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的畫意境悠遠,卻不被故宮收藏,因為有他們的畫存在

2020-12-09 騰訊網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明朝時期,以徐渭為代表的繪畫家,創作了非常多的繪畫作品,不過卻因為當時的保守力量,導致他的繪畫作品無法在故宮收藏。而與徐渭不同,沈周等人創作的繪畫作品,因為呈現了四平八穩的狀態,因而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一時間亮瞎了大家的眼睛,看得出來,徐渭還是非常無奈的。

▲明 沈周

一、沈周的繪畫作品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沈周是一位院系派的繪畫家,因而由他創作的繪畫作品,給人一種極為富態的感覺,用來當做裝飾畫再合適不過了。或許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沈周在創作繪畫的過程當中,特意將藝術與道德拉得很近,成就了非常完美的狀態,進而被流傳下來,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稱道的事情。

▲明 沈周

二、馬婉的繪畫作品

除了沈周之外,在明朝初年,同樣有一位非常典型的畫家,他的名字叫馬琬,因為在他的繪畫作品當中,同樣呈現了雲煙蒼茫的山水畫,給大家帶來了非常唯美的表現。或許對於當時的文人雅士來說,馬琬創作的繪畫作品,代表著當時的最高範本,因而引起了大家的爭相模仿。

▲明 馬琬

三、徐賁的繪畫作品

作為院系派畫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徐賁在自己的繪畫作品當中,同樣給大家呈現出了唯美的意境,因而引起了文人雅士的追捧。因為深受元朝時期繪畫名家的影響,因而在徐賁的繪畫作品當中,大家可以看到他的構思非常巧妙,同樣也非常講究傳統創作手法,給大家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

▲明 徐賁

四、不受歡迎的徐渭

雖然如今看來,由徐渭創作的大寫意繪畫手法,在繪畫作品當中,表現出了非常耐人尋味的風格特徵,不過在等級森嚴的明朝時期,這卻是離經叛道的事情。或許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由徐渭創作的繪畫作品,雖然藝術性非常高,卻不會被收藏,因而也讓人感到非常遺憾。畢竟在那樣的一個時期,很多畫家都不敢創新,因而徐渭也感到頗為無奈。

▲明 徐賁

五、山水畫經驗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明朝時期,社會已經非常發達了,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畫家居住在城鎮當中,並沒有隱居山水的經驗。因而在他們的繪畫作品當中,大家很難看到真正的山水畫。尤其是在創作的時候,一些繪畫家,居然將宋朝時期的山水畫,懸掛在自己的書房當中,然後依葫蘆畫瓢,脫離了真實的創作背景,效果是非常差的。

▲明 馬琬

如今的畫家,欣賞明朝時期的繪畫作品,難免有一些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因為在他們的繪畫作品當中,大家看到了吳鎮山水畫的特色,因為太過於精緻了,完全不是繪畫作品應該呈現的模樣,也讓大家感到非常遺憾,而這也是明朝繪畫,沒有發展的原因所在。

—END—

本平臺所發布的圖片均搜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偽,不作為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為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相關焦點

