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永仁:為百株古樹撐起「保護傘」

2020-12-12 雲南網

永仁縣為百株古樹撐起「保護傘」。永仁縣政府辦供圖

雲南網訊(通訊員 鄧天新 起加學 朱強雲)近日,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古樹名木掛牌保護工作,對111株椴樹、山玉蘭、高山栲、黃葛榕等古樹名木實行掛牌保護,讓古樹名木有了「身份證」,為其撐起了「保護傘」。

永仁縣為百株古樹撐起「保護傘」。永仁縣政府辦供圖

古樹名木記錄著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是歷史傳承的象徵,是「鄉愁」的載體,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來的珍貴遺產,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是不可再生和複製的寶貴資源,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科研、歷史、文化、生態、景觀、旅遊和遺傳學價值。保護古樹名木不僅僅是保護生態環境,還體現了對歷史和文化的尊重。

永仁縣將古樹名木掛牌保護作為貫徹落實《雲南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的具體舉措和創建生態文明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抽調人員組成古樹名木掛牌保護工作組,深入全縣7個鄉鎮、63個村居委會,嚴格按照掛牌保護技術要求和標準,在做好古樹名木普查、收集整理、鑑定、信息覆核等工作基礎上,製作用中文、英文標註樹木的名稱、拉丁名、科屬、樹齡、保護等級、保護責任單位、掛牌時間等信息,並拍照錄入信息系統,「一樹一卡一照片一標牌」對全縣5株樹齡500年以上的一級古樹、106株樹齡100年以上500年以下二級、三級古樹一一進行掛牌保護。

永仁縣為百株古樹撐起「保護傘」。永仁縣政府辦供圖

相關部門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宣傳車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強對名木古樹保護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傳,在傳播保護環境理念、喚起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愛綠護綠、保護環境意識的同時,營造人人參與保護古樹名木、家家護綠的良好社會氛圍。

養護單位和責任人適時開展日常養護,採取地上環境整治、砌坎固基、樹體支撐加固、樹體防腐、培土復壯、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保護措施,切實把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常態化落到實處,讓每一株古樹名木都得到有效保護,真正讓古樹名木挺直腰杆長青常綠永留人間。

