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和競技搏擊有什麼區別?為何當代非要學習搏擊不可?

2021-01-08 格鬥時代

清華教授李稻葵說過「從小沒打過架的,無論是領導還是學者,或者普通百姓,對人性的理解是不深刻的」,「人類社會的一個基本法則,就是規矩或者制度是靠打出來的,人都有一點欺軟怕硬的性格。」

在他的研究中,打過架的人在骨子裡氣質就和別人不一樣,並且有一種屬於自我的個性,這就是真正的人性。

引子:漫談打架

什麼叫打架?

打架不是壞人的專利,字典中對打架的解釋是「互相爭鬥毆打」,不管你是正當防衛還是欺負他人,只要是相互爭鬥毆打,就是打架。所以,道德婊們收好你們準備送給小編的帽子吧,本文只從技術角度進行分析,非要較真的話你就認為我說的是正當防衛吧。

為什麼要打架?

我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帖子,

問大家「因為什麼你才會打架」,回復的人有一千七百多,

他們的遭遇看著讓人氣憤。

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如此多的混蛋、流氓、畜生、賤人、垃圾,真的不是每個人都有素質。

碰瓷訛人、欺行霸市、仗勢欺人、校園欺凌離我們真的很近,你和你的家人真的會遇到。

那些你認為只有電視上才會出現的壞人,真的時時刻刻就在我們身邊。

當你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要寄希望於有好心人會對你伸出援手,圍觀的看客不僅麻木、冷漠的看熱鬧、甚至還會起鬨、叫好。

看著他們的遭遇,你也會感同身受,覺著這一架該打,那一架打的值,打的解氣!

他們中有人說:「如果放任這種人去這樣的話,這種人一定會越來越多。」

也有人說:「如果做好人註定要被欺辱,那做一回惡人也無妨。」

還有人說:「暴力從來就不代表正義,但如果有人需要你在身前保護,這或許是它僅剩的一點點意義。」

……

如果當打架不可避免,你所要做的,就是考慮怎麼打贏。

關於怎樣打架,我百度了一下,

看到很多不知真假的所謂「退伍特種兵」或」打架高手」發的一些文字,

教你怎樣瞪眼,裝樣子,嚇唬人;

教你怎樣插眼、掐脖子、猴子摘桃;

教你怎麼在身上藏刀子,手套上藏利器;

甚至教你怎樣握拳才能凸出中指的關節打眼睛之類的「高招」,

不知意淫出那些內容的鍵盤黨是不是真的打過架,還是霸道總裁小說看多了。

越看越不靠譜,越編越不著調,老子都替他羞愧啊啊啊

如果真的有人信了,遇到一個會打架的,他會死的很慘,因為他要麼不敢出手,要麼沒機會出手。

在萬軍看來,比常人能打的有兩種人:

一種是經常打架的流氓混混,敢打;

一種是學過搏擊的,會打。

二者相遇,後者更勝一籌。

如果你不是流氓混混,那麼,想打贏架,學習格鬥將是你的唯一選擇。

國家大權,莫重於兵。

我等草民亦如此,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筆者以前寫過學格鬥的好處,其實格鬥最直接的好處還是能夠防身,也就是本文所說的打架。

很多人覺著打架是下裡巴人幹的事,為了打架而學格鬥顯得很LOW。

我不這麼認為,我學格鬥就是為了打贏對手,我覺著被人凌辱卻不敢還手絕不是一件很嗨、很MAN、很帥、很光彩、很紳士、很本事、很高大上的事情!

不學格鬥,你必須學的一種技能叫想開點!

北京西單大悅城,滿商城的人被一個人拿著小刀追著跑,扎死扎傷13人的場景總是浮現在我腦海裡。

看那段視頻時我感到非常憤怒和難過。

如果在場的人多幾個學過格鬥的,會是這種局面嗎?

逃命不是因為自私,而是因為無能為力,那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因為他們沒有學過格鬥,一旦遇到危險,都被嚇破了膽,根本不敢反抗?

