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周跑量是多少?如果達到這個公裡數,半馬比賽隨便跑......

2020-09-03 咕咚賽事

近日,隨著疫情影響不斷減弱,各地都開始小規模的舉行線下馬拉松。

武漢體育中心開跑的「奔跑車都」迷你馬拉松;江西新餘市開跑的微型馬拉松賽;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氡硫溫泉」馬拉松賽......


「奔跑車都」迷你馬拉松現場,圖源:長江日報


雖然規模都比較小,但咚小姐發現,大家跑馬的熱情都非常高漲;可以預見,下半年還將恢復更多小規模的馬拉松賽事。

對於跑馬愛好者來說,想要參加這些賽事並跑出好成績,日常該如何訓練呢?

眾所周知,每周跑量太多,不僅對身體不好,還容易出現傷病、猝死等情況;但跑少了,則起不到訓練的效果。



所以,咚小姐查閱了各方資料後,總結出這七大原則,以幫助跑友們更好訓練。


原則一:比賽距離越長,周跑量越高


通常意義來說,馬拉松賽常見的組別為5公裡、10公裡、半程馬拉松、全程馬拉松。

但無論比賽距離如何,一項跑步計劃由3大要素組成﹕長跑日、速度日、恢復日;而這三大要素的速度、練習時間或距離,則取決於你的比賽距離和預期完賽時間。



長跑日:可簡稱為LSD(Long Slow Distance),必須以低於比賽、緩慢的速度進行,持續的時間要與你預計比賽的時間一樣長。

速度跑得比你比賽預期的速度快、時間較短。

恢復日:速度上輕鬆、緩慢,距離較比賽裡程低。


僅做參考,實際應用過程還要考慮其他因素


原則二:跑量隨著目標提高而增加


如果你的全馬目標是在比賽時限6小時內完賽,你的周跑量可以比目標「破4」的人少些。


但隨著目標改變,周跑量也必須增加,以支持你達到這個目標的需求;這其中就包括長時間的有氧代謝能力、能量利用、續航力等。

所以,花越多時間練跑,你的肌肉骨骼系統會越來越強,有氧代謝能力也越大,這能支持你跑得更好、更長。

原則三:各類跑法換著來,讓身體得到全面鍛鍊

任何跑者都不該每天跑同樣的配速,制定跑步訓練計劃時,應該包含長跑、速度訓練、間歇跑與節奏跑,藉此鍛鍊身體不同的素質需要。



速度訓練,可增進跑步經濟性,進而提高能量消耗和氧氣利用的整體效率;

間歇跑,以特定的速度與特定的休息時間交錯練習,能完成較高強度且較大的訓練量,增進心肺能力;

節奏跑,是為了在更長的時間保持一致速度;

長距離慢跑,則是讓身體習慣延長運動表現。而將不同訓練納入常規訓練中,可讓你成為一個能力更全面的跑者。


原則四:漸進式增加公裡數,遵循10%原則


為了避免增加裡程數時造成傷害,必須緩慢漸進,讓身體有時間去適應這樣的工作量。

可以遵循10%原則,也就是如果這周的周跑量是50公裡,下一周跑量不超過55公裡。


建議在增加訓練前,先考慮這周的訓練質量和數量,並隨時感受自己的身體恢復狀態。


原則五:靈活安排,根據身體狀況完成目標

當你制定了嚴格的周跑計劃時,千萬不要死盯著計劃,而不顧身體狀況,勉強訓練。

若只是為了湊裡程數而跑步,可能會適得其反,造成過度訓練而導致表現下降甚至是運動傷害。

訓練期間,建議隨時觀察自己是否有安靜心率比平常快、睡眠不足、缺乏動力和煩躁等過度訓練的跡象。



身體在適應訓練時雖然會帶來肌肉痠痛不適,但如果身體單側或某一部位疼痛,或是持續疼痛,那就代表這是不平衡的痠痛,這時請降速或休息一天,千萬別以為跑步能治癒疼痛或受傷。


原則六:無傷跑,最重要


無論任何距離的跑者,每天最重要的目標就是無傷訓練、無傷完賽,並儘快恢復。

所以當你感到不想跑步、缺乏動力,那首先要做的是休息和重新安排課表。

如果這種感覺持續存在,以較長距離(如全馬)為目標的跑者,可優先考慮改變速度訓練或簡短休息一下。


原則七:受傷後,請重新調整你的訓練計劃


如果你發生運動傷害,周跑量必須調整,並在恢復跑步之前,先確保你能在沒有疼痛的情況下步行至少45分鐘。(走路有助於修復肌肉、肌腱和韌帶)

接著,你就要考慮休息的時間了。



如果休息時間在1周內,你可以接續之前的周跑量。


如果休息時間達到10天,請以70%裡程開始練跑;15-30天降至60%裡程數。

如果休息時間達到30天到3個月,從以前的一半裡程數開始。


如果你已超過3個月沒跑,那麼請從頭開始。


大家可以對照下,根據這七大原則調整自己的周跑量,希望未來在賽場上,跑友們能發揮出更好的水平!


