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就是東方的「騎士」

2020-12-11 依爐對酒眠

中世紀的歐洲屬於封建時期,王室為了鞏固政權,不惜分封了諸多貴族。但是,隨著中央王權的日漸衰微,各個地方貴族開始秣兵歷馬,躍躍欲試。

缺乏強大的中央王權統治,各地貴族進入自由活動時間,開始跑馬圈地,割據一方,佔地為王。

土地就那麼多,貴族之間出現衝突和糾紛只是時間問題,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也為了掠奪他人資源,貴族領主必然要培養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

由於貴族眾多,實力分散,都不具備國家級的財政實力,養不起大規模的常備軍隊,這個時候依靠少量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高戰鬥力部隊,來維護地方統治,以形成對普通民眾的絕對武力壓制,就成了貴族領主們的首要選擇,騎士階層應運而生。

騎士受封於貴族,擁有少量土地,但不從事生產活動,平時生活以護養裝備和馬匹,武力訓練為主,以及按貴族領主要求參加軍事活動等。

古代的日本跟歐洲中世紀有著相似的國情,天皇大多數時間都只是虛設,沒有能力管轄國家,土地和地方政務基本都掌握在各地的貴族手中,稱之為「大名」。

大名之間也是衝突徵伐不斷,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也為了掠奪他人資源,大名們自然也要培養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

與歐洲中世紀的情況類似,土地有限,大名卻很多,每個大名的實力都有限,無法像國家一樣培養大規模的常備軍隊,只能選擇小而精。

日本平安時代,一些大名開始組建屬於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這種武裝力量逐漸發展成了專業化軍事組織,就是「武士團」。

