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貴族階層全揭曉 看看你想當哪種

2021-01-10 網易旅遊

這幾天《唐頓莊園》電影版上映了,讓大家再一次關注到了英國的貴族階層。


英國的貴族由來已久,延續至今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中國很多豪門人士都會特意把孩子送到英國的私立學校,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真正的貴族。傳統意義上的英國貴族精神遠非極盡奢侈與權勢,而是推崇英勇、正義的高貴人格。在二戰時期,貴族身份的士兵死亡率遠高於平民軍人。和中國封建時代類似,英國的貴族階層也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中國古代的爵位基本分為「公、 侯、 伯、 子、 男」五等,所以人們也依此來翻譯英國的爵位。英國的爵位體系大概可分為世襲貴族、終身貴族和「平民貴族」(從男爵爵位和騎士爵位)三大類。

英國王室

在英國的貴族金字塔上,位於塔尖的當然是王室。首先是國王或女王(包括王太后)King/Queen,現任的是伊莉莎白女王二世,接著是王室的後代及其他家屬成員們,在英文裡往往被統稱為Prince/Princess,比如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 Prince Philip,也被稱為愛丁堡公爵Duke of Edinburgh。又如王儲Crown-prince就是查爾斯王子,查爾斯王子是女王長子,傳統上,君主的長子會被冊封為威爾斯王子 Prince of Wales 和康沃爾公爵 Duke of Cornwall;次子會被冊封為約克公爵Duke of York。 關於約克公爵還有一個神秘的歷史現象,就是除了第一代受封者外,往後被封為約克公爵的王子要麼繼承王位, 要麼死後都沒有男性繼承人, 比如現在的安德魯王子膝下就只有女兒。

對於王室成員,會有特定的英語文法稱謂,比如對國王要稱「Your Majesty」,間接提及時用(His/Her Majesty,簡寫為HM),對親王、王子和公主王室成員則稱為「Your Highness」,間接提及則是(His/Her Royal Highness, 簡寫為HRH)。

傳統世襲貴族

王室成員以下,便是傳統世襲貴族「公、侯、伯、子、男」五爵了,之所以說是傳統爵位,是因為現今社會, 國王很少再冊封新的世襲貴族了。

公爵(Duke/Duchess)

作為世襲貴族的第一等,其詞源原意是「領袖、統帥」,早在羅馬帝國時期,這一封號常常被授予開疆拓土的功勳統帥。 在歐洲歷史上, 羅馬帝國滅亡後,各個軍隊首領紛紛建立自己的小藩國,便用此為稱號(Dux或者Herzog),後來經過各種兼併,這個稱號就慢慢變成了一些帝國裡的爵位,時至今日依舊有一些大公國或親王國的存在並變成獨立國家,我們為將其國家元首與其他帝國的爵位區分開,稱這些大公國或親王國的元首為「大公」,比如摩納哥大公。 公爵這一爵位在英國歷史上出現時間較晚。英國歷史上曾經有康沃爾公國,蘭卡斯特公國,約克公國等,但他們和歐洲大陸上的那些公國相比,獨立性和權力範圍都小很多。一開始這些英國的公國大都是君主分封給王室宗親,並授予公爵爵位。慢慢的,英國君主不再建立公國,公爵爵位也開始授予王親以外的功勳卓著的重臣。現代社會,君主也幾乎不再新冊封王室成員外的公爵了,今天的英國大約還有二十位非王室成員公爵在世。在正規場合,公爵穿深紅色的絲絨外套,帽子上鑲四條貂皮,其冠冕上有一個金環,上飾八枚金葉片。國王則稱公爵為「我們真正可信和最為敬愛的夥伴。」

侯爵(Marquis/Marchioness)

最早來自德文,原意是藩侯、方伯, 即我們所謂的封疆大吏,在英國歷史上,侯爵最早指的是威爾斯地區的邊疆領地主,大約到了15世紀,侯爵慢慢演變為了英國貴族階層的第二級爵位。由於這樣的歷史來源,使得獲封侯爵的數量是五等爵位裡最少的。在正式場合,侯爵穿紅色絲絨外套,帽子上有三條半的貂皮,冠冕上鑲一個銀環, 上飾四枚金葉和四個銀球。

伯爵(Earl/Countess)