此情此景,宛如當年兩個日本兵押著上千老百姓去屠殺的場面重現。

我真想大聲疾呼:再不推廣格鬥,我們的人民怎麼才能強大起來啊!

打架其實就是格鬥它祖宗,搏擊術原本就是為打架而生的。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發展到今天,不同的搏擊術其實就是在不同規則下的打架。

話又說回來,格鬥也不完全等同於打架。

筆者雖然很久沒打過架了,但畢竟也年輕過,也想要回顧一下自己的過往經歷,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上篇:中二青年的打架故事

我是誰?

我是一個做網站的,我做的最後一個牛逼的網站叫「格鬥時代」(廣告君打贏了我,暴力插隊)。

我也曾年輕過,曾是一個有(er)本(ba)事(dao)、有膽量、有頭腦、有涵養的中二青年。

有過讓我的人生變得煥然一新的美妙的學武經歷,

也體驗過用實力輕鬆碾壓別人的打架是什麼感覺!

我是在讀大學時學習的搏擊,

師傅是學校的一個體育老師。

大概每個喜歡搏擊的人都希望更多的人學搏擊,所以他在學校開了免費的搏擊培訓班。

作為一個挺著啤酒肚、包漿良好的中年油膩大叔,

除了瞪著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之外,

看不出他跟搏擊有半毛錢關係。

師傅更擅長拳擊,

不過當時拳擊不流行,他開始辦散打班。

我是他第一屆散打班的學生,自己練的也還算刻苦,不過由於時間太短,拳、腿、摔都不夠精通。

但因為是從零開始,每一次進步都充滿驚喜,所以也曾自以為是忘乎所以。

直到結業比賽時,往屆拳擊班的師兄們來湊熱鬧打了場表演賽。

靈活的步伐、恰到好處的躲閃一下子亮瞎了我的狗眼。

才知道自己的拳擊水平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最多算是一個二把刀!

作為一個二把刀,

我自知沒法跟職業選手過招,

但對付小白還是充滿迷之自信的!

畢竟我天朝雖大,懂搏擊的硬人並不多,

茫茫人海,放眼望去,儘是麻瓜!

所以腰杆還是硬起來了,

即使比我大N個重量級的肉雞也不放在眼裡了!

平生打的第一架是一個比我重了不知多少的胖子。

他的車碰倒了同行一位大姐的自行車,不但不道歉還很兇。

我幫大姐講理,他就抓我衣領,

我抬手揪住他的長頭髮摁住,

在我鬆開手,他抬起頭的一瞬間,

一記後手直拳打中他下巴,將其KO,直挺挺趴倒在地上,

說實話,當時我還以為把他打死了,自己也被嚇了一大跳。

還好幾秒鐘之後他晃晃悠悠緩過來,起身就走,嘴裡嘟嘟囔囔的上車溜了。

這麼簡單就完了?是不是感覺太快了啊?

警匪片裡那種屌爆了的砍刀揮舞、鮮血亂濺的打架場面怎麼沒出現啊!

那次打架的經歷讓我明白了兩點,

這兩點在後來的打架中也得到了驗證:

第一點,真正的打架只有一個字——「快」。

對於學過格鬥的人來說,打架往往只有幾秒鐘,很多時候就是一拳的事,你一拳我一腿能打半天的,都是小白。

第二點,對學過格鬥的人來說,結束打架的方式往往只有一種——KO。

學沒學過格鬥,差別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交手的場景就好比徐曉冬與雷雷的10秒之戰,在你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了。

所以說,要想打贏架,學格鬥絕對是不二途徑。

剛學散打時,我喜歡每天在宿舍練空擊。

班裡的「巨無霸」極為不屑的向我挑戰,在被我打的抱頭鼠竄之後,成為了我第一個徒弟。

那哥們長得人高馬大、愣頭愣腦,虎背熊腰,肩寬臂長,在我調教之下進步神速。

暑假回家時跟人打群架,他衝在第一個,一拳KO對方的急先鋒,嚇傻一干人等!

