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對歐洲航空業的影響

2021-01-08 民航新聞

  疫情對航班量的影響

  2020年歐洲總航班量約500萬班次,較2019年較少了610萬,減少了55%。2020年1月、2月航班量與2019年同期基本相同,但3月份航班量出現急劇下降,因為各國開始實施邊檢封鎖政策,當月的航班量為2019年水平的-86.1%(日均航班4202架次)。4月12日為這場危機的最低點,每天只有2099架次,同比減少92.8%。從那時起,開始了非常緩慢的復甦路程,5月底航班量為-89.4%(日均航班3586架次)。

  全歐洲範圍的邊境封鎖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傳播,6月份歐洲各國越來越多地取消了封鎖限制,當月航班計劃完成率為73.8%,日均航班9296架次。今年夏航季,航班量穩定在-51%左右,8月28日的18802架次(2019年的49.0%)是2020年疫情以來最高架次。這反映了大多數國家取消了旅行限制後所帶來的穩定復甦。

  然而,夏航季過後整個歐洲地區的疫情感染數量急劇上升,導致各國以不協調的方式重新採取封鎖措施,航班量從9月1日的15964架次開始穩步下降(-54.8%),到年底,每周日均7199架次(-73.1%)。圖1顯示了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新冠疫情對整個歐洲的影響。

圖1 新冠疫情對整個歐洲的影響

  疫情對航空公司的影響

  歐洲最大的航空公司瑞安航空在2020年仍保持領先地位,但全年日均運營航班僅為951架次,而2019年為2323架次,降幅為59%。歐洲前十大航空公司的航班平均降幅在-45%到-67%之間。

  如圖2所示,與去年相比,這場大流行還引發了前十大航空公司的兩個變化。

  今年4月,漢莎航空集團大幅裁員歐翼航空和挪威航空,前者排名第14位,同比下降69%;後者儘管在挪威和愛爾蘭獲得破產保護,但仍繼續掙扎,下降73%,排名第16位。他們的位置被維茲航空公司佔據,在5月份快速重啟運營和主要基地擴張戰略後,其排名從第12位上升到第9位;飛馬航空公司在土耳其強勁的國內電子商務需求的支持下,排名從第14位上升到第10位;土耳其航空公司從2019年的第4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2位。

圖2 2019年與2020年大型航空公司

  極低的客座率加劇了航班數量的大幅減少。圖3顯示了在2020年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期間,歐洲大型航空公司集團的客座率與去年相比的變化情況。今年結束時,歐洲航空公司的客座率自6月份復甦以來一直保持在50%-60%,最低點出現在4月份約27%左右。

圖3 歐洲大型航空公司載客率

  圖4所示顯示了各類型航空公司市場受到疫情影響嚴重程度不同。

  受負面影響最小的是所有貨運航空公司,由於對醫療用品、食品和其他貨物的需求增加,其市場份額從3%增至6%;2019年,商務航空總體增長率為-25%,在夏航季迅速恢復至接近2019年的水平;低成本航空公司總體在2019年的水平上增長了63%,在4月份的所有航段中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但在夏航季的復甦速度比傳統航空公司更快;傳統的定期航線航空公司完成了2019年運輸量的60%,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由於需要貨運和人員遣返的需求,比低成本稍微好一些,但在夏季恢復得更慢;自6月份以來,不定期航班穩步回升,是11月份除所有貨物外唯一繼續增長的部分,不過,總體而言,與2019年相比減少約43%。

圖4 市場同比變化百分比(截至11月底)

  新冠疫情也對歐洲的航空公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圖5所示,歐洲51%的機隊在年底停飛,到2020年底,8048架飛機中有4118架停飛超過7天,所有機型類別的比例相似。然而,與4月份疫情高峰相比,已經有所改善,當時停滯了87%的飛機。

  同時,航空公司也宣布推遲購買舊飛機,並加速退役。像波音747這樣的標誌性機型,甚至一些空客380也不太可能重返客運市場。飛機繼續停在歐洲各地和以後的使用。例如年底,馬德裡巴拉哈斯機場以132架儲存的飛機高居歐洲停飛地點榜首,其次是伊斯坦堡機場(92),而不尋常的現象出現在前15名是長期儲存機場,如特魯埃爾(88),St. Athan(81)和雷阿爾城(55)。

圖5 截至2020年底按地點和類別停飛的歐洲航空機隊情況

  疫情對機場的影響

  據ACI預測,2020年歐洲機場的因吞吐量減少造成的經濟損失為336億歐元。圖6顯示了2019年和2020年歐洲十大機場排名情況,平均每天的吞吐量量下降了一半到三分之二,而且受疫情影響,出現了顯著的變化。在2019年,法蘭克福以1408架次的日起降量位居榜首,2020年法蘭克福以580架次降至第三,而阿姆斯特丹以644架次的日起降量位居榜首,但僅有2019年航班量的54%。有兩個機場從2020年的名單中退出,羅馬移到第14位,倫敦蓋特威克移到第23位,在2020年被兩個保留了更多國內航班的機場取代,分別是奧斯陸(2019年為第14位)和伊斯坦堡薩比哈·哥肯(2019年為第19位)。