伯爵是最為大家所熟知也是英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爵位,詞源也來自英文詞,是由古英語eorl轉化而來;在英國歷史早期,因王權不夠強大,英格蘭廣大地區曾劃為幾個較大的伯爵管轄區(great earldom),之前的伯爵多是鎮守一方的諸侯。他們大多是一人治理數郡,所以又被稱為「方伯」。14世紀以後伯爵的數量便開始增加。 不過我想大家熟知伯爵的原因很多是因為「伯爵茶」吧……在重大正式場合,伯爵穿著鑲有白色毛皮邊的紅色絲絨外套,軟帽上縫鑲著三條貂皮,冠冕上有一鍍金銀圈,上沿飾有8個銀球。

子爵(Viscount/Viscountess)

這一稱號源於法國,原意類似於我們說的「郡守」,子爵處於世襲貴族的第四級,最早是伯爵的副手,不過在歷史上,子爵有時也會是權傾一方的諸侯。大家可能對子爵不是很熟悉,電視劇裡也很少說哪個哪個子爵對吧……那麼委媛就告訴你,那個說出「知識就是力量」的「法國就是培根」,啊別鬧,是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st Viscount St Alban)就是子爵。子爵帽子上有兩行半貂皮,冠冕上加一銀環,飾有6個銀球。

男爵(Baron/Baroness)

是五等貴族階級裡的最末一等,也是進入英國上議院(House of Lords)的最末一等。英國的男爵出現於11世紀。到12世紀初國王把大部分的世俗貴族都被封為男爵。其中少數與王室關係密、封地較多者又被稱做「大男爵」,其地位在伯爵和男爵之間。後來,大男爵中的顯赫者升為伯爵,其餘也就慢慢變為普通男爵。正因當時男爵在世俗貴族中佔了很高比例,以至於「男爵」一詞長期作為貴族的集合名詞使用。1387年至今,居於5級貴族之末的男爵始終人數最多。在正式場合,男爵穿著與伯爵同樣的外套,帽子上鑲有兩條貂皮,冠冕上有一淺色銀圈,飾有6個銀球。

世襲貴族也具有非常嚴謹繁複的稱謂。對公爵、公爵夫人(Duchess)尊稱為「Grace」。直接稱呼時用「Your Grace」(大人、夫人),間接提及時用「His(Her)Grace」。用在信封或信的開頭可尊稱為「His Grace the Duck of XXX」(公爵大人)或「Her Grace the Duchess of XX」(公爵夫人)。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都可以稱為「Lord」(勳爵)。直接稱呼時,都可稱「Your Lordship」。間接提及時可用「Lord +姓」或「Lord +地名」。信封上或信的開頭分別稱「My Lord Marquis」或「My Lord」。

終身貴族

以上的五等貴族是傳統的世襲貴族,不過最末的「男爵」同時也是非世襲終身貴族的冊封爵位。終身貴族是根據1876年的《上訴權法案》(Appellate Jurisdiction Act)和1958年的《終身貴族法案》(Life Peerage Act)而設立的,所有的終身貴族都會擁有男爵爵位,只授予一人而不可被世襲。 每年有兩次冊封貴族的機會,一次是在君主生日,一次是在新年。英王冊封終身貴族的目的一是為了表彰具有突出貢獻的人士,二也是為了使得某些人士進入上議院而冊立的。比如,首相可以把對國家有貢獻有威望的人,提請國王加封為終身貴族,其貴族等級相當於男爵,並成為上議院終身議員,但該爵位不能繼承。目前這已經成為首相報答政界好友、私人至交、黨內保護人的一種方式。另一類是法律貴族,由於英國上議院也是英國的最高上訴法院,需要有一些具有專門法律知識的人參與司法審判活動,因此,由首相提請少數法律專家為終身貴族。自從英國議會通過1999年上議院法令(House of Lords Act 1999)後,大部分世襲貴族都喪失了擔任上議院議員的資格,終身貴族佔了議會的大多數。為華人所熟知的終身貴族有前香港總督彭定康,第一位華人終身貴族鄧蓮如,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還有年輕的華裔俊秀韋鳴恩先生。

