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慕霑:識風水,知榮辱。網友:令人深思

2020-12-27 金人夢酒業

有句俗語叫「先知一日,富貴十年」,說的是一個企業家如果對深刻的道理能早日了解和把握,因而具有前瞻性和洞察力的話,就能把企業做得很好,從而有十年左右的富貴。

先知先覺的人很少,先知先覺的人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天生的有慧根,未卜先知,能預知能感應,這種人基本在文藝作品中才能看見。還有一種人就是善於學習,從書本或別人的經驗中感知到符合自己,變成自己需要的東西,能夠快速地提高自己。

但是呢大多數人都是後知後覺,是經歷過以後才會有幡然醒悟,我就是後知後覺,因為後知後覺,才有了這部90萬字的《金人夢》,才有了今天的「企業家道德風水」這堂課。有了幡然悔悟後有的人或許就會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可能就步步蓮花,這也不錯。不過呢對一些關鍵性的理念,企業家無論是先知先覺還是後知後覺,都要做到早知一日,不說富貴十年吧,至少會對你辦企業有幫助。

榮辱二字,應該是企業家如影隨形,體會最深,也最刻骨銘心的兩個字。我們說做企業就是用兵打仗,用兵打仗就有成敗,就有榮辱。

榮是每個企業家追求的,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史記上說: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萬者乃與王者同樂,此所謂素封,可見一個「榮」字,給企業家帶來多大的福報。而「辱」,又是每個企業家像遇見瘟神似的,唯恐避之不及的。紅樓夢上說: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這就是辱。

但是,福兮禍所伏,榮和辱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是結伴而來相互轉化的。為什麼會有這種轉化呢?前面我們認識了企業家的道德風水,就會明白榮和辱這種轉變,是因為企業家的道和德的變化導致的,道和德的變化導致風水的強弱變化和來去,形成企業的起伏興衰,形成企業家的榮辱。所以,唐朝政治家魏徵就說:「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榮和辱,是自己的道德風水的原因造成的,不必怨天尤人。

我們說,既然明白了榮和辱的原因和來歷,要做到榮而不辱,企業家首先就要對道德風水有很好的認知,然後再加強自己的道的修煉和德的修養,積極營造企業風水,從而讓企業不要掉進先榮後辱的陷阱。

《道德經》上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足不辱很好理解,知止不殆的止很有意思,止是上多一豎,企業家上到一定程度後要知道加上一豎,形成止,知道停止,就沒有什麼禍患加身,就可以長久,善始善終。

對於辱,如果實在避不開,也可以做到淡然處之,榮辱不驚,少一些怨恨,多一些自責,同時調整自己,像《易經》上說的,君子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由辱轉化成榮,這是企業家的使命,也是企業家的宿命。

