的靈魂所在,它屬於希特勒的御前親信。不過,它最初的時候不過是支衝鋒隊,就如同當年雍正身邊的"血滴子"一樣,他們數量不多,但個個效忠希特勒,屬於保安性質。
  • 二戰德國黨衛隊。黨衛軍和國防軍的區別
    黨衛軍 二戰德國黨衛隊。黨衛軍和國防軍的區別 黨衛隊是一開始保護希 特勒和國社黨高級人物而成立黨衛隊全國 領袖為海因裡希希姆萊,黨衛隊一開始就是保鏢性質而且前期被羅姆的衝鋒隊擠壓並不出名,而羅姆的衝鋒隊被清理門戶之後才逐漸開始壯大,黨衛隊擔任涉及的職位廣泛,烈如監獄集中營看護,種族管理,逮捕反對納粹的抵抗分子,而黨衛軍呢是希姆萊為向希特勒展現他黨衛隊實力而組建,但是就我上文所說黨衛隊基本就是現在的警察性質
  •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的軍隊,為什麼還要分為政府軍和納粹黨衛軍?
    二戰中的德軍,為何一定要嚴格分成國防軍、黨衛軍?二戰中德國之所以能徵善戰,國防軍和黨衛軍都功不可沒。雖然二者同屬於一個國家,但是兩者分別屬於兩個體系。那既然是同一個國家為何要整兩個不同的體系呢?德國國防軍這個詞可以追溯到一戰,一戰失敗後,大部分德軍都被遣送回國。
  • 二戰德國中的黨衛軍以及國防軍,到底有何區別?
    在看二戰題材電影或電視劇的時候,經常可以聽到裡面的主人公說黨衛軍如何如何,國防軍什麼什麼。對此很多人一頭霧水,他們不都是納粹軍隊嗎,為什麼稱呼不一,他們之間的區別在哪?歸屬不同總的說來,兩支武裝都屬於納粹德國,但是國防軍屬於德國國家的武裝,被寫進憲法的合法軍隊,這支軍隊只忠於國家、忠於人民;黨衛軍則屬於德國一個政治力量的武裝,他們效忠的是納粹黨的黨魁希特勒。
  •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可以有國防軍,而日本只有自衛隊
    (代表德國納粹籤署投降書的德國將軍) 二戰結束後,作為戰勝國的美、蘇、英三巨頭,確定了對德、日領土的劃分和深刻改造思路。為了防止兩國法西斯主義死灰復燃,重新走上侵略擴張之路,多方締結的反法西斯條約規定,德國和日本均不得設立正規軍,只能保留維護社會治安的警察、對內維穩的自衛隊之類的組織,把兩國發動戰爭的能力,幾乎完全扼殺。 於是,我們看到,按照締約,時至今日,日本的國防事務都只能依賴駐防美軍,沒有自己的軍隊。
  • 納粹黨衛軍和國防軍有什麼不同?為何黨衛軍實力那麼強悍
    德國國防軍和納粹黨衛軍之間的區別就在於:黨衛軍是納粹的私人武裝,從法理上而言,是一種非法的存在。最初來源於追隨希特勒的那批暴動分子。可以說是希特勒能夠成功上臺的左膀右臂。而德國國防軍,則是德意志合法的軍事力量。
  • 為何納粹德國到了二戰末期節節敗退,內部卻沒有出現一戰德國那樣的...
    1944年7月20日下午四點,留守柏林最精銳的「大德意志警衛營」營長雷麥少校,奉命去逮捕當時在柏林最重要的納粹分子戈培爾,他接到的是密謀集團成員、柏林衛戍司令哈斯將軍的命令:「元首已經死亡,黨衛隊企圖發動政變,警衛營立即封鎖政府各部所在的威廉街和黨衛隊中央保安總局,逮捕宣傳部長戈培爾」。
  • 同樣是戰敗,一戰後德國出現革命,二戰後期德國卻能統治穩定?
    (魏瑪共和國正式稱呼的是「德意志國」) 說的這裡,有的人可能會提出一個疑問了,同樣是被戰爭搞得滿目蒼夷,為何二戰後期德國國內沒有出現像十一月革命這樣大規模的革命運動呢?
  • 二戰戰敗後,為何日本不得擁有軍隊而德國可以?
    二戰時期,軸心國集團中最核心的兩家就是納粹德國和日本,這兩個邪惡政權一個在歐洲,一個在亞洲,可謂暴行累累,罪惡多端。在反法西斯勢力的打擊下,這兩國最終都在1945年失敗,並接受清算。
  • 德國發動二戰時的底氣在哪?看看二戰時期德國的工業產能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軍隊大幅度縮水,雖然一度只有10萬人,但這10萬人都是百裡挑一的精英,當希特勒成為國家元首後,德國全面實施了義務兵制度,使得德軍規模逐漸變大,而且德國民眾對於一戰的結果普遍是不服的,以及德國人自古以來也算是戰鬥民族,因此德軍士兵的作戰意志和軍事素質普遍都非常高,這一點也在蘇德戰爭中很能體現,其實戰爭早期,德軍就一直面臨著兵力不足的問題,但德軍卻常常以少勝多,而到了蘇聯反攻時期,
  • 二戰時期匈牙利為何上了德國納粹的賊船?
