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體檢亂象背後,是被耽誤的癌症患者,你被體檢套路過嗎?

2020-12-26 DrX徐昊醫生

根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的數據顯示,全國的體檢人數增長到4.56億人次,坐擁全球最大的體檢市場。

這也使得行業魚目混珠,利慾薰心驅使不良分子加入,行業醜聞有目共睹,尤其是醫生群體看得明明白白。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因為很多人做的都是假體檢或錯誤體檢,花了不少冤枉錢,但效果甚微。

等出現症狀,再去就醫

經常看健康科普的朋友們肯定對「癌症早期症狀」這個概念非常熟悉,不少醫生也是大做文章,宣傳各種各樣方式來發現癌症的早期症狀。

這些文章固然有好處,但是會使人們陷入「思維定勢」,越來越多的文章教會人們識別癌症的早期症狀,就會有更多的人只根據症狀來判斷,非要等到出現症狀才去醫院。

遺憾的是很多癌症早期沒有什麼症狀,尤其是肝癌和消化道的癌症,早期壓根就沒有任何症狀,一旦有明顯症狀就是中晚期,患者還傻傻的認為沒有症狀就沒有問題。

對付癌症,別再想著靠發現早期症狀了,更何況普通人也很難識別這些症狀,最重要的是相對應的檢查。

比如患有B肝的人是肝癌高危人群,就需要定期去做彩照、甲胎蛋白和肝功能檢查。別再等著出現症狀,才去就醫。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很多人每年都體檢,花的錢也不少,體檢報告也沒啥問題,但是癌症一查出來就是中晚期。

因為大部分人做的都是普通體檢,查查身體大致狀況、器官運行,篩選一些慢性病還是有點用的,但是篩查早期癌症?簡直白日做夢!

早期癌症的篩查必須要做專項體檢,而不是普通的大眾體檢。

癌症體檢常見的坑

專項的癌症體檢畢竟是個商業行為,就一定會存在各種坑人的現象,DrX就來說說這些常見的坑,建議收藏!

體檢項目對癌症沒有針對性

不僅對癌症沒有針對性,而且不管男女老幼、家族病史、既往病史、職業性質等,統統開一樣的體檢套餐。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因為幾十年前承擔體檢任務的主要是防疫站,為了方便索性設計了統一的體檢套餐。

現在無論公立還是私立,醫院越來越多,還有專門的體檢中心和商業體檢機構,但他們都把這個老傳統繼承下來。

體檢手段錯誤

醫療條件和技術條件的限制,造成不少落後地區和基層醫院對癌症的篩查手段落後。

一些地方還在用X光去查肺癌,用彩超去查前列腺癌……這些都是錯誤的方式。

所以去大醫院或水平較高的體檢機構就顯得有必要,在這裡給出一些常見癌症的專項檢查表。

高大上體檢和過度體檢

最典型的就是PET-CT(正電子發射斷層-X線計算機斷層組合系統)和基因檢測篩查癌症。

這些被包裝成高大上的體檢確實代表了行業先進水平,但是還不成熟,而且做一次的價格就要上萬塊。

PET-CT主要作用是對癌症進行分期,鑑別是否復發,但是對於早期癌症的篩查並不比其他常規體檢有優勢。

而且可能還會把不是腫瘤的識別成腫瘤,給出假陽性的結果,弄得人心惶惶,造成過度體檢。

基因檢測也只是檢測出癌症可能高發的偏好,即使偏好高也不代表癌症風險高,有某種癌症的家族遺傳史的人可以試試。

這些高大上的體檢除了價格貴,沒有其他明顯優勢,不適合普通大眾。

體檢作假

某些體檢機構,為了降低成本,不惜作假欺騙,刷新吃瓜群眾的三觀。

之前就有某醫療集團董事長自爆行業醜聞,用護士假冒醫生檢查B超,抽血扔掉不做檢查直接給結果……

這些體檢機構都抱著僥倖心理,因為正在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2,錯誤率最高也不過千分之3。

