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接收月球樣品後如何處理 開始科學研究

2021-01-11 鹿科技

  原標題:中科院接收月球樣品後如何處理 開始科學研究

 

  北京日報客戶端12月19日消息,當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

 

  到達天文臺後,科研人員如何處理這些珍貴的樣品呢?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提供了一段現場視頻。裝有月球樣品的轉運箱首先被送至樣品製備室,然後科研人員操作開始。他們打開安全箱,取出轉運箱,然後對轉運箱稱重,擺放氮氣真空置換裝置……每一個步驟完成後,操作者都要大聲報告「操作完畢」,確保高標準完成,無疏漏。最後樣品被送入「地外樣品存儲和解封室」妥善保存。
 

樣品實驗室 本文圖片均來自北京日報客戶端

X射線螢光分析儀

解封操作臺

表取樣臨時存儲裝置

顯微觀察操作臺

質譜儀

掃描電鏡

高純氮氣供給系統

 

相關焦點

  • 中科院舉行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侯建國
    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中科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於英傑出席並主持接收活動。   侯建國向參與嫦娥五號任務的中科院全體參研參試人員表示誠摯慰問,向國家有關部門、單位和社會各界給予的大力支持致以衷心感謝。
  • 嫦娥五號取回月球樣品1731克
    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落戶國家天文臺
    科技日報訊 (記者陸成寬)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月球「土特產」具體怎麼用?國家航天局公布《月球樣品管理辦法》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胡喆)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約1731克「土特產」備受關注。1月18日,國家航天局首次對外發布了《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月球樣品原則上將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基礎用途。
  • 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月球樣品移交中科院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品被移交至中國科學院。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當天,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接收這批樣品,並送入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中國願與世界共享月球樣品科學成果
    央廣網北京12月18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作為人類44年以來再次獲得月球樣品,本次月球樣品的研究備受關注。
  • 路透社問中國會否把月球樣品分享給NASA
    根據嫦娥五號設定的科學目標,科學家後續將對月球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嫦娥五號採回的相對年輕的地體樣本,有望幫助科學家推進對月球演化歷史的認識,揭開月球的身世之謎。
  • 「土特產」將在這處理!獨家探訪我國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但是對於地面應用系統的科學家來說,月球樣品的科學研究工作可以說才剛剛開始。那麼,月球樣品將如何存儲、管理和研究呢? 總臺央視記者 帥俊全:這裡就是我國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的月球樣品實驗室,在這裡的牆上寫著12個字非常醒目,安全解封、科學處理,妥善存儲。應該說這12個字既是標語,同時也是我們科研團隊處理月球樣品的一個標準。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進入實驗室 即將安全解封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移交地面應用系統 任務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
    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在交接儀式活動現場,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移交了嫦娥五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張克儉表示:「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月球樣品交接儀式,也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從工程實施轉入了科學研究的新階段。」
  • 路透社問中國會否把月球樣品分享給NASA 吳豔華:取決於美國政府的...
    根據嫦娥五號設定的科學目標,科學家後續將對月球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結構、物理特性、物質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嫦娥五號採回的相對年輕的地體樣本,有望幫助科學家推進對月球演化歷史的認識,揭開月球的身世之謎。
  • 《月球樣品管理辦法》首次對外發布
    在國際合作方面,《辦法》明確,月球樣品的管理和使用遵循中國締結和參加的相關國際公約,國家航天局鼓勵開展基於月球樣品的空間科學國際聯合研究工作,促進成果的國際共享。 第三章 分類、處理及信息發布 第十條 按照基礎用途,月球樣品原則上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永久存儲和備份永久存儲樣品作為原始樣品進行封存;研究樣品用於月球科學研究、分析;公益樣品用於展覽、科普、教育等公益性活動。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2020-12-19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安普忠 賀逸舒責任編輯:劉上靖2020-12-20 06:31,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月球樣品將存於國博和毛主席故鄉韶山
    重慶晨報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李洪鵬)昨日,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國家航天局經組織研究,部分月壤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還將在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鄉進行異地災備。月球樣品主要用途有哪些?
  • 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明確四種基礎用途,借用期原則上不超一年
    在國際合作方面,《辦法》明確,月球樣品的管理和使用遵循中國締結和參加的相關國際公約,國家航天局鼓勵開展基於月球樣品的空間科學國際聯合研究工作,促進成果的國際共享。第三章 分類、處理及信息發布第十條 按照基礎用途,月球樣品原則上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永久存儲和備份永久存儲樣品作為原始樣品進行封存;研究樣品用於月球科學研究、分析;公益樣品用於展覽、科普、教育等公益性活動。
  • 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研究拉開序幕
    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權威專家...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說,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正式交接 科研工作拉開序幕
    今天(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北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在交接儀式活動現場,國家航天局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移交了嫦娥五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1731餘克。在樣品安全運輸至月球樣品實驗室後,地面應用系統的科研人員將按計劃進行月球樣品的存儲、製備和處理,啟動科研工作。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舉行
    圖為科研人員準備給月球樣品稱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本報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馮華、葉雨恬)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