「巨無霸」回來向我炫耀時,被我一頓深刻而嚴厲的批評教育!

「學搏擊不是用來惹是生非滴!為師沒有你這個徒弟!」

參加工作後,認識了單位的小夥子小曹,

此君個子不高,但長得結實,非常喜歡搏擊。

他是在看書自學搏擊,說白了就是在瞎練。

我實在不忍看他自己糟蹋自己,就教了他一段時間。

一次他休假從老家回來,興奮的找我匯報旅途經歷,說在火車上跟小偷搏鬥,以一打三,制服了對手!雖然不小心傷到了小手指,但已無大礙。

他非常自豪的跟我炫耀:

有個被打的小偷在乘警面前對小曹說,以前從來沒有人能躲過他的拳,小曹是他這麼多年碰到的最厲害的角色。

小曹說那句話的神情我一直記憶到現在。

有勢沒有理,好比當眾滾爛泥;

有理沒有勢,大家當你如空氣。

學過格鬥之後,一個人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自信心和膽量的提升,外在表現上則是氣場的霸氣。

有時候不需要出手,僅憑眼神和氣勢就能碾壓對方。

下面講講我英雄救領導的故事,算是一個例子吧!

單位領導王主任的妹妹在商城擺攤時與其他攤主有了矛盾,他要代表妹妹與他們談判。

為避免挨打,就帶上我和單位最高大威猛的兩個壯漢去當保鏢。

到了商城,他進了一個大會議室,讓我們在門口等他。

只見屋裡黑壓壓一片,至少二十多個人。

王主任充分發揮他當領導多年練就的口活,和對方展開了辯論。

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有人忽然對王主任推搡起來,瘦弱的王主任被推的一個趔趄,當時就蒙圈了。

更多的人開始動手動腳,準備加入痛扁落水狗的隊伍,局面上已經開始失控了……

我回頭看單位那兩個壯漢,都被嚇得一動不敢動,臉色都變了。

好吧,該老子出場了!

我清清喉嚨,仰著臉往裡走,邊走邊指著那個推人的傢伙大聲斥責:

「嘛呢?講理呢!動什麼手啊!「

估計是看我太屌(有實力,自然殺氣四溢!嘎嘎!)

人群呼啦啦閃出條路,同時有人把推人那傢伙往後拉。

我順勢給王主任拋出一個臺階:

「主任,別跟他們廢話,咱們找商城經理去。」

王主任立馬會意的接過話,

「就是!就是!找他們經理去。」

然後在我的挽扶下走出會議室。

由於救駕有功,

王主任從此對我刮目相看,禮遇有加,

甚至聽說想把女兒許配給我。

你看,練搏擊有好處吧!

靜下心來復盤。

那次之所以能夠把他從對方的包圍中救出來,除了英勇無畏的我實力雄厚底氣足之外,也還是做了一些功課的:

一是在進會議室之前我就已經觀察過周邊的環境,尤其是留意了樓道的位置,萬一打不過,我們可以第一時間跑掉。

二是對局勢有準確的判斷,對方人雖多但都是生意人,不願惹事,仗著人多瞎起鬨,沒有真正的戰鬥力。

有本事、有膽量不等於蠻幹,正如萬軍之中取敵上將首級的將軍,本領高強固然重要,胸懷全局、審時度勢的智慧才是行動成功的根本保證。

以清末軍隊為例,

想取清軍綠營長官的首級,難度並不高,因為綠營實行兵將分離,戰時臨時組合的制度,其士兵領餉甚微且與長官無關,一旦開戰,士兵只管自己保命,不管長官死活。所以綠營才會屢戰屢敗。