圖6 2019年與2020年排名前十的機場

  圖文數據來源:EUROCONTROL

0薦聞榜

(國際航空運輸, )

相關焦點

  • Cirium洞察:新冠肺炎對航空業的影響
    ) 數據視覺化計劃聚焦自2020年1月1日以來到現在中國國內航班和往返中國的國際航班的數據,視覺化呈現計劃航班、實際執飛航班,以及未能按計劃執飛航班等數據,從而準確反映和揭示新冠肺炎 (COVID-19)對此帶來的影響及對全球航空業的影響
  •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
    圖片來源 美國《新聞周刊》工作人員為飛機消毒,以防新冠病毒傳播。圖片來源 美國廣播公司航空業上一次受到如此巨大的衝擊,是在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後。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航空業受到了巨大衝擊。在美國,航空類股票3月5日大幅下跌,投資者擔心未來數月出現航班取消、銷售額下降和服務縮水等情況。包括美國聯合航空、捷藍航空和德國漢莎航空在內的航空公司不斷宣布關閉航線。有行業貿易組織稱,今年,新冠病毒可能使全球航空公司的收入減少630億到1130億美元。
  • 新一波疫情浪潮席捲歐美後 航空業能否熬過2020年的寒冬?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新一波疫情浪潮席捲歐美後,航空業能否熬過2020年的寒冬?作者:高雅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浪潮席捲歐美後,航空業還能熬過這個寒冬嗎?「從歷史上看,在新冠大流行之前,歐洲和美國展現了大體相似的季節性模式,即11月、1月和2月是旅客飛行活動的低谷期。」航空諮詢公司AltonAviationConsultancy執行主管考本(AdamCowburn)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我們並不認為今年冬天美國或歐洲的旅遊需求會很旺盛。」
  • 【波音預測:新冠或將影響未來10年航空業】波音公司6日預測,由於新...
    文 / 夏洛特2020-10-07 00:59:46來源:FX168 【波音預測:新冠或將影響未來10年航空業】波音公司6日預測,由於新冠疫情,未來十年全球只需要18350架新型商用飛機,比2019年的預測下降了11%。
  • 日本最大航空公司全體降薪 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巨大
    疫情對航空業的影響巨大  據報導,波音公司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將影響其今後10年的銷售,商用飛機的需求量將比一年前的預測值下降11%。  這一美國航空巨頭預計,未來10年對商用飛機的需求為18350架,比2019年的預測值低11%,總價值為2.9萬億美元。  波音公司預計,從長期看,航空業將趨於穩定,商用機群將恢復增長趨勢,未來20年將新增飛機需求4.3萬架以上,並且國防和航天領域將實現較快反彈。
  • 新冠疫情影響下羅羅公司未來充滿挑戰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路透社12月14日報導,英國羅羅公司下調了2020年現金支出的預估,並稱隨著航空業持續下滑,前景充滿挑戰。據報導,羅羅公司為了使2021年下半年實現現金流轉為正,正大幅削減成本。目前,羅羅公司已從股東處籌集了20億英鎊的資金,下調了現金支出,預估為42億英鎊,低於10月預估的40億英鎊。據羅羅公司稱,由於全球其他地區的第二波新冠疫情影響,航空客運量隨之放緩,而發動機飛行小時數是衡量航空公司支付多少的關鍵指標。
  • 觀察|疫情讓中東航空業滑入至暗時刻
    特約撰稿 曹笑笑持續近一年的新冠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很大打擊。國際航空協會(IATA)發布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給人員流動帶來的巨大影響,使2020全球航空活動比去年減少了56%,航空業全年虧損預計將達1185億美元。
  • 疫情對法國旅遊和航空業深度打擊浮現
    法國經濟形勢觀察研究所日前發布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正對法國的旅遊業、航空業等部門造成深度打擊,將對法國的經濟模式帶來深遠影響。據統計,法國航空業2019年出口規模達650億歐元,貿易盈餘超300億歐元,而截至2020年10月,一年期的出口額已驟降至400億歐元,盈餘減少至190億歐元。同時,法國旅遊業2019年收入達570億歐元,盈餘達110億歐元,但在2020年的前十個月中,收入銳減至220億歐元,盈餘也驟降至34億歐元。
  • 新冠疫情對宏觀經濟、民航業與飛機製造業的影響分析
    新冠疫情自2020年初爆發以來,已經蔓延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仍在持續。新冠疫情是人類遭受的重大災難,不僅奪取了眾多生命,也已經對全球和我國的宏觀經濟、民航業與航空製造業造成重大衝擊。研究新冠疫情的影響,並預測其發展趨勢,對於提前做好相關工作規划具有重要意義。
  • 瑞士航空業受疫情影響嚴重
    雖然季節性因素是航班量減少的一部分原因,但與去年同期數據相比可以看出,航班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許多國家為應對新冠疫情採取了嚴格措施。 機場官網每日更新的航班統計數據顯示,瑞士最大的機場蘇黎世機場在11月只有2653架飛機起飛,比十月份少了三分之一,比去年同期減少了73%,航班運行情況離新冠疫情前的水平還差很遠。數據顯示,自夏季以來的航班下降趨勢仍在繼續。