相關焦點

  • 雲南永仁:齊心協力守護雲南「北大門」
    齊心協力守護雲南「北大門」「疫情不退我不退,永仁志願者守護雲南北大門」這是永仁縣駐守方山108國道防控點的同志們站在黨旗下的莊嚴承諾。連日來,應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永仁縣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做好出滇入川雲南「北大門」的疫情防控工作。108國道永仁方山防控點地處滇川交界,是雲南的北大門,是四川車輛和人員進入楚雄州的重要通道,車流量大,人員過往複雜,設在這裡的檢測點處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 雲南永仁扶貧產品入駐百聯LEME生活鮮超
    日前,百聯股份認真貫徹落實集團滬滇扶貧協作專項工作要求,積極提供渠道、營銷等各方面資源,為「百企幫百村」幫扶對象雲南楚雄州永仁縣扶貧產品入駐提供了有力支持,並通過多方努力成功將永仁野森達菌業有限公司經營的松茸商品引入旗下LEME生活鮮超八佰伴店、LEME生活鮮超東方旗艦店
  • 在雲南永仁桃苴村扶貧帶貨,村頭直播間窗外圍滿了村民
    『親吻』過的軟籽石榴,果粒甘甜爽口……」9月1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和拼多多聯合舉辦的「尋味·百縣百品」上海消費扶貧直播走進雲南省楚雄州永仁縣桃苴村。 現場直播間就設在桃苴村村頭的會議室裡,上海援滇幹部、永仁縣副縣長張劍和招商銀行掛職副縣長劉小青化身主播,為網友們細心介紹特色農產品。隔著直播間窗戶,不少村民駐足圍觀,網絡訂單讓他們喜上眉梢。
  • 兩位援滇副縣長聯袂帶貨 46萬網友拼購雲南永仁特產
    9月1日,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的桃苴村格外熱鬧。在白雲綠水環繞的村頭,一場主題為「陽光之城 永仁有貨」的直播把村民們辛勤勞作的收穫帶向全國大市場。當天,永仁縣掛職副縣長張劍和劉小青一起走進拼多多直播間,為永仁特色農產品帶貨,精彩紛呈的直播吸引了46萬網友在線為永仁「打call」。
  • 古樹全國選美,韶關兩株入列!
    記者昨日從市林業局獲悉,全國綠化委員會、中國林學會日前公布「中國最美古樹」遴選結果,全國共有85株
  • 樅陽縣麒麟鎮人大開展法律援助為貧困群眾撐起「保護傘」
    樅陽縣麒麟鎮人大開展法律援助為貧困群眾撐起「保護傘」為維護貧困群眾合法權益,近日,樅陽縣麒麟鎮圍繞貧困群眾所需所盼,積極開展法律援助,努力為轄區貧困群眾撐起法律維權「保護傘」。麒麟鎮通過加大法律援助宣傳,主動組織工作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法治教育宣傳活動,有針對性地向貧困群眾宣傳相關法律知識。
  • 雲南永仁邁入貨運「高鐵時代」
    雲南永仁邁入貨運「高鐵時代」近日,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火車站貨運站場首運600餘噸生鐵,標誌著永仁縣貨物運輸邁入「高鐵時代」,對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雲南永仁邁入貨運「高鐵時代」永仁縣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構建綜合運輸服務格局、提升運輸效率,是促進運輸領域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和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實事,「積極推動貨物運輸『公轉鐵』,能有效緩解公路超限超載治理,降低運輸成本。」
  • 縣區|道縣:5229株珍稀古樹將換發「身份證」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6日訊(記者 蔣茜 通訊員 黃潛)3月24日,道縣林業局組織5個工作小組來到祥霖鋪鎮兩河口村,對該村的古樹名木「身份證」進行更換。該縣林業局森保站主任吳槐明介紹,新更換的「身份證」材質為不鏽鋼板,不但標註了古樹的編號、樹名、保護等級等內容,還特別印製有二維碼,市民只要用手機掃二維碼,便可以了解古樹的詳細信息和保護狀況。據悉,道縣林業部門自2016年啟動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建檔工作,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共普查登記古樹5229株,其中一級古樹141 株,二級古樹556株,三級古樹4532株。
  • 鶴壁新發現8個新木本植物種類 近百株古樹名木
    5月19日,隨著市林業局的工作人員在淇縣發現山白樹,我市在河南省林木種質資源普查工作中已經發現了8個新的木本植物種類,統計在冊的古樹名木的也由2011年的65株上升至150株。高科技助力普查 一大批古樹名木被發現
  • 資陽共有古樹名木2267株 最高樹齡1415年
    古樹名木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保護古樹名木是延續城鄉歷史文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資陽高度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採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目前,資陽市有古樹名木2267株,含一級古樹13株。
