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歷史大亂戰,中國拿什麼對付歐洲的騎士,拿什麼擊敗日本的武士

2020-12-11 騰訊網

許多小夥伴有這樣的疑問,歐洲有騎士,日本有武士。五千年文明的華夏好像沒有類似的組織。假如歐洲派騎士出戰,日本派武士出戰,我們該派誰呢?

這邊有小夥伴說了:中國的四大門派可以與之一戰。拜託,咱再不濟,也不能拿小說裡的人物跟人家pk吧。如果是文鬥還好,九陽真經肯定所向披靡,如來神掌也是群挑的神器;如果是武鬥,傳武大師肯定表示,吾不屑與外夷一戰。到時候沒人出戰,這就很尷尬了。

那邊有小夥伴說了:歷朝歷代的精英戰士可以與之一戰。其實這也不合適,軍隊強在大規模的國戰,騎士和武士強在單兵和小規模遭遇戰,這本身就是兩個緯度的事物。而且,兵卒在戰鬥欲望和武力值方面與這些專業人士差距太大。打個很簡單的比方,現代的特種兵很強大,但是我們也不能要求他們去跟職業搏擊手赤手單挑吧。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難道魏巍中華就沒有拿得出手的精英戰力嗎?答案肯定是有的,墨門中人已經在蠢蠢欲動。墨家其實大家都很熟悉,歷史書上有記載:作為諸子百家之一,墨家的思想是兼愛,非攻。歷史書上的寥寥數語完全展現重現不了墨家的輝煌。墨家是諸子百家中最為務實的一派。墨者分兩系,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

真正的封建時代,諸侯連年徵戰,會專門豢養忠誠而又善戰的門客。說白了,就是到處尋覓有天賦的少年,打小就操練武藝,培養悍不畏死的精神,以期「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跟現在培養世界搏擊冠軍是一個路數,甚至更加專業。所以,封建時代才會誕生出騎士,武士這樣專為殺戮的人形核武器。

中國在戰國時代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形核武器,荊軻就是一個典型。而在戰國時代,墨俠是精英中的精英。主要有三點:一是悍不畏死。後世史學家有把墨家視為宗教的。因為他們有狂熱的信仰,「以裘褐為衣,以跂蹻(草鞋)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的墨者幾乎個個都是狂信徒。二是武力最強。墨家有專司武力的人才,在古代中國個人武力最鼎盛的戰國時代,墨俠也讓各個諸侯忌憚不已,足見墨俠之威。三是團戰很強。墨俠不僅個人武力很強,更擅長團隊作戰,還專精武器和機械,這樣的墨俠誰不怕?

墨俠在墨家沒落後,演變成了秦漢的遊俠。秦漢遊俠,是中國古代個人英雄主義最後的輓歌。在以前,墨家數百精幹弟子,可以迫使楚王退兵,荊軻一人之力,可以硬撼秦王。而到了後世,歷朝歷代君王都深知「俠以武犯禁」的道理,於是,武俠漸漸淡出世人的視野,只留下了傳說。與小說的記載不同,秦漢以後實際上已經沒有了武俠的生存土壤,俠之大者,只在秦漢之前;個人英雄主義的舞臺,也只在秦漢之前; 個人武力的巔峰,也只在秦漢之前。

再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如果要找出一個組織,能和騎士、武士對抗,非墨俠不作他想。