    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呆萌的義大利給人們留下的刻板印象,連帶著所有納粹德國的盟友形象都變成了拖油瓶,戰場上要拖德國人後腿,見勢不妙就要背後捅刀。演講第一名,打仗不太行(圖片:wikipedia)▼最後的盟友在1944年夏天,就是個盲人也應該看出第三帝國的末日快要到了:英美軍隊在法國和義大利穩步推進,蘇聯紅軍則在東線勢如破竹,一切都仿佛是1941年的重演,只不過雙方的角色互換,德國成為了瀕臨崩潰的一方。
  • 二戰結束後,戰敗的德國能建立軍隊,為何日本卻只能成立自衛隊
    但是,有一點讓人不明白,德國和日本同為二戰的戰敗國,結局卻大不一樣,為什麼德國有自己的軍隊,而日本卻只有自衛隊?今天就為大家來說道說道。 1944年6月初,美英等西方盟國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發起的霸王行動開闢了西線第二戰場,德國徹底陷入了腹背受敵的窘境,到1945年4月間,納粹德國已經丟掉了歐洲絕大多數的佔領區,所剩不多的軍隊也被分割包圍在不同的區域,首都柏林徹底淪為了一座孤城。激戰至4月底,隨著蘇聯紅軍部隊的戰士將軍旗插上柏林國會大廈的樓頂,隨著希特勒自殺,國家的納粹勢力很快就分化瓦解。
  • 德國禿鷹軍團:二戰爆發前德國軍隊各兵種的一次全方位實戰演練
    該軍團規模不算大,主要以空軍為主,軍團的人員為5000左右,從未超過過5600人,其成員均來自當時的德國國防軍,但是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這隻部隊兵種齊全,包括空軍、坦克、通訊、運輸、海軍和教練人員,其裝備都為當時德國最新研製成功的先進武器。可以說西班牙內戰成為了德國檢驗其國防軍戰力,及武器裝備水平的一個絕好的試驗場。
  • 二戰前德國元首為何對其堅實後盾衝鋒隊下手
    ROMM也為德國元首做了不少的髒活累活,在德國元首奪取大權之後,他一開始也獲得了極大的權勢,這讓ROMM在國內一時間成了非常風光的人物,他手下的衝鋒隊也開始大幅度增加。那麼德國元首為何要對老戰友下手呢?他大舉清洗衝鋒隊,對ROMM下手,這也大大削弱了他的力量,衝鋒隊自此就開始淪為邊緣的隊伍,他們開始只負責一些基層動員的工作,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和地位。
  • 二戰德國投降時,究竟還有多少軍隊,是不是已經山窮水盡了
    (正在籤署投降書的約德爾) 那麼,二戰後期德國投降時究竟還有多少軍隊,為何他們不續續堅持戰鬥呢?是不是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呢? 德國投降後,其境內與蘇軍巷戰的德軍除部分黨衛軍外,其它的國防軍選擇放棄抵抗。
  • 二戰德軍,為什麼有國防軍、黨衛軍的分別?軍人和暴徒
    德國國防軍與黨衛軍的區別,單從字面解釋上就能很容易理解。國防軍是德國的正規國防部隊,黨衛軍則是希特勒「納粹黨國」的私人武裝。 國防軍傳承自普魯士的軍隊,其傳統作戰精神自腓特烈大帝開始一直延續至二戰,有著很深的軍事文化沉澱。普魯士奉行極度的軍國主義政策,由傳統的容克地主群體作為高素質職業軍官的來源。
  • 納粹德國為何急於發動二戰?
    1933年3月,納粹取得德國政權,希特勒上臺後採取了一系列經濟和行政手段,使德國的經濟高速發展,從納粹上臺到二戰爆發這短短的六年時間,可謂德國最繁榮的時代,可為什麼希特勒卻急於發動戰爭,偏偏要葬送掉這來之不易的繁榮時代呢?
  • 二戰時期,納粹殘酷計劃「生命之泉」:上萬挪威女性幫德國生孩子
    據了解,這款遊戲非常受歡迎,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因為這款遊戲涉及到了歷史問題。這款遊戲之所以有「生命之源」這樣的詞彙點,主要是因為這款遊戲涉及到的歷史問題是納粹政府的一個機構,該機構就是這個名字。「生命之泉」機構成立與1935年,剛剛成立之初說白了就是管理人的。成立三年之後,成為了黨衛隊參謀部下屬機構,領頭人是希姆萊。
  • 二戰時期的德國,為何要提高國內女性的地位?
    二戰時期的德國,為何要提高國內女性的地位?二戰時期,希特勒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過「成為母親不是女性身份的降低,反而是她最大的功績。對女性來說,沒有什麼比生兒育女更偉大的事了」。當時的納粹宣傳負責人戈培爾非常贊同元首的意見,聲稱「女性的任務就是讓自己美麗,將子女帶到這個世界上,正如雌鳥為了雄鳥而讓自己美麗,它也為雄鳥孵蛋」。所以在納粹黨人的理念中,生孩子成為了衡量女性是否成功的最高標準。在上個世紀初期,德國兒童的出生率非常高,但是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的時候,事情都完全不一樣了。
  • 二戰軍隊戰鬥力排名,納粹德國:前期奪第一、後期難進前三
    二戰中如果把軍隊戰鬥力做個排名的話,就整體而言,納粹德國的軍隊戰鬥力排進第三問題不大。這個答案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數。當時納粹德國軍隊由陸軍、空軍、海軍組成。各軍種的訓練水平和實際表現整體都算不錯。不過在這裡,我們不妨把二戰分成各個階段,來簡單看下德軍戰力在各階段中能否排進前三。就不列詳細數數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