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其實屬於中國歷史,與韓國的起源沒有直接關係!

2021-01-08 老楊歷史說

高句麗是中國古代東北地區的標誌性割據政權(王國制)之一,屬於中國歷史的一部分,與韓國的起源沒有太直接的關係。

筆者查閱《後漢書》、《晉書》等作品發現,其中均將高句麗視為華夏周圍的蠻夷。

今人往往關注於中央政權而忽視地方上的割據政權,這也是導致高句麗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感極低的原因。

由於年代久遠,文化斷層,高句麗王國逐漸被中國人淡忘。

高句麗的由來

公元前1世紀末,扶餘族在漢朝的玄菟郡高句麗縣建立國家,因地置名,被稱為高句麗王國。

約在東漢時期,高句麗的勢力才侵入朝鮮半島。為了爭取生存空間,高句麗人先後與東漢、漢末軍閥公孫度、曹魏等勢力開戰,但均遭到慘敗。可以說這段時間裡,高句麗雖然發展迅速,但依然受到遏制。

五胡亂華後很長一段時間,中原大亂。高句麗的好太王(廣開土大王)高談德趁機攻取了樂浪郡、帶方郡、遼東半島。高談德執政前後,高句麗王國東擊倭國,北卻契丹,南侵百濟,西御北魏,成為了匹敵中原的脫韁之馬。高句麗南部的百濟、新羅(韓國祖先)均成為高句麗的屬國。

隋唐時期,高句麗與中原發生直接衝突,最後被唐高宗李治麾下的名將李績所滅。高句麗末代國王高藏成為唐朝的遼東都督,後來因為犯罪被流放,死在唐朝國內的邛州。高句麗滅亡後,其疆域北部被唐朝所控制,南部被新羅國(韓國的祖先)攻佔。唐代滅亡以後,由新羅國衍生出的高麗王國最終統一了朝鮮半島。

地區歸屬

高句麗全盛時期的疆域西到遼陽,北到松花江流域,東抵日本海,南抵漢江北岸。由於其版圖跨越了今天的中國、朝鮮、韓國,所以成為韓國引以為本國歷史的藉口。高句麗控制著今天屬於中國的遼東半島和遼寧部分地區,所以朝、韓兩國均別有用心。韓國國內恬不知恥地將高句麗稱為本國歷史,並用高句麗的廣開土大王命名了本國服役的KDX~I級飛彈驅逐艦。

文化歸屬

高句麗的文化與中土相近,但文化的先進程度不如中土,更類似於戰國晚期的中國社會,這也是古代東北地區開發得較晚的表現。吉林、遼寧等地出土的高句麗文物、壁畫均與中原文化密切相關,而與南部的新羅不是同一體系。高句麗滅亡以後,新羅人王建所建立高麗國與高句麗名字接近,成為韓國人了模糊歷史本源的工具。

民族歸屬

高句麗最初的成份為扶餘人,但在擴張的過程中吸收了鮮卑、新羅、百濟、靺鞨、漢人、契丹,不過新羅人所佔的比重並不大,除了漢族以外,多數為中國古代少數民族。韓國人的祖先高麗人(新羅的後裔)是在五代前後才遍布朝鮮半島,那時高句麗已滅亡數百年。

總結

高句麗王國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起源於中國東北三省,與韓國人的祖先在朝鮮半島建立的高麗王國有本質的區別。

