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學者金在吉:華夏文明的存在超過一萬年,韓國在古代屬於中國

2020-12-14 西風原上

中國與韓國之間,一直都存在著微妙的文化競爭,但是,韓國著名的歷史研究學者金在吉卻在演講中說:"一切的歷史證據表明,韓國在古代是屬於中國的。"

而且金在吉還補充說:"雖然目前國際上只承認中國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中國的說法是五千年,但是我認為華夏文明的存在其實超過一萬年。"

一、遙遠的年代

中華上下五千年,幾乎是我們每個人公認的說法,從種種考古蹟象來看,五千年的說法也是站得住腳的,為何金在吉反而提出一萬年的說法呢?金在吉的這個說法,其實並沒有有力的歷史支撐,不夠嚴謹,但也並未完全的信口開河。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五千年的說法是如何被確定的,我們目前所計算的五千年,是從黃帝統一中原地區,成為唯一的部落首領那一年開始算,這一年具體是哪一年其實沒有確切的記載,歷史學界根據推演認為這一年是公元前2697年。

這一時期能夠提供研究的遺址、文物比較稀少,我們基本上只能通過後人的記載去推斷。為什麼我們敢敲定這個時期是存在的呢?

因為文明的發展是階段性的,如果沒有黃帝這一時期的過渡,後面的夏朝不可能憑空出現,而且夏朝是一個有遺址、有詳細記載的王朝,我們可以看出夏朝建立伊始就有了相對成熟的人類早期政治制度,這樣的制度,肯定是從前代繼承而來的。

當時要不要把黃帝這一段歷史加到中國歷史裡,其實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最後我們還是決定加,因為只有加上黃帝,我們的整個歷史體系才能串聯起來。

那麼金在吉說華夏文明有萬年,萬年之前這裡有沒有可能存在文明呢?其實是很有可能的,因為我們的考古學家曾經發現過六七千年前的骨笛,有笛子就代表有音樂,有音樂就意味著文明已經萌芽,這就說明我們的文化可能比五千年更加悠久。

而且很多人一定知道一本奇書——《山海經》,這本書裡記載的地理、部落比黃帝時代更早,《山海經》作者及成書年代不詳,但是山海經提供了一個很有用的訊息,那就是在黃帝時代之前,中原大地上已經出現了人類部落。

二、歷史的嚴謹

也就是說,如果非要說一萬年前華夏文明就產生了,也未必沒有證據。但是我們依然否認金在吉的說法,為什麼?因為傳說可以隨意渲染,但是歷史需要嚴謹,沒有有力的文字、史料、遺址,我們不能夠把傳說當作歷史的證明。

文化自信不是憑吹噓就可以換來的,我們也不需要這樣,如果一段歷史真的存在過,我們遲早可以證明它,而不是還沒證明,就要蓋棺定論。

其實金在吉這樣的說辭,反而是韓國國內常犯的錯誤,如果我們翻開韓國的歷史書就會很震驚地發現,他們算國家文明歷史的時候,居然真的會把某些上古傳說算進去,從韓民族出現在韓國土地上就開始算,全然不顧那會兒的韓民族可能還未開化,根本沒有什麼文明可言,這樣的算法,縱觀全世界,也就只此一家了。

對於金在吉說華夏文明有一萬年,我們只需記得兩點,第一,歷史需要嚴謹;第二,悠久的歷史是一種驕傲,但國家尊嚴的獲得,比的並不是歷史多長,我們有五千年歷史,韓國不管怎麼樣,也湊出了五千年的歷史,但是人們會因此把中國和韓國的國際地位看成一樣的嗎?答案大家都心知肚明。

三、韓國古代史

對於"韓國古代屬於中國"這個說法,其實並不嚴謹,確切的說是"韓國在古代長期為中國的附屬國",這個說法我們就可以直接搬史料了,韓國在歷史上真正成為一個國家,是因為周武王分封諸侯時,將商王朝後裔箕子分封與今朝鮮半島,稱為"箕子朝鮮"(領土包括今朝鮮與韓國),春秋戰國時期,箕子朝鮮敗於燕國,從此成為燕國的附屬國。