而想取湘軍長官的首級,幾乎不可能,因為士兵都是長官招募的,長官死了,部隊就要遣散,豐厚的軍餉一分錢拿不到,所以士兵能「竭力致死」,拼命保護長官。

孫武在孫子兵法中提出了以"慎戰」,"備戰"為核心的"安國全軍之道",堅決反對在戰爭問題上窮兵黷武,輕舉妄動。

打架也是一樣,如果你想任性,那就先學會承受,能承受後果才可以任性。能不能打?怎麼打?心中要有桿秤,理性評估各種可能性,做出最恰當的選擇,萬不可一時衝動,悔恨終生。

下篇:二把刀打架三原則

結合過往經歷,我班門弄斧,梳理了關於二把刀打架時應該注意的三條原則,大家有什麼高見,歡迎留言探討。

實力原則

勇者無畏,強者無敵。

要想打贏架,實力是基礎,沒有實力,再虛張聲勢,一打也露餡!

所以不要浪費時間琢磨怎麼提升膽量,怎麼才能讓自己有氣場。

有了實力,自然有膽量、有氣場,遇事不慌亂,不在乎,就連似笑非笑的眼角都能側漏出掌控全局的自信。

只要是正常人,衝突時都會博弈與權衡,誰都不想捏硬柿子,你的實力帶來的這種極度的自信就是你最好的武器。

那麼怎樣提升實力呢?唯有勤學苦練!

一、學什麼?

只有學搏擊才是提高打架水平的康莊大道。

與其捨本逐末的從網上學一些即不科學又不靠譜的這招那招,不如系統的學一門搏擊術。

只要是注重實戰的搏擊術,踢打摔拿、劈戳撞靠、膝肘鎖技都可以練,把每一拳每一腿練好,等練到我能打到你,而你打我不到的時候,想不贏都難。

二、怎麼學?

搏擊是一門強調實戰的運動,很難靠看教程和視頻自學,具體原因分析,可以百度筆者之前的一篇文章《你想通過看教程就學會搏擊,別做夢了!》,當下,學搏擊的途徑只有一條——進拳館學習!

不戰原則

打架就跟打牌一樣,該打打,該放也得放。

真正的高手都是足夠冷靜和充滿自信的,紮實的訓練已經練就了他們強大的心理素質,他們知道,在法治社會,拳頭不是那麼好用的。胡亂打架不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相反還會帶來一堆麻煩,所以遇到衝突時反而最能保持理智和克制。

一、如果事情不大,讓他一步又何妨

只要你氣場足夠強,讓步不但不丟人,反而顯得大度。

無論一個人還是一個社會,寬容精神都是和實力、地位、追求高度相關的。

只有弱者,才會格外玻璃心,總能從別人的一句話或一個舉動裡感覺到歧視。

二、如果有更好的選擇,就不要打架

很多架都是一時頭腦發熱打起來的,打完就後悔,既然知道打贏打輸都沒好處,為何不用其他方式解決矛盾。

如果你足夠霸氣,就利用你的強大氣場降服對手;

如果你非常睿智,就利用你的聰明才智化敵為友;

如果你冷靜理智,就利用法律手段維護你的權利。

三、如果壓根沒有獲勝希望,不要硬打;

打架是高危操作,我們信奉實力至上的原則,實力的提升能帶給我們安全感,但實力的展現又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危險。

必須時刻牢記邱建良胸前紋著的那句「CalmDown」,遇事必須冷靜判斷局面,絕不打必敗之戰。

荊軻雖勇,勾踐更難。

如果對手太強,自己明顯打不過人家,就不要自找沒趣;

如果對方人多,自己以少勝多沒把握,不要去自尋死路;

如果對方有刀,自己手無寸鐵無處躲,別充好漢逞英雄。

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危險,咱還可以跑啊!跑不了,咱就認慫唄!千萬別為了面子,走上絕路。