文章參考:Runner’s World、運動生理學網站、運動星球

相關焦點

  • 你的周跑量是多少?如果達到這個公裡數,半馬比賽隨便跑…
    你的周跑量是多少?如果達到這個公裡數,半馬比賽隨便跑… 近日,隨著疫情影響不斷減弱,各地都開始小規模的舉行線下馬拉松。
  • 你的周跑量是多少?如果達到這個公裡數,半馬比賽隨便跑……
    如果你的全馬目標是在比賽時限6小時內完賽,你的周跑量可以比目標「破4」的人少些。 但隨著目標改變,周跑量也必須增加,以支持你達到這個目標的需求;這其中就包括長時間的有氧代謝能力、能量利用、續航力等。 所以,花越多時間練跑,你的肌肉骨骼系統會越來越強,有氧代謝能力也越大,這能支持你跑得更好、更長。
  • 月跑量達到多少就可以跑半馬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跑步逐漸地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重要部分之一,那麼,對於很多跑者來說,5KM、10KM、15KM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開始探索半馬、全馬的方法了,那麼,月跑量達到多少時就可以跑半馬了?
  • 月跑量達到多少就可以跑半馬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跑步逐漸地成為了人們生活中重要部分之一,那麼,對於很多跑者來說,5KM、10KM、15KM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開始探索半馬、全馬的方法了,那麼,月跑量達到多少時就可以跑半馬了?
  • 陪你跑|周跑量的 7 條計算原則
    無論你計劃參加5K、10K、半馬或全馬,賽前準備階段都會遇到「周跑量應該要達到多少?」這樣的問題。如何計劃周跑量不只取決於目標,更有速度、肌力、跑步經驗和體能基礎等影響因素。同一目標的周跑量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如果硬練,輕則恢復不良、重則受傷。
  • 半馬多少公裡 半馬是多少公裡
    半馬相當於全馬的一半路程,所以更加適合大部人參與,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跑完全馬的,半馬的參與度會更高一點。半馬是目前國際上從眾增長最快的賽跑項目。半程馬拉松的程長很有挑戰性,對跑步者的要求不像全程馬拉松那麼嚴苛。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跑半馬吧。
  • 35分鐘之內能跑8公裡,這速度能跑半馬嗎?看完心裡有底了!
    問題:35分鐘之內能跑8公裡,這速度能跑半馬嗎? 現在已經能跑8公裡,而且還跑這麼快,完成半馬當然不在話下,肯定沒問題啦。因為半馬比賽的關門時間大多是3小時,假設你先用35分鐘跑完8公裡,那還剩2小時25分鐘完成餘下的13.1公裡,時間上綽綽有餘。
  • 周末刷個半馬已成跑者標配了嗎?跑長距離如何練更有效?
    雖然上半年沒有馬拉松比賽可以參加,但相信大多數跑者仍然會堅持訓練,為了保持耐力,相當比例的跑者會趁著大好天氣在雙休日進行長距離拉練,這個距離往往就不是10公裡了,而是半馬的跑量。● 如何更好地進行長距離拉練?● 每周都跑半馬合適嗎?
  • 作為佛系跑者,周跑量多少最健康?聽聽職業跑者的經驗之談!
    1:每一公裡 訓練價值都不同 當你設定周跑量的時候,確保訓練內容的多樣性——速度/間歇/變速/長距離等等,各種組合,才能讓你的每一公裡都跑出價值。
  • 急死我了,要跑半馬的你們快點訓練起來好嗎?
    12周的訓練可以幫助跑者建立足夠的耐力和力量,適應半馬比賽的運動強度。 跑量基礎:在開始為期12周的訓練之前,你應該已經可以跑個三五公裡了,因為第一周的訓練量就是從5公裡開始的,這樣才能保證在第四周的時候,你能夠跑下一個10公裡左右長距離。
  • 你能跑10公裡時過渡到半馬和全馬也不是難事
    10公裡是一個很棒的距離,初跑者把它作為首選目標,因為距離適中,容易達到,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進步明顯,而且對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好處。當你能跑10公裡時,那麼過渡到半馬和全馬也不是難事。