「平民貴族」

在五等貴族之下,還有所謂的平民貴族頭銜,如從男爵爵位和騎士爵位。之所以標題加了引號,是因為這些爵位的獲封人不屬於貴族階級,但又無疑是平民中的佼佼者。

從男爵爵位

從男爵爵位(Baronetcy)可以世襲,但不屬於貴族。從男爵爵位高於大部分的騎士爵位(除去嘉德勳爵士、薊花勳爵士和聖派屈克勳爵士),獲冊封后或世襲繼承爵位後,從男爵名字前可冠以Sir(爵士)的尊稱,名字後配以「Bt.」的頭銜,女性則在名字前冠以Dame(女爵士)的尊稱並在名字後配以「Btss.」的頭銜,但歷史上只有三個女性從男爵。最近期獲冊封的從男爵是柴契爾夫人的夫婿丹尼斯·柴契爾爵士(Sir Denis Thatcher, 1st Bt.),於1991年獲封,他於2003年去世後,兒子繼承爵位,是為Sir Mark Thatcher, 2nd Bt.。說到這裡委員還想起自己當年剛來英國的時候,在給supervisor的信件裡將他稱為Sir XXX,他立刻回覆說應該直呼其名。後來才知道在英國,Sir+Name其實是對爵士(從男爵和高級騎士勳位)的尊稱,注意是Sir+Name而不是+姓氏。

騎士爵位


騎士爵位(Knighthood)是從中世紀的騎士制度流傳下來,冊封后名字前也可冠以Sir/Dame(爵士/女爵士)的尊稱。騎士爵位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獲得爵士級的騎士勳章(Chivalric order),一種是獲得下級勳位爵士。

騎士勳章

獲得騎士勳章的人在名字前可以冠以Sir/Dame的尊稱,名字後配以勳章的縮寫,比如Sir Edward Youde, GCMG, GCVO, MBE。騎士勳章中最高等級的分別是英格蘭的嘉德勳章(The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1348年設立),蘇格蘭的薊花勳章(The Most Ancient and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Thistle,1687年設立)和聖派屈克勳章(The Most Illustrious Order of St Patrick,1783年設立,現已廢除)。騎士勳章的最末等是大英帝國勳章(The 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1917年設立),此勳章的獲封人也最多。但這還木有結束……大英帝國勳章包括了5個級別:爵級大十字勳章 (Knight/Dame Grand Cross,男女皆簡稱「GBE」);爵級司令勳章 (Knight/Dame Commander,男性簡稱「KBE」,女性簡稱「DBE」);司令勳章 (Commander,簡稱「CBE」);官佐勳章 (Officer,簡稱「OBE」);員佐勳章 (Member,簡稱「MBE」)。這其中,又只有前兩級——爵級大十字勳章和爵級司令勳章的獲封人才可以被冠以爵士頭銜。當年倫敦奧運會,只是獲得官佐勳章勳位的貝克漢姆(其實能獲得OBE已經非常非常了不起了!)就被厚愛他又不明英國複雜貴族文化的希臘人在他的名字前加了個「Sir」,搞得小貝好不尷尬……

下級勳位爵士

而對於下級勳位爵士,這是英國最古老的一種騎士爵位,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在位時就已經出現。不過,只有男性獲第二種冊封成為Knight Bachelor,若有女性配得同等榮譽,會按第一種方法被冊封為DBE,名字前冠以Dame的尊稱。獲封下級勳位騎士的大多是最高法院的法官,這等別的爵士不是受勳騎士團的成員,沒有正統的頭銜縮寫,但也有在名字後配以「Kt」的縮寫來特顯這個榮譽。大名鼎鼎的維珍集團創始人布蘭森先生和廣受尊敬的TVB創始人邵逸夫先生就是下級勳位爵士,剛剛退休的曼聯主教練弗格森獲得的也是下級勳位爵士。

到了今天,英國貴族也不再全都是權傾一方富得流油,很多貴族後代不得不變賣家產,或出讓祖傳城堡用以拍影視作品或挪作他用,貴族階級一同英國王室,被擋在了代表國家權力核心的下議院之外(貴族若想成為下議院議員或首相則必須放棄貴族頭銜)。雖然如此,貴族精神卻一直流淌在這個古老國家的血脈裡,影響塑造了獨特的英倫文化。