交戰原則

國家強大了,國境以外的事情照樣要管,才不介意是不是幹涉了別國的主權。

人強大了,能多承擔社會責任就多承擔,路見不平就該拔刀相助,別裝瞎子。

雖然仗著保溫杯和賤也可以走天涯。但總有一些東西,值得你守護和付出。

沒練過搏擊的人,談不上能打,最多就是敢打而已。無論是發力,躲閃,還是準確度都不入流,不足為懼,遇到能管的閒事,就陪他們玩玩。

看到不文明現象,該提醒他就提醒他;

婦女兒童被欺辱,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遇見歹徒在行兇,能夠出手時就出手。

「英雄之為英雄」的意義,大概就在於在慌亂中逆流而上的那一刻。

即便要打也不能瞎打,幾點不成熟的建議,權作拋磚引玉:

一、先求自保,避免損傷,

一旦打起來,自保應放第一位,不能只知進攻,悶頭亂打。

儘管每個人都知道打架要先發制人,但習武之人都不願意主動挑釁,打架大都是被逼無奈,所以很難做到先發致人,因此在感覺可能會打起來的時候就要先擺出防禦的體位,打架過程中也要先確保對方無法傷到自己,再找機會擊倒對方。

搏擊是一門攻與防的藝術,並非粗暴簡單的互毆和對拼,你打過的實戰越多,就越能體會到防守的重要性。

尤其是打架,沒有護具,沒有規則,更要把防守放在第一位。

一對多時,要學會打遊擊,邊退邊找機會逐個打。

打群架時,以躲閃為主,儘量低調,少出手,以一出手就KO一個為佳,千萬不要咋咋呼呼的挑頭,四處出擊,讓自己成為對方一堆人的主要目標。

二、重視環境,趨利避害。

遇事先看環境,看地形,看後路,看對方有沒有同夥,先看哪裡能撿到趁手的武器,自己即使不用,也不要讓對方佔了先機。

師傅曾經問過我們一個問題:

如果你在長途車上遇到有人持刀搶劫怎麼辦?

他的回答讓我記憶深刻:

功夫再高也怕刀。車裡空間狹小,不要跟歹徒發生正面衝突。他們要錢就給他們,等歹徒下車後你也下車,附近找個磚頭木棍之類趁手的傢伙,遠遠的跟著他們,歹徒追你,你就跑,他跑你就遠遠跟著,要回錢為止。

當然,現在有手機了,也很少有人在長途車上搶劫了,處理方法會有所不同,但佔據有利地形的原則還是沒錯的。

三、慎用兇器,把控大局,

如果遇到危險時,任何東西都可以作為武器。

就拿西單大悅城的兇案舉例,飯店裡隨處都有桌子、凳子、湯鍋、酒瓶,哪個都比赤手空拳好啊。即便你不敢面對面打,還可以遠遠的扔啊!

打起架來,棍棒比刀子好掌控,如果不是遇到亡命之徒在行兇,就不要用匕首、刮刀之類的尖銳兇器。

畢竟大部分衝突都是人民內部矛盾,一旦失手打死打傷,你這輩子也就完了,上新聞、蹲鐵窗、還巨額賠償款,哪個都不好受。

四、手下留情,不要玩命。

打架有風險,出手需謹慎。

對練過格鬥的人來說,打架雖不是擂臺比武,但也不要用插眼、打後腦、猴子摘桃之類的陰招,打個架玩玩,拳腿足矣。

即便打紅了眼,順手抄了一把菜刀,能用拍擊就不要去砍殺,一旦把對方打死打傷,就要有牢獄之災了。

此外,打完之後該走就走,能給對方留點面子就給對方點面子,狗急都會跳牆,何況人呼!

即便你和他的水平相差108000裡,也不要對對手有侮辱性行為,否則可能會讓你們走上不歸途。

五、師出有名,打的有理

現今社會,處處都是攝像頭,人人都能做直播,躲是躲不掉的。

如果要打架,一定要有一個必須打架的理由,自衛也好,救人也罷,最好能打的眾望所歸,打的令人解氣。

話不多說,講究技巧,一定要佔據道德制高點,把人打了還要讓觀眾為你點讚,這才是打架的最高境界!