高句麗在擴張的過程中,領土與今天的韓國有所重疊,並且吸收了古代韓國民族。

由於年代久遠,加上國內不重視高句麗的歷史歸屬問題,造成了部分國人認為是「韓國歷史」的現象。

某些韓國政客以此為藉口,別有用心地大肆渲染中韓領土的劃界問題,這是不客觀的。

高句麗屬於中國歷史,這一部分內容是不可爭議的事實。

相關焦點

  • 為何我們認為「高句麗」屬於中國歷史,同時卻排斥遼、金等王朝?
    加上紅色的便是清朝版圖1、高句麗為什麼屬於中國?按版圖中國論,高句麗屬於中國是毫無疑問的。如果我們認為高句麗屬於中國歷史的話,無疑,遼、金也都是中國的歷史!3、為什麼我們會有這麼矛盾的歷史觀?公元668年,唐將李績和薛仁貴滅高句麗。高句麗被滅後,大半進入中原,一部分進入朝鮮半島。
  • 從高句麗到女真,與韓國人都沒半毛錢關係,韓國歷史該從何算起?
    韓國人認為東夷建立的商帝國就是他們的領土,沒想到被周滅了,所以長江以北都是他們的,他們沒搞清楚一件事,他們只是東夷的一支,大部分東夷還是中國之人。其實根本沒有女真這個民族,這是漢族人誤解造成的。原本有滿洲,哈達,輝發,烏拉,葉赫,錫伯,瓜爾佳,完顏等等部落組成的所謂的「諸申」,其實是以漢人為中心對少數民族的蔑稱而已。
  • 歷史 朝鮮:「高句麗」,還是「高麗」?
    作為朝鮮和韓國的通稱,英語中的Korea、法語Corée、德語Korea、俄語Корея、希臘語Κορ?α、西班牙語Corea統統源自另一個詞「高麗」。中國人比較熟悉的隋煬帝三徵高麗、唐高宗滅高麗,這個「高麗」指的是否就是Korea?沒錯,確實是。但這麼說,一定有人反對:「隋唐皇帝親徵的不是『高麗』,而是『高句麗』!」那麼,高句麗和高麗究竟是怎麼回事兒,二者有何關係?
  • 朝鮮:高句麗與高麗
    而在韓國的歷史,也曾經出現過一個高麗王朝。那麼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首先,我們必須要將朝鮮半島的歷史劃分為兩個階段,這個時間點大概在唐朝前期。中國古代很早就有關於朝鮮的歷史記載。戰國到西漢成書的《山海經》對箕子朝鮮有記載「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朝鮮在列陽東,海北山南。列陽屬燕」。
  • 韓國人到底與高句麗有什麼關係?
    韓國是東北亞的一個小國,但是它的經濟確實很發達的,是亞洲唯四的發達國家之一。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關於韓國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韓流、三星還有申遺,尤其是最後一個,一直讓國人憤怒不已。韓國把很多源於中國的東西,都給申請成了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像是端午祭,就像是中醫(他們自稱韓醫)等等。而很多人都知道過去韓國還被叫做高麗,甚至於韓國人一直都自認為是古代高句(gōu)麗的後裔,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歷史上也的確是有一個高句麗的,這是源於漢末時期的位於我國現在吉林遼寧以及朝鮮一代的一個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國家,或者說是一個部落聯盟。
  • 醒醒吧韓國人,高句麗才不是你們的祖先呢!
    前段時間看了韓國的「幾千年歷史」各種吊錘隋唐,打爆元明,統一東亞。各種盜版中國古代文化,還認為孔孟老莊是韓國人,真是笑掉大牙了。看得我屬實有些發笑,然後我注意到了韓國人吹爆的所謂的他們的歷史巔峰,高句麗。
  • 為什麼韓國喜歡圈佔中國文化| 高句麗的從中國史轉移入韓國史(二)
    獨立朝鮮或今日韓國自身的最早歷史「 三國時代」 開始。 而且, 即使屆至 「 三國時代」 , 歷史上中國的半島土地固然自此被劃出,但高句麗領土的北半部或鴨綠江以北土地, 今日仍是中國最重要一部分的「 東北」 省份, 抑且, 高句麗的朝鮮半島活動舞臺, 又系鴨綠江以北的延長與擴大, 此一事實為不可忽視。
  • 高句麗是如何跨過鴨綠江的?
    縱觀東北亞地區的歷史,凡是強盛的大一統王朝,幾乎都有越過鴨綠江到朝鮮半島作戰的歷史,甚至北方的遊牧和漁獵民族也多次南下進攻過朝鮮半島。而其中就有一個非朝鮮半島政權,就因為跨過鴨綠江奪佔了朝鮮半島北部地區,就被如今的韓國當做祖宗,拍了很多電視劇和電影來渲染甚至是虛構它的強大。
  • 隋朝為什麼一定要打高句麗,高句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高句麗的實力如何對於高句麗是個什麼樣的存在,一般來說研究高句麗的歷史,最好是參考朝、韓歷史資料,但韓國人的想像力,實在是讓人感到了無力吐槽,太不靠譜了。關掉「想像+美顏」濾鏡之後,真實的高句麗的疆域其實也不算小。從公元前2世紀最初第二玄菟郡內濊貊系土著首領宮將第二玄菟郡趕出渾江、鴨綠江流域,正式建立高句麗政權之後,高句麗的疆域便開始了動態變化。直到隋煬帝時期,高句麗的疆域範圍已經成為了東北亞地區一個不可忽視的、很有實力的政權。
  • 隋唐為何吐血也要滅掉高句麗
    其實,我們翻閱歷史就會發現,隋唐兩朝四代君主對高句麗屢次用兵的原因並不複雜。主要有兩條。第一,是因為那個時候高句麗是東方強國,假如不除則後患無窮。高句麗從魏晉時代崛起,與曹魏就有過交鋒,被曹魏大將毌丘儉攻破首都險些滅國。晉朝末年,中原陷入動亂,高句麗崛起,它四面出擊,極速擴張,到了南北朝時代,這個國家已經成了強大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漢化程度也很深,它的軍事實力很強,觸角深入中國遼東地區,建立城市,形成割據。
