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談中西醫並重 「我是中醫,但不保守」

2020-12-1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2020全國兩會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醫藥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嚴格食品藥品監管。那麼,如何讓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更大作用?怎麼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要中西醫並重,打造中國特色醫療急救體系。

&nbsp&nbsp&nbsp&nbsp張伯禮說,疫情蔓延猖獗,沒有特效藥,沒有疫苗,但「中醫國家隊」早期介入、全程參與,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交上了合格答卷。

&nbsp&nbsp&nbsp&nbsp「就拿以中醫藥綜合治療方式承建的武漢江夏方艙醫院來說,在運營的26天裡,共收治新冠肺炎輕症和普通型患者564人,所有患者中沒有一例從輕症轉為重症,實現病人零死亡、零復陽、零轉重,醫護零感染。」張伯禮用數據說話:「取得經驗後,最後十幾所方艙醫院近萬名患者幾乎都在使用中藥了,覆蓋率達到95%。」

&nbsp&nbsp&nbsp&nbsp鑑於中醫藥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張伯禮建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增加中醫藥內容,形成統一指揮、專長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面向重特大災害事故應急救援和物資保障需求,完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機制,在相關應急預案中增加中醫藥內容。配備中醫常用藥物、器械等應急救援裝備和物資保障。

&nbsp&nbsp&nbsp&nbsp「重大傳染病是人類的大敵,一時難以針對新病毒研製疫苗和特效藥物,而中醫藥可在既有的理論指導下臨床診治。在這次疫情防控救治過程中,中西醫合作默契,共同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因此,張伯禮建議,在《傳染病防治法》中增加中醫藥防治,中西醫並重,優勢互補。同時,傳染病預防指揮部、防控醫療機構均應有中醫參與,應急工作方案應當包括中醫藥內容。此外,國家發布重大傳染病特殊中藥品種目錄,並據此建立國家指導、以企業為主體的防控傳染病中藥動態儲備庫。

&nbsp&nbsp&nbsp&nbsp「中醫藥雖然是古老的傳統醫學,但是理念並不落後,相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不僅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治療慢性病、疑難雜症、治未病方面也有著天然的優勢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能讓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為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中醫藥這一寶貴財富,張伯禮建議,應開展對《中醫藥法》執法檢查,加強監管,真正把優質優價的好藥給老百姓。

&nbsp&nbsp&nbsp&nbsp「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藥,加強市場監管至關重要」,他說,監管不能僅靠人,也要靠科技,所以可以研究更多的儀器設備,成立專業的監管隊伍,在藥品集散地就地檢查評價。

&nbsp&nbsp&nbsp&nbsp「數據顯示,中藥注射劑連續四年不良反應大幅度下滑,說明品質一直在提升,但仍然不能進醫保,這是我們需要補課的地方。」張伯禮說:「我認為,應儘快推動中藥注射劑上市後的再評價,質量高、效果好的,就進醫保,不安全、沒保證的,就要淘汰退市。」

&nbsp&nbsp&nbsp&nbsp本著服務人民健康權利最大化的原則,張伯禮還建議,應對西醫師中藥處方權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對青年西醫師進行中醫培訓。同時,深化醫學高等教育改革,將中醫藥學的教學內容納入臨床醫學生教學的必修課,並安排一定時間的中醫醫院臨床實習。

&nbsp&nbsp&nbsp&nbsp「我是中醫,但不保守。希望我們能將中醫傳統知識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共同攀登祖國醫學高峰,為健康生活服務,造福中國百姓和世界人民。」最後,張伯禮篤定地說。(津雲新聞編輯李松達)