學格鬥,能讓你和家人在危機的時侯,保證他們的安全,讓壞人不再猖狂;

學格鬥,能降低打架發生的機率,用眼神就能解決問題的時候,不用動手;

學格鬥,打架更有分寸,用拳頭就能解決的問題,誰還會鋌而走險用兇器;

學格鬥,能磨礪公民的血性,在慘劇發生的時候,更多人敢於站出來制止。

所以,

學格鬥,不僅能保護自己和家人,還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這不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嗎?

有句黑話:小姐不能有了性慾才接客;作者不能有了靈感才寫字。

等要打架的時候才去學就晚了。

所以,

從現在開始,找個附近的拳館,學格鬥吧!

明天不是今天的轉機,今天卻是明天的籌碼!

董明珠說:沒有夢想,沒有激情,如同行屍走肉,這樣的人生是不會感到幸福。等我們看到自己的收穫與成就的時候,才會發現,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見識淺薄,觀點偏頗,有堅持讀完的童鞋嗎?歡迎批評!

格鬥時代原創

文:萬軍

相關焦點

  • 請理性看待散打、搏擊
    比賽就是比賽,雖然屬於對抗性的,但贏輸與比賽規則有很大關係,儘管有無規則格鬥一說,但只要是比賽,肯定就會有規則。由於規則的限制,傳武的一些技法、特長很難發揮,這方面我深有體會。只要存在規則,比賽與實戰就不是一回事,說白了競技比賽與實戰不是同一個概念。一些人張開閉口上「擂臺」、實戰,其實他們根本就不了解什麼才是實戰。
  • 搏擊與散打的區別
    >,60年代發端於歐美以美國為主要起源和發展中心自由搏擊廣義上被認為中國武術、日本空手道、柔道、劍道,韓國跆拳道,泰國拳,以及西方拳擊和摔跤等自由搏擊也不是任何單一武術的名字  嚴格來講也不是某種特定的比賽,而是在歐美比較流行的一種格鬥比賽形式它不拘泥於任何固定的套路形式,全憑實戰臨場發揮,風格開放 搏擊手可以靈活施展拳腳肘膝和摔跌等各種技術
  • 諸多學子拜入成都搏擊俱樂部錢興東門下學習自由搏擊
    當代社會的孩子,學習機會和能力都比以前好很多很多,選擇學習什麼反而成了一個難題。2020年9月19日,又有一批學員拜入全國散打冠軍、龍騰武悅董事長錢興東門下;當天舉辦了一場神聖而又莊嚴的拜師儀式。學習武術的孩子比同齡人更自信也更有毅力,而在武術中選擇了搏擊是因為它是一個國際化運動,龍騰武悅將中國武術和自由搏擊做了一個很好的融合,從武者精神到技術培養全方位培養孩子。培養青少年自制力就一定要培養青少年的武者精神。
  • 傳統武術與現代自由搏擊的區別
    最近網絡上很火的一個人就是渾形意太極掌門人了,他的一句「年輕人不講武德」火遍了網絡,究其原因在於他根本不知道練習傳統武術與搏擊的區別。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他就否定傳統武術不能實戰,而應該說從整體上傳了武術無法對抗現代搏擊。
  • 腳鬥士,最安全的競技搏擊運動
    現代搏擊運動,諸如跆拳道、摔跤、拳擊、散打等體育競技項目,通常以將對方擊倒、打昏、喪失抵抗能力為取勝目的,運動員發生運動損傷的現象非常普遍。摔跤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兩運動員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規則,以各種技術、技巧和方法摔倒對手。