  • 朝鮮半島歷史上的「抗中神劇」: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為何都不惜以戰爭解決「高句麗問題」?
    在中國歷史上,至少有三個王朝的滅亡和朝鮮有直接聯繫。如果不是隋煬帝楊廣三徵高句麗,隋朝的統治很可能還能延續幾十到上百年;如果不是萬曆皇帝拼到財政破產去「抗日援朝」,明朝或許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會讓努爾哈赤家族摘了桃子;如果大清國沒有在甲午戰爭中敗北,光鮮亮麗的洋務運動或許還能糊弄世界幾十年。當然,還有抗美援朝,這次是挽救了「中華民國」。
  • 在當今韓國編寫的歷史教科書中有關中國的部分有哪些爭議不實之處
    東北亞地區一,韓國歷史教科書將屬於中國地方政權的高句麗、渤海國歷史,看作韓國歷史的一部分。並以此在歷史教科書將中國的延吉、滿洲、吉林、鴨綠江、遼河等地區,標註在古代韓國的領土範圍之內。 如此一來,讓接受過錯誤歷史教育的韓國公民,理所當然地認為中國掠奪了本該屬於韓國的土地。這種錯誤做法, 無疑會進一步加深韓國民眾對中國的錯誤認知,妨礙中韓之間的正常交流。韓國 主張高句麗歷史屬於韓國歷史,中國則主張高句麗政權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政權之一。
  • 北京挖出一座古墓,一塊墓志銘卻讓韓國歷史界急了,直言這不可能!
    這些年來韓國總是在篡改歷史,這點和日本很相似,韓國曾認為他們佔領我們中國的東北地區,還對許多本屬於中國創造發明的東西去申遺,當然了大部分都是赤裸被打臉的。
  • 隋朝為何要打高句麗,高句麗是個小國!何必徵發百萬大軍打的國破家亡?
    而且高句麗雖然沒有隨著疆域遼闊,那也絕不是所謂的小國,我是真正的東北小霸王。否則隋朝也不會因三徵高句麗而間接導致身死國滅了。 今天的高句麗,最獨特的地方不是受到了蕞爾小國的哄搶,莫名成了韓國這樣的民族的祖宗,而是它從未讓中原王朝如此重視過。 從公元598年隋文帝兵發30萬大軍討伐高句麗開始,到668年唐高宗一舉蕩平東北消滅高句麗,隋唐兩大帝國耗時整整70年,終於將強盛一時的高句麗徹底送入地獄。
  • 日本文化屬於中華文明圈嗎?日本民族究竟有著怎樣的起源?
    日本的天皇在中國也沒有對應物,天皇作為君主,其實更類似宗教祭司,但是神道教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沒有類似的存在,中國也沒有日本那種萬世一系的傳統,天皇到現在126代、2680年了,這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觀點都認為日本與中國關係密切並保有獨立性,但是其觀點其實恰好相反,類似於一個是你本來的家庭成員後來獨立出去了,另一個是本來是個外人後來做了養子,這可不一樣。無論怎麼說,那種認為日本是中國文化的延續、並且甚至是中國文化的正統的觀點,都是極其錯誤的。中國人還沒有衰落到要靠日本來延續文明的地步。
  • 《大朝鮮帝國史》,一本韓國歷史教科書,顛覆三觀,引中日痛罵
    這是一本影響力很大的歷史著作,但並不是因為它的學術性和嚴謹性,而是它的內容太過於「奇幻」。《大朝鮮帝國史》全書共分為五卷,從朝鮮民族的起源,到1910年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李氏朝鮮」的滅亡,它都進行了詳細的記載。但是這本書中所描繪的韓國歷史,絕對是你聞所未聞的,並且超出傳統的認知。
  • 韓國是東亞起源,4000年前中國一半疆域是他們的
    韓國人認為,公元前1898年,中國的一半疆域屬於韓國?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唯一文明沒有中斷過的古國, 也是東亞文化圈的中心。而最近韓國更是口出狂言,說韓國才是東亞文化的起源,在4000多年前,中國的一半疆域都是韓國。韓國成東亞起源,中國一半領土曾經是韓國的?
  • 高麗、朝鮮、高句麗是一家麼?搞不清楚可是要鬧笑話!
    說起高麗,很多人都會想到歷史上的高句麗和現代的朝鮮半島的朝韓兩國。其實這三者並不是一回事,因為歷史問題,三者有著巨大的區別。那麼高麗、高句麗和朝鮮又是怎麼樣的一種關係呢?新建立的高麗王朝開啟了半島歷史上有一段穩定、繁榮的歷史時期。中國的科舉制度也在這一時期傳入半島。「高麗太祖首建學校;光宗 以科舉選士,自此文風始興。大抵其法頗用唐制東方文物之盛,擬諸中華。」
  • 韓國姓氏起源
    韓國四大姓氏金、李、樸、崔約佔全國人口的一半,同姓間的婚姻至今仍被嚴格禁止。在古代的半島三國時期,高句麗國在公元一世紀時首先開始使用姓氏。百濟、新羅也追隨其後,分別在四世紀和六世紀開始使用姓氏。由於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韓國人的姓氏同中國人的姓氏很相像。韓國人的姓氏也有單姓和複姓之分。單姓最常見的是金、李、樸、崔、鄭、姜等姓,複姓有司空、諸葛、獨孤、鮮于、皇甫、南宮等等。
  • 與山東隔海相望的朝鮮半島,歷史上到底和中國是什麼關係?
    朝鮮的語言、經濟、政治系統、宗教都留下了受到中國影響的深刻痕跡。部分時期,中國曾直接統治著朝鮮半島,其他時間裡則間接地統治著這個地區。」 而據多部歷史著作記載,這個論斷「千真萬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