故意造假無疑是謀財害命,耽誤真正需要治療的患者,也造成了無數的誤診和漏診。

所以體檢亂象已經存在,想去體檢的朋友們就一定要去正規機構,不能貪圖便宜,價格低的離譜多半是假體檢機構。

▼關注我,走進臨床醫生的生活!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學會看病》作者

帶給你有態度、有溫度的健康乾貨和育兒錦囊~

關注我,每天多一點健康

相關焦點

  • 假醫生、假驗血,假體檢,體檢亂象背後,是被耽誤的癌症患者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因為很多人做的都是假體檢或錯誤體檢,花了不少冤枉錢,但效果甚微。 遺憾的是很多癌症早期沒有什麼症狀,尤其是肝癌和消化道的癌症,早期壓根就沒有任何症狀,一旦有明顯症狀就是中晚期,患者還傻傻的認為沒有症狀就沒有問題。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社】;年年都體檢,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難道是做了「假體檢」?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已是中晚期。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現在,體檢通常讓受檢者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以篩查肺癌,其射線量低、解析度較高,能夠發現早期肺癌,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義。
  • 做了體檢,為何1年後還是確診癌症?醫生:看看體檢項目選對沒?
    晴天霹靂般的消息讓鄭先生傻眼了,他不明白為何每年體檢卻還是確診了癌症?這體檢是不是沒用?醫生安撫了鄭先生告訴他,體檢項目選錯了。鄭先生不是個例也不會是最後一例,有主動體檢是好意識,但是要選對體檢項目才能更有效地預防癌症,一起和醫生來看看如何正確選擇體檢項目。
  • 年年體檢卻還查出癌症晚期?體檢少了這四項小心漏診癌症!
    很多人對體檢有一個誤解:常規體檢=癌症篩查。但實際上,常規體檢是用各項指標來評估個人的健康狀況,而癌症篩查卻是有針對性的個性化選擇,需要因人、因特定癌種選擇針對性的手段。也就是說,常規體檢中若是沒有包含針對性的癌症篩查項目,那很有可能有患癌也查不出。那麼,哪些檢查能篩查癌症呢?小薇健康管家根據中國最高發的4大癌症,整理了這份「癌症篩查項目表」,特別是高危人群必須定期檢查!
  • 體檢不能檢查出「癌症」,醫院有沒有責任?
    案情簡介湖北武昌的吳女士每年都做體檢,但是最後因為身體不適檢查出自己已是結腸癌晚期。針對此種情況,醫生解釋「防癌體檢」只能針對大多數常見的,以及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一些發病率低、病情隱匿的惡性腫瘤是很難通過體檢發現的,同時大部分體檢中的「癌胚抗原」指標與是否癌症、是否癌症晚期不一定必然存在關係。針對本案,主要談一下生活中經常發生的醫患糾紛,法律上主要分為醫療事故和醫療過錯。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卻已晚期?四種檢查很多人漏了做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慨,醫生,我每年都在體檢,為何還是沒有及時發現癌症,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難不成每年做的都是假體檢? 55歲的老鄭在兩天前確診為胃癌,他怎麼都不願意相信,還把自己最近五年做的體檢報告都拿出來,給醫生看,每一年的體檢都沒什麼大問題。 可是醫生看了這些報告,搖了搖頭,這些體檢項目,都是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心電圖,胸片,腹部B超,醫生告訴老鄭,這些都是最常規的體檢,它們能發現一些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但是並不能發現胃癌。
  • 體檢,怎麼查才對?
    年年都體檢而且體檢報告也都顯示正常卻突然查出癌症晚期難道是做了「假體檢」?其實體檢不在於查得有多勤關鍵在於查的對不對!最初體檢篩查肺癌,使用的方法是拍胸部X光片,但該方法很難發現早期肺癌,即使查出來了,通常也已是中晚期。而常規劑量的胸部平掃CT,由於射線量較高,每年做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因此不適用於普通體檢。現在,體檢通常讓受檢者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以篩查肺癌,其射線量低、解析度較高,能夠發現早期肺癌,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義。
  • 年年體檢都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很多人的檢查都做錯了!
    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倍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還已是晚期?①而年年體檢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的並非個例。
  • 日本的醫生是日本體檢的突出優勢嗎?
    優勢一:合理的體檢項目合理的體檢項目是日本體檢的突出優勢之一,為什麼合理的體檢項目也會成為突出優勢呢?這是由市場的一些亂象凸顯的。現在國內市場上的一些體檢項目恩不不合理,比如有一種熱門的體檢項目——基因篩查癌症,聲稱「一滴唾液就能篩查出癌症」,這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放入體檢項目中。
