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練肩部用不用高次數訓練,為什麼?
看完文章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吧!
兄弟,你練得很不錯,肩既飽滿又很寬!隔壁的大神又被讚揚了,為什麼並不是你呢?我們練肩不是盲目地追求最大的極限重量,訓練計劃都要為自己打下很重要的基礎!
無可否認,肩關節是我們最容易受傷的關節,同時也是比較靈活的關節,它甚至可以讓你進行360度的旋轉手臂,肩關節主要是由三角肌去控制,三角肌分別包括三角肌前束、中束和後束。
不要想得練肩很困難,練肩的動作其實只有推和舉兩種:
推
一般來說,推是複合動作,它會涉及到兩個關節,肘關節和肩關節。
訓練的過程中,你也可以用較大的負重來做推的動作,這樣可以驅動到更多的肌肉,從而得到有效增肌和增加力量的作用。
舉
通常舉指的是側平舉、前平舉和反向飛鳥,如果運動恰當,都是孤立動作。
舉的動作可以有效刺激到三角肌的其中一個頭,有助於孤立發展三角肌前束、中束或者後束。
訓練動作應該如何安排?
肩部訓練的過程中,要記住,無論是什麼訓練動作,都要感受到三角肌的發力。要控制好肩關節,肩胛骨要做好沉肩收縮,保證動作的標準,儘量避免使用借力來削弱肩部訓練的效果。當然,在三角肌訓練的複合動作和孤立動作都要學會掌握好。
推舉的動作可以使用槓鈴、啞鈴或者器械來完成。握姿與肩同寬,手掌向前,這個動作從下向上推起,在最高位做頂峰收縮,下放時緩慢做離心收縮,到起始位置。
如果你是用器械來練推舉的話,因為軌跡是固定的,與啞鈴推舉相比,會限制肩關節的靈活。
根據你使用的負重,通過調整手的位置,從不同角度去刺激你的三角肌。推舉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三頭肌會否參與運動。
訓練動作是否標準,有一個方法是去感受肘關節。讓肘關節的運動範圍更大,就會產生更多的肘屈和肘伸,這很容易驅動我們的肱三頭肌。
如果你想減少三頭肌的參與,那麼就要注意這個位置了。
訓練三角肌的方法有很多:
1. 啞鈴推舉
啞鈴推舉可以做在推舉椅上進行,選擇適當負重的啞鈴,與肩同高的位置手握啞鈴,在身體兩側向上推起。小臂垂直於啞鈴,肘關節不要鎖死,在下降負重的時候緩慢做離心收縮回到起始位置。
因為啞鈴推舉的時候,手比較靈活,所以動作可以以一個弧度來完成,訓練的行程會比較大。
2. 固定器械推舉
訓練三角肌,最基礎的動作離不開推舉,將肩胛骨後旋下沉,通過肘關節增加運動行程,有助於你三角肌感受到明顯的發力。
器械推舉,對肩部肌肉的增肌和增加力量的表現並不明顯,如果你的訓練效果更標準,運動範圍就會越大。
3. 啞鈴側平舉
啞鈴側平舉的動作,關係到手臂抬起,保持微屈來讓肘關節穩定,而減少三頭肌的發力。側平舉可以用啞鈴、繩索或者固定器械來完成,每個動作所動用的技巧都不一樣。
站穩,雙手握著啞鈴,放置身體兩側,掌心朝內。舉起手臂時,手肘微屈,最高位啞鈴與肩同高,並做頂峰收縮,緩慢下放啞鈴直到起始位置。
你會見到,有些愛好者在做側平舉的時候會用比較大的負重,通過甩動負重來借力完成。這種方式對有經驗的小夥伴的確有作用,但如果你並沒有很好的控制力,建議用這個方法的時候要儘可能小心。
4. 繩索側平舉
做繩索側平舉,滑輪位於身體的一側,手臂抬起;如果做繩索前平舉,滑輪位於身體的後面,手臂抬起。側平舉可以用單臂來完成,你可以單手握著把手來練。
如果練俯身繩索反向飛鳥的話,俯身彎下抓住把手,滑輪位於訓練的手臂的另外一面,如果你是兩隻手一起練,那麼雙手各抓一個把手,後束髮力來完成。
5. 前平舉
啞鈴位於身體前面,雙手抓住,掌心朝著自己,向前舉起啞鈴,直到身體中間的位置,這個時候掌心朝下。把啞鈴舉到身體的中間位置,是為了更好地孤立三角肌前束。
舉起負重,最高位位於你的面前,略高於肩部,最高位做頂峰收縮,然後緩慢下降至起始位置,雙臂交替重複。
同樣你也可以用繩索來完成。
這麼一來,你的肩比訓練前大了一圈,完整的訓練可以給自己薄弱的部位帶來很大的幫助,現在事不宜遲,踏踏實實練好肩,成為下一個被羨慕的對象!
想身材比別人好嗎?私聊拿更多乾貨和健身計劃
微信:bcaabcaa666
【特別通告】
剛開始練不怎麼懂
練了些時間沒進步
我們安排專門的健身輔導群
輔導員由大咖智囊團,賽級選手,超過8年健齡的資深玩家組成
如果你有所顧慮,請看完細節再加
群會嚴格管理,暫時免費!所以不會有無聊的群聊,定期解答一切鐵粉提到的問題,相當於一對一輔導,還有獨家精心整理的上百篇幹到不能再幹的硬貨,歡迎拉上好肌友進群。但是必須遵守群規,群規進群看公告,違反群規視為自願退群。
如果你已經看完覺得合適自己,就立刻加群了,人數是限定。另外,群裡有獨立的福利官,會定期發放其他渠道無法獲取的福利,也是限量,也是對鐵粉一路支持的心意。
如果群加不進去怎麼辦?
群主微信在這裡【bcaabcaa666】叫他拉你進群!
點下面的小程序,優質的肌肉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