秦國滅燕,作為附屬國的箕子朝鮮獲得了短暫的獨立,成為了秦朝的鄰邦。隨後漢初,曾經的燕國後裔衛滿進入此地,發動政變,箕子朝鮮亡國,衛滿統領此地,稱為"衛氏朝鮮"。

也就是說,韓國歷史上最初的兩代王朝,居然都是中國人建立的,而且真正獨立的時間屈指可數,沒過多久,漢武帝時期,朝鮮就被漢朝佔領,歸位漢朝樂浪郡管轄。

順便一提,韓國並未承認這段歷史,而且認為這段時間是高句麗王朝的建國時期,是他們國家一個重要的時代,倒是不知道,當時高句麗想建國的話,有沒有問過漢武帝的意見。更不知道當時的朝鮮半島年年向漢朝納貢,哪裡來的時間和資金去建國。

隨後漢朝滅亡,天下紛爭四起,一直到了南北朝時期,兩國的史書再一次發生了衝突,根據韓國史書記載,這一時期是他們大名鼎鼎的百濟王朝,獨立國家,然而我們的史料裡卻記載了當時百濟國王送給北魏皇帝的書信,開頭第一句是:"臣與高麗同出夫餘……",俯首稱臣,看來這百濟王朝的獨立性有待商榷,而且顯然也不算強大,連北魏這個沒統一的中原王朝都打不過。

接下來朝鮮半島的歷史基本陷入了死循環,為中原王朝附屬國—宗主國滅—成為下一個中原王朝的附屬國……著名的新羅王朝,直接被唐高宗李治滅掉,佔領全境,只能納貢稱臣,後來反叛過幾次,全都被鎮壓。高麗王朝,先稱臣於北宋,後稱臣於契丹,再稱臣於金朝,到了元朝,終於不再稱臣了,因為元朝直接把高麗變成了自己的領土。

幾十年之後,朝鮮半島進入了號稱最強大也最著名的李氏朝鮮時代,也迎來了自己的下一個宗主國——明朝,這一時期的史料記載是最多的,朝鮮被日本侵略的時候,還是明朝派兵去幫的忙(萬曆朝鮮戰爭),當年李氏王朝的史書,用的都是明朝皇帝的年號。

直到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朝鮮半島幾千年中國附屬國的歷史才結束了,儘管並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因為他們被日本接管了。

很有趣的是,儘管我們有無數的史料和文物去證明這段歷史,但是在韓國的歷史書,包括文藝作品裡,都是看不到這些的,甚至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中國成了韓國的附屬國這種說法,但是證據,卻沒有人可以拿得出來。

其實很多時候孰是孰非一眼便知,如果我們所記載的歷史是假的,韓國怎麼去解釋他們的史書用的都是漢字?怎麼解釋他們的王宮是仿照故宮形制建造的,怎麼解釋他們古代的君主只能稱王而不可稱皇帝(古代獨立國家的君主才可稱皇帝,如中國和日本)?

不承認,何嘗不是因為不自信?金在吉已經是難得的敢於承認的人。真正的強國,人們並不會因為它不好的歷史而看輕他,就好像全世界都知道,美國曾經屬於英國,法國被德國滅過國,俄羅斯曾經被韃靼佔領,我們中國的近代史有多屈辱就更不用說了。