  • 道縣5000多株古樹名木換發「二代身份證」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黃潛)3月24日,道縣林業園組織5個工作小組,正陸續為全縣5229株古樹名木統一換發「二代身份證」--二維碼智能信息保護牌。「二代身份證」採用不鏽鋼製作,伸縮彈簧穿孔而掛,避免直接釘入對樹木造成傷害。
  • 茶中「高富帥」——雲南古樹茶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雲南是中國茶葉的原產地,雲南古樹茶,則是中國茶葉家族中鶴立雞群的「高富帥」。「高」雲南古樹茶的高,表現在樹冠高、內含物質高、茶葉品質高。另外,長久以來,雲南偏安一隅,少數民族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使得部分古樹茶免遭砍伐得以留存,成百上千年的古樹茶廣泛分布於西雙版納、臨滄、普洱、保山等地,甚至毗鄰雲南的緬甸、寮國、越南、泰國等地,也發現了不少古樹茶。總之一句話,先天條件加上人為保護,造就了雲南古茶樹的「高」。
  • 為孩子撐起保護傘!魯東大學實驗小學開展「女童保護」進校園活動
    大小新聞訊(通訊員 賈立茹 於秉琨)為了提高學生防止性侵害、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12月16日,魯東大學實驗小學開展了「女童保護進校園,為孩子撐起保護傘」活動。來自女童保護基金的於聲娜老師就「愛護我們的身體」主題開展了四個系列培訓,師生們認真聆聽了培訓內容。
  • 雲南永仁縣:教育扶貧成效顯著
    雲南永仁縣教育扶貧成效顯著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雲南永仁縣緊緊圍繞「義務教育階段無輟學,初中畢業後不因貧困影響繼續接受高中或職業院校教育,高中畢業後不因貧困影響繼續接受大學或職業院校教育」的目標任務,用心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育扶貧工作,全縣的教育基礎設備設施、教育教學質量得到較大改善和提高。
  • 雲南永仁:「城鄉百姓劇場」釋放出公共文藝的「陽光」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張瑪睿通訊員鄧天新)「十三五」以來,雲南永仁縣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著力打造接地氣惠民樂民的「城鄉百姓劇場」,培植、孕育出了豐富多彩文藝作品,打響了鄉村節慶活動品牌,讓貧困地區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公共文化藝術的「陽光」,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 2018年第六屆中國(永仁)國際松露節暨永仁松露產業發展研討會舉行
    本屆國際松露節以「永仁松露,香飄世界;綠色康養,協調發展」為主題,由松露產品國家標準評審會、中國第六屆(永仁)國際松露節、永仁松露產業發展招商推介會、永仁松露產業發展研討會及松露王族評選拍賣等系列活動組成。
  • 雲南勐海——古樹普洱茶主產地
    巴達山野生型古茶樹群落主要分布在古樹參天、藤蔓攀附、物種豐富的賀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中。1961年10月,省茶葉研究所張順高、劉獻榮在巴達賀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中考察野生茶樹資源時,發現野生型大茶樹群落,其中最大一株高34米(已斷7米,後為高27米),主幹直徑1.21米,樹冠直徑10米左右。經國內外專家科學分析、研究和考證,這株大茶樹樹齡達1700餘年,被世人稱之為野生型「茶樹王」。
  • 深讀丨四川7萬多株古樹如何「安度餘年」?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12月上旬,四川省綠化委員會發布全省古樹名木名錄,據最新統計,全省共有古樹名木70868株,其中古樹70777株、名木91株,樹齡達到或超過1000年的有3347株。古柏(劍閣縣林業局供圖)按照規定:樹齡超百年即為古樹,樹種稀有、名貴或具有歷史價值、紀念意義的即為名木。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被譽為「活的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生態、經濟、文化和科研價值。保護古樹名木,四川一直在行動。
  • 樂山這樣保護古樹名木
    據了解,目前我市除原始林區外共有古樹名木1000餘株,全為古樹,分別隸屬於33個科55個屬60個樹種,其中一級古樹88株,佔比較多的樹種分別為黃葛樹、楨楠、銀杏。目前已知樂山市樹齡最大的古樹,是位於峨眉山黃灣鄉張山村的川黔紫薇,已超過1500年。與此同時,峨眉山市6株古樹入選四川省「百佳古樹名木」名錄。
  • 雲南永仁換擋提速讓松露「走出去」
    在精深加工領域,永仁野森達菌業有限公司通過自主創新,生產出凍幹松露、松露酒、松露含片、松露罐頭等系列產品,通過線上與線下、內貿與外貿多渠道拓展國內外市場,產品銷往「北上廣深」等城市,同時出口日本、韓國、義大利等國家和地區。