相關焦點

  • 歐洲和日本產生騎士與武士階層,為何中國卻「養出」士大夫階層?
    士,在中國歷史上歷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群體和階層。從夏、商、周時期開始,士就是奴隸制貴族中最接近底層的一環。從戰國起,士又作為基層的最高代表延續著國家對於整個社會的統治與管理。與之相似的,無論是隔絕海洋的日本還是萬裡之外的歐洲,也產生了類似於中國的士的階層,即歐洲中世紀以來出現的騎士和日本的武士。
  • 為什麼歐洲騎士日本武士尚武好戰,中國俠客卻只催生了武俠小說?
    歐洲騎士與日本武士、中國俠客都誕生於奴隸制土地改革的廢墟之上,是封建社會的產物。養俠客為主人服務,最早起源於中國,然後才是羅馬、日本、英國等。中國的俠客最早出現在以私田為中心的私人採邑中,多來自落魄貴族階層。日本武士生在貴族、豪族、寺廟的莊園裡,多數來自農民,一旦成為職業武士就脫離生產,專職從事各種武力徵戰。
  • 日本有武士道,歐洲有騎士精神,中國有什麼?
    日本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為是切腹。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的道德規範以及哲學。 武士道是基於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的精神信仰。 只有通過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夠保持其榮譽,喪失了榮譽的武士不得不進行切腹自殺。
  • 歐洲派出騎士,日本派出武士。輪到中國了,我們應該派誰?
    騎士精神,武士道都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事物。在見識了高貴的騎士和忠誠的武士以後,有些小夥伴難免有些失落:難道五千年文明的華夏就沒有類似的組織嗎?歐洲派騎士出戰,日本派武士出戰,我們該派誰呢?這邊有小夥伴說了:中國的四大門派可以與之一戰。拜託,咱再不濟,也不能拿小說裡的人物跟人家pk吧。如果是文鬥還好,九陽真經肯定所向披靡,如來神掌也是群挑的神器;如果是武鬥,傳武大師肯定表示,吾不屑與外夷一戰。到時候沒人出戰,這就很尷尬了。那邊有小夥伴說了:歷朝歷代的精英戰士可以與之一戰。
  • 日本人常以「武士」自居,日本武士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其實,「武士」一開始的含義就是「武官」,日本平安時代(中國隋唐時期)開始實行律令制,有了國家法度,自然有了相對正規的軍隊。 大家知道,封建時代的經濟基本制度就是地主階級控制土地資源,控制農民,日本武士其實就有點類似中國所說的「地主階級」,日本最高統治者「幕府將軍」(也是等級最高的武士)就是大地主(
  • 日本武士,就是東方的「騎士」
    由於貴族眾多,實力分散,都不具備國家級的財政實力,養不起大規模的常備軍隊,這個時候依靠少量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高戰鬥力部隊,來維護地方統治,以形成對普通民眾的絕對武力壓制,就成了貴族領主們的首要選擇,騎士階層應運而生。
  • 19世紀德國「都卜勒武士」僱傭兵,為何能拿雙倍的報酬?
    在微軟發行的遊戲《帝國時代3》中,德國有這麼一個強大的步兵兵種——都卜勒武士,這個兵種雙手拿著重劍,全身披甲,近戰能力非常強悍,其實這種士兵在德國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那他們到底是種什麼人?首先解釋一下,這個「都卜勒武士」完全是中文的翻譯而已,「都卜勒」並不是一個地名,它是一個德語詞彙,這個兵種的德語名詞為「Doppelsldner」,翻譯成「都卜勒武士」是音譯(Doppel)+意譯(sldner)。那意譯應該翻譯成什麼呢?叫「雙酬傭兵」。為什麼叫「雙酬」呢?因為他們能獲得一般傭兵兩倍的酬金,為什麼?
  • 武士:一張變幻莫測的日本面孔
    例如歐洲的騎士精神,崇尚的是基督教的七大美德:誠信、希望、慷慨、正義、勇敢、節制、寬容。關鍵詞是信仰,至於保護婦孺而無可避免招惹的浪漫愛情,那是美德產生的附加值——上帝報答行善的人。中國的俠客,繼承的是墨家的精神。司馬遷總結道:「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 日本女人拿什麼幹架
    ©️上圖為日本歷史上,揮舞著薙刀的僧兵,面目兇悍異常。下圖是[薙刀社青春日記]裡的女僧寫日本文化挺有意思。你會發現,這些習俗風氣都有個定律,就倆字兒:大唐。實話講,這是日本人的長處。就甭管什麼,一旦落到他們手裡,都能給你發揮到極致,並傳揚下去。反觀你我,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忘得是真乾淨。但這都是題外話了,說回薙刀。很多人都對[繡春刀]有個誤解,覺得裡頭一身日本浪人造型的周一圍,耍的是薙刀。其實不是。