  • 徐渭《觀音圖》,詩文入畫,心學狂禪
    畫中題詩云:「幻有知花,涉無盡波。一剎那間,坐見波羅。天池渭。」「剎那」一詞源自佛經中的時間概念,《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云:「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一剎那經九百生滅。」「波羅」一詞在佛教漢譯中是彼岸之意。
  • 好文一篇:徐渭——畫在紙上的戲劇
    只開天趣無和有,誰問人看似與不?」這裡有三層意思:第一,從筆墨形式上看,他的畫不在形似,而在幵天趣——表現世界的真實,從而「弄春秋」,安頓並不閒適的生命。第二,真實的世界是生命的依歸,而表相世界是虛幻的:「花面年年三月老」,人生脆弱而短暫:「石頭往往百金收」,世界物慾橫流。在徐渭看來,「乾坤幻泡漚」,乾坤就是一場「戲」,一切的執著都如苔痕夢影。
  • 明朝徐渭:畫驢時畫錯了一筆,卻成神作,齊白石:放大看確實太牛
    比如齊白石就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大畫家,生平諸多作品都被後人捧為佳品,然而他對明朝的畫家也很欣賞,據說明朝某位畫家在畫驢的時候,不小心畫錯了一筆,後來被齊白石看到,便興奮的稱:「這驢蹄子簡直太牛了」。 齊白石老先生的畫作很有神韻,特擅長畫蝦、魚,偶爾也畫些風景跟別的動物。
  • 文人畫家徐渭不愛畫竹愛牡丹?他筆下的牡丹花有什麼不一樣?
    他的作品中傳達出強烈的自我獨白,尤其能夠表現出作者的性情,奔放的、宣洩的、直抒胸臆的、不著一毫脂粉……明 徐渭 水墨葡萄圖 165.4cm× 64.5cm 故宮博物院藏徐渭的性情是通脫豪恣、獨立不羈、不拘禮法的,如他的朋友陶望齡在《徐文長傳》中所述:「渭性通脫,多與群少年暱飲於肆……然性豪恣,間或藉氣勢以酬所不快,人亦畏而怨焉。」
  • 倪雲林畫竹意境蕭疏,明代徐渭首創畫雪竹,為何鄭板橋最有名?
    五代後唐李夫人首創臨摹窗上竹影的墨圖,繼之詩書畫三絕蘇軾創作《枯木竹石圖》,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倪雲林筆下之竹更是意境蕭疏,明代徐渭首創畫雪竹之法。 到清朝時風格更為多樣化,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淳樸而拙厚,現代黃賓虹、齊白石等皆為一代畫竹大師。
  • 徐渭的《黃甲圖》
    徐渭的《黃甲圖》 2012-12-19 09:31  來源:新浪收藏
  • 畫國畫怎麼能不畫蘭花,趕緊來看看歷史上最偉大的蘭花作品吧
    「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氣若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孔子家語》宋 鄭思肖 墨蘭圖 卷 紙本 33.9x480cm 大阪市立美術館古人所以愛蘭花,所謂: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而從花鳥畫的筆墨語言來說的話。黃賓虹從蘭花中看到中國繪畫空間上十分重要的「不齊弧三角形」的形式語言。一方面我們讓蘭花所透露的「高潔」品格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在筆墨技巧上去訓練自己。
  • 喬國強:一幅畫、一首詩、一生悲涼——淺談徐渭的《墨葡萄圖》
    1542年,徐渭娶年僅14歲的潘氏為妻,生長子徐枚,潘氏年僅20歲便離開人世。至1549年,也就是徐謂28歲時,才將生母苗氏接回奉養。年少的徐渭生活貧寒,諸事不順。有詩為證:「僦居己六年,瓦豁綻椽縫。每當雨雪時,舉族集盆甕。微溜方度楣,驟響忽穿棟。有如淋潦辰,米麥決篩孔。五月侯作梅,一雨接芒種。菌耳花篋衣,爛書揭不動。」(摘自《補屋》)。
  • 臺北故宮的吳門畫派藏畫賞析
    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已達69.6萬餘件文物。吳文化網站整理了一部分臺北故宮的吳門畫派典藏作品,以饗讀者。
  • 故宮裡有幅「詭異」的畫,700年來很少有人看懂
    故宮裡有幅詭異的畫,700年來很少有人看懂 前言: 如今的中國人都是比較相信儒家文化的,然而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就是孔子,他經對鬼神給出了觀點與態度。