可是以上這些屈辱史,並不曾有損於這些國家的國際地位。唐太宗曾經說過一句話:"以史為鑑",發生在這塊土地上所有的歷史,無論是好的或壞的,都已經是這個國家的一部分,我們研究歷史,是為了更明白,我們的文化源流,為了站在過去的角度展望未來,這才是歷史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印度女學者:美洲瑪雅文明語言和中國漢語一模一樣,瑪雅屬於中國
    瑪雅文明是美洲地區古老的古典文化,也是世界上極其重要的古代文化,被世人稱為「叢林文化」。自遠古以來,許多學者對美洲瑪雅文明的研究都沒有中斷過。最近一位印度女學者伊爾娜依拉美曾經指出:美洲瑪雅文明的語言與中國漢語完全相同,兩者密不可分,瑪雅屬於中國。
  • 韓國竟說「古朝鮮文明」是世界第三大古代文明?
    《朝鮮日報》8日報導:韓國學者稱5000年前出現的古朝鮮文明,是繼美索不達米亞文明(5500年前)和埃及文明(5100年前)的世界第三大古代文明,早於中國的黃河文明(始於3700年前)。(圖截:朝鮮日報)這番言論再直白點,就是說東方文明發源地在韓國而不是中國?大家先別急著罵,我們來看看究竟是誰語不驚人死不休?
  • 西伯利亞地區曾屬於中國?韓國學者舉出證據,就在中國史書記載中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中,中華文明不斷的發展壯大,而如今的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大國,這和中國悠久的歷史發展不無關係,當然晚清時期的積貧積弱,中國也丟失了不少的領土,其實如果按照中國疆域最廣闊的年代,應該是在元朝的時候,僅元朝疆域就有1376萬平方公裡,這還不包括他們所建立的諸多汗國
  • 韓國全面廢除漢字,63年後韓國學者:漢字才是我們的文字
    韓國漢字書法因此,地球上有很多人類族群雖然有自己的語言,卻因為沒有自己的文字而始終形成不了屬於自己的文化、構建不出屬於他們的文明。華夏民族的驕傲感,就源於自身文明和文化的強大,而漢字的存在,更是華夏民族最為強大的倚仗,漢字承載著我們數千年的智慧和歷史,漢字也在千百年中不斷潛移默化地影響輻射著中原以外更為廣闊的地理區域。
  • 韓國專家竟說五銖錢是韓國國寶,說烏龜造型王璽是宗主國象徵!
    中國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三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華文明是三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燦爛果實。但是最近韓國又宣布出土國寶級文物啦!
  • 韓國教授:漢朝前中國一直歸屬韓國統治,外國網友評論出奇一致
    最近一位韓國教授在一次中韓關係的講座上這樣說,中國在漢朝前一直歸屬哈諾統治,即中國是韓國的一部分,由韓國統治;他還說,中國建立的第一個國家是古代朝鮮,朝鮮人民是北京的第一代主人。這一言論徹底惹怒了中國的網友,就連外媒網友的評論也出奇的一致。
  • 朝鮮半島與古代漢字文化的傳播:讀戴衛紅《韓國木簡研究》
    一自西嶋定生以降,東亞史的研究至少有兩個趨勢特徵值得警惕:一是將東亞特別是古代中國、朝鮮、日本(有時還有越南)劃分為一個似乎是天然的歷史世界——東亞世界,而對「中國」哪一部分參與「東亞世界」曖昧不明;二是偏愛於強調中國文化對東亞的單方面傳播和影響。
  • 韓國大量地名與湖北一模一樣?學者:韓國人祖先可能來自湖北
    熟悉韓國的朋友們都知道,韓國作為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其與我國有著極深的歷史淵源。近年來國內外對韓國包括朝鮮半島歷史的研究越來越多。於是有些專家學者便提出了這樣一個論斷:韓國人的祖先很可能來自中國湖北。此語一出,著實讓人驚訝。
  • 高句麗其實屬於中國歷史,與韓國的起源沒有直接關係!
    高句麗是中國古代東北地區的標誌性割據政權(王國制)之一,屬於中國歷史的一部分,與韓國的起源沒有太直接的關係。筆者查閱《後漢書》、《晉書》等作品發現,其中均將高句麗視為華夏周圍的蠻夷。今人往往關注於中央政權而忽視地方上的割據政權,這也是導致高句麗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感極低的原因。由於年代久遠,文化斷層,高句麗王國逐漸被中國人淡忘。高句麗的由來公元前1世紀末,扶餘族在漢朝的玄菟郡高句麗縣建立國家,因地置名,被稱為高句麗王國。約在東漢時期,高句麗的勢力才侵入朝鮮半島。
  • 韓國學者:中國這項技術已經超過我們了,只是沒有人願意承認罷了
    在中國科技不斷發展迎來,往往有很多人喜歡拿中國的科技水平與其他國家相比較,特別是中國周邊的各國,如同日本韓國這兩個國家最為多,然而就有韓國學者表示:中國這項技術已經超過我們了,只是沒有人願意承認罷了。中國如今很多科技發展水平都比韓國高,就像是5G技術這一方面,中國從4G技術開始普及的時候,就已經大力展開對5G技術的研究了,而就在之前有一篇關於中國美國與韓國的5G網速報導,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韓國一個比中國更大的國
    韓國比中國大是一件有依據的事情。具歷史記載曾經屬於朝鮮人的高句麗、百濟、新羅王朝佔據了東亞濟東北亞絕大多數領土,而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大唐王朝只擁有現今四川、雲南等地。當然只是韓國人寫的歷史。另外韓國也是一個崇尚儒教的國家,過清明、過中秋、過春節。為什麼韓國會變成這樣子,以前的韓國又是怎麼樣的呢?歷史上的韓國歷史上的韓國和中國處於一個文明圈內。
