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小夥伴有這樣的疑問,歐洲有騎士,日本有武士。五千年文明的華夏好像沒有類似的組織。假如歐洲派騎士出戰,日本派武士出戰,我們該派誰呢?
這邊有小夥伴說了:中國的四大門派可以與之一戰。拜託,咱再不濟,也不能拿小說裡的人物跟人家pk吧。如果是文鬥還好,九陽真經肯定所向披靡,如來神掌也是群挑的神器;如果是武鬥,傳武大師肯定表示,吾不屑與外夷一戰。到時候沒人出戰,這就很尷尬了。
那邊有小夥伴說了:歷朝歷代的精英戰士可以與之一戰。其實這也不合適,軍隊強在大規模的國戰,騎士和武士強在單兵和小規模遭遇戰,這本身就是兩個緯度的事物。而且,兵卒在戰鬥欲望和武力值方面與這些專業人士差距太大。打個很簡單的比方,現代的特種兵很強大,但是我們也不能要求他們去跟職業搏擊手赤手單挑吧。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難道魏巍中華就沒有拿得出手的精英戰力嗎?答案肯定是有的,墨門中人已經在蠢蠢欲動。墨家其實大家都很熟悉,歷史書上有記載:作為諸子百家之一,墨家的思想是兼愛,非攻。歷史書上的寥寥數語完全展現重現不了墨家的輝煌。墨家是諸子百家中最為務實的一派。墨者分兩系,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
真正的封建時代,諸侯連年徵戰,會專門豢養忠誠而又善戰的門客。說白了,就是到處尋覓有天賦的少年,打小就操練武藝,培養悍不畏死的精神,以期「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跟現在培養世界搏擊冠軍是一個路數,甚至更加專業。所以,封建時代才會誕生出騎士,武士這樣專為殺戮的人形核武器。
中國在戰國時代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形核武器,荊軻就是一個典型。而在戰國時代,墨俠是精英中的精英。主要有三點:一是悍不畏死。後世史學家有把墨家視為宗教的。因為他們有狂熱的信仰,「以裘褐為衣,以跂蹻(草鞋)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的墨者幾乎個個都是狂信徒。二是武力最強。墨家有專司武力的人才,在古代中國個人武力最鼎盛的戰國時代,墨俠也讓各個諸侯忌憚不已,足見墨俠之威。三是團戰很強。墨俠不僅個人武力很強,更擅長團隊作戰,還專精武器和機械,這樣的墨俠誰不怕?
墨俠在墨家沒落後,演變成了秦漢的遊俠。秦漢遊俠,是中國古代個人英雄主義最後的輓歌。在以前,墨家數百精幹弟子,可以迫使楚王退兵,荊軻一人之力,可以硬撼秦王。而到了後世,歷朝歷代君王都深知「俠以武犯禁」的道理,於是,武俠漸漸淡出世人的視野,只留下了傳說。與小說的記載不同,秦漢以後實際上已經沒有了武俠的生存土壤,俠之大者,只在秦漢之前;個人英雄主義的舞臺,也只在秦漢之前; 個人武力的巔峰,也只在秦漢之前。
再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如果要找出一個組織,能和騎士、武士對抗,非墨俠不作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