  • 武僧一龍談及搏擊安全性:我寧願放棄自由搏擊,也不拿安全開玩笑
    武僧一龍表示,之前和劉二狗打比賽的時候,比賽是非常完美的。自己不敢發力去打他,因為怕出事,不敢用全力。不然的話,很有可能就會打死人或是讓劉二狗受到重傷,這樣子都是對中國自由搏擊力量的損傷。再看看馬保國的那一場比賽,搞得亂七八糟。場地很亂,也不專業,裁判什麼的自己都不想批評了。最起碼的,連護齒護具都沒有,這要怎麼打呢?
  • 快手網紅們為何要冒死挑釁搏擊明星
    今晨,有一國內實力派搏擊選手問筆者對相關搏擊流量明星轉型網紅怎麼看,筆者給出了幾點意見:1、 人各有志;2、 那些可以瞬間就適應相應網絡平臺且配合平臺調性的搏擊選手,天然就具備網紅的潛質。但最後能屹立潮頭的一定是那些有品質的,也就是說會有一個大浪淘渣的過程。回到文章正題,快手網紅為何要挑釁搏擊明星。首先肯定明確的這一定是一場場經過了精心準備與策劃的秀,而絕不是偶然的巧合。快手的千萬級網紅需要不斷的新流量來維繫他們帶貨的價值與熱度,而初到貴地的搏擊明星也需要這個平臺更多的粉絲對他的認知與加關。
  • 拳擊、自由搏擊、MMA都是格鬥到底有什麼不同?
    相信有不少非愛好者剛剛開始看峨眉傳奇的時候一頭霧水,不僅看不懂招式,甚至連拳擊、自由搏擊、MMA都傻傻分不清楚,除了穿鞋和帶的手套不同,實在看不出區別。今天這篇「小白科普」推送就是從一些肉眼可見的地方,簡單講解一下其中的不同,專門送給格鬥「門外漢」。
  • 拳擊、自由搏擊、MMA都是格鬥到底有什麼不同?
    相信有不少非愛好者剛剛開始看峨眉傳奇的時候一頭霧水,不僅看不懂招式,甚至連拳擊、自由搏擊、MMA都傻傻分不清楚,除了穿鞋和帶的手套不同,實在看不出區別。今天這篇「小白科普」推送就是從一些肉眼可見的地方,簡單講解一下其中的不同,專門送給格鬥「門外漢」。
  • 自由搏擊的特點
    論自由搏擊初印象初次接觸自由搏擊的我,和絕大多數年輕媽媽一樣,對它的印象停留在攻擊性很強、血腥、男性運動這些上面;覺得這項運動雖可觀賞,但離自己太遙遠。在這裡我不得不說明星效應真的很強大,第一次讓我對自由搏擊有強大興趣的是看到鄒市明兒子打拳的時候,堅定的眼神、萌萌的表情都給了我強大的衝擊。自由搏擊對我而言是什麼?今年突發的疫情,讓我和我的家庭手足無措,每天看新聞上新增病例,真的不敢相信如果新冠真的降臨到自己頭上該怎麼辦!
  • 黑龍十八手是什麼,武警部隊為何禁止練習了這套搏擊拳法?
    在最近發布的一些武術視頻裡,有很多的朋友評論質疑傳統功夫到底具不具備實戰性,為何現代功夫大部分都以觀賞性表演性居多,今天就來講解一下當年武警部隊的搏擊拳法黑龍十八手。
  • 學習自由搏擊入門怎麼練?有什麼好處?
    一、學自由搏擊入門怎麼練?二、學自由搏擊有哪些好處?1、學自由搏擊入門怎麼練練習自由搏擊初期,首先要培養必要的興趣與基本身體素質,尤其是身體的抗擊打能力,身體運動的一般力量,速度與靈活性等。一般而言,自由搏擊練習分三個階段。1.1、要求正確掌握自由搏擊每一個動作的要領,身體位置,手足舉動都要合乎要求,遇到複雜的技術,必須進行分解,逐個對照練習,局部動作掌握之後再連接為整體動作,進行組合練習。1.2、在掌握單一動作的基礎上進行兩人一組的攻防訓練。
  • 武博產業的盛世與搏擊賽事的危言
    中間是搏擊組織,有搏擊比賽,然後咱們的衣食父母就是觀眾、用戶;左邊是所有可以進行商業化的一個入口,比如賽事場地、贊助商、PPV電視臺、電視觀眾;右邊是推動性的職業化力量,要有非常核心的元素,就是明星選手或者說是職業選手,還要有職業經紀團隊,在這下面還要有俱樂部和相關培訓機構,這就是一個一目了然的結構。