相關焦點

  • 陳慕霑:《金人夢》90萬字,看來字字都是血,網友:畫鬼易畫人難
    改革開放給了我第二次生命,讓我有了不平凡的經歷,那些起伏變遷,興衰榮辱,都讓我對企業家和職場的道和德有了深刻的認識,心裡就有了大海,波瀾始終停不下來。這四句恰好又也成了我的宏大抱負和堅定信念,因為我經歷了改革開放這個中國人類社會最大的變革,看到了改革開放對人們的思想,意識,觀念產生的巨大改變,尤其是商海道德風水的形成和來去讓我認識到原來生意場是有風水的,是有來去的,它會給你帶來榮,也會給你帶來辱,這讓我很驚醒,我要寫一本書,告訴後來人,如果要下海經商,或者是在職場有所成就,而且善始善終,就一定要認識和營造自身的道德風水
  • 陳慕霑:馬雲其實不是很懂風水,網友:顛覆認知
    阿里巴巴董事局前主席,中國首富馬雲先生在許多不同場合都大談特談風水,還在某個論壇上聯合企業家史玉柱,與幾個年輕的創業者開展是否相信風水的大辯論;他在CCTV2《嬴在中國》節目中有一段著名的發言,他說:「你們相信做生意是有風水的嗎?我蠻相信風水的,人家跟我講科學,我講風水;我相信風水,但是我不迷信風水。」
  • 陳慕霑:《金人夢》是學《紅樓夢》的,網友:都是一把辛酸淚
    其實當初我只是個《紅樓夢》崇拜者,我並不知道後來我會學《紅樓夢》,只是因為當初經歷了改革開放之初這個大時代,生意場的盛衰對我的內心撞擊的太大了,讓我認識到道德風水這個東西,我想把它寫出來警示後來人,這是其一,其二是改革開放之初,一批精英女士的魅力四射的職場給我留下了太多的震撼,我要向曹雪芹一樣,把她們的一言一行都記錄下來,不要讓她們的形象被時間泯滅的了無蹤跡,
  • 知命和風水的關係
    成功的人士都有三個共同點、也是致勝法寶:知命理、修自身。了解一生整體命運,遇到問題先從自身找原因、通過修行改變自身對問題的看法和適應,進而去影響周圍人來改變運勢。陽關心態、正能量。始終心性平穩、生活態度樂觀向上,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非常了解和能夠自然掌控,知道守正才會長久、致遠。
  • 崑山世碩事件的深層解讀:「倉稟實方知禮節,衣食足才知榮辱」
    文字:貓眼衣食無憂,知榮辱。---《管子——牧民》由於鮑叔牙大力的推薦,管仲最終被置於齊桓公的重要位置,在他各項政策的幫助下,國力成為霸主,管仲治國策略中的「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也是廣為傳頌,直到現在,他仍然是明世之在國家的物質和精神平衡。
  • 衣食足,而後知榮辱
    所以管仲在兩千多年前就說,「倉廩實而後知禮節,衣食足而後知榮辱。」一個貧窮的國家,我們必然會看到社會的不道德。而一個富裕的國家,由於大家都有足夠的錢、而且從小也都有足夠的錢,民眾天然的不會太在乎自己的利益(反正也夠用了),相對就會更加在意別人的感受、更有公德,管子所說的「禮節、榮辱」,也就自然而來。
  •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管仲非常重視發展經濟,他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也就是國家的安定與不安定,人民的守法與不守法,與經濟發展關係十分密切。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貴的地方,如他主張尊重民意,他說「順民心為本」,「政之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對後代影響很大。
  • 體悟太極拳:知胯、識胯、練胯
    經過幾年艱難摸索,雖然走了彎路,終於認清太極拳第一步是知胯、識胯、練胯。知是知,識是識,練是練。一環少不了,這是科學練拳步驟,如果還是照著拳譜大講特講松腰落胯。不要師傅也罷。 知胯:師傅一般不講胯,因為都信奉「寧教十拳,不教一胯」,甚至有的師傅自己都說不清楚胯,所以,我建議問度娘更靠譜。
  •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難題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兩千六百多年前管仲說過的話,就算你天天講夢想,講禮節,人們要是窮困不堪,連飯都吃不飽,都要餓死了,誰會聽你的啊……幾千年前古人就有這樣的覺悟。日本昭和時代有句雞湯,你一定要出人頭地啊。
  • 21條知人識人黃金法則
    那到底怎麼樣可以準確識人,施以用人,與以交人呢?>窮之以辭辯觀其變;諮之以計謀觀其識;告之以禍難觀其勇;醉之以酒而觀其性;臨之以利觀其廉;期之以事觀其信。七種識人術分別從立場志向、應變能力、學識、膽識勇氣、本性修養、廉潔、信用七個方面觀察一個人。然,我們的古之聖賢早已回答了這個問題,提出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識人用人法則。
