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我國的新一代艦載機將在明年實現首飛,那麼該艦載機的性能究竟會如何呢?真的除了隱身之外,和F18E相比沒有任何優勢嗎?
提到我國的新型艦載戰機,目前最沒有爭議的點就是其肯定會採取隱身性能,所以究竟是殲20艦載版還是海鶻鷹就成為廣大軍迷熱議的問題。從現階段我國海軍的需求來看,新型艦載戰機需要滿足四個要求,即:大航程、大載彈量、能隱身、能超音速,只有這樣,才能全方面壓制美制F35戰機,實現海軍艦載機的超越。
戰績想要實現上艦的話,有兩個問題一直是繞不開的,第一個就是要適合在航母上進行起飛和降落,其次就是能夠適應航母甲板和機庫的運作。其中要在航母上進行起降,短距起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點上海鶻鷹比殲20更具有優勢,因為殲20鴨翼的關係,會造成強大的低頭力矩,配平就會出現偏差,短距起飛就很困難。而要適應航母機庫和甲板運作,戰機體積就不能太大,所以即便我國新型艦載機不是海鶻鷹,那也和海鶻鷹有所相似。
如果海鶻鷹真要上艦的話,那就會面臨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那就是戰鬥力,從體型上來看,海鶻鷹屬於中型戰機,但是卻要讓其發揮重型戰機的作用,這顯然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海鶻鷹應該做的,就是儘量避免美國F35之前所掉進的陷阱,實現技術上的突破,最終起到「小馬拉大車」的作用。
下面我們來通過數據看看海鶻鷹能否實現這一目的,體積方面,鶻鷹長近17米,翼展11.5米,最大起飛重量28噸,正常起飛重量只有20噸左右,如果使用兩臺RD93發動機,在發動機推力為9的情況下,最大速度為1.8馬赫,戰機推重比為0.95,即便是換裝渦扇19發動機,也提升不了多少。這樣一來只是夠用,要說優勢那可基本是沒有了,因為美國F18E的戰機推重比為0.93。如果要提升性能,鶻鷹就要進行增重,這樣將會影響機動性,綜合能力更不給力了。
同時因為雙發的原因,海鶻鷹在燃油比例係數和基本武器等方面都要進行削弱,這樣一來,海鶻鷹在航程和火力打擊方面也會被F18E所超越,如此一來,海鶻鷹除了隱身之外,在對上F18E之後還真的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了。
不過我們也不用太過和美國進行對比,畢竟適合我國現階段發展的武器裝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海鶻鷹真的能夠對海軍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管它和F18E相比性能如何呢,大家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