  • 全球航空業受新冠疫情衝擊,三大航空聯盟做出一罕見舉動
    媒體報導,多個國家因新冠肺炎疫情出臺旅行限制措施,衝擊全球航空業。上周末以來,西班牙實施為期15天的「封城」舉措、美國將旅行限制擴展至英國和愛爾蘭、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要求所有入境人員必須自我隔離……路透社報導,包括上述舉措在內的政策使得全球航空業前景更為黯淡。
  • 新冠疫情衝擊下,印度突然發現一個問題,這一領域更依賴中國了
    新冠疫情應該是去年一整年最熱門的詞,它悄無聲息地蔓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幾乎每個國家都深受其害,受疫情的影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不少的限制,不少國家都宣布了「封國」的禁令,外面的人進不去,裡面的人也出不來。
  • 疫情讓中東航空業滑入至暗時刻
    持續近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很大打擊。國際航空協會(IATA)發布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給人員流動帶來的巨大影響,使2020全球航空活動比去年減少了56%,航空業全年虧損預計將達1185億美元。截至今年10月,全球已有46家航空公司宣布破產,其中不乏許多知名公司。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業內人士預計,新冠疫苗推廣使用將有效增強民眾出行信心,2021年全球航空業有望減少虧損,但要完全擺脫疫情陰霾,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亞太航空客運量恢復近四成  比利時布魯塞爾航空公司日前發表聲明稱,該航空公司去年12月和今年1月航班的預訂量比2019年11月有明顯增長,這是比利時為遏制疫情第二次「封城」以來出現的一個積極信號。
  • 新冠疫情重挫美國這些行業 能撐過2020年已是萬幸
    對此,有媒體日前就查閱了行業出版物和勞工統計局的數據,以確定美國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 1.航空業由於國際航班甚至國內航班都受到限制,航空業可能會受到此次大流行的嚴重打擊。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預計,美國和加拿大航空業的收入可能損失高達211億美元。在疫情大範圍擴張的情況下,全球航空業的客運收入可能會下降近20%,這將導致約1130億美元的收入損失。CAPA航空中心(CAPA Centre for Aviation)甚至表示,到2020年5月底,世界上大多數航空公司可能會破產。
  • 2021的航空業:破產兼併風險加劇 出行新技術加快部署
    隨著2021年的不斷臨近,行業專家對2021年的行業形勢作出了種種預測:受疫情影響,2021年全球航空運輸業的虧損將持續,一些國際型航空公司將面臨倒閉風險;新冠疫苗開始投入使用後,國際航線的病毒測試工作將快速推行;機場及航空公司將著力部署便利出行的技術解決方案,讓出行更安全。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碳排放減少,航空業下降60%
    自然科研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最新發表一篇氣候科學研究論文稱,由於政府採取防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傳播的政策,截至2020年4月初,全球二氧化碳日排放量比2019年的平均水平下降17%。
  • 萬億航空業塌陷:全球的機場、航司和飛機製造商,咬著牙接受疫情的...
    再加上像Booking Holdings、Expedia和Trip.com這樣的旅遊公司,僅上市公司在正常時期的年收入就達到1.3萬億美元左右,支撐著新冠疫情之前的市值,這個市值在疫情前還在上升。 滑行時間 而今,新冠疫情已經從這一市場價值中削去了4600億美元(見圖表1)。
  • 2019年全球航空業回顧與展望
    事實上,2019年航空業經歷了大浪淘沙,2020年則在未知與挑戰中孕育新的希望。其實,歐洲航空業的破產潮可以追溯到2017年。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歐洲數家航空公司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義大利航空、德國柏林航空、英國君主航空……雖然這些航空公司破產各有各的原因,但市場分散、競爭激烈的歐洲航空市場的確亟須整合,而最終受益的將是那些規模大、管理好的航空集團。由於對歐洲經濟的擔憂,以及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對經濟的影響,這種整合可能還將波及更多的歐洲航空公司。
  • 7500億歐元,歐洲航空業能否迎來復甦?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復甦計劃不僅通過支持疫情後經濟復甦,而且通過對未來的投資,將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變成了機遇:歐洲綠色協議和數位化將促進就業和增長,確保社會的韌性和環境的健康狀態。這是歐洲共存亡的關鍵時刻。我們的行動力必須足以戰勝所面臨的挑戰。藉助「歐盟新生代」,我們將交出一份雄心勃勃的答卷。」「歐盟新生代」計劃包含三個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