  • 5公裡、10公裡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水平,全馬才可以破三
    因此,5公裡345就可以10公裡355,半馬405,全馬415。實際情況是,沒有科學系統的耐力訓練,想達到這個耐力要求幾乎是不可能的。基本上說,你得按照專業運動員的訓練計劃練上半年以上才有可能。 全馬300的跑力是53.6,對應的5公裡成績是18分47秒左右,5公裡差不多也是345的配速,但這個是跑力53的選手的最好成績,也就是速度耐力都達到最好狀態的成績。
  • 周末進行半馬訓練,長距離跑如何練更有效?
    對於熱愛跑步的跑者,周末是難得盡情奔跑的一天。在這一天裡,許多跑者會進行長距離拉練。這裡的長距離不僅是10公裡,有許多跑者都是半馬的跑量了。但對於不同的跑者,長距離是不同的。1.對於一個進階跑者,10公裡就算相當長的距離。而10公裡對於成熟跑者,只是一次日常的普通訓練。所以成熟跑者或高級跑者更加適合半程馬拉松訓練。2.如果你進行的是輕鬆跑訓練,那麼一次輕鬆跑的最大跑量是周跑量的25%或者150分鐘,那個量先到就一哪個為準。按照這個標準,半馬耗時150分鐘完成。平均配速為700左右。
  • 半馬怎麼跑?絕非兩個10公裡那麼簡單,也並非半個全馬那麼容易
    近兩年,馬拉松猝死的大多數都是半馬參賽選手,也確實證明了它絕非兩個10公裡那麼簡單,也並非半個全馬那麼容易。半馬自有半馬的跑法,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才能讓你安全地完賽。假設你報名參加了2016北京野鴨湖冰雪馬拉松(半程),那麼,你能訓練的時間也就只剩五周了。那麼,如何利用這五周時間來成功地拿到野馬的獎牌呢?
  • 雲南牛人:月跑量高達623公裡,業餘跑者月跑量多少合適呢?
    點開圖片仔細看,月跑量已經高達623.46公裡,跑步次數41次,這是一天兩次拉練的節奏啊。 馬哥一年的訓練量差不多比一輛車的公裡數都多了! 網友可愛de33:這個月我也只有你三分之一 那麼作為一個業餘跑者,我們每個月保持多少跑量最合適呢? 在跑步圈子裡,跑量是個永恆的話題。
  • 首次跑半馬的跑者 必備這7個訓練技巧
    只要經過正確的訓練,完成半馬並不是一件難事。曾經是奧運會馬拉松比賽選手的馬克·庫根表示:「任何人經過正確的訓練都能完成半馬,關鍵是讓身體做好準備,不出現傷病。」沒有經驗的跑者訓練時容易走向兩個極端,要麼訓練過度導致受傷,要麼訓練量不足而無法比賽。想參加半馬的跑者,不妨看一下這些技巧。
  • 跑10公裡用時在這個範圍內的都是大神,進來看看你達標了嗎?
    跑10公裡用時在這個範圍內的都是大神,進來看看你達標了嗎? 原標題:跑10公裡用時在這個範圍內的都是大神,進來看看你達標了嗎?
  • 71歲大爺堅持每天跑一個半馬,全馬300!你覺得跑量合理嗎?
    一位70歲的大爺,每天跑一個半馬,全馬能跑進3小時。你認為這樣的訓練合合理嗎?我們先看下老人的故事再說。報導顯示,這位大爺今年71歲,已經堅持跑步10年了,並表示哪怕40度的高溫也會堅持。大爺說:「通過跑步身體變好了,糖尿病、痛風都見好轉。
  • 作為佛系跑者,一周跑量多少最健康?
    怎麼確定跑量,對每個跑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健康跑、提速、備賽…不同跑者,周跑量都有區別。 它決定了你的訓練成果是否有效,也和你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跑量不夠達不到效果,跑量太多反而有害於身體。
  • 跑10公裡用時在這個範圍內的都是大神,進來看看你達標了嗎?
    10公裡是每一位跑步新手進階到半馬、全馬的必經之路,也是對於初跑者的理想目標距離。作為半馬之外第二受歡迎的比賽項目,大多數跑十公裡的愛好者只需用40分鐘到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就能夠達到有氧鍛鍊身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