  • 夏朝到底是傳說還是真實存在?專家:肯定存在過,但可能不在中國
    眾所周知,華夏文明五千年,一直以來,人們對於我遙遠的夏朝了解少之又少。由於史料的缺失和年代的久遠,夏朝的歷史似乎總是被人遺忘。漸漸的,讓人質疑夏朝是否真實存在過。 尤其是一些國外史學家,對於夏朝的存在說出自己的想法。他們聲稱夏朝肯定存在過,但可能不在中國。
  • 域外來客還是本土文明?「三星堆不是華夏文明」之商榷
    在網絡上,筆者不時會看到「三星堆不是華夏文明」的說法。具體來看,持有這些說法的人又可以分為兩種。其中一種說法稱三星堆文明是古埃及文明遷徙過來的,故不能稱華夏文明;另一種說法則稱三星堆是西南蠻夷文明,故也不能稱為華夏文明。筆者認為,這兩種看法都存在明顯的認識誤區。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華夏文明」的定義說起。
  • 崑崙山發現萬年巖畫,「飛機圖案」赫然在目,史前文明真的存在?
    就拿中國而言,從最早的黃河文明到整個華夏大地,再到今天的中國,我們迄今為止已經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長久的歷史文化沉澱,讓文化傳承的更加久遠。中國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帶給人們很多遐想,很多美好,以及對未來的影響,在歷史的文化的傳承中,文字、符號、圖案都匯集了文化的流傳,而這些點點滴滴的文字,成千上萬所代表出來的文化,是這個時代或是未來的時代,都是一個美好的證實。
  • 萬年謎團終於破解,世界文明的傳播者印第安人起源於華夏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瑪雅文明、印加文明和希臘文明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它們代表著人類古文明的巔峰,可誰又知道這些文明的締造者是來源於華夏的印第安人!古羅馬帝國、印加文明、埃及文明都是印第安人之後創造的輝煌。美洲和亞洲之間隔著浩瀚無邊的太平洋,人們開始以為印第安人是土生土長的美洲人,他們不可能來自於大洋彼岸。直到16世紀,隨著海運技術的發達,一些到亞洲科考工作者發現了大量的證據表明印第安人的祖先在亞洲—中國蒙古境內,確切的說,來自於華夏中原地區。
  • 崑崙山脈發現萬年壁畫,記載了遠古「直升機」,史前文明真的存在?
    很多科學家致力於探索這個問題,也發現了不少證明史前文明真的存在的可能,就比如專家們在崑崙山發現的萬年壁畫,記載了遠古「飛機」,讓人不禁疑問,難道史前文明真的存在?崑崙山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有著「中國第一神山」和「中華龍脈之祖」的美稱。
  • 韓國學者拿出三大鐵證,中國的回覆讓韓國臉紅
    這不最近便有一些韓國學者,將孔子的籍貫改成了韓國,還給出了三大言之鑿鑿的證據。孔子,作為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在我國文化體系之中地位,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以說,孔子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與韓國也八竿子打不著,那麼韓國人給出的「證據」是什麼呢?對此,韓國學者第一個便搬出了神話傳說之中的人物——檀君。
  • 韓國的首都名字更改,為何還要要求中國參與修改?這暗示了什麼?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曾經是屬於朝鮮的一部分,直到二戰之後在美國的支持下這才分裂開來。雖說現在的韓國學習的是西方文明的思想,但是在古代的時候一直都是學習著我們的華夏東方文明。近年來的韓國一直都受到了很多中國年輕人的喜歡,這也是得益於「韓流」的發揮。各種韓國的明星、服裝、化妝品甚至是整容術開始深入國人的心目中,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對象。有一說一,韓國的產品確實是很好用,衣服也很潮流,但是並沒有那麼的誇張。我們都知道韓國的首都是首爾,但是你知道嗎?
  • 韓國教授談中國:全世界只有韓國看不起中國,中國也看不起韓國
    該教授的話無非是想刷一刷曾經「亞洲四小龍」的存在感,可是那早已經是過去了,韓國註定比不上中國。作為藩屬國的韓國早在商周時期,商臣箕子因與商君紂不和,領著五千多人去到長白山一帶定居。武王伐紂後,他接受了大周的分封,在如今的朝鮮境內成為一方諸侯。此時的朝鮮半島就已經是周朝的諸侯國了。
  • 韓國教授向百度發郵件,抗議韓國泡菜來源於中國,真是啼笑皆非!
    我們都知道古代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代中國、古代印度、古代埃及以及古代巴比倫,唯獨中國文化流傳至今,其他三個文明都出現了斷代或是消失。我國早在石器時期就已經擁有陶器,醬醃菜早在周朝就已經出現,古籍中的「菹」字,就是指切過後的做成的酸菜、泡菜或是其他肉醬汁調味的蔬菜。考古學家曾在西漢馬王堆中就發現豆豉姜,是目前為止世界上貯藏最久的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