  • 鎧甲、櫻花與武士刀,《榮耀戰魂》中日本武士陣營背景故事考證
    世紀的歐洲騎士以及存在於10-16世紀的日本武士,講述著了一個在大災難過後,三個不同的陣營之間進行激烈決戰,以求讓自己的種族能夠繼續生存下去的故事。 最初的日本武士在一定程度上與西方的騎士階級類似,他們都要求必須貴族出身,且在成為武士(騎士)前都需要接受文武合一的教育,比如在成為武士之前要學會槍術、劍術、弓術、馬術等武藝,而在文化方面則需要學習各種公家文化以及四書五經等等。
  • 李長聲談日本武士小說
    在翻譯過藤澤周平《黃昏清兵衛》的旅日作家李長聲先生看來,與中國武俠小說一樣,日本武士小說也是「大人的童話」,讓讀者從時空脫離日常,安全地享受洩憤以至殺人的痛快。但不同的是,日本沒有中國武俠小說中現實社會之外的江湖,武士小說不會像武俠小說那樣「從頭打到尾」,也注重描寫「大段大段地過日子」,小說裡的日本劍客武士更像是一群「上班族」,場景設在生活中,恍惚給人一種歷史真實感。
  • 日本武士憑什麼高人一等
    日本茶道是一個有階層限制的藝術,普通老百姓想玩玩茶道是沒有資格的,武士才行。提到武士,喜歡看漫畫的,喜歡看日劇的朋友也都知道,在日本古代,武士是一個很特別的階層,但是仔細想想們是什麼人?這不就是一幫手裡拿著刀,在有錢人,或者說在貴族身邊兒,像私人保鏢一樣的這麼一個性質嗎?有什麼可高貴的,這階層怎麼就這麼厲害了?
  • 日本武士很猛?不,36000人打不過中國9000人,大明鐵騎教其做人
    因為這座離朝鮮漢城以北僅十五公裡的小驛站,即將迎來「援朝抗倭」歷史上一場令日本武士膽寒的大戰,在這次戰爭中人數較少的大明遼東鐵騎狠狠的教訓了日本人……碧蹄館之戰自此載入史冊。碧蹄館之戰也讓日本人在戰後大為震驚,因為他們在重兵包圍明軍的同時,卻無法有效的擊敗這支精銳部隊,導致士氣受到了影響。
  • 古代日本最強的陸戰軍隊是哪支?都說不是日本武士,與中國有關
    提到日本,大家首先會想到富士山和櫻花,這些日本的象徵。如今,日本的動漫產業蜚聲海外,在中國擁有不俗的影響力,在這些糖衣炮彈的「引導」下,有很多小青年漸漸走上了崇洋媚外的道路,並且自詡為「日本通」,但如果小編拋出「古日本最強陸戰單位」這個問題,估計他們十有八九會答錯。
  • 她,日本武士女王,一代劍術大師,率武士女子隊拿長刀對抗火槍隊
    她,被稱為日本女武士之王,後世的女子劍道以她為楷模,其影響在日本的歷史上舉足輕重。她就是著巾幗不讓鬚眉的日本第一女武士——中野竹子。中野竹子出生在江戶一個富有的武士家庭裡,其周圍是世界上最強的武士階級——日本武士。在1000年的歷史中,日本武士是日本戰爭的主要力量。
  • 歐洲有騎士精神,日本有武士道,美國有牛仔文化,中國有啥?
    然而,歐洲有騎士精神,日本有武士道之風,美國有牛仔文化,俄羅斯有戰鬥精神,那麼中國到底有啥呢?相信十有八九之人說不出,或者十有八九之人各有說法,因為中國有的東西實在太豐富!
  • 日本版騎士?日本的特殊階級 武士階層的崛起
    七道"指京畿之外的日本全土,因仿中國唐制,皆以"道"稱之,共分七道(東海道、東山道、北陸道、山陽道、山陰道、南海道、西海道)。每一道包括若干令制國。七道中皆建有同名的官道,構成古代日本的交通路網。七道之間有大路、中路、小路的等級差別,間接代表著繁榮的程度。令制國同時根據中國當時的地方行政"州"來命名地方行政區,所以各國都有"州"的簡稱。
  • 日本武士為啥留「禿頂」髮型,還要一根根拔掉頭髮?戰場上有妙用
    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朝鮮和日本,人們都沒有把頭髮剃得非常短的習俗,長發對於在戰場上廝殺的日本武士來說並不方便。一些武士在拼殺中,因為頭髮散落遮擋住了視線,最後別敵人一刀砍死,這種死法實在是太窩囊了!武士們也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有些就把頭頂中前部分的頭髮剃掉,這樣一來就變頭髮散落,也不會遮擋自己的視線!這一招非常管用,於是其他武士也全都紛紛相仿。日本武士相當於歐洲的騎士階層,他們的做法也引起來其他人的效仿,於是乎在日本月代頭一度成為非常流行的髮型。
  • 魔獸世界懷舊服bwl聖騎士優先拿什麼裝備好?
    魔獸世界懷舊服bwl聖騎士優先拿什麼裝備好?
  • 歷史上真實的日本武士,個子矮其貌不揚卻殺氣很重,女武士顏值高
    歷史上真實的日本武士,個子矮其貌不揚卻殺氣很重,女武士顏值超高。我只是一個鬥士,時常在月光下的祈禱,他似乎只在搏殺的時候淺笑,這是我的樂趣,我的歡樂。——夕陽武士說到日本武士,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了。因為日本武士是職業軍人,作為專業的軍事集團,作戰是武士的第一使命。而且在日本的井上清先生的著作《日本歷史》中,明確為武士定義:殺人、搶劫、強盜即為武士,戰敗而逃亡、流浪的武士則為浪人,可見日本武士殺人成性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