  • 不同年齡段,體檢側重點也不一樣!年終體檢,你做對了嗎?
    年終歲末,各單位又陸陸續續開始組織職工體檢了,對於體檢,該做什麼項目,體檢前應該注意什麼,你都了解嗎?一起來看看。建議這部分人體檢時重點篩查「三高」以及癌症。女性要特別重視宮頸癌、乳腺癌,可接受HPV、TCT、陰道彩超等檢查,也可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腫瘤標誌物檢查。慢性病的發生具有家族遺傳性,若家中有「三高」患者,日常更要嚴格管理健康,發現症狀儘早就醫。 40~50歲:腫瘤。40歲後體質開始下降,體內激素分泌水平發生變化,情緒特別容易波動,慢性病也會找上門。
  • 體檢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是不是得了癌症?
    現代醫學儘管已經攻克了很多難關,但癌症依然令醫生和患者頭疼,「談癌色變」的現狀似乎沒有改善。目前對於腫瘤來說,早發現,早治療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腫瘤標誌物」的篩查成為了早期判斷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也是體檢時的一個熱門項目。那麼什麼是腫瘤標誌物?體檢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是不是一定得了癌症呢?1、什麼是腫瘤標記物?
  • 揭秘|為何這些癌症發現都是在晚期?|癌症|胰腺癌|肝癌|體檢|卵巢癌...
    這些本可以在科學藝術領域大放異彩的傑出人士都因為生命「殺手」—癌症而英年早逝。令人唏噓的同時,人們不禁會問,現代醫學如此發達的條件下,為何有些人卻突然被查出癌症晚期?有哪些癌症幾乎發現就是晚期?其背後的秘密何在?
  • 體檢PSA指標高就是前列腺癌嗎?未必,也可能是這2種病在「幹擾」
    近些年,隨著癌症的發生率越來越高,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度也逐漸增高。每年,都會有很多單位組織員工進行體檢,也有一些人自己花錢去醫院體檢。在這些人的體檢項目中,和腫瘤有關的項目佔了不小的比例,比如PSA(前列腺癌特異性抗原)。
  • 上海白領體檢異常率達99%!做體檢時如何心不慌?正確姿勢奉上!
    影響肝功能檢查 一些含血的動物內臟 比如豬肝、鴨血等則會引起糞便隱血試驗的 「假陽性」 體檢前一周,不要喝酒 否則會影響
  • 體檢報告總顯示有乳房腫塊怎麼辦?專家告訴你這個指標不一定都是癌症
    10月11日是國慶中秋雙節長假之後的第一個周末,大家都還沉浸在過節的氛圍之中,浙大二院腫瘤外科黨支部的各位專家卻紛紛放棄了休息時間,握起「紅心接力,廣濟義診」的接力棒,為廣大被乳腺疾病所困擾的患者朋友們免費義診。義診當天一早,診間門口就聚集了一大波慕名而來的患者。
  • 你多久沒體檢過了?
    你有多久沒有正經做一次體檢了?體檢是疾病一級預防的手段在這個談癌色變的年代癌症越來越年輕化而且一發現大多就是中晚期歸根到底是我們的體檢意識不足如果發現的早再加上內地最近體檢行業問題頻出,大家都有一種反正抽了血也沒檢查,和不做體檢沒區別的心態。這種想法是屬於因噎廢食,該體檢還是的體檢。只不過在機構選擇上,還是要擦亮雙眼。Anyway,最後的結論就是定期常規以及正經的體檢是一定不可少地~二、什麼樣的體檢才是適合你的?
  • 體檢項目套路大於實效,健康體檢注意這些誤區
    時下,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上的體檢機構遍地開花,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都爭搶這塊「大蛋糕」。事實上,很多疾病在早期可以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例如慢性腎病,就是在美國漏診、漏治率都高達6成,患者往往錯過最佳治療機會。在中國,多數患者初次就診時病情已進入腎衰竭階段,同時常常合併多種併發症。
  • 項目錯了就是「假體檢」
    圖/都市現場得到這個結果一方面是深受打擊另一方面吳女士家人也深感迷惑每年體檢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為什麼一查竟是癌症晚期?健康體檢的常規設備難以發現早期腫瘤。人體腫瘤從一個正常的組織細胞演變成一個直徑0.5~1釐米左右的實體瘤,大概需要8~10年,在這個過程中,早期難以被B超、X光所看到。醫生舉例說,體檢中人人要拍X線胸片,但事實上,一個只有芝麻大小的肺癌,通過X線胸片是看不到的。所以,常見的癌症篩查,選對檢查項目最重要,很多人都查錯了!
  • 年終體檢 你的檢測項目做對了嗎?
    編者按:年終歲末,各單位又陸陸續續開始組織職工體檢了,對於體檢,該做什麼項目,體測前應該注意什麼,你都了解嗎?一起來看看。各年齡段體檢重點不同20~30歲:傳染病、心理疾病。建議這部分人體檢時重點篩查「三高」以及癌症。女性要特別重視宮頸癌、乳腺癌,可接受HPV、TCT、陰道彩超等檢查,也可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腫瘤標誌物檢查。慢性病的發生具有家族遺傳性,若家中有「三高」患者,日常更要嚴格管理健康,發現症狀儘早就醫。40~50歲:腫瘤。40歲後體質開始下降,體內激素分泌水平發生變化,情緒特別容易波動,慢性病也會找上門。
  • 年年體檢都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很多人的檢查都做錯了!|甲胎蛋白|...
    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倍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還已是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