本文來源:網易旅遊綜合 責任編輯: 劉星妍_liuxingyan

相關焦點

  • 英國貴族真的是「一戰」打光了嗎?
    大家一定和博主一樣,聽過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說英國貴族有榮譽感,打仗走在最前邊,所以戰爭中傷亡最大,以至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打光了。其實這是個「說了一半的謊言」,也就是說,這話沒問題,但是沒說完,說它對也對,但是不全對。
  • 馬背上的貴族階層肖像畫—法國馬術主題畫家戴德勒作品欣賞
    這源於畫家喜歡騎馬,這也是當時貴族階層的一種業餘休閒生活,騎著馬兒,到處遊山玩水,談情說愛!當時國王路易·菲利普對他的畫作很滿意,兩年後,要求他陪同到英國進行正式訪問!1848年,他跟著國王流放薩裡,在此期間他畫了很多英國馬術貴族的畫像。
  • 各個階層的人都在想什麼呢?
    作者:月下夜桜夢大家好,好久不見,你們的桜夢又回來了,今天的話題呢,要從上面兩張圖說起,想必大家已經看完了吧,我想大家對於階層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也應該心裡有數了。說起階層,其實這個東西還是從英國來的,工業革命將英國變成日不落帝國,同時也在英國內形成了新貴族,也就是所謂的資產階級,然後與之相對的就是無產階級還有舊的貴族,這些資產階級改變了原來圈地來得到得到財富的方法,大量的財富集中到他們手裡,於是自然就有了政治訴求,於是才有了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與原來的議會也就是上議院(House of Lords
  • 歸國留學生告訴你真相,留學英國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好,後悔來得及
    9、階層固化英國上層貴族世襲幾百年,在市中心或郊外等好地段都擁有了成千上萬英畝土地,掌握著地方管理。你普通人去了能安分找個工作就不錯了,想進入上層很難。見之前有一則報導,說的是英國的教育,人家孩子上的都是貴族學校,那些有資格給貴族打工的群體才是中產,而我們移民過去的海外打工的,別說你學歷多麼高,你充其量就是人家英國已故最底層的,和流浪漢、酒鬼、賭徒是一個級別的。你說你都是最底層的,待遇和權利能高到哪裡去???
  • 僅看這些細節,英國上流圈就能判斷你的階層和背景
    英國存續已久的王室和貴族,給英國文化打上了特殊的底色。
  • 從18世紀的男女愛情,看英國貴族的婚姻有何特徵?
    這樣,英國貴族各種各樣的風流逸事,成為16—17世紀浪漫主義詩歌和莎士比亞劇作的題材。此類文學作品與繪畫藝術反映了英國貴族對夫妻生活的真情實感,也受到上流社會的歡迎和追捧,對於英國貴族夫妻關係的探討,不能以偏概全。
  • 貴族「佔領」的中世紀莊園,英國為何出現「村民當家做主」的村莊...
    一、中世紀後期英國:互助合作一體的「自治共同體」英國在中世紀後期出現的村莊自治,算是當時世界上比較先進的例子了,尤其是在英國貴族階層佔據主流的社會中,村民自治是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和社會趨勢形成的新型體制,並且具有一些其獨有的特點。
  • 英國電力人到底是什麼階層?
    說起階層概念,恐怕世界上沒有人比英國人更傲嬌了,傲嬌到會根據你的說話口音判定你是哪個階層的人(特指土生土長的英國人),這要是放在中國如果普通話不夠好怎麼混啊?!女王也說過這世界上沒有美式英語這一說法,只有英語和錯誤。也沒有太多國家會像英國一樣搞出一個階層計算器,還放在BBC官網上。
  • 從《金瓶梅》到《紅樓夢》夫妻關係的文學敘寫:貴族階層
    從《金瓶梅》到《紅樓夢》,無論是受封建文化濡染最深的貴族階層,還是封建禮制影響較少的商人階層和平民階層,經濟能為對夫妻關係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紅樓夢》中的賈府是一個溼赫百年的"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能夠接受到良好道德教育的貴族家庭,其夫妻關係本應該是夫主婦從、夫義婦柔,琴瑟和諧。但是一方面,賈府子孫大多荒淫腐敗,浸染到的多是封建禮教中的糟稍。
  • 中世紀黑暗落幕之際,英國市民階層如何吹響近代民族國家的前奏?
    近代英國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也不例外,英國的市民階層在這一過程中也是起到了舉重若輕的作用。一、促進英國議會近代化:英國市民階層重要性初現在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中,市民階層的重要性首先在政治上體現出來。市民階層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它對封建舊貴族勢力的打擊,更重要的還體現在它同王權的結盟以及它對整個社會生活的參與和影響。到了16世紀,英國的市民階層已發展成為了一個具有相當實力的社會力量和政治力量。英國社會在轉型期內的三大組成部分便包括著新興的市民階級。在很大程度上,英國社會的走向取決於市民階級的選擇。