相關焦點

  • 「人民英雄」張伯禮成都中醫藥大學開講 分享中醫抗疫經驗
    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到成都中醫藥大學做抗疫專題報告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23日訊(記者 陳淋)10月23日,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來到成都中醫藥大學十二橋校區,為成都中醫藥大學師生作題為《弘揚抗疫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抗疫專題報告,報告廳內座無虛席。
  • 守正創新 傳承發展中醫藥 天津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新生聆聽張伯禮...
    昨天上午,在天津中醫藥大學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中醫藥」為主題,為同學們開講特殊的「開學第一課」,分享戰「疫」經歷,傳播中醫藥文化。天津北方網訊:開學季,高校學子陸續重返校園。
  • 健康大家---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
    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共黨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一附院副院長、是我國中醫內科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等;同時擔任《中國中西醫結合》、《中國中藥》等20餘種國家級核心期刊的副主編、編委,被南開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
  • 致敬抗疫英雄 | 中醫泰鬥張伯禮
    天津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全國人大代表,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說起在武漢的抗疫經歷時,一度哽咽落淚。被問到為何回憶起抗疫過程這樣激動,張伯禮說:「覺得很悲壯,因為當時武漢情況是很嚴重的,並且我們對冠狀病毒的了解遠遠不像現在了解那麼多。
  • 人物| 張伯禮:中醫西醫優勢互補,協同戰疫大有可為
    原創 天津廣播 天津廣播正文共:6158字 8 圖預計閱讀時間:16分鐘在9月8日上午舉行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被正式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 ——記天津中醫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
    ——題記  張伯禮擁有多個頭銜,也肩負著更多責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名中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第十一至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技術副總師、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科帶頭人、教育部中醫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 如果許可馨就讀於天津中醫藥大學,受張伯禮院士薰陶,會怎麼樣?
    提起張伯禮院士,他不僅是一位為中醫學作出過重大貢獻的醫學工作者,而且還是天津中醫藥大學的現任校長。如果當初蘇州這位大小姐許可馨就讀於天津中醫藥大學,若再能受到張校長的教育理念的薰陶,結果會是怎麼樣?或許這位大小姐能夠認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本質所在吧。
  • 張伯禮院士:我就是平常人做了點平常的事,不是什麼英雄
    張伯禮接受採訪。新華社 資料圖4月16日下午五點,從武漢開來的高鐵徐徐駛入站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江夏方艙醫院總顧問張伯禮在大家的簇擁下走下火車。整整82天,張伯禮院士始終奮戰在江城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第一線。回到天津,面對家鄉人熱情的歡迎,張伯禮院士謙遜地說,我就是平常人做了點平常的事,不是什麼英雄。82個日夜,72歲老人身先士卒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正在天津指導防疫的張伯禮院士接到國家疫情防控指導組電話,臨危受命,當晚奔赴武漢疫情防控一線。
  • 人民英雄張伯禮_圖片新聞_天津政務網
    昨天上午10點,「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來到天津中醫一附院國醫堂按時出診。身穿白大褂的他,一如往常步履矯健、面帶微笑地走向診室。與張伯禮院士的淡然、平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早已等候在診室外的患者,大家激動地站在走廊兩側熱烈鼓掌,向人民英雄致敬:「歡迎院士回家!」「院士辛苦了!」望聞問切、把脈開方。
  • 給中醫的榮譽!張伯禮院士入選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
    從武漢一線抗疫走過來的張伯禮院士,默默地貢獻著中醫人的力量,從2020年初到現在,他一路走來,以他的正直、樂觀、甘於奉獻,體現了真正的中醫人特有的優秀品質,走進了千千萬的你我心中。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正在天津指導抗疫的張伯禮院士接到國家防控指導組電話,臨危受命,當晚奔赴武漢一線。4月16日下午,張伯禮院士返回天津。72歲的張伯禮院士在抗疫一線整整奮戰了82個日夜。
  • 中醫藥崛起,中醫藥大學卻不難考,遠見的你會考慮這所雙一流嗎?
    雙一流評選,除了北京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和成都中醫藥大學等五所雙非院校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證實了這一點。重點介紹一下離河北很近,考取難度又不那麼大的天津中醫藥大學。
  • 積極信號頻傳:中醫藥大學,未來可期!
    在這場席捲全球的公共衛生危機中,我國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彰顯了「中國智慧」,貢獻了「中國經驗」。中醫藥在這次疫情大考中交出的答卷,給我們在新時代加強「新醫科」建設,推動中醫藥高等教育改革創新,帶來了深刻的啟示。
  • 石氏醫院天津西青盛大開業!石學敏、吳鹹中、張伯禮三院士助力西青...
    西青區大力發展醫療事業,著力打造健康西青,石氏醫院的開業為西青區打造健康西青添上了靚麗的一筆,西青區將全力支持和服務石氏醫院的發展,共同為天津中醫藥事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 石學敏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鹹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 張伯禮石氏醫院天津西青盛大開業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學敏,吳鹹中,張伯禮等著名醫學泰鬥分別進行了精彩發言,對石氏醫院落戶天津西青表示熱烈祝賀,對醫院未來發展提出建議,對西青區委、區政府為石氏醫院落戶西青提供的大力幫助和優質服務表示衷心的感謝
  • 中西醫薈萃欄目 第七期 ——「疫」環境,「醫」管理,中西醫並重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具有我國特色的「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的診療模式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中華中醫藥學會和中國醫學論壇報共同發起主辦了「中西醫薈萃欄目」系列直播活動,邀請中西醫診療領域眾多專家,分享、交流相關經驗。
  • 「人民英雄」張伯禮:熱淚總為人民而流
    看見習近平主席籤署關於抗疫表彰主席令的當晚,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填了這首《清平樂·人民才英雄》。圖源:新華社9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張伯禮披戴上沉甸甸的「人民英雄」的勳章。「和很多醫務人員比起來,和武漢人民所做的貢獻比起來,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
  • 人民英雄張伯禮院士做客北航大講堂:「國有疫情,醫生即戰士!」
    今天,北航校園迎來了一位「人民英雄」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院士他做客本學期首場「北航大講堂」為北航師生帶來主題報告小萱帶你去看現場——9月15日,「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為我校師生講述題為《弘揚抗疫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的主題報告。
  •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國有疫情時,醫生即戰士...
    寧負自己,不負人民!」他的誓言依然未改。  他就是年過古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9月8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張伯禮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面對榮譽,張伯禮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唯代中醫人受譽」。這是黨和國家對中醫藥抗疫貢獻的高度肯定。  「嚴格隔離,只是成功了一半。
  • 張伯禮:用「中國方案」抗擊疫情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通過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將「中國方案」應用於抗擊疫情中。這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人民英雄」,心中最惦念的永遠是患者。
  • 專家談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中的重要作用
    新華社武漢3月16日電 題:ICU內外的中西醫合作——專家談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中的重要作用  新華社記者鄭璐  在這次中國抗疫戰爭中,中醫藥廣泛參加新冠肺炎治療,深入介入診療全過程,發揮了前所未有的積極作用,成為抗疫「中國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西醫並重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 _首頁_本地新聞 _鐵嶺日報社官方網站
    中西醫並重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 市中醫醫院康復科副主任醫師高超最近很忙。在她的診室,等候治療的患者隊伍已經排到了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