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語叫「先知一日,富貴十年」,說的是一個企業家如果對深刻的道理能早日了解和把握,因而具有前瞻性和洞察力的話,就能把企業做得很好,從而有十年左右的富貴。
先知先覺的人很少,先知先覺的人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天生的有慧根,未卜先知,能預知能感應,這種人基本在文藝作品中才能看見。還有一種人就是善於學習,從書本或別人的經驗中感知到符合自己,變成自己需要的東西,能夠快速地提高自己。
但是呢大多數人都是後知後覺,是經歷過以後才會有幡然醒悟,我就是後知後覺,因為後知後覺,才有了這部90萬字的《金人夢》,才有了今天的「企業家道德風水」這堂課。有了幡然悔悟後有的人或許就會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可能就步步蓮花,這也不錯。不過呢對一些關鍵性的理念,企業家無論是先知先覺還是後知後覺,都要做到早知一日,不說富貴十年吧,至少會對你辦企業有幫助。
榮辱二字,應該是企業家如影隨形,體會最深,也最刻骨銘心的兩個字。我們說做企業就是用兵打仗,用兵打仗就有成敗,就有榮辱。
榮是每個企業家追求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史記上說: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萬者乃與王者同樂,此所謂素封,可見一個「榮」字,給企業家帶來多大的福報。而「辱」,又是每個企業家像遇見瘟神似的,唯恐避之不及的。紅樓夢上說: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這就是辱。
但是,福兮禍所伏,榮和辱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是結伴而來相互轉化的。為什麼會有這種轉化呢?前面我們認識了企業家的道德風水,就會明白榮和辱這種轉變,是因為企業家的道和德的變化導致的,道和德的變化導致風水的強弱變化和來去,形成企業的起伏興衰,形成企業家的榮辱。所以,唐朝政治家魏徵就說:「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榮和辱,是自己的道德風水的原因造成的,不必怨天尤人。
我們說,既然明白了榮和辱的原因和來歷,要做到榮而不辱,企業家首先就要對道德風水有很好的認知,然後再加強自己的道的修煉和德的修養,積極營造企業風水,從而讓企業不要掉進先榮後辱的陷阱。
《道德經》上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足不辱很好理解,知止不殆的止很有意思,止是上多一豎,企業家上到一定程度後要知道加上一豎,形成止,知道停止,就沒有什麼禍患加身,就可以長久,善始善終。
對於辱,如果實在避不開,也可以做到淡然處之,榮辱不驚,少一些怨恨,多一些自責,同時調整自己,像《易經》上說的,君子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由辱轉化成榮,這是企業家的使命,也是企業家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