  • 全麥麵包、士力架、白糖、香蕉,哪種食物讓血糖上升最快?
    你知道這四種食物哪種讓血糖上升最快一塊全麥麵包b. 一塊士力架c. 一勺白糖d.話雖如此,但是攝入過多的熱量勢必會引起肥胖,所以並不是說喜歡吃的東西可以隨心所欲,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首先,我們來對在便利店裡就能夠買到的零食做一下對比,看看哪些食品適合做零食,並分析一下原因。
  • 原味英國 | 關於英國皇室的歷史你了解多少?8分鐘英文短片告訴你(附視頻)
    首先,英國特色的貴族財產和爵位繼承制度確保了貴族制度的延續以及對國家的忠誠。原先眾多貴族子女可共同繼承財產,但從12—13世紀開始,貴族繼承制度的設計和相關法令的頒布,徹底改變了英國歷史發展軌跡。英國財產法中,將財產分為物的財產權和人的財產權,前者主要包括世襲土地和爵位等,後者主要包括動產等。
  • 婆羅門貴族與歐美白人,在印度誰地位更高?先看看荷包的厚度
    那在印度婆羅門貴族與歐美白人誰地位更高?在資本相同的情況下,如果一定要分出個貴賤高低,那麼印度的貴族階層肯定地位要高一些。他們就是原來的婆羅門,這些人號稱自己是雅利安人種,源自於歐洲,在長相上也確實是不一樣的。關鍵是大多數人都會說英文,這個階層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長相和語言。
  • 英國首相被感染,泰國國王在度假。貴族,在精神不在血統!
    作為老牌的君主制國家,英國一向有著深厚的貴族傳統。英國首相詹森,雖然出身平民家庭,但受的卻是貴族教育,曾在大名鼎鼎的伊頓公學就讀,後又考入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修讀古典學。不只英國首相,「太子」查爾斯、衛生大臣馬特也都已被感染新冠病毒,西班牙公主、國王費利佩六世的表姐瑪麗亞也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在歐洲,面對新冠病毒的威脅,不是 「災難當前,領導先走」,而是「群體免疫,貴族先上」。貴族,不在高貴的血統,而在擔當的精神!
  • 英國貴族學校有哪些
    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英國貴族學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它不僅是一個貴族男校,更被稱為「世界級精英人才的搖籃」。英國眾多皇室子弟和歷史名人曾在伊頓公學攻讀過。英國有20位首相、36位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獲得者都是該校的畢業生。伊頓公學每年有33%的畢業生成功進入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過去三十年間每年有60-100人進入了牛津劍橋。
  • 英國貴族田樸珺?
    貴族不是有多大的房子,買了多少銀盤子,請了多少管家,拿了多少紙片寫WIFI密碼,這些只要有錢人人都能做到。你看《了不起的蓋茨比》裡,蓋茨比住著這麼大的房子:然而貴族Daisy和Tom依然不覺得Gatsby和他們是一類人,甚至在Gatsby的葬禮上,沒有任何一個他曾經談笑風生的貴族來看他,他的葬禮空空落落。因為貴族根本和這些外在的東西沒有關係,貴族是印在你骨子裡的。貴族是一種血統,不是後天努力能努力出來的。
  • 英國七大社會階層:你是「入不敷出族」還是「高薪族」?
    最新調查顯示,英國的經濟階層可以劃分為七類。沒有固定工作合同的「零時工」、在創意產業工作卻買不起房的「創作族」、職位在十年前幾乎都不存在的「技術族」……雖然有些人過得不錯,但也有些人近些年來薪水沒怎麼增長。一起來看看你最接近哪一類吧。
  • 52家英國貴族學校湧入中國,學費最高23萬,覆蓋幼兒園到高中
    這並非空穴來風,比如最近在BBC上要代表全體中國人向世界謝罪的中國母女,不就是長期生活在英國的結果嗎?如今,疫情在英國依舊肆虐,赴英國留學的學生數量驟降,但另一個數據卻爆炸性增長,那就是英國貴族學校在我國建校的數量。
  • 古代英國貴族料理居然長這樣?網友:事實證明美食還是需要天賦的
    說起黑暗料理我們肯定會想到的就是英國,英國紳士們在食物上面的貧瘠以及缺乏美食天賦是公認的。英國屬於紳士,貴族階層劃分非常明顯。那麼在古代的時候,英國的皇室貴族是食用怎樣的食物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古代英國貴族的飯後甜點是什麼?有很多人看到這個之後,就已經對英國人的黑暗料理深信不疑了。
  • 美學欣賞:貴族居然最想當藝術家!
    美國上流圈子則笑談一組方程式,另有幾分真意在:窮人想當白領,白領想當資本家,資本家羨慕貴族,而貴族想當什麼人呢?居然想當藝術家——這意思,不是想當誰、誰想當,卻說出一種價值觀:人生一世,低頭上班也好,億萬資產也罷,到了你看清楚、想明白,似乎還是活色生香有滋有味當個藝術家最自由、最浪漫、最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