  • 《增廣賢文》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但是,「近」只是「知」和「識」的必要條件,而不是「知」和「識」的充分條件。要真正實現「知」和「識」,就必須主動去思考和探索,認真研究,否則就很難達到「知魚性」或「識鳥音」的目的。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要想做一點學問或掌握一項技能,就要刻苦鑽研,不斷研習,天天、時時靠近自己關注的問題,反覆思考,才能達到「識」的目的。新時代的你我,我們共同努力吧!加油!
  • 客家風水,你知多少?
    圍龍屋被稱為中國五大傳統民居之一,建房(陽宅)或修墓(陰宅)和民居風水觀念等方面都可以解讀其表象下深藏的科學性,諸如選址、建築朝向、高度升降等。風水文化進駐客家建築的過程實質是客家民系基於山地環境的感應對傳統風水文化的地方性應用。
  • 想學習風水應該怎麼學?要看什麼書?
    提出「看坐立,知高山,看睡臥,知平地。龍與砂,水與堂,原無二。起一起,便是山。低一低,便是水。開一開,便是鉗」。書末強調:「風水字。要分明。得水處。便藏風。水之來。風之去。地戶閉。天門開。要知訣。登仙臺。」這大概就是全書的小結。《博山篇》講的都是風水常識,通俗易懂。可以作為了解風水的入門書閱讀。
  • 識人術:知人知面不知心?牢記九個言談識人的技巧,助你看透人心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可見,識人、看人不能看臉,那應該如何識人呢?所謂言為心聲,透過言談識人,就是一個很靠譜的方式。以下分享九個言談識人的技巧,助你看透人心,讓你識遍天下人。一、說話輕聲細氣的人。特點是說話不緊不慢,讓人聽起來感覺既輕鬆自然又和藹親切。
  • 荀子人性論的歷時性發展論富國榮辱的情性知性說-梁濤
    根據內容及成書時間的不同,荀子討論人性論的文字可分為四組,其中《富國》《榮辱》可能為荀子居趙時作品,反映了其前期的人性論思想,其特點是提出了情性-知性說,將情感欲望與材性知能都稱為性。一方面認為順從情性或情感欲望會導致爭奪、混亂,因而蘊含有情惡的觀點,另一方面又認為人的知性可以做出抉擇判斷,製作禮義,「知者為之分」,實際是將知性看作善的來源。
  • 識納蘭容若,知世間柔情
    五、南鄉子·為亡婦題照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別語忒分明, 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六、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誰念西風獨自涼?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九、憶江南·心灰盡心灰盡,有發未全僧,風雨消磨生死別,似曾相識只孤檠,情在不能醒。搖落後,清吹那堪聽,淅瀝暗飄金井葉,乍聞風定又鐘聲,薄福薦傾城。
  • 一命二運三風水,你真的理解嗎?
    民間一直有種說法:「一命二運三風水」 這句話最早記載於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但實際在民間可能流傳於更早的年代。 隨著在民間不斷傳播,人們在後面又加上了不少內容,即「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主要是按其對一個人成功的重要性來進行排序。大多數人只記得「一命二運三風水」,之後的幾句,卻少有人知。
  • 每個國民都與國家榮辱與共,孫楊也是
    其中「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一文中認為,運動員的榮辱不能與國家榮譽聯繫在一起,不少的網友認為所謂的「官媒」有「甩鍋」之嫌。在關於「暴力抗檢」事件的討論中,確實有很多行為上綱上線如「支持孫楊就是愛國」、視國際泳聯和國際反興奮劑調查機構的藥檢是針對中國行為等。但是《檢察日報》認為運動員榮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的觀點引人深思,國家榮譽若不能與個人榮譽相關聯,那麼國家榮譽與何相關?
  • 奇書《增廣賢文》:識人5法,教你一眼看穿人心,避免被騙
    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總結出了經典的識人智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奇書《增廣賢文》裡的識人5法。一法:居視其所親看一個人平常都喜歡與誰在一起,就知道其為人。如果與賢人親近,則可以與之交往;如果與小人為伍,就要當心了,最好避而遠之。
  • 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萬事勸人休瞞昧,什麼意思呢?
    舉頭三尺有神明,相信這句話大家經常會聽到,但是還有下半句,不畏人知畏己知,萬事勸人休瞞昧。其實這幾個字可以用正大光明來形容,告訴人們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你想騙取別人以獲得信任,結果只是騙取了自己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