  • 內力無窮的內家拳為何打不過現代搏擊
    上圖實拍自 南京原本截拳道館所謂內家拳鬥不過現代搏擊,那是用現代搏擊的標準去衡量的,就是擂臺見真章,打!內家拳除了所謂的打,千百年來注重的更多是養生,為什麼不用內家拳的標準或對抗形式來玩,比如推手,自由搏擊的冠軍按推手規則一樣丟人丟到外婆橋。就像自行車和動車比誰先到北京,為什麼拿動車的長處去比,我們比誰拐彎更快,誰掉頭更快,規則決定技術,如果按自由搏擊的標準去要求內家拳,那麼,內家拳未來的終極就是現代自由搏擊,規則決定了你怎麼玩。
  • 搏擊和跆拳道武術,孩子適合學什麼,早看不後悔
    自由搏擊自由搏擊,站立的格鬥方式,指一方被擊打倒或者倒地便不允許另一方繼續擊打,同時也不能使用反關節的技術、和肘等運用等,對摔法也有一定程度的禁止。屬於對抗競技項目。「如果要我說基本原理,我會得出適合自己,自身的獨特的方法和技巧。」這就是自由搏擊的理念以及最佳的表達方式。
  • 邱建良跨界打拳擊比賽,搏擊與拳擊的區別究竟有多大?
    邱建良跨界打拳擊比賽,搏擊與拳擊的區別究竟有多大? 在勇士的榮耀上海站結束之後,邱建良宣布了一個消息,將挑戰拳擊規則。
  • 科普:一篇文章讀懂拳擊、自由搏擊與MMA的區別
    而作為近幾年發展最快的拳擊項目UFC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那麼它和傳統職業拳擊項目有何區別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現在發展出來的四大職業拳擊組織有WBC(1963)、WBA(1967)、WBO(1988)、IBF(1983) 規則上簡單來說就是只準用拳頭,不能使用腳踢也不可抱摔,嚴禁擊打後腦和襠部,職業拳擊屆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明星,如阿里、泰森、梅威瑟、帕奎奧、以及我國的鄒市明和熊朝忠。
  • 一龍打完藥水哥,中國搏擊已死
    ,他打搏擊小白,和詠春大師於昌華打女人有什麼區別?前不久成都大學生被黑心教練和賽事方坑了,剛上擂臺就被職業拳手一腳踢進了重症監護室,沒過兩天直接搶救無效離開人世。搏擊比賽需要專業科學嚴謹的體系,不是隨便兩個人上擂臺就打,那和街頭打架有什麼區別。作為搏擊的代表人物,本應以身作則,引導著行業和項目往良性方向發展,打網紅,誤導著大眾對這個項目的認知,認為就是隨隨便便兩個人上臺就能打。
  • 世界排名前十,湛江這個搏擊小夥厲害了!
    在全世界自由搏擊雛量級領域,林強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強者,轉入職業自由搏擊拳手不到4年,年僅22歲的他已經攬得多個頗具含金量的世界冠軍,更是戰勝K1世界冠軍日本選手河部大雅等世界強手,成為中國職業自由搏擊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排名前十運動員。
  • 散打搏擊到底是什麼?
    1、內容差異散打搏擊以拳、腿、摔結合的攻防技術為主,拳腳結合,見招拆招。拳法豐富多變,腿法包括了跆拳道的腿法,還加有地面柔術技巧以及肘、膝的攻防技術。跆拳道主要是腿法,拳法多用來防守和格擋,擊打力度更弱,更具有表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