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縣為百株古樹撐起「保護傘」。永仁縣政府辦供圖
雲南網訊(通訊員 鄧天新 起加學 朱強雲)近日,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古樹名木掛牌保護工作,對111株椴樹、山玉蘭、高山栲、黃葛榕等古樹名木實行掛牌保護,讓古樹名木有了「身份證」,為其撐起了「保護傘」。
永仁縣為百株古樹撐起「保護傘」。永仁縣政府辦供圖
古樹名木記錄著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是歷史傳承的象徵,是「鄉愁」的載體,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來的珍貴遺產,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是不可再生和複製的寶貴資源,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科研、歷史、文化、生態、景觀、旅遊和遺傳學價值。保護古樹名木不僅僅是保護生態環境,還體現了對歷史和文化的尊重。
永仁縣將古樹名木掛牌保護作為貫徹落實《雲南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的具體舉措和創建生態文明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抽調人員組成古樹名木掛牌保護工作組,深入全縣7個鄉鎮、63個村居委會,嚴格按照掛牌保護技術要求和標準,在做好古樹名木普查、收集整理、鑑定、信息覆核等工作基礎上,製作用中文、英文標註樹木的名稱、拉丁名、科屬、樹齡、保護等級、保護責任單位、掛牌時間等信息,並拍照錄入信息系統,「一樹一卡一照片一標牌」對全縣5株樹齡500年以上的一級古樹、106株樹齡100年以上500年以下二級、三級古樹一一進行掛牌保護。
永仁縣為百株古樹撐起「保護傘」。永仁縣政府辦供圖
相關部門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宣傳車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強對名木古樹保護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傳,在傳播保護環境理念、喚起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愛綠護綠、保護環境意識的同時,營造人人參與保護古樹名木、家家護綠的良好社會氛圍。
養護單位和責任人適時開展日常養護,採取地上環境整治、砌坎固基、樹體支撐加固、樹體防腐、培土復壯、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保護措施,切實把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常態化落到實處,讓每一株古樹名木都得到有效保護,真正讓古樹名木挺直腰杆長青常綠永留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