  • 美術研究|徐渭的繪畫與王維的傳說
    真正把傳說中王維《袁安臥雪圖》中「雪中芭蕉」作為獨立繪畫題材引入到花卉畫中,進行母題演繹,並引起人們關注的是明代文人畫大師徐渭。在現存作品和歷代著錄中,沒有見到徐渭對「雪中芭蕉」的單純描繪。故宮博物院《梅花蕉葉圖》和遼寧省博物館《芭蕉梅花圖》、瀋陽故宮博物院《雪蕉梅竹圖》,畫雪和芭蕉,同時也畫有梅花、石頭。《雪蕉梅竹圖》還畫有竹子。
  • 「青藤白陽」對明代及後世花鳥畫發展的影響
    他的小寫意花鳥畫造型非常精緻得當,對於形的把握也是非常精到的,因為師從沈周和文徵明,他們都是士大夫出身,所以陳淳的小寫意花鳥畫的題材也多為士大夫園林中的很常見的花草樹木,意境十分安靜舒適,筆墨的用法也非常的瀟灑自如。被稱之為:「一花半葉,淡墨欹豪,疏斜歷亂之致,咄咄逼真」。
  • 故宮怪畫:畫中老虎被嚇成「慫貓」!作者表示:我的「自畫像」
    歷來,關於老虎的畫作不在少數。畢竟,老虎的威猛雄武,都是被人才追捧的。要不然,武松也不會因為打虎而成了課本上的常客。但是,在臺北的故宮裡,卻收藏著這樣一幅畫:只見畫中的老虎不但瘦骨嶙峋、就連臉上的深情都是楚楚可憐。這樣一幅「慫貓」的樣子,簡直是有些丟老虎的臉。
  • 畫老虎,張大千不敢畫,齊白石不會畫,畫了兩幅像「病貓」
    中國畫是少不了虎這一題材的,古代畫家對於畫龍畫虎這類題材非常痴迷,所以留下有「畫龍點睛」這樣的成語,也留下有吳道子石橋畫虎鎮盜匪的傳說。有一次兩兄弟在一個聚會活動上,遇到了一個求畫者,這個求畫者提出要求一幅虎圖回去收藏,並且點名要張大千畫,在一旁的張善孖非常尷尬,因為畫虎是他的專長對方卻仍然要弟弟畫,就因為弟弟的名氣大過自己。
  • 故宮中有一本「另類」畫冊,畫了300多種動物,亦有一條美人魚
    故宮博物院是明清兩代的皇家禁,皇帝富有四海搜集天下寶物,這座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皇宮之中,藏有不計其數的文物瑰寶,隨便拿出一件都是價值連城;其實這些文物的價值,並不能用金錢去衡量,它們身上帶有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是全中國乃至全人類的無價之寶;在故宮文物"海洋之中",種類五花八門,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件文物是一件圖冊
  • 居家客廳掛什麼畫好 打開客廳掛畫的正確姿勢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居家客廳裝修中,裝飾畫就是客廳裝飾中重要的軟裝搭配,但面對各式各樣的裝飾畫,很多人都存在著糾結症、選擇困難症,在網上看了半天,越來越不知道居家客廳掛什麼畫好。今天,告別糾結強迫症!
  • 夏文成:詩情畫意盡顯才氣,品其畫不可淺嘗輒止
    ▲夏文成作品他的詩含蓄深沉,思想深刻;他的畫意蘊深刻,意境悠遠,需要細心研讀、觀摩,才能得其真意,因而品其畫不可淺嘗輒止,而應沉靜心神深入其中,才能領略其畫作的美妙之處。夏文成先生本就詩畫皆佳,自然在意境的營造中,能嫻熟運營融情於景的手法,將畫卷超凡脫俗的意蘊打通,滿眼詩情畫意,畫中意境於是得以凸顯。
  • 意境恬淡畫面清靜,蒲華的畫,猶如其怡然心境
    意境恬淡畫面清靜,蒲華的畫,猶如其怡然心境文/文涓畫風往往和心境有關,在歲月磨礪與技法變化中,都會讓畫家本身的畫作有著很大不同。蒲華的畫,意境恬淡畫面清靜,猶如其怡然心境。同時又和現實有著出入,然而正是因為這樣的搭配,才能讓他的畫作充滿著個性。在技法的運用上蒲華善用溼筆,通過渲染讓畫作在描繪中有著靈動的線條,質感也隨之得到提升。同時對於色彩的處理也相當精進,以至於光彩照人。
  • 誰的畫值得收藏?白石孫媳樸蔥匆飠窕
    誰的畫值得收藏?一則是因為他的畫「好認」,一眼就能看出這是齊白石的作品,這也是因為他的畫風清奇獨特,有鮮明的個人特色,這就好比是做品牌,齊白石的作品就做出了這樣的效果。因此齊白石後人們的齊派風格藝術作品也有著非常廣大的受眾,或許正是這樣的畫風才讓人體驗到了藝術的另一面,更能打動人心吧~
  • 第一現場|趕緊到這處世界文化遺產中,感受「雪的意境」
    瀋陽故宮,除了宏偉的宮殿,還有這樣的「意境之美」。「這個冬季畫展是我們今年瀋陽故宮以四季為主題展覽的收官之作。」這裡的冬景書畫展,三十多幅書畫,全都跟冬天有關!壯麗山川,冰雪妖嬈,尤其是畫裡的小人,有寒江獨釣的、有倚窗賞雪的、還有凍得揣小手手的,一個個活靈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