武士聽命於其直屬貴族,擁有少量封地,也不從事生產活動,除了對馬匹的硬性要求不同之外,其它方面都跟歐洲騎士極其相似。

歐洲騎士跟日本武士都屬於地方貴族的私人武裝,都是某個時代的產物,他們的裝備和戰鬥力都遠超常人,都宣揚忠誠、勇猛,都視榮譽為生命。

騎士精神: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誠實、公正、靈魂。

武士道精神:名、忠、勇、義、禮、誠、克、仁。

相關焦點

  • 東西方冷兵器碰撞,日本武士VS西洋騎士!
    在那個殺傷性火器尚未誕生的年代,士兵在戰場上唯一能依靠就是自身的武藝與手中的各式兵刃。而東西方冷兵器孰強孰弱,也始終是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但由於地理與政治的因素,當年東西方戰士直接在戰爭中的交流並不多見。而這種東西方文化在對陣中的碰撞,更是影視、動漫作品中常見的題材。
  • 歐洲和日本產生騎士與武士階層,為何中國卻「養出」士大夫階層?
    從夏、商、周時期開始,士就是奴隸制貴族中最接近底層的一環。從戰國起,士又作為基層的最高代表延續著國家對於整個社會的統治與管理。與之相似的,無論是隔絕海洋的日本還是萬裡之外的歐洲,也產生了類似於中國的士的階層,即歐洲中世紀以來出現的騎士和日本的武士。但中國的士最終形成了以文為主的士大夫階層,迥異於日本和歐洲那種明顯帶有軍事組織色彩的階層。
  • 日本人常以「武士」自居,日本武士在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
    其實,「武士」一開始的含義就是「武官」,日本平安時代(中國隋唐時期)開始實行律令制,有了國家法度,自然有了相對正規的軍隊。 大家知道,封建時代的經濟基本制度就是地主階級控制土地資源,控制農民,日本武士其實就有點類似中國所說的「地主階級」,日本最高統治者「幕府將軍」(也是等級最高的武士)就是大地主(
  • 為什麼歐洲騎士日本武士尚武好戰,中國俠客卻只催生了武俠小說?
    歐洲騎士與日本武士、中國俠客都誕生於奴隸制土地改革的廢墟之上,是封建社會的產物。養俠客為主人服務,最早起源於中國,然後才是羅馬、日本、英國等。中國的俠客最早出現在以私田為中心的私人採邑中,多來自落魄貴族階層。日本武士生在貴族、豪族、寺廟的莊園裡,多數來自農民,一旦成為職業武士就脫離生產,專職從事各種武力徵戰。
  • 日本版騎士?日本的特殊階級 武士階層的崛起
    這就是「院政」的開始。院政時代 是日本歷史上繼攝關政治之後的一個時代。共有100多年 。白河天皇為對抗攝關,退位為太上天皇。日本稱之為上皇,出家的上皇稱之為法皇。居住在院(白河院)。依靠中下層武士,招募軍隊,建立朝廷百官,頻頻頒布院宣,成為政務的仲裁者。對抗藤原氏。以後天皇多遵循此例。
  • 假如歷史大亂戰,中國拿什麼對付歐洲的騎士,拿什麼擊敗日本的武士
    許多小夥伴有這樣的疑問,歐洲有騎士,日本有武士。五千年文明的華夏好像沒有類似的組織。假如歐洲派騎士出戰,日本派武士出戰,我們該派誰呢? 這邊有小夥伴說了:中國的四大門派可以與之一戰。拜託,咱再不濟,也不能拿小說裡的人物跟人家pk吧。
  • 歐洲派出騎士,日本派出武士。輪到中國了,我們應該派誰?
    騎士精神,武士道都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事物。在見識了高貴的騎士和忠誠的武士以後,有些小夥伴難免有些失落:難道五千年文明的華夏就沒有類似的組織嗎?歐洲派騎士出戰,日本派武士出戰,我們該派誰呢?其實這也不合適,軍隊強在大規模的國戰,騎士和武士強在單兵和小規模遭遇戰,這本身就是兩個緯度的事物。而且,兵卒在戰鬥欲望和武力值方面與這些專業人士差距太大。打個很簡單的比方,現代的特種兵很強大,但是我們也不能要求他們去跟職業搏擊手赤手單挑吧。左也不行,右也不行,難道魏巍中華就沒有拿得出手的精英戰力嗎?答案肯定是有的,墨門中人已經在蠢蠢欲動。
  • 對馬島之魂遊戲評測——第一個轉變信念的武士,最後一個PS4獨佔
    感謝頭條遊戲提供的遊戲日本的武士,西方的騎士,東方的俠客,這些都是充滿著地域性的代表性名詞。例如騎士最出名的是騎士誓言和八大美德,東方的俠客往往和懲奸除惡,俠肝義膽掛勾,而日本的武士也和他們的武士道精神相結合,代名詞也有例如忠誠,信義,廉恥,尚武,名譽等等,或許還有對於當時的武士十分鄭重,對現在的年輕人則成了嘴邊的笑談——切腹(笑)。
  • 另類的「武士」電影
    武士作為日本傳統文化的象徵,一直在日本社會傳承。日本武士那種忠於職守、不畏艱難的性格也依然可以在現代日本人身上看到,武士道精神也是西方社會對於這個神秘的東方國家最為深刻的印象。在日本電影歷史上武士題材的作品層出不窮,黑澤明的《七武士》和《亂》等作品奠定了日本電影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 日本遊戲為什麼特別喜歡加入武士文化?
    真正狹義的武士階層,其實更像下圖這樣。武士可以說是日本近代文化輸出最為成功的一種形象,和忍者一樣成為了日本傳統文化的一種標誌符號,由於和西方的騎士文化性質類似,所以也經常被拿來對比。電子遊戲中的武士文化▲ 高清重製的金城武《鬼武者》2001 年,由日本遊戲廠商卡普空製作的遊戲《鬼武者》在 PS2 上發行,當年這款遊戲最大的特點就是主角明智左馬介的形象採用了日本著名演員金城武為原型,還請到了金城武本人配音。
  • 鎧甲、櫻花與武士刀,《榮耀戰魂》中日本武士陣營背景故事考證
    在奇妙的連接之下,原本幾乎可以說八竿子打不著的三個來自不同國家、時間段的角色陣營被放在了同一片新的家園之中,文化、戰術甚至於所使用的武器防具都不盡相同,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鍋東北亂燉,但又不得不說這樣的一盤大雜燴也不禁讓人直呼有趣,而或許是由於是更加具有東方色彩的緣故,在這初始的三個陣營當中,小天最喜歡的還要數日本武士陣營裡面的角色。
  • 武士:一張變幻莫測的日本面孔
    例如歐洲的騎士精神,崇尚的是基督教的七大美德:誠信、希望、慷慨、正義、勇敢、節制、寬容。關鍵詞是信仰,至於保護婦孺而無可避免招惹的浪漫愛情,那是美德產生的附加值——上帝報答行善的人。中國的俠客,繼承的是墨家的精神。司馬遷總結道:「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
  • 日本武士究竟是什麼樣的?帶你看日本武士的詳細內容
    九世紀初期的大革化導致了日本的中央集權的衰落,此時日本各地興起了大大小小的莊園,莊園主為了安全開始訓練莊園的農民 ,後來將這些農民集中起來組成了武士團,類似於「莊園保安隊 」 。這個時候的武士與莊園主人是嚴格的主僕關係,這些武士團就是主人的「私人武裝」,中央集權衰落導致地方勢力崛起,利用私人武裝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 李長聲談日本武士小說
    隨著明治時代漸行漸遠,也有人取材於明治時代,例如《浪客劍心》就是以明治時代為背景,副題是《明治劍客浪漫譚》,這是十多年前的漫畫,前些日子搬上了銀幕,好像很賣座。「時代」,日本的這個漢字詞語,有現代漢語所沒有的含義,那就是年代已遠,有陳舊甚至古色古香之感。例如「時代渡」,也作「古渡」,意思是舊時代從外國渡來的東西,也就是過去的舶來品。又如「時代物」,本義是舊物、古物。
  • 單機主機知多少:鍵盤上的武士道,日本武士題材遊戲中的武士與劍
    在文章的開始,就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些看上去就逼格十足的日本武士背後的歷史與文化吧。武士起源於公元9世紀中期,也就是日本的平安時代,彼時一些地方領主為了保護自家的產業和土地,於是便從耕地的百姓中挑選招募了一批人用作自己的私人武裝。
  • 《七武士》武士的沒落與戰後日本電影的崛起
    日本武士與歐洲騎士都產生於公元八世紀,但兩者出現的動因和肩負的職責卻迥然不同,騎士是西歐列強強化國家軍事力量的產物,通過在經濟和軍事上的改革組建起一支強大的,以騎士為領導核心的部隊,對內鎮壓農民起義,對外殖民擴張;與此相反的是,日本武士是土地紛爭激烈化的產物,土地被私人佔有後,中央的權威被大大削弱,擁有土地的貴族們都擁有了足以和中央抗衡的軍事力量,武士的存在主要就是為了保護貴族們和他們的領地
  • 老照片 十九世紀末的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最後的榮光
    日本武士,是日本歷史上長期存在的一個特殊階層。日本武士的產生是九世紀中期開始,一些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到了十世紀,朝廷無力鎮壓地方勢力的叛亂,不得不藉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進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認,成為日本的特權統治階級。
  • Pride FC•東方武士之魂
    作為東方最高榮譽的格鬥賽事,PRIDE FC以它的獨特魅力吸引著世界上所有的格鬥好手爭先恐後的奔赴日本:老牌柔術王朝格雷西家族、「格鬥沙皇」菲多·艾米連科、「斧頭殺手」萬德磊·席爾瓦、大小「牛頭人 」諾蓋拉兄弟、「克羅埃西亞戰警
  • 被時代裹挾的棄子,明治維新與西南戰爭中的日本武士
    馬休·佩裡我們或許比較陌生,但是他的親哥哥就是在伊利湖戰役中一戰成名的奧利弗·哈澤德·佩裡,後世的佩裡級護衛艦就是以他哥哥的名字命名的,這兄弟倆一個擊敗了英軍,另一個成功用堅船利炮叩開了日本的大門,只是當時的馬休·佩裡或許並不知道,他這個小小的舉動直接導致統治日本兩百多年的德川幕府走向了滅亡。
  • 日本史話:日本武士階層如何興起?德川幕府時期武士如何生存?
    從1185年日本鎌倉幕府建立到1868年江戶時代結束,日本武士階層一直控制著國家的軍事、政治和平民文化。在這近700年的日本歷史中,武士掌控著日本幕府,頒布具有軍權特色的行為規範,並促進獨特藝術形式以